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科研火箭「Asfaloth-2025」 成功於旭海升空
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於今(18)日上午6時32分於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這次任務由國科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指導,是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2022年啟用以來第10個科研火箭發射任務。
Asfaloth Launch-2任務由陽明交大機械工程系4個團隊合作執行,由陳竺博淵助理教授的「ASARe」團隊主導結構與系統整合,陳宗麟教授的MSCL團隊負責航電設計、魏世昕助理教授ARRC主責推進、曾昭雄教授的ACES LAB負責通訊設計。TASA則提供發射技術支援與安全監督。
「Asfaloth-2025」指導教授、陽明交大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陳竺博淵表示,火箭全長約 6.2 公尺、直徑 26.5 公分、重量198公斤,為單節式火箭。採用陽明交大ARRC自主設計的蛇鷹混合式火箭引擎,引擎最大推力約940公斤,推進時間約12.4秒,總衝約68396牛頓‧秒。「Asfaloth-2025」今日飛行26秒達最高點,高度約2.8公里。
ASARe團隊表示,此次飛試主要目標包括驗證火箭模型與模擬精度、測試航電系統功能、降落傘部署機制、以及酬載通訊與資料下傳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ACES LAB在火箭前端與中段各安裝一個加速度計,量測火箭箭身飛行期間的三軸振動情形,資料會傳輸到科學酬載,再透過科學酬載傳回地面。陽明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曾昭雄帶領研發科學酬載,他解釋,振動會影響火箭飛行表現,若發生共振,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結構解體,因此希望掌握詳細振動數據。此外,因振動資料量相當大,透過火箭的通訊次系統傳輸會「塞車」,因此設計一個酬載專門處理,團隊自行設計了軟硬體,可以朝4個方向發射訊號,未來可望進一步模組化。
這次任務亦首度整合了TASA的移動式發射架(Mobile Launch Platform, MLP),其規格可滿足學研界探空火箭的需求,往後發射團隊不需再依個別任務打造發射架,可減輕成本、縮短發射前置作業時間,並提升火箭上架整測作業的安全性,且MLP可精細調整發射角度,幫助達成任務目標。
TASA表示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自啟用以來,成為台灣科研火箭的主要試驗場域。至今共完成10次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包含陽明交大HTTP-3A S2、Asfaloth(首飛)、SSTO、成功大學兩節式混合火箭、淡江大學「淡江一型」、Jessie、Polaris、逢甲大學的SHSR-Aero1、SHSR-Aero2,及今日的Asfaloth-2025,象徵學研能量與太空自主技術的不斷提升。
其他人也在看
陽明交大「Asfaloth-2025」科研火箭旭海升空 台灣太空科技再邁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打造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今(18日)晨6時32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台灣學研界太空科技的又一里程碑。這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也是旭海發射場自2022年啟用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Asfaloth-2025 旭海發射場升空 (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18日早上於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
中央社 ・ 1 天前
iMessage驚傳集體異常?蘋果官方親證:eSIM設定出包
[Newtalk新聞] 據報導,近日多名 iPhone 用戶在升級 iOS 26 系統或更換新手機後,反映 iMessage 出現異常狀況,包括訊息顯示「尚未送達」、改以綠色泡泡的 SMS 或 RCS 形式傳送,或是收件人顯示為電子郵件而非手機號碼。蘋果公司已於官方支援文件中承認此一問題,並指出異常可能與 eSIM 未正確啟動 iMessage,或是手機中存在重複的 SIM 卡資訊有關。 蘋果建議受影響用戶可先嘗試關閉並重新開啟 iMessage 功能,步驟為進入「設定」後點選「訊息」,將 iMessage 關閉後再次啟用,若問題仍未解決,則可能因手機中存有重複的 SIM 卡資料,例如更換電信業者後未移除舊實體 SIM 卡,或同時存在 eSIM 與無效實體 SIM 卡,導致系統混淆同一手機號碼的歸屬。用戶可進一步至「設定」中的「行動服務」檢查是否出現兩個相同號碼,如有則應刪除無效 SIM 卡,隨後回到「訊息」設定中的「傳送與接收」選項,點選正確號碼重新綁定 iMessage。 蘋果建議受影響用戶可先嘗試關閉並重新開啟 iMessage 功能。 圖:中央社提供 蘋果並未說明受影響的具體裝
新頭殼 ・ 1 天前
陽明交大「Asfaloth-2025」成功升空!台灣科研火箭再創新里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今(18)日清晨6時32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這是該系列的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也是旭海場自2022年啟用以來的第10次科研火箭發射,象徵台灣在太空技術與學研自主研發上再邁一大步。
太報 ・ 1 天前美中較勁 SpaceX載人重返月球進度落後
太空總署(NASA)選定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執行登月任務,預定2027年實現逾50年來人類首次重返月球表面,但中...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2 小時前陽明交大附中揭牌 首屆校慶宣告高中教育新典範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縣18日電)國立竹北高級中學今年8月正式改隸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屬竹北高級中學」,今天舉行揭牌儀式,除迎來陽明交大附中校慶元年,也歡度竹北高中34歲生日。
中央社 ・ 1 天前大陸生成式AI使用者規模超5億 普及率36.5%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18日在2025(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上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5年6月,大陸生成式人工智慧使用者規模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使用者規模半年翻番;普及率為36.5%。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發射升空(2) (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全長約6.2公尺、直徑26.5公分、重量198公斤,為單節式火箭,18日上午在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
中央社 ・ 1 天前

《電週邊》Copilot撐腰 昆盈H2毛利率續佳
【時報-台北電】雖然匯率影響導致獲利衰退,但昆盈(2365)上半年毛利率仍維持高檔水準,達41.2%,主因是產品組合優化及庫存有效去化。法人預期,昆盈將持續推出Copilot相關的AI滑鼠、AI鍵盤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有助毛利率表現,下半年毛利率有望能維持40%上下,且在感恩節、聖誕節拉貨挹注下,業績有望優於上半年。 昆盈今年新產品布局策略為「2C1B1A」,開發Copilot相關的AI周邊產品,如滑鼠、鍵盤、耳機等及USB-C相關產品,並持續開發喇叭、藍牙新品,市場策略則著重主要客戶成長與新客戶開發。 法人指出,在產品組合優化,以及部分存貨跌價回轉挹注下,昆盈今年第二季毛利率達43.51%創下單季新高,上半年雖受匯率影響導致獲利衰退,但整體毛利率仍有41.2%。隨Windows 10停止支援引發的換機潮開始發酵,昆盈下半年將繼續推出多款導入AI功能、可一鍵連接微軟Copilot的滑鼠、鍵盤、耳機等產品,產品結構將持續往高毛利調整,雖然國際情勢仍具不確定性,但在新品挹注加上台幣匯率回穩,該公司下半年毛利率預估仍有穩定表現,可維持40%左右水準。 法人進一步說明,昆盈下半年出貨動能以AI滑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臺大成立AI頂尖研究中心、先進生醫研究中心
[NOWnews今日新聞]在教育部「國家重點領域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的支持下,臺灣大學於2025年成立「人工智慧頂尖研究中心」及「先進生醫研究中心」,不僅呼應國家對前瞻科技與精準醫學的迫切需求,更展現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 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 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臺灣大學名譽博士楊振寧院士於2025年10月18日辭世,享嵩壽103歲。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認為他啟發無數後代物理學家,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顛覆傳統認知!黑洞撕裂恆星 產生最強最快無線電閃焰
天文學家首度在星系核心外觀測到黑洞撕裂恆星的劇烈現象。這個名為AT 2024tvd的「潮汐撕裂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 TDE),產生了有史以來最強烈、變化最快的無線電閃焰,顛覆了超大質量黑洞僅存在於星系核心的傳統認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麻省理工學院與豐田研究院攜手打造可引導生成式AI平台,推動機器人虛擬訓練環境進化
隨著生成式AI應用不斷擴展,麻省理工學院 (MIT)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CSAIL)近期與豐田研究院 (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開發出一款全新的AI工具——「可引導場景生成」 (steerable scene generation),讓AI能自主創造並調整虛擬訓練場景,進一步提升機器人學習與模擬的效率。
Mashdigi ・ 13 小時前
郝龍斌有藍縣市長力挺為何輸給鄭麗文?沈富雄揭關鍵原因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外界原先預期國民縣市長紛紛表態力挺下,郝龍斌在國民主席改選有明顯優勢,但最終卻讓鄭麗文異軍突起、成功翻盤。對此,前立委沈富雄也分析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包括國民人自己在內,許多人都將新任的國民主席定位為「過渡主席」,任務是帶領國民撐過這兩年,於2027年中提名下任國民總統候選人(極可能是盧秀燕);如果一切順利,過渡主席甚至可能提早辭卸主席職務「大政奉還」,讓總統被提名人完成「政合一」帶領國民完成政輪替。只是,這說法忽略最大在野主席本身所具備的高度政治性,這項職務不僅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可以形塑自己的政治風格,也可以制定提名規則左右總統提名人選──此刻鄭麗文的出線就徹底打破這種所謂「過渡主席」的認知。
鏡報 ・ 5 小時前
大同爆出手爭取輝達!李四川喊話新光人壽「最後期限」:不是非T17、T18不可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在台設立總部計畫再掀波瀾,新光人壽上週突襲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舉行動土典禮。由連台北市府都表示「...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議員吐露基層焦慮 曝一票人「氣到想退」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爆冷擊敗被視為組織動員代表的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就有議員爆料已有不少人對此結果「氣到想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