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霄地標煙囪倒下!曾為偷渡客指引 僅剩「一枝獨秀」
苗栗通霄電廠的大煙囪作為當地重要地標,昨日完成第五根煙囪的放倒作業,標誌著這些服役30至40年的煙囪功成身退。這些高達120公尺的煙囪不僅是地方地標,過去甚至曾作為大陸偷渡客來台時的指引明燈!隨著能源轉型政策推進,通霄電廠原有的6根煙囪如今僅剩1997年增設的第六根煙囪仍在運作中,它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目前仍在發電,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
苗栗通霄電廠的大煙囪作為當地重要地標,昨日完成第五根煙囪的放倒作業,標誌著這些服役30至40年的煙囪功成身退。這些高達120公尺的煙囪不僅是地方地標,過去甚至曾作為大陸偷渡客來台時的指引明燈。隨著能源轉型政策推進,通霄電廠原有的6根煙囪如今僅剩1997年增設的第六根煙囪仍在運作中,它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目前仍在發電,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
台電對通霄電廠大煙囪採用筏木式的放倒方式,放倒瞬間宛如爆炸,揚起陣陣煙塵,聲響傳遞甚遠。這根被放倒的煙囪高達120公尺,而在其旁邊,僅存的第六支煙囪依然矗立。這一刻也象徵著通霄電廠舊發電設備系統正式功成身退、走入歷史。有不少民眾特地前來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一位住在當地的民眾表示,自己以前在台北上班,從未見過煙囪放倒的場景,是來到這裡才遇到的,並非特地約人來看,而是最早抵達現場的民眾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通霄電廠的煙囪曾是區域內重要的地標,大約20多年前,甚至有大陸偷渡客將它作為上岸的指引明燈。而在2019年10月,台電進行了第一次拆除作業,當時拆除了3座彩繪煙囪,吸引了更多民眾前來觀看。當時現場民眾見到煙囪倒下時,都發出驚嘆聲。
這些大煙囪平均服役約30年,因應能源轉型政策而陸續除役並拆除。繼今年9月拆除第4支煙囪後,現在第5支也已放倒。目前通霄電廠僅剩下1997年增設的第六支煙囪仍在使用中,它以天然氣為燃料,繼續肩負發電任務,成為廠區內唯一矗立的煙囪。
更多 TVBS 報導
新機組首度試用就爆炸!「1零件」釀禍 居民怒
獨/興達電廠爆炸駭人瞬間曝 居民驚喊爆炸了
邁入「零核家園」!台灣能源轉型面臨3大挑戰 專家揭關鍵
舊太陽能板正面臨汰換期 專家:導入新技術時機成熟可大幅提升
其他人也在看

快關窗!台南安定工廠大火濃煙狂竄 南市7區、高市20區空品提醒
台南安定一處工廠今(14)日發生火警,消防隊目前已控制火勢,不過火勢伴隨大量濃密黑煙,導致台南7區發出「空品提醒」,另因風向逐漸轉為正北至東北東,連帶造成污染物影響高雄市20行政區。環保局呼籲民眾盡量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日青森漁民海上驚見「熊在游泳」 獵人緊急搭船圍捕
根據《NHK》報導,一名漁民14日上午在青森縣野邊地町近海的陸奧灣附近發現一隻熊在游泳,於是他立即打電話通報地方漁業協會。獵人獲報後立刻登上漁船,前往熊出沒的海域,將熊擊斃。據悉,這隻熊是成年公熊,體長約1.5公尺、體重約140公斤,連漁業協會的副組合長也對熊出現在...
CTWANT ・ 21 小時前

宜蘭渡假行館未淹水引關注 建築多項違規縣府已列管排拆
宜蘭冬山鄉一間渡假行館在淹水期間因有圍牆、擋水板沒有淹水,並在網路宣傳,引發外界熱議,但其實這家行館涉及多項違規,建築部分是違章,縣政府已列管排拆。另外這次淹水最慘重的蘇澳鎮,居民目前持續整理家園,鎮公所預計今入夜前能完成所有清運。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強制中大型光電環評通過 經濟部深夜發四輸聲明極力反對
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相關修法,強制中大型地面光電要做環評,不僅讓七大太陽光電公協會不滿怒批,經濟部深夜也發出四輸聲明,指修法造成合法光電廠商遭受重擊、偏遠或農漁村自用光電設置受影響、出口廠商取得綠電延宕、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等四輸局面。如此,不但光電商,也殃及一般民眾勞民傷財,最差更恐造成廠商訂單流失。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不要的行動電源別亂丟!現賺400元折扣加禮券,速查哪裡可回收換錢
行動店員堪稱現代人外出的「救命神器」,不過用久了家中角落多少也躺著幾顆「退役」行動電源,可別以為放著就沒事,鋰電池一旦老化,可能膨脹、漏液,甚至短路起火,成了居...
早安健康 ・ 1 天前
日本熊害激增,全力降低種群數量已成當務之急
野熊大量出沒,傷人事件頻發,在日本社會引發震動。北東北3縣受災尤為嚴重,一時人心惶惶。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森林綜合研究所東北支所(盛岡市)動物生態遺傳組組長大西尚樹指出:「今年秋天的
nippon.com ・ 1 天前

排雲山莊露天瀝廚餘 黃喉貂狂吃 玉管處:加強督導
南投縣 / 綜合報導 民眾攀登玉山群峰,都會到排雲山莊休息、用餐,有民眾直擊,廠商將廚餘直接放在山屋後方開放式空間瀝乾,吸引野生黃喉貂前往覓食,在廚餘中翻找食物,民眾質疑,像這樣把廚餘放在開放式空間吸引野生動物覓食,不僅可能改變野生動物習性,廚餘汙水也可能造成汙染。玉管處說,當天一發現立刻就請管理人員將廚餘背下山,也會請廠商加強管理,廠商也說,未來會加強員工訓練。 山屋後方 一隻黃喉貂跳上木椅 , 大口大口吃著掉在上面的廚餘 , 接著牠又跳下木椅 , 在地上的紅籃子內翻找廚餘 邊翻邊吃 , 這裡不是一般平地的餐廳 , 而是南投玉山塔塔加排雲山莊後方 , 因為這裡是許多登山客攀登玉山住宿點 , 登山客會在這裡用餐 , 廠商每日會將廚餘運送下山。 有山友直擊 , 山屋後方1隻喉貂吃著廚餘 , 錄下影片PO文 , 直呼完全是吃到飽 , 引發網友質疑 , 會導致野生動物親近人類住所改變習性 , 也質疑廚餘瀝乾的水可能汙染高山環境 ,委外廠商谷明光說:「員工想說先把它(廚餘)拿出去,然後等下要打包,可是因為可能疏忽到,我們會再次加強我們員工的一些職前訓練。」委外廠商說, 當日值班夥伴將廚餘放置籃子瀝乾 , 沒有立即打包 , 未來會加強員工培訓改善 ,玉管處副處長邦卡兒‧海放南說:「請廠商每日務必一定要將廚餘背下山,我們也請山莊管理人員加強督導。」 玉管處說 , 會請廠商加強督導 , 維護高山環境整潔。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賴政府能源路1/能源轉型再受重創 環評法過關光電業「直送安寧病房」
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藍白陣營力推的《環評法》等修法,加嚴光電板環評及設置標準,熟悉能源議題的內人士直言,台灣光電產業的發展原本還在搶救,如今恐怕已經可以直送安寧病房。事實上,近年民進苦於外界對光電板的汙名化,甚至有系統性的進行輿論攻擊,成為光電案場推動的巨大阻礙,也使政府的再生能源目標岌岌可危。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一雙「全循環鞋」的誕生! 見證台灣製鞋革命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過去是製鞋王國,隨著產業的升級與變化,循環材料成為未來趨勢,根據統計 全球 每年大約有220億雙鞋成為垃圾,由於異材質的黏合讓鞋子的回收難上加難。現在有台灣知名製鞋品牌願意發起綠色革命,致力於打造「全循環鞋」,鞋面採用 海洋廢棄物 材質製作,鞋墊則是使用回收泡棉,同時攜手產業技術研發,突破異材質的黏合,採用物理性的發泡技術打造鞋子的中底,單一材質製作的鞋子平均碳排僅7公斤,而且能夠100%進入回收系統,從設計端推動循環經濟,為台灣製鞋王國開創永續新局。敲打、裁切、縫合,一雙雙鞋在師傅的巧手中成形,這是台灣製鞋王國日復一日的縮影,創立超過一甲子的品牌主打MIT,如今要踏上一條不一樣的路,發起串聯要讓鞋子不只耐穿更要回到源頭。製鞋品牌業者柴德宏說:「從製成到在地的品牌,銷售的終端的網路,我們就覺得說其實我們有這個責任,去帶動循環的意識跟產業整體的升級。」看準未來趨勢決定和台灣的消費者,發起循環訴求,一雙鞋除了鞋面上的零件,鞋墊、中底、鞋底這些異材質的黏合,讓回收難上加難,於是第一步他們把腦筋動到廢棄泡棉上。若大的空間每個月至少回收30噸的泡棉,這些來自各個泡棉廠的邊角料,將要重新破碎進入循環產線,加入色料經過鍋爐加熱,大約30分鐘能完成一顆泡棉,經過裁切進入下個流程,主播雷雅說:「(回收泡棉所製成的材料,在經過前端的加工之後,就會來到成型機,經過180度的高溫熱壓塑形,就可以得到一雙完整的鞋墊)。」加上鞋面採用海廢材質製作,但也只完成了一半,真正的魔王是中底,要做到整雙鞋子都可以進入到回收系統,其實最重要就是中間這個中底,它必須是要用物理性的發泡,才可以進入回收系統,而確實現在就有台灣的廠商,做到這樣子的技術。 鞋技中心鞋品科技副組長林彥文說:「採用了一個TPU這個材料,TPU這個材料它本身物性夠強,它可以直接做物理發泡,很輕易地在後面去做熱熔回收造粒的部分,再回到製程端,再去做回收再利用。」不用添加發泡劑,而是採用液態氮發泡,只需要一段式製程,大量減少耗能。低密度物理發泡業者陳亭偉說:「那射槍的第一段是透過加熱的方式,將這個材料熔融,達到這個穩定之後,我們就開始注入,慢慢地注入氮氣,我們就會很快速的,將材料注入到模具當中。」攤開數據全循環鞋,平均碳排僅7公斤,是運動休閒鞋的一半,也比傳統皮鞋減少5.8倍,從籌劃到正式量產花了整整五年,鞋技中心鞋品科技副組長林彥文說:「回收的話可能還是要從設計端,比如說指定材料指定製成的使用,才會在後端的部分做比較好的回收的行為。」製鞋品牌業者柴德宏說:「他必須要有人去跟市場消費者們,去訴求這件事情,不只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循環的生活形態跟商業模式。」事實上這不只是一雙鞋,而是從品牌願意自身發起,希望改變消費者所串起的產業革命,更是製鞋王國踩出的永續新路。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光電加嚴環評今通過 七大公會怒批「政治凌駕一切」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光電加嚴環評修法,未來大型光電或敏感區設置全部強制環評,對太陽能發展造成重創。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晚間聯合發表聲明,對政策未充分討論倉促通過「深感遺憾」,批評台灣「政治凌駕一切」,讓光電成為政策角力犧牲者。預期修法後將使企業面臨「買不到綠電、買得更貴」雙重衝擊,如政府不提出配套措施,能源轉型恐面臨轉型失敗風險。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澳洲小魚「衝浪鯨魚」搭便車 攝影機捕捉罕見共生瞬間 躍出水面一秒脫離
想要輕鬆穿梭海洋?「澳洲短印魚」(Remora australis)展示「搭鯨魚衝浪」的絕活,不僅省時又輕鬆,還懂得在鯨魚躍出水面前幾秒,從宿主身上脫離,技巧高超。澳洲追蹤座頭鯨的科學家麥內克(Olaf Meynecke),利用安裝在鯨魚身上的吸盤式攝影機,拍下這難得畫面。 麥內克表示,澳洲短印魚非常搶鏡,經常占滿他的攝影畫面,牠們會成群結隊,有時多達50條。這種魚對鯨魚無害,以鯨魚死皮和海蝨為食,牠們頭頂的吸盤構造能讓牠們倒著附著在鯨魚身上。 雖然過去研究認為這是一種「互利共生」關係,但麥內克觀察到,有時鯨魚對這些「搭便車乘客」會感到煩躁,當身上寄生魚太多時,牠們會反覆躍出水面,試圖甩掉牠們。 在澳洲被稱為「座頭鯨高速公路」(Humpback Highway)的遷徙路線上,每年約有4萬頭座頭鯨,從冰冷的南極水域遷徙至溫暖的昆士蘭外海,再折返。而澳洲短印魚壽命僅約兩年,牠們究竟能隨鯨魚「搭便車」多遠仍待研究。若沒有鯨魚可附著,則會尋找其他大型生物如魔鬼魟、海豚,甚至潛水員,以躲避掠食者。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
經典賽》日本陷「雙重危機」三巨頭若缺席 恐成史上最冷清一屆
明年3月登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被視為日本隊挑戰二連霸的重要舞台,卻在開賽前陷入主力球星可能缺席、轉播權又引發民怨的「雙重危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館長遭兄弟「毀滅式爆料」!8大惡行全曝光 專家傻眼:到底做人多差?
館長(陳之漢)昨(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表示,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兄弟圈是講求江湖道義的,好奇「館長做人是做到多差?對待兄弟是有多不夠意思?昔日跟他稱兄道弟的哥們才會這樣出來爆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2026誰當新北市長最看好? 近6萬人網路投票結果驚人
朝野各積極備戰2026新北市長選舉。入口網站「Yahoo奇摩」10日起至14日針對「2026新北市長選戰,你最看好誰當選?」進行網路投票,46%的網友最看好國民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當選新北市長。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撿到寶!全家羽絨外套竟只賣298元 內行人認出是日系聯名款
這名網友於14日在Threads發文表示,在上班途中經過全家門市時,意外看到羽絨外套正在進行出清優惠,價格僅298元,毫不猶豫立即購入一件。另一名網友則分享,為了搶購這款超值商品,當天早上特地跑遍附近四間全家便利商店,雖未見到羽絨外套,但發現羽絨背心也同步特價,單件...
CTWANT ・ 20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