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看/7年級生得大腸癌風險高?兩關鍵曝光
您每天都要來一杯含糖飲料或高脂西式速食嗎?當心!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示警,近年來早發性大腸癌(50歲前確診)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其中有不少七、八年級生。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醫點不誇張》中指出,早發性大腸癌是指在50歲前確診的病例。網路流傳「七年級生風險最高」的說法,錢政弘觀察到一個現象,他從臨床經驗來看,確實收治了不少七年級甚至八年級的年輕大腸癌案例。錢政弘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飲食習慣的西化。他回憶自己求學時,頂多只有鋁箔包甜飲,但現在的青少年是人手一杯手搖飲,甜飲的攝取量與頻率大幅增加。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常吃高脂西式餐點、含糖飲料的人,較容易導致肥胖。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就肥胖的人,成年後罹患大腸癌,甚至是早發性大腸癌的機率也比較高。
另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曾指出,依據癌症登記資料及死因統計顯示,111年大腸癌發生病例計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113年大腸癌死亡人數計7千人,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
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補助45至74歲民眾、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受篩檢是及早發現大腸癌最重要的方法。根據癌症篩檢的分析顯示,114年截至7月2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103.7萬人,較去年同期82.2萬人提升26.24%。
其他人也在看


早發性大腸癌威脅年輕人!醫:手搖飲與高脂飲食是元凶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萬名大腸癌患者,醫師發現七、八年級生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案例增多,與青春期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研究顯示,每天飲用2杯含糖飲料的女性,50歲前確診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大夜班、作息不定 女發現小腫塊,竟是乳癌第四期!醫:及早篩檢最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位來自北部的林小姐,長期輪大夜班、作息不規律,直至2023年5月在自我檢查時發現乳房有硬塊,起初未立即就醫,直到腫塊逐漸變大,才前往醫院檢查。確診時,已罹患乳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肺部與腹部,甚至造成雙側肺積水和呼吸困難,病情比她想像中更為嚴重。 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廖志斌醫師指出,林小姐罹患的是最常見的「管腔型乳癌」,因此,醫療團隊評估屬於內臟轉移急症,先給於化學治療,之後再採用口服標靶合併荷爾蒙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林小姐的症狀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 應養成自我檢查習慣 廖志斌醫師提醒,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增的患者不勝少數。建議平時規律運動、減少高脂飲食與飲酒,以及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40至74歲女性也可善用政府提供的兩年一次公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尤其高風險族群(家族有乳癌病史、一側乳房曾得過乳癌、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等),更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提早檢查。 乳癌會隨時間與治療而改變 病發後仍應定期追蹤與檢測 不過在2025年3月,林小姐癌症再次復發,甚至已經出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9 小時前早期大腸癌總無聲無息?醫:腸鏡檢查時,沒問「這3句話」成漏網之魚
大腸癌免費篩檢推行超過20年,為什麼死亡率仍未明顯下降?除了部分民眾仍對大腸鏡心存畏懼、篩檢率不足,更大的問題在於,太多人以為「做完檢查就沒事」。醫師提醒,少問這3句話,等於白做。究竟是哪3句話,可能決定你的生命安危? 大腸癌是國人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2022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診斷為大腸癌的個案達17,643人,位居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比前一年增加1,405人,標準化發生率也上升2.7。 雖然大腸癌已退居第二,但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在全球仍屬前段班,在亞洲更是名列前茅。更令人憂心的是,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45~49歲族群的發生率持續上升。為此,國健署今年起將糞便潛血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希望能更早揪出癌前病灶與早期癌,進一步降低死亡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柯道維指出,大腸癌多數不是突然發生,而是從小瘜肉一點一點長大、變壞。根據統計,超過9成的大腸癌都與瘜肉有關。瘜肉主要分為「腺瘤性」與「增生性」2大類,其中以腺瘤性瘜肉最具癌變風險,若未及時處理,約在5~10年內可能演變成癌症。 公費篩檢20年,死亡率卻降不下來? 有鑑於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國健署自2004年起,
康健雜誌 ・ 1 天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8 小時前
妙齡女罹直腸癌 首例「子宮轉置手術」保住生育希望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說:亞東醫院婦產部蕭聖謀主任完成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開創癌症治療新契機/亞東醫院提供 年僅23歲、剛大學畢業的程同學,
好醫師新聞網 ・ 7 小時前
詐團盯上全支付用戶!假冒信件騙取個資 官方證實
全支付近日發出警告,提醒用戶小心收到的假冒帳號更新信件。詐騙集團利用全支付的高使用率,透過電子郵件誘騙民眾提供個人資料及信用卡資訊。這些假信件聲稱為「帳號更新」通知,並要求用戶點擊不明連結進行更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我Q3經濟成長達7.6%!韓媒讚嘆台灣好強:整個國家都享受AI紅利
[Newtalk新聞] 受惠人工智慧(AI)龐大商機帶動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出口暢旺。主計總處10月31日發布第3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概估為7.64%,較8月預測數大幅增加4.73個百分點,出色的經濟表現受到全球關注,韓國媒體驚嘆,台灣這個「強國」第三季GDP增長寫下17年來新高,居亞洲「四小龍」之冠,台灣「整個國家都在享受AI熱潮帶來的紅利」。 根據韓媒「HankYung」3日報導,台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創17年來新高,位居亞洲「四小龍」榜首,主要是受AI熱潮推動,出口大爆發,尤其是半導體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36%。整個台灣似乎都搭上AI熱潮的順風車,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台灣的人均GDP可望22年來首次超越韓國。 報導指出,台灣經濟第二季成長超過8%,外界一度擔憂下半年成長率會放緩。許多人也預測,美國對等關稅可能會阻礙台灣經濟發展。因此,台灣主計總處最初預測下半年經濟成長將略有放緩,現在則表示經濟持續擴張。主計總處公佈的數據顯示,台灣經濟成長依然強勁,今年第三季創17年來最高水準, 報導續指,台灣經濟成長速度在亞洲「四小龍」中位居榜首,顯著高於韓國(1.7%)、香港(
新頭殼 ・ 1 天前
76歲「硬朗老翁」手術後突倒下!醫列「5警訊」示警:身體早透支
醫師廖繼鼎近日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表示這位長者平日生活規律、天天運動、體檢正常,卻在一次手術後突發高燒與器官衰竭,最終發現為癌症。對此,廖繼鼎指出,這樣的狀況並非突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健康儲備力早已見底的結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全支付傳盜刷!民眾突被刷20筆「損失8萬」 官方4聲明回應
有網友近日在Threads撰文道,某天晚上他的手機跳出一連串提醒通知,才發現是外送平台foodpanda綁定全支付後無故自行扣款,總共被盜刷20幾筆,損失超過8萬多,而他第一時間打開玉山網銀APP,確認帳戶真的被扣了多筆款項,就連客服也告訴他「款項是追不回的」,最後他只好報警...
CTWANT ・ 9 小時前
雙颱共舞!準鳳凰颱風今日將形成 專家:潛在威脅不容小覷
[Newtalk新聞] 中央氣象署最新預報資料顯示,中颱「海鷗」已進入南海,加上目前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預計今(5)日就會增強為輕度颱風「鳳凰」,將使西太平洋海面出現「雙颱共舞」景象。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由於目前鳳凰颱風模擬路徑都在台灣附近,對台灣的潛在威脅不容小覷,須持續留意天氣預報。 吳德榮指出,目前位於關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將在今(5)日發展為輕颱鳳凰,而中颱海鷗目前已進入南海,往西北西方向移動,將在明(6)、後兩天挾帶暴風和致災性豪雨直撲越南。預計今天下午,就會出現「海鷗」和「鳳凰」颱風在西太平洋「雙颱共舞」景象,所幸兩颱距離遙遠,目前推測不會產生藤原效應,亦不會相互影響。 吳德榮提醒,根據最新歐洲和美國的模擬系統顯示,鳳凰颱風高機率在台灣附近北轉,對台威脅不容小覷。然而,準鳳凰颱風尚未成形,預報資料仍有不確定性,須持續關注鳳凰颱風可能的移動路徑。 此外,今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為多雲時晴天氣;週四到週日台灣周圍水氣減少,僅北海岸和東半部地區偶有零星降雨;下週一起的天氣變化則與鳳凰颱風動帶密切相關,有待觀察。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
新頭殼 ・ 6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41歲日本女星藤原宏美在八年前因左胸突發劇痛,被診斷出罹患0期乳癌。儘管選擇了乳房全摘手術以降低復發風險,她仍在術後一年面臨復發,但經過七年的抗癌歷程,如今已能健康生活並重返演藝圈。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