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力鏢來了!傅崐萁「沒執政能力就下台」打到徐榛蔚 被批救災只有49分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給自己在花蓮災區的表現打80分,但花蓮縣長徐榛蔚今天被議員打分數「只有49分」!民進縣議員張美慧批徐榛蔚「遇到事情就躲起來」,派處長參加中央會議,從不當面跟中央討需要,卻對議會稱「中央要負責」,就連中央林保署副署長8月7日到花蓮開會,官員也答不出日期,張美慧給徐榛蔚救災表現打49分、更直接送徐榛蔚「傅崐萁講過的一句話」。
7月26日薇帕颱風外圍環流造成馬太鞍溪上游崩塌、形成堰塞湖,林業保育署副署長廖一光8月7日立即到花蓮拜會說明,建議盡早辦理疏散避難演練,當時主持會議的縣府秘書長饒忠以及參加官員今天被縣議員張美慧叫上質詢台詢問,卻忘了有這個會議,只見被叫上質詢台的農業、民政、消防與秘書長等一級主管交頭接耳後回答「日期還要再確認」,讓議員氣得痛罵「秘書長你指令做了嗎?日期、誰參加都說不出來,縣府團隊到底怎麼回事,都睡著了嗎」?
張美慧也批,堰塞湖災害這麼大,為什麼徐榛蔚還可以跑出國?就算9月21日晚上8點宣布擴大撤離範圍,但一直到9月23日下午3點洪峰抵達,截至當天中午也還有50小時可應變,但縣長徐榛蔚只在事後說「中央應負責」,卻在災前的中央地方視訊會議答「已經撤離完成」,質疑當決策指揮官有好好決策嗎?
張美慧說,給第一線執行的公務員打90分,但徐榛蔚只有49分,完全是失職、失能的指揮官,沒有發揮功能,季連成在中央前進協調所每天開會,縣長、副縣長、秘書長三長卻沒一人參加,只派一個行研處長去,指揮系統混亂,就連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災區,徐榛蔚也不出現,又要跟中央對立又不跟中央開口,只會對著縣議會說「堰塞湖是中央的責任」,她要把傅崐萁立委說過的一句話送給徐榛蔚「沒有執政能力就下台」!
徐榛蔚則面露委屈說,9月23日早上花蓮縣府就到災區花蓮糖廠成立前進指揮所,且季連成到第8天之後才擔任總協調官,縣府也有調度中南區及全國機具到花蓮協助、分5大工區清理,「災後第1週是最辛苦的」,但馬上被張美慧批「中央前面也有別的協調官」,正是看到災區混亂狀況被全國鏟子超人認證、才會被發文在網路痛罵。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反制中國最強宣傳!賴清德吃壽司挺日本水產 畫面登東京電車
質疑林智堅圖利扯兒醫「容積率暴增」比京華城高 陳智菡判賠30萬
勞部修訂「勞工請假規則」明年1/1上路 3大重點一次看
李明璇稱「不投降不是政府該做的」 林智群:國民那麼愛投降幹嘛跑來台灣?
其他人也在看

綠委自誇「年輕、創意、會做事」 李四川笑回:政績才是最好表現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是否代表國民參選2026新北市長選舉備受各界矚目,民進參選人、立委蘇巧慧都拿他當標靶。她承認李四川「當然強」,不過自己的優勢是「年輕、創意、會做事」。對此,李四川今(21日)被問此事笑回,執政本身並不是穿著漂亮,應該是施政政績才是最好的表現。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終結「傅氏執政」有機會? 綠營布局花蓮有望合作張峻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民進積極布局2026選戰,近期傳出有意與無籍的花蓮議長張峻合作。民進祕書長徐國勇表示,目前張峻沒有宣布要參選,也不曉得他的立場如何,但稱讚張峻是花蓮的好人選。至於張峻本人也承認,民進確實來接洽,但他認為目前首要任務是災區重建,對於合作,他表示後續再觀察。親自帶一箱箱物資,送到鳳林災民手中,花蓮縣議長張峻穿著背心走進災區,尤其自己也是馬太鞍堰塞湖受災戶,對災民迫切需求感受更深刻,還曾帶領災民抗議國民團總召傅崐萁,這「驚天一踹」替自己踹出高知名度,也讓綠營有意聯手張峻,參選2026花蓮縣長終結「傅氏執政」。花蓮縣議長張峻說:「是有來詢問啦,(目前以)光復災情還有重建,可以回歸正常的生活。」張峻也沒有宣布他要選,是花蓮的好人選,民進自己也有自己的好人選,還沒到最後關頭,雙方保持默契沒把話說死,畢竟張峻確實擁有基層實力。尤其縣長徐榛蔚任期即將屆滿,傳出有意讓吉安鄉長游淑貞接棒,前花蓮市長魏嘉賢也動作頻頻,據了解綠營內部有人舉薦,曾選過2012花蓮立委的賴坤成,但賴坤成沒有意願,責任區在花蓮的立委沈伯洋,也被視為吸收年輕學子,對抗傅家勢力的可能人選。或由2024年與傅崐萁競選立委,失利的議員張美慧捲土重來競選縣長,不管是內的人選,或其他的優秀的理想的,中央都會審慎的評估,回顧2022年花蓮縣長選舉,徐榛蔚拿下9萬6645票,贏過民進的谷辣斯4萬8000多票。同年選舉張峻以5761票,最高票當選議員,2024年立委選舉,傅崐萁6萬8786票,綠營張美慧也有5萬1732票,若綠營轉而支持張峻,雙方聯手也許有一搏機會,真的要翻倒這個傅氏皇朝,我想我們還是要合縱連橫連,傅崐萁家族實力豐厚,力拚延續藍營執政,綠營積極布局艱困選區,盼能藍天變綠地。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3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來台!大師講座時間、地點一次看
接下來半年內,將有31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交流!中央研究院與國立台灣大學等12所學研機構,攜手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共同推動「台灣橋樑計畫」(Taiwan Bridges Program),邀請3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各領域頂尖學者,在參與計畫的1
遠見雜誌 ・ 12 小時前

花蓮長者健保免費 未排富惹議
花蓮縣政府將於明年起推出全縣65歲以上長者健保費免費政策,無籍議員楊華美20日質詢指出,除了建議縣府應有排富機制外,18歲以下孩童才是沒有經濟能力的一群,應擴大0到18歲孩童健保費全免,以減輕家長負擔。縣府回應,希望降低家庭總支出負擔,近年福利政策盡量不排富,施政選擇也有優先順序,才決定全面補助65歲以上長者。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政院版財劃法對基隆有利 基市府:持續與行政院協商中
新修正財劃法基隆市的統籌分配款增加了73億元,整體歲入卻減少17億元,市長謝國樑近來表示節流困難,近日行政院提出院版財劃法提高縣市分配率,議長童子瑋認為是對基隆最有利,呼籲市長謝國樑支持。基隆市政府副發言人林廷翰表示,市府團隊仍持續與行政院協商中。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卓盼速審「政院版財劃法」 藍不同調 白委批:數字遊戲
行政院院會昨日通過政院版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院長卓榮泰今(21)日上午赴立法院時也喊話,希望立院能儘速排審,才能阻止一切不法的行為繼續擴大發生。但民眾也開記者會,質疑行政院玩數字遊戲,藍營方面...
華視 ・ 11 小時前

賴清德吃壽司挺日水產 照片登東京電車.新宿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前一番「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甚至要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不過總統賴清德用行動力挺日本,在臉書PO出大啖北海道干貝跟壽司的照片,引發日本廣大迴響,更登上新宿街頭大螢幕,民進...
華視 ・ 11 小時前
王世堅清唱20秒《沒出息》嗨翻現場 網:尾牙春酒接不完了
民進立委王世堅過去在台北市議會質詢片段,被大陸網友拿去改編成組合成《沒出息》意外爆紅,甚至解放軍艦還用人形排出「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等大字。王世堅本人也在近日跑攤時,現場清唱20秒,讓全場民眾嗨翻,網友笑說,「尾牙春酒活動可能要接不完了」。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李遠出席ESG影響力獎暨文馨獎頒獎(3) (圖)
「第1屆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暨第17屆文馨獎」2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頒獎典禮,文化部長李遠(前排右)出席頒獎,邀請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前排右2)、中央社社長胡婉玲(前排右3)等出席與會。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日本有事」台灣送暖!陳其邁:「高市挺高市」理所當然
即時中心/陳治甬、林耿郁報導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跳腳與制裁;隨事態擴大,台灣方面「挺日本」的力度也逐漸升溫。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1)日表示,高市挺高市「理所當然」;至於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與總統「分工」,他吃日本魚、我吃台灣豬!
民視 ・ 10 小時前
藍修法保中配參政!周軒:你的祖國不讓你放棄國籍,為什麼是台灣的錯?
原花蓮學田村長,中配鄧萬華因中國籍問題被解職,向花蓮縣政府提起訴願後,原處分被撤銷,內政部則認為地方政府應依法辦理,國民更宣示修國籍法,讓中配不受限制。民眾主席黃國昌稱,只要落地生根就是手足同胞,正本清源之道還是要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如果有必要的話進一步修正。對此,政治工作者周軒今(21)日問了一句「你的祖國不讓你放棄國籍,為什麼是台灣的錯?對於要擔任台灣公職的任何人,要求「唯一效忠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英媒:英相施凱爾擬明年初訪中 將先批准中國「超級大使館」爭議建案
英國媒體報導,英國首相施凱爾預定明年1月底訪問中國,一旦成行,將是近8年來首度有英國現任首相訪中。不過這項訪問行程尚未敲定,取決於中國駐英「超級大使館」建案是否獲准。報導稱,施凱爾下月將正式批准這項爭議性建案。
太報 ・ 11 小時前
怒揭賓賓哥黑歷史! 王婉諭砲轟:他所謂的做公益只是為了直播流量
網紅「賓賓哥」江建樺近期爭議不斷,他昨(19)日到台中某國中參加活動,但卻沒徵得同意就直播,讓校方相當不滿,並且直接中斷活動,事後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將王元照與賓賓哥列入台中市「永不錄用」名單。時代力量主席、前立委王婉諭今天發文曝賓賓哥黑歷史怒轟,「他所謂的做公益,只是為了直播流量」。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公開打臉陳智菡 邱臣遠:新竹市立馬偕兒醫未違法圖利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容積率被民眾立法院團主任陳智菡拿來作為救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的擋箭牌,卻遭法院認證是造謠,台北地院昨天(20日)判決陳智菡需賠前新竹市長林智堅30萬元精神撫慰金,民進新竹市議員劉崇顯、陳建名及楊玲宜今在議會總質詢問代理市長邱臣遠是否公開澄清馬偕兒醫並未有任何違法圖利情事,邱臣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