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級火警:為何發生連環大火?同類火災會否重現?
香港大埔居屋屋苑宏福苑週三(11月26日)發生五級火警,已造成至少94人死亡、76人受傷,包括一名消防員殉職,預計傷亡數字仍將上升。
此次火警是17年來首宗五級大火,也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第二宗。有學者及消防顧問向BBC中文形容,這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高樓大廈火災。
宏福苑屋苑有8座大廈,樓高31層,正進行大維修工程,7座大廈受火勢波及,多個單位遭火海吞噬。消防及警方初步調查,指懷疑有人使用未符合防火標準物料進行維修工程,已以涉嫌誤殺拘捕三人。
與此同時,香港不少屋苑正進行類似大型維修,港府稱已即時安排巡查維修的屋苑,檢視棚架及建築物料的安全。
目前,火勢尚未熄滅,消防搜救仍在繼續。BBC中文綜合目前所知的資料,採訪專家分析此次「火燒連環船」現象:什麼因素導致火勢迅速蔓延?救援行動有何困難?同類大火會否重現?
火勢迅速蔓延原因?
香港警方目前以「涉嫌」誤殺拘捕三名男子,均為建築工程公司負責人。
警方指初步調查顯示,屋苑正進行維修,懷疑有人使用未符合防火標準的外牆保護網、防水帆布及塑膠布等;涉事大廈有窗戶懷疑被安裝發泡膠板,其非常易燃性不排除是導致火警迅速蔓延的原因。
消防處於11月26日下午2點51分接報發生火警。有目擊者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載片段,稱同一時分,起火時一樓棚架有局部火種,但火勢在6分鐘內迅速蔓延至4樓。消防員在5分鐘後到場,但當時火勢已及至頂樓,該目擊者形容「射水已無能為力」。
研究燃燒科學及火災安全應用的香港理工大學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黃鑫炎接受了BBC中文的訪問。
對於是次大火,黃教授感到非常意外,「哪怕是我做了這麼多研究」,他以「瑞士芝士」概念解釋今次事故是多個因素疊加而成,而非單一原因造成,具體哪個因素較重要,需要進一步調查。
外界十分關注竹棚及棚網對火勢的影響。黃鑫炎表示,棚網雖容易點燃,「(但)一下子就把它燒完了」,按現場片段可見,有部分棚網仍未被燒焯,可間接證明其或有部分阻燃性。
黃鑫炎說,相反竹子本身可燃,豎著擺放,加上香港天氣乾躁,火勢蔓延非常快且往上燒,經長時間燃燒,即使在外面的火熄滅,風吹過會容易重新燃起,「它還在持續提供燃料給這個火」。他解釋,竹子燃燒會產生容易飛濺較遠的「飛火顆粒」,再點燃其他地方。
香港今年至少發生8宗棚架起火事件。根據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陳沛然統計,今年1月有觀塘工廈棚架起火;2月,荃灣地盤棚架起火;4月,屯門青磚圍棚架起火;5月,西環地盤棚架起火 ;7月,灣仔景星大廈棚架起火;9月,柴灣峰華邨棚架起火;10月,中環華懋大廈棚架三級火、啟德地盤棚架起火、港大西苑宿舍棚架起火等等。
在消防顧問梁錦得看來,目前坊間討論的各項因素在不同時間點,對火勢有不同影響。
他向BBC中文表示,棚網的燃燒性是引起這場大火的原因,棚網起火後隨著竹棚向上燃燒,使火勢迅速蔓延至高層,而棚網及竹棚燃燒時會產生火屑隨風飄揚,若遇到窗戶外的發泡膠等易燃物,則會將火種帶到單位內,情況如同倫敦格倫費爾大樓大火翻版,因防護易燃物加強火勢。
根據香港屋宇署《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正在興建、拆卸或進行修葺工程的建築物外牆,所有遮蓋棚架的保護網、保護幕、防水油布或塑膠帆布等,都必須符合阻燃特性,並符合認可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違反有關指引不構成直接罪行,但其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在刑事訴訟中可被法庭作為判斷的參考依據。
註冊結構工程師倪學仁表示,要判斷棚網是否助燃,最簡單方法是直接以火點燃鑑別,若會焚燒即屬助燃,若燃燒方式類似「蚊香」般緩慢,即屬不助燃,變相火勢不會在一個小火種的情況下蔓延至整個棚網。他指目前仍有部分棚網未被燒毀,懷疑大廈遭受颱風吹毀,在更換期間使用的物料有別。
針對竹棚是否易燃,倪學仁解釋竹的材質與木頭類似,即使屬可燃,但仍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被燒透,與塑膠迅速燃燒不一樣。
宏褔苑現任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徐滿柑接受傳媒訪問表示,去年9月法團上任時曾與工程公司商討,要求檢查棚網是否真的具備阻燃性能。
徐滿柑稱,工程公司聲稱進行過防火測試,法團也有看到棚網商家符合業界標準的證明。但他表示目前有關文件「管理處」內,無法提供。
至於,有關窗戶被貼上發泡膠,徐滿柑強調工程進行中「肯定要有」,主要防止窗戶被石頭打爛,並要求必須使用阻燃材料,但稱「無法對行業的具體要求作出判斷」。
徐滿柑又表示,調查的事宜要交給政府處理,現階段只專注居民安置問題。

救援行動有何困難?消防應變能力如何?
1983年落成的宏福苑共有1984個單位,8幢大廈中只有宏志閣未被嚴重波及。
行政長官李家超一度表示,消防處處長評估有足夠人手及能力滅火。
網絡一度流傳在蓮塘口岸深圳目擊大批大陸消防車隊聚集,估計他們或會過境協助救火。香港消防處當晚澄清,並沒有向內地提出要求支援。深圳消防部門亦表示,在蓮塘口岸拉動集結,是例行測試。
黃鑫炎稱,「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地方的消防員可以解決這樣的火災」,「過去幾十年同類型建築外牆的火災沒有一次是被消防撲滅的,都是他自己燒完了才滅掉的。」他解釋外牆滅火的困難,包括水量不足,架起高雲梯再打水的時間可能需時30至40分鐘,亦需要佔據大量地方,但屋苑的空間有限,「也擺不下幾台這樣的車」。
他又指出,起火外牆全是塑料網,「你根本看不到裏面哪裡有火,裏面的消息也傳不出來」,「你很難對現場有一個很準確的判斷」。
據報,消防處自1964年實施火警分級制度:一共分為六級,分別是一至五級,以及最嚴重的「災難級」。處方會按不同火警級數,按火場風險合理調配資源。
消防顧問梁錦得認為,消防處若在較早時段將火警級別提升至五級火,可方便現場指揮官調配。
他強調,香港消防有足夠能力應對一般五級火警,惟今次「不是我們所見一般的五級火」,當時有七幢大廈外部及多個單位同時起火,「現在同一時間有幾百個單位一起要爆門、一起要救人,你說它可否同一時間去應付?」
梁錦得擔心,香港消防或未必有足夠工具應對,但他指出,深圳與香港兩地的水龍頭接口不一,估計深圳部份設備未必合適。
11月27日下午3點,消防處再交代最新進展,表示4座大廈火勢大致救熄,另外3座火勢受控。處方表示前線消防員正「層層推進上樓」,進行徹底搜索,強調「到這一刻從來無放棄過」。不過處方形容,現場溫度極高,加上竹棚及棚網有倒塌危機,火場範圍龐大,是消防員面對最大挑戰之一。
為何造成如此大傷亡?
根據香港消防處27日晚上8時半的最新數字,火災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65人——遠超出1996年嘉利大廈五級大火奪走的41條人命。
火警發生時屬上班時間,目前官方尚未公佈死者年齡及身處位置的分佈。但據2021年政府人口普查數據,屋苑人口總數為4,643人:65歲以上的長者有1,701人,佔近四成;其次為25-44歲人士,佔近三成。
火警之所以造成如此大傷亡,未響的火警鐘或是其中一個原因。BBC中文曾採訪多名受災居民,全部均表示火警發生後未聽聞火警鐘響。亦有自稱居民在Threads發文稱,逃生期間曾敲打火警鐘,但系統未有反應。BBC中文未能獨立核實相關說法。
香港《明報》報導,有曾於該屋苑工作的保安主管稱,在職期間多次見到管理處內的火警警報系統被人關上,疑為方便工作時以消防通道進出大廈。他曾向上司反映,惟情況未有改善,亦曾收到住戶投訴有工人在竹棚吸煙。
被問起火原因、有居民稱未聞火警鐘響是否屬實,消防處副處長(行動)陳慶勇曾稱,由於滅火及救援行動仍在進行,關於巡查及消防系統等狀况等,需時收集資料再交代。
消防顧問梁錦得稱,火警鐘對於逃生有很大作用,按目前住宅樓宇法律,只需要安裝手動火警系統,即需要人手啟動便可敲響警鐘,同時使消防喉有足夠水壓供水;若然火警鐘無法被敲響,要視乎大廈曾否向消防申報而隔離該系統。
黃鑫炎指出,這場火災並非傳統、內部的火災,而是一個建築外面的火災。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使獲悉火警發生,會面對「逃出去」或「待在家」的選擇——逃出去可能會有毒氣體,估計或有人亦因為火勢未必蔓延至自己的大廈而未有離開。他同時關注會否有老人難以行動或疏敵時出現踩踏而造成傷亡。
台灣消防員工作員促進會副秘書長鄭少書向BBC中文分析,傷亡多少的關鍵在「關門」。他稱,若每人逃生的時候都要把家門關好,安全梯旁邊的防火門也有保持關好,安全梯本身的設計會有足夠的時間讓裡面的住戶逃生。
同類火災會否重現?
宏福苑屋苑的大維修工程已接近完工階段,有受訪者向BBC中文表示,曾被告知工程將在新年前完工。
現時香港不少屋苑正進行類似大型維修。特首李家超指港府即時安排巡查維修的屋苑,檢視棚架及建築物料的安全。
消息一出,有市民發現多個屋苑承辦商緊急拆下維修網,包括屯門怡樂花園、黃埔花園及葵青怡勝花園。
香港鐵路「沙中線」工程醜聞吹哨人潘焯鴻在Facebook發文,指2024年自己曾發現工程法團及維修商使用不合規格棚網,他其後向消防處、勞工處、房屋局等投訴,包括5月三度向消防處處長楊恩健發電郵,警告穗禾苑工程有火警危險,但未獲回覆。
潘焯鴻批評楊的態度傲慢「玩忽職守」,應該被問責下台。
類似火災會否有機會重現?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向BBC中文表示,自己有這樣的擔憂,「如果同類設計,又是用竹棚、這一款棚網、窗戶又找(發泡)膠封住,現在風高物燥,而工人的吸煙習慣又很接近,那在宏福苑發生的事,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生。」
他認為政府可責令承辦商檢查棚網,以及日後加強《建築物條例》的法例規管,「將棚網的技術有法例上的要求,如果不提供這種規格的棚網,便會有法律後果。」
黃鑫炎表示,竹棚發生火災在香港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件。他說只要在建築外牆有可燃物,必定存在隱患,若要避免,可以從多方面入手將風險進一步降低,如規定相鄰房子不能夠同時維修、翻新,甚至只限定翻新某幾個樓層,而非整幢大廈,另將竹棚改為金屬棚架等。
他還指出,這次火災可參考倫敦格倫費爾大樓大火經驗,形容屬「系統性失效」,包括承包商、地方政府、房委會,以至建材生產商,「每一個環節都有問題」,不能倚賴解決一個點就能完全避免火災。
27日,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竹棚架有長久歷史,對比金屬棚架靈活,但耐燃方面始終不及金屬棚架,認為為安全起見,應盡快在合適工作環境下,全面改用金屬棚架。
註冊結構工程師倪學仁解釋業界操作,竹棚相對鋼棚靈活,抵禦強風亦有較高韌性,即使在火災期間被燒毀,其倒塌造成的傷害會較小。至於涉事大廈在外牆加裝的發泡膠板,倪學仁表示,業界一般會使用空心板或薄鐵片等材料保護,避免易燃或在焚燒時減少有毒氣體。
他又指,在處理屋苑維修工程時,業主、承建商及顧問公司各有考慮,包括時間、金錢成本,希望日後會有相關指引,如規定在特定間距的距離內不應同時架起棚架進行維修,減低風險。
大樓結構有危險嗎?
根據現場片段,大廈外牆均已焚黑,多個單位陷入火海,修復無期。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中,對樓宇在長時間高溫燃燒下的結構安全表憂慮。他從工程學角度分析,指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在溫度達到攝氏550至600度時,結構強度便會大幅下降,失去支撐能力。由於火場溫度極高,他擔心大廈的結構穩定性已受到影響。
註冊結構工程師倪學仁表示,一般而言,房屋署獨立審查組和承建商會在火災結束後,分別派出結構工程師到現場判斷樓宇是否有危險。他表示,火災會否對混凝土及鋼筋造成影響視乎火災時長及火種溫度,相比大樓結構,他另關注單位內部結構的情況,因屋內存放的物件會影響焚燒的溫度。
黃鑫炎則表示,撇開建築結構安全本身,從社會或心理角度,也沒有人願意搬回去住了,他推測最終有可能需要拆卸重建。
補充報導:余美霞、李雨夢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鷹架規範嚴 防火重點在管道間
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大火,外傳是建築外觀施工,採用竹竿綁鷹架與易燃的防護網,以致點燃後一發不可收拾,大樓施工搭建的鷹架工安再度引起關注。內政部表示,台灣現已極少採用木工施工架,相關工法也因法令完善而有所調整;不過業界人士提醒,台灣建築工地鷹架及防護網都有嚴格規範,宏福苑大火情形不致在台發生,但管道間的防火,則須落實。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外國球員拿大同電鍋煮飯「忘放1物」!急壞2萬台灣人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提到廚房必備神器,台灣人一定會想起歷史悠久的「大同電鍋」,這是多數人的家中都曾出現過的電器,無論是學生族、小夫妻、大家庭等都適用。不過,近日來自加拿大、效力於TPBL台新戰神的洋將中鋒齊曼加(Jordy Tshimanga)曬出自己用大同電鍋煮白飯,最終失敗的成品照後,立刻嚇壞一票台灣人,急喊「不是這樣用的!」。
民視 ・ 3 小時前
不滿銘傳設英文畢業門檻 研究生闖三關上訴…遭法院駁回
銘傳大學一名研究生因不滿校方要求碩士生得修完英文課程或是通過英文檢定,才得以畢業,從校內申訴一路打到行政法院,不過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卻認為,這並非行政機關之對特定學生的行政處分,不能作為行政訴訟的標的,等同於是告錯途徑,因此判他敗訴。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快訊/羽田機場2航「馬桶集體失靈」!7成馬桶無法沖水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吳嘉汯/綜合報導日本「全球最乾淨機場」的羽田機場,今(28)日一早爆出第2航廈清晨突然發生大規模廁所故障,航廈內近7成的馬桶通通無...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人平安了!阿布達比轉機遭押台男獲釋 杜拜處長暖心接回暫住
雲林陳姓男子日前偕妻跟團前往土耳其,卻在阿布達比機場轉機時遭當地武裝人員從空橋強行帶走,引發高度關注。經過多方積極營救,陳妻今(28日)清晨越洋傳回好消息,表示先生已平安獲釋,現由我國駐杜拜辦事處處長接回其住處暫住。
鏡新聞 ・ 4 小時前黃仁勳再度來台 證實此行見張忠謀 :「他狀態很棒」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日一早接受媒體訪問時,證實昨天下午探望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並神情愉悅地說:「他狀態很棒!」。黃仁勳並表...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勞工注意!請領全額勞保老年年金 115年起調高至65歲
想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的民眾注意,明年元旦起,勞工須年滿65歲才能請領全額的勞保老年年金,這也是勞保條例規定的調高上限。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小時前
中國遊客不來了…日本燒肉店喊「快撐不下去」真實業績曝光!千萬人朝聖
近期中國與日本關係緊張,中方呼籲公民避免赴日旅遊,傳出有數十萬張赴日機票因此取消、旅行社訂單大減。近日有一家在日本九州的燒肉店老闆在社群發文表示,少了來自中國的遊客,他們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並貼出當天的來店人數,未料竟引來上千萬網友朝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差半年就畢業…美女大生代照顧3比特犬卻慘被咬死「母聞噩耗崩潰癱軟」
美國德州泰勒市一名女大生麥迪遜‧萊利‧赫爾 (Madison Riley Hull,23歲)日前受託幫忙照顧3隻比特犬,但犬隻卻不明原因發狂並攻擊萊利,導致萊利當場死亡;警方獲報到場後,3隻比特犬仍舊有攻擊性,警員不得已開槍其中一隻。對此,萊利的母親珍妮佛‧哈貝爾 (Jennifer Hubbell) 相當崩潰,並透露愛女只差半年就畢業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香港大火如「火燒連環船」!專家揭致命疏失
[NOWnews今日新聞]香港大埔宏福苑昨(26)日下午發生大火,8棟大樓延燒7棟,雖然起火原因仍待調查釐清,但是大樓外竹製鷹架和防護網在起火後迅速燃燒蔓延,肯定是造成這起火警災情如此慘重的關鍵原因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新/阿布達比轉機遭武警強行帶走4天 台灣男凌晨獲釋報平安對話曝光
日前在阿布達比機場轉機時突遭全副武裝人員帶走、失聯四天的台灣陳姓男子,今(28)日清晨終於傳回平安消息。陳妻凌晨越洋告知,丈夫已在杜拜時間凌晨1點左右離開警局,並由我國駐杜拜辦事處長接回居住地安置,目前人身安全無虞,他也透過訊息向親友報平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台積電老將羅唯仁跳槽英特爾早有預謀?退休前一天驚現「不尋常舉動」
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羅唯仁涉嫌竊取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技術等機密資料,要回鍋競爭對手英特爾擔任研發副總,事件爆出近一個月後,台積電才在25日正式提告。更令人議論的是,羅唯仁在退休前最後一天,竟「不請自來」出席最敏感的先進製程檢討會議,他一連串不尋常的舉動,似乎早已安排好下一步。台積電指出,羅唯仁於113年3月被調任至「企業策略發展部」擔任資深副總,該部門主要負責向......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香港宏福苑大火「竹棚架」惹禍?專家曝「5大關鍵原因」嘆:未禁止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發生嚴重火災,至28日清晨7點,已造成94人罹難、76人受傷,這起回歸後罕見的重大災難令全港陷入悲痛情緒。外界質疑被當地視為文化遺產的「竹編鷹架/竹棚架」是元兇,也好奇為何香港工地仍搭竹棚架?對此,專家指出包括成本考量、地形限制、施工彈性,技術傳統等因素,儘管這項技術在許多其他國家已被淘汰,但在香港仍然使用。(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5 分鐘前
「吳慷仁弟弟」宣布寶寶出生!性別曝光「頭好壯壯射手寶」:忍不住淚崩
馬來西亞男星陳澤耀今(28)日開心宣布寶貝女兒平安出生,並感性分享陪產過程中滿滿的緊張與感動。他也透露,女兒的可愛乳名定為「小雲寶」,至於本名仍在思考中,將於大馬規定的60天內完成登記。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0 分鐘前
政院通過1.25兆國防特別條例草案 卓榮泰懇求支持「沒有國 哪有」
行政院會今天(27日)通過新台幣1.25兆元的《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懇求民眾及各政支持,「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哪有」,此時應摒棄政成見,「以國、以家為念,以民眾為念」,看清事實,審慎了解目前局勢。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出,對美軍購是重要採購項目之一,已與美方初步完成協調,美國防部已提供項目、數量、報價及交運期程等,但美審查中,援例在完成知會國會程序前不公開。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
專論》洪秀柱前主席,妳哪位?
[Newtalk新聞] 妳代表國台辦發言嗎?妳提醒北京政府,妳已經幫北京政府找到對台灣「不得不動手」的理由了。 國民前主席洪秀柱昨天批評,賴清德口口聲聲說要守護民主,結果做的每一件事,卻是在替北京找到「不得不動手」的理由。洪秀柱說,賴清德大張旗鼓宣佈要在2030年將國防預算推到GDP5%,在未來8年撒下1兆2500億元打造「台灣之盾」,北京以2027年為武統目標,因此台灣也要在2027年完成備戰。賴清德的語氣是把戰爭當成倒數計時的鐘,彷彿「預約一場戰爭」就是一種負責任的成熟。 洪秀柱說「台獨金孫孫賴清德,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把統獨問題推向衝撞,固然可以讓意識形態熱血沸騰,但以「台獨促統」的方式,把兩岸硬生生推往賴清德口中的2027,那不是玩火,那是玩命,而且是玩人民的命。 請問洪女士,這則貼文是國台辦給妳的嗎?如果不是國台辦給妳的,就是妳給國台辦的未來演講稿。 怎麼會有這麼像孿生兄妹的講法?一個國家為國防安全防護自己,不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該做的事嗎?還是妳認為台灣本來就不是一個國家,自己增加國防防禦能力是造反,觸怒妳的北京主子龍顏,罪該萬死!台灣應該開啟城門迎接中國來接收台灣,
新頭殼 ・ 5 小時前
香港大火失聯 16歲少女最後傳訊:好辛苦
[NOWnews今日新聞]香港宏福苑五級大火,截至28日清晨,已知至少94人罹難、70人受傷,多人失蹤。1名16歲女學生黎凱琪失聯至今,親友心急如焚,但只能無奈等消息,而她生前的最後訊息也曝光,短短幾...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