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子宮轉置手術 亞東醫院:23歲癌患保留自然生育希望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年僅23歲的程同學原以為只是肛門異常出血,卻診斷出第三期低位直腸癌,面臨癌症威脅與生育能力保存的雙重困境;亞東醫院婦產部與直腸癌跨科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框架,於2023年4月成功完成全台首例、亞洲第二例「子宮轉置手術」,開創癌症治療與生育保存並行的新契機。
女性直腸癌治療困境 傳統手術恐失自然生育能力
直腸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癌症之一,且有年輕化趨勢,傳統骨盆放射治療雖能有效控制腫瘤,卻可能破壞卵巢與子宮功能,使患者失去自然受孕能力;以往醫療僅能透過「卵巢轉置」方式保留排卵功能,但無法避免子宮遭受輻射損傷,仍可能造成不可逆損傷,失去自然懷孕的可能。
亞東醫院婦產部蕭聖謀主任指出,他在世界婦癌年度的研討會上,注意到國外成功案例稀少的「子宮轉置手術」;此技術採微創的方式,暫時將子宮移出骨盆腔,待放療完成後再復位,完整保留子宮與卵巢功能,讓患者保有未來自然懷孕的希望。
在術前與程同學及家屬充分溝通後,團隊經由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完成手術,運用螢光顯影即時確認子宮血流,確保器官健康灌注;術後程同學順利完成直腸癌切除,追蹤顯示子宮與卵巢功能正常,未來仍具自然懷孕能力,為年輕女性癌症患者帶來曙光。
蕭聖謀主任將此突破技術與案例撰成論文,已於2025年6月刊登於國際權威生殖醫學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不僅代表台灣婦癌治療技術已達國際水準,亦讓亞東醫院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執行此手術的醫療機構之一;文獻統計顯示,全球僅約25名患者接受過此手術,成功案例更是寥寥可數。
蕭聖謀主任強調,對年輕女性而言,能否保留生育能力是人生重要課題,在癌症治療中保留生活品質與人生選擇同樣重要,呼籲年輕女性患者務必於治療前諮詢生育保存選項,才能在抗癌的同時保留完整的人生選擇;亞東醫院未來將持續推動醫療創新,陪伴患者不僅「活下去」,更能「活得有希望、有尊嚴」。
其他人也在看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日本流感大爆發!醫揭「海外感染真相」:90%重症因硬要玩 教6招自保
流感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人在國外,醫療不熟、語言不通、身體又虛,那才是真正的重症風險。重症醫師黃軒分享,只要做到以下6招,你不只能避免海外被流感「電爆」,甚至能讓你的旅行更輕鬆、更安全、更自在! 如何避免在海外得流感重症? 1、出國前至少2週打一劑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所有出國族客的最強護身符。研究顯示:可降低 40–60% 感染風險;病程較短、重症與住院率大幅下降。2、長途飛行記得「保濕鼻腔」很關鍵飛機上的濕度常低於 20%,比沙漠(25%左右)還乾。乾燥鼻腔會讓黏膜防禦力下降,讓病毒更容易黏上你。飛機上的「鼻腔保命三步驟」:.生理食鹽水噴鼻:每2–3小時補一次水分,讓黏膜保持「濕潤+活著」。.多喝水:不是口渴才喝,是持續補.不要喝酒:酒精會讓黏膜更乾,更脆弱。而且在飛機上代謝酒精會更慢,頭會更痛。3、隨身攜帶「抗流感的急救包」.口罩:密閉人群=病毒高速公路。戴著就對了。.乾洗手:每次摸過門把、桌面、電梯按鈕→手不是手,是病毒停機坪。兩滴酒精,比你想的更管用。.生理食鹽水鼻噴劑:讓鼻腔一直處於「濕潤防守模式」。保持濕潤→纖毛活動正常→病毒難黏上。乾燥=病毒穿牆模式ON。.加碼妙招:在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只剩12萬劑 「三類人」再不打恐落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正式轉冷,疾管署預估最快12月上旬就會再有一波流感疫情上升,打疫苗手腳可得快!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截至11月17日止,台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統計10月1日至11月16日,台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總計有30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李多慧長年維持48公斤!早餐吃「蘋果沾花生醬」 自製菜單公開:好吃又能減肥
南韓啦啦隊女神李多慧來台超過3年,在球場上跳舞時充滿爆發力,但私下形象又相當親切可愛。外界常好奇她如何在保持良好體力的同時,又長年把體重控制在48公斤,她近日在 YouTube 上傳新影片,難得公開日常飲食控制方法,立刻吸引大量粉絲點閱討論!
姊妹淘 ・ 1 天前
晚期存活率僅5%!他長年菸檳酒突出現吞嚥不順 一檢查竟罹「2癌症」
48歲的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今年初出現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本以為只是發炎,至耳鼻喉科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有點不敢吃蛋? 營養師曝「5食物」也能補足蛋白質!
芬普尼雞蛋事件影響至今,許多民眾暫時不敢食用雞蛋,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有多種食物可以替代雞蛋的蛋白質來源,只要均衡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就能安心補足營養,無須過度擔憂。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熟男慢老有解!醫:「睪固酮」下降老化速度加快 「3招」改善重啟代謝
男性過了50歲之後,睪固酮開始下降,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不穩、性功能衰退等問題,有些人以為是年紀大了,體力也跟著衰退。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表示,關鍵因素是「睪固酮的分泌減少」,甚至影響男性生理機能的表現。一項刊登於《eClinicalMedicine》的跨國研究證實,睪固酮能幫「老化時鐘」踩煞車,60歲以上男性的抗老化效果強度甚至是年輕人的2.6倍。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優格空腹吃反而浪費!營養師揭「最佳黃金時段」 這1時間點吃小心會變胖
優格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營養豐富、熱量低,是許多人維持腸道健康與控制體重的首選發酵食品。但「hint-pot」網站中,營養師指出,吃優格的時間點不同,益生菌與營養素的發揮效果也會差很多。 空腹時吃優格的影響? 空腹吃優格並非絕對不好,但在飢餓狀態下,胃酸酸度高,容易讓雙歧桿菌、乳酸菌在到達腸道前就大量死亡,降低益生菌直接作用的機會。 .早晨剛起床胃酸最強,不建議優格作為第一口食物,可先吃其他食物再搭配優格。.想發揮最大腸道益生效果,建議在用餐中或餐後食用,此時胃酸濃度相對較低。 即使益生菌在胃中被破壞,也能成為腸道好菌的「養分」,間接促進腸道健康。搭配富含寡糖的水果(如奇異果、香蕉)或高膳食纖維的堅果(杏仁、核桃、腰果)效果更好。此外,研究顯示優格中的蛋白質與乳酸能幫助抑制血糖快速上升,熱量低,也很適合作為減重期間的點心。 想護骨? 晚餐時吃更好 鈣的吸收率在夜間較高。白天「破骨細胞」較活躍,夜間睡眠時則是「成骨細胞」修復骨骼的高峰期。 .晚餐搭配優格,可提供骨修復所需的鈣質。.配合含維生素D(魚類、乾香菇、木耳)與 維生素K(納豆、海帶、小松菜、花椰菜)的食物,更有助於鈣吸收與骨骼強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真有魔力?她多年「被自己鼾聲雷動吵醒」 一躺「神奇沙發」卻爽睡5小時!醫揭原因
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是什麼樣的痛苦?一名年輕女子多年來夜夜受折磨,直到在「神奇沙發」上意外睡著5小時,完全沒有被自己的鼾聲吵醒!她以為沙發會魔法,沒想到檢查結果揭露真正原因——竟然是「姿勢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冬天「喝1飲品」醫大推!助暖身、促進代謝 還能穩定血糖
天氣逐漸轉冷,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除了添衣保暖外,也可適量飲用薑茶。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最新研究發現,薑不只有助於抗發炎、抗氧化,還能擴張末梢微血管、增加循環,達到暖身的作用,而冬天泡薑茶優先選老薑,若怕辣可用嫩薑,但保暖效果較溫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女星驚見甲狀腺結節!3營養素護甲狀腺 2飲食法助防癌
51歲台語歌手楊慧絜半年前做全身健康檢查時,赫然發現有3顆甲狀腺結節,讓她擔心影響嗓音。哪些飲食會影響甲狀腺功能?營養師黃淑惠提醒,甲狀腺亢進患者要控制碘的攝取,而維生素D、硒、鋅是保護甲狀腺的重要元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他上班突頭暈、右手無力確診腦中風 部桃護理師曝6招預防風險
46歲的林先生(化名)長期抽菸二十年,又有兩年糖尿病史,因工作忙碌經常外食、作息不規律。日前上班途中突然感到頭暈,右手也使不上力,同事見狀立即攙扶送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急診。到院後步態不穩,經神經內科團隊評估後確診為急性腦中風。突如其來的病變令家屬相當震驚,也再次提醒中壯年族群,中風早已不是長者專屬
桃園電子報 ・ 11 小時前
64歲婦誤當胃痛拖延就醫 檢查才知是致命心血管阻塞
文: 潘姿菁(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簡韶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主訴上腹部疼痛。先前於消化內科接受相關檢查,但未發現肝膽腸胃方面的異常,因此建議轉介心臟科進一步評估。經核子醫學檢查顯示有心肌缺血情形,隨後安排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冠狀動脈存在嚴重阻塞。經施行血管支架置放術後,患者病情穩定並已順利出院。出院後建議規則服藥,並持續回門診追蹤治療。 當我們談到「心臟病」時,許多人腦中浮現的畫面通常是男性:中年男子突發胸痛、大量冒汗、倒地不起。但事實上,心臟病早已不是男性專屬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的頭號殺手,致死率甚至高於乳癌與子宮頸癌。然而,因為女性的心臟病表現常與男性不同,導致許多女性延誤就醫,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女性心肌梗塞:症狀更「隱晦」也更危險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大家都耳熟能詳:突然的胸口壓迫感、像大石頭壓著胸口一樣、劇烈胸痛可能伴隨冒冷汗、呼吸困難。然而,臨床研究發現,女性常出現所謂的「非典型症狀」,導致她們常誤以為只是小毛病。 常見的女性非典型症狀包括:1.上腹痛或消化不良感:以為是胃食道逆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53歲日本主播曾抗癌成功卻突消化道出血亡,醫揭胰臟癌「癌中之王」真面目!
日本知名體育主播菅谷大介,曾活躍於各大體育賽事與綜藝節目,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2022年他被診斷罹患胰臟癌後,積極抗癌並手術成功,甚至重返工作崗位,大方分享抗癌經驗。怎料,11/7他因身體不適緊急送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