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桃園國際學生節」登場 逾300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
〔記者周敏鴻/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舉辦首屆「桃園國際學生節」,吸引超過300位來自各國的國際學生齊聚中壢區元智大學,透過運動友誼賽、文化展演、異國市集,讓在地學生與國際學生彼此之間進行跨文化交流。
桃園市長張善政下午出席「2025桃園國際學生節」,歡迎國際學生們來到台灣學習,他說,桃園充滿包容力與創新精神、擁有多元族群與國際交流能量,市府率全國之先以「國際學生節」為主題,邀集國際學生與在地學生參與,盼能促進跨文化對話,讓桃園成為具全球視野與國際友好氛圍的城市。
國際學生們除參加羽毛球團體挑戰賽、匹克球友誼賽、太空足球趣味競賽外,也擺攤展示各國特色美食、手作工藝,市府青年事務局長侯佳齡說,市內有大約2萬名國際學生,分別在元智、開南、中原、長庚等多所大學就讀,盼能透過以「運動×文化×交流」為核心的桃園國際學生節活動,稍解國際學生們的思鄉之情外,也打造跨越國界的青春盛典。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館長遭員工毀滅式爆料震驚社群 網瘋傳懶人包:被控性騷、收中國資金
住飯店小心!專家點出「這1備品」細菌量超越馬桶
館長遭毀滅級爆料「找員工睡館嫂」!陳沂指一疑點:可能是真的
婦人佔用別人座位還狂跳針害台鐵誤點 警勸說無果將她抬下車
其他人也在看


立院再修正財劃法 桃園市促請中央下放財源
桃園市政府對於立法院再度修訂財劃法表示支持,強調應該將財源下放給地方。國民及民眾的立法院團於近日三讀通過「財劃法」相關修正案,明確規定中央政府在114年度的補助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必須不少於113年8月30日核列的金額。此外,計畫型補助款的補助比率也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及同類型計畫的平均值。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廚餘車加裝GPS喊卡! 延至12月7日上路
廚餘養豬仍未解禁,為加強管控廚餘流向,非洲豬瘟應變中心原擬要求廚餘車須於11月18日前加裝GPS。不過,應變中心昨(14日)宣布,考量團膳業者與校園需求,此政策將展延至12月7日上路。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爭取舉辦2033世界運動會 雲林縣將組團赴成都取經
雲林縣府耗資21億元新建雲林縣立田徑場,今年10月盛大舉辦全運會。除了游泳、馬術、自行車、划船、輕艇等項目比賽透過中華民國單項協會向外縣市租借場地。雲林縣長張麗善日前在縣議會回答縣議員廖偉晴質詢時鬆口表示,雲林縣累積110年全中運、114年全運會的經驗,有機會向世...
CTWANT ・ 18 小時前
新高雄獅子會攜手20單位捐贈仁武高中深耕計畫 贈15萬助學能量扎根教育現場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仁武高中今(15)日於校內視聽教室舉行「深耕計畫捐贈儀式」,由國際獅子會300E5
台灣好報 ・ 19 小時前
「萬人朝聖」擠爆阿米斯音樂節 舒米恩高喊:在自己的土地上做自己
由阿美族金曲歌王舒米恩創辦的阿米斯音樂節,上週末在臺東都蘭部落傳統領域「Pacifaran(都蘭鼻)」盛大舉行。活動今年邁入第7屆,以「韌性 Resilience」為主題,吸引超過1萬名來自海內外的觀眾,不畏長途跋涉與天候挑戰,共同感受原住民族文化力量。
鏡報 ・ 15 小時前
慶贊遶境 台南文朱殿太子爺登四輦轎 開放國小學童扛轎二蘇王戴錶吸睛
安平文朱殿慶贊藤南堂30週年遶境,由久未出門的太子爺任先鋒官,並登上有50餘年歷史的傳統四輦轎,邀國小學童來扛太子爺轎。而主轎則由威風凜凜的吏部二蘇王坐鎮,手上還戴著一支手錶,完全無違和感。藤南堂30週年遶境熱鬧登場,一群國小學童在文朱殿前集合顯得特別興奮。文朱殿副主委陳佑青表示,早年神明出門都是一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參觀整建逾百年老屋樣貌 黃敏惠:找回靈魂生命力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15日電)嘉義市政府今天辦理「嘉有木屋」第3期木造建築整建維護開幕活動,市長黃敏惠參觀170餘年楊家老屋修復後樣貌,深感將作為策展空間的老屋找回靈魂及生命力。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4萬顆芬普尼蛋流入台中恐已吃下肚 食安處:售散客.餐飲店已全數用罄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驗出禁藥「芬普尼」列為案例場,被發現疑違反「移動管制」,販售4萬顆疑慮蛋品給台中「龍忠蛋行」。台中市食安處14日深夜緊急通報,並追回約7600顆,不過其餘雞蛋已經售出給散客以及35
台視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影/淡水阿嬤騎Ubike違規穿越斑馬線 遭機車撞還要被罰
新北市淡水區14日下午4時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74歲孫姓婦人騎乘Ubike沿行人穿越道,穿越中正路一段與淡海路口時,遭一名51歲趙姓女機車騎士撞上,雙方當場倒地,手腳均有擦傷,所幸意識清楚。經警方酒測後,兩人酒測值皆為0,不過該名孫姓婦人因未下車牽行,後續將依法開罰。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槓上沈伯洋 賴苡任再控:培養學生當情報員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青年軍賴苡任踢爆,民進立委沈伯洋拿「黑熊學院」的課程去台北大學通識課教學,沈伯洋回應,他本來就是台北大學副教授,現在在立法院是「借調」,老師寫講義、用教材,不是本來就...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日 (11/16) 週日持續穩定天氣,下週一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部陰雨,氣溫降
明天天氣如何? 週日持續東北季風減弱,環境風向大致為東北東至偏東風,環境水氣比週六稍多一些,預估在迎風面地區的雲量分布及降雨範圍會稍微擴大,雨量也會多一點。西半部地區仍是相對穩定晴朗的天氣型態。氣溫則大致跟週六相似,一樣要注意日夜溫差較大。 下週一東北季風增強,沿海及周邊海域風浪增大,並且迎風面地區水氣也會明顯增多,預估北部、東半部至恆春半島陸續都會轉為陰雨天氣,中南部地區不受影響,大致仍可維持晴到多雲、無明顯降雨。氣溫則需要注意,這波東北季風會帶來冷空氣南下,預估北部、宜蘭會先開始降溫,晨間低溫跟這幾天差不多,但白天期間回溫幅度就沒那麼大,高溫僅約23-24度,入夜後氣溫將進一步下探至17-18度。 下週二水氣最多,也是冷空氣最強的一天,北部、東半部至恆春半島持續陰雨天氣,大臺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宜蘭等地區可能會有較多的累積雨量。中南部平地仍可維持晴到多雲天氣,山區則因為開始有華南雲系移入,也會有雲量增多甚至短暫雨發生的機會。氣溫普遍都有明顯的降幅,預估北部、宜蘭全天氣溫約15-18度;中部白天17-22度,入夜也會下探至14-15度;南部白天氣溫20-26度仍較溫暖,夜間低溫也會來到16-17度;花東地區白天約20-23度,夜間低溫17-18度。 下週三水氣開始減少,預估迎風面地區的降雨範圍、雨量會逐漸縮減,到了晚上只剩下大臺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宜蘭還有些局部短暫雨。不過冷空氣依然偏強,且仍有華南雲系通過,各地天氣普遍多雲、局部陰天,白天回溫幅度更小,北部、宜蘭氣溫15-18度,中部15-20度,南部16-24度,花東16-21度。下週四東北季風有減弱趨勢,強風稍緩且冷空氣開始減弱,同時水氣仍較少,預估各地雲量仍較多,但體感就不會那麼濕冷。 以上氣象由 天氣風險 / 歐宗學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18 小時前AI浪潮進入校園 教師轉型引導學生善用工具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黃昆輝基金會今天舉辦焦點座談,與會者提到,學生使用AI聊天、翻譯、做作業已不可逆,教師們無法阻止浪潮,而應教導學生如何衝浪。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2025臺灣教育科技展 高師大首創數位識字平台成亮點
AI世代加速教育創新,二○二五資訊月×台灣教育科技展(EdTechTaiwan)自十一月十三至十六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盛大舉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閱讀評量與教學研究中心,以教育部國教署委辦研發之「識字金銀島」識字學習平臺參展,生動有趣的設計,在現場引起親師生熱烈關注與回響。(見圖)高師大今(十五)日說明,該校閱讀中心整合閱讀識字評測與練習系統,打造「識字金銀島」線上識字測驗與學習平台,提供全國國中小學學生透過教育雲OpenID與縣市帳號免費登入使用;該平台以「識字量測驗」、「學習島嶼」與「遊戲島嶼」等三大區域為核心,協助教師掌握學生的識字狀況,增進學生識字與基礎閱讀能力。這次參展特別規劃現場體驗活動以及諮詢服務,讓更多師生與家長能即時了解平台特色與應用方式。識字能力是閱讀素養的 ...
台灣新生報 ・ 18 小時前
電影陌路兄弟在港被撤映 疑因現「中華民國」一詞
(中央社台北15日電)香港明報報導,香港法國電影節日前公布,原定在電影節期間放映的「陌路兄弟」(Road's End in Taiwan)將取消,據該報了解,這是因為該片中有個別場景出現「中華民國」一詞。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季連成:馬太鞍溪便道希望10天內通車
馬太鞍溪9月23日洪災造成馬太鞍溪橋沖毀,經過公路局趕工,10月10日完成的馬太鞍溪涵管便橋,上月21日挺過2號堰塞湖溢流,但本月10日鳳凰颱風造成超過400毫米降雨,晚間明利社區大淹水,馬太鞍溪涵管便橋也受損部分沖毀。行政院政委季連成今天回到花蓮視察他擔任總協調官時非常關注的馬太鞍溪便橋,並要求公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軟網》年終團體總決賽屏東開戰 新穎賽制已獲亞錦賽採用
114年第三次全國公開組軟式網球排名賽年終團體總決賽,今在屏東縣立體育館熱鬧登場,此次集結全台灣最出色的40名選手,分成巨研科技、瑞博企業、阿秋大肥鵝與優乃克等4隊進行混合團體對抗,爭取140萬元總獎金,由台灣發想的嶄新軟網賽制更獲得國際矚目,並於今年軟網亞錦賽首度採用。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桃園市區公車全面開啟頭燈行駛 強化指差確認提升行車安全
為提升桃園市市區公車行車安全,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宣布自14日起,全桃園市市區公車將全天候開啟頭燈行駛,藉由車燈以提高車輛辨識度,提醒其他用路人注意,以降低事故風險。 此外,交通局已要求各客運業者強化駕駛教育訓練,落實轉彎時「指差確認」動作,提醒駕駛在起步、轉彎或進出站時,確實觀察周邊車況
桃園電子報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