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巨大罕見畸胎瘤!女嬰出生臀部長「16CM大肉球」 10週長大4倍
記者潘靚緯/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孕婦產檢時,照超音波時發現胎兒近肛門的臀部,有一顆約4到5公分的腫瘤,懷孕過程密切監視腫瘤的變化,等到33週女嬰出生後,腫瘤竟然在10週的時間長大到四倍、形成16公分大小的肉球,醫生診斷女嬰臀部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隨著胎兒成長過程也急速成長,透過手術切除,目前女嬰已恢復健康,順利成長,讓爸媽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孕婦產檢時,透過超音波發現胎兒臀部有一顆小腫瘤,直到第33週,產下體重3440公克的女嬰,經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大小約16.5×10×8公分。 醫療團隊決定在女嬰出生9天後,以外科手術切除尾骶骨畸胎瘤。
女嬰出生時,像是帶著「一顆」大肉球出生,一度讓父母相當擔憂,從懷孕25週開始到小兒科諮詢,醫師表示,面對體型如此大的尾骶骨畸胎瘤,外科手術切除也是有一定的難度,必須採取V字形切口,才能將畸胎瘤清除乾淨。V字形的切口長達20公分,最後從女嬰的臀部,成功切除重達530公克的尾骶骨畸胎瘤,重量幾乎是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非常巨大,所幸經過化驗屬於良性瘤,不會再復發。
林雨利主任表示,胎兒尾骶骨畸胎瘤的成因不明,也有醫學報告認為,成因應源於尾骨處全能幹細胞的異常分化是罕見的先天性畸胎瘤,發生率約為三萬五千分之一,較常見於女性,女性罹病率為男性的3至4倍。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彰縣長王惠美賣救命苦蕎茶?荒唐廣告遭檢舉 本人親曝:AI廣告詐騙啦
逢甲商圈店鋪突起火!3戶遭烈焰吞噬 外牆突崩塌險砸消防員驚險畫面曝
熬夜連騎10HR「夜衝武嶺」!19歲女大生墜溪亡 曾獲全中運舉重季軍
住院15天逃不過公司連環CALL 主管催促「床上也能工作」 員工傻眼氣炸
其他人也在看

女嬰臀部頂「16cm大球」出生 醫護接力手術搶命 驚人畫面曝光
台中一名女嬰出生時,臀部竟頂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看起來彷彿頂著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女嬰身上是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所幸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且化驗後為良性、未來也不會再復發,目前女嬰已能正常成長。
太報 ・ 15 小時前
冷氣團報到骨科爆滿!醫揭「下背痛3大預防法」這樣做防閃腰
天氣驟冷將造成肌肉變緊、關節滑液變黏、血液循環變差、神經痛覺變敏感。陳建宏表示人體遇冷時肌肉會本能地收縮保暖,導致筋膜彈性下降、柔軟度變差,任何彎腰、提物或突然活動的受力都比平時更大,這是許多人在寒冷早晨容易「閃到腰」或拉傷的原因。另一方面,低溫會讓血管...
CTWANT ・ 16 小時前
港籍婦「用餐突昏倒OHCA」監視器還原全程!饗食天堂回應了
高雄夢時代百貨內的一間餐廳23日晚間7點多發生一起緊急案件,一名年約70多歲的港籍婦人在用餐期間突然一陣暈眩後倒地,當場沒有呼吸心跳,消防局獲報趕來緊急將婦人送往阮綜合醫院急救,所幸已經恢復意識,婦人一度被旁人認為遭遇「異物哽塞」但已排除,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詳情無法對外說明,對此,餐廳業者也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抓龍筋」壯陽?泌尿醫揭實測心得 按摩師用「1道具」超放鬆
坊間流傳「抓龍筋」有助滋陰補腎,預防並調理男性生殖系統。泌尿科醫師莊豐賓日前親自體驗,形容按摩師會以溫熱石頭搭配精油按摩會陰,讓他能夠徹底放鬆,不過是否有壯陽效果,他僅體驗過一次,無法對此評論。不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曾提醒,若按壓太用力恐造成太大的刺激,有時會導致攝護腺肥大,或慢性攝護腺發炎,「民眾勿輕易自行嘗試,應由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不是運動!日做「1事」就能降血壓、血糖、血脂:還保護大腦
走路不只是移動,醫師黃軒表示,人是一個高度依賴「步行」的生物,越走越健康,當人快走,血管會放鬆,進能預防硬化,且快走能護心。此外,快走能明顯降低血壓、血糖與低密度膽固醇(LDL)。另有研究發現,日行3,000~7,500 步是阻止大腦退化的黃金區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健康橋梁──等長收縮運動 降血壓又練肌力
心臟跟血管如同一對好搭檔但我們都把重點放在心上其實血管的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有健康的血管才能將血液跟養分輸送到全身各處來使用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台中慈濟醫院專長運動醫學的陳佳菁醫師教大家透過簡單運動讓血管...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
吃藥隔2小時喝酒沒事?「4種藥風險高」嚴重恐休克
許多人都知道吃藥時應避免飲酒,但部分民眾誤以為只要「錯開時間」即可無虞。對此,藥師洪正憲近日提醒,大眾對「藥與酒間隔2小時就沒事」的觀念是一大迷思,實際上即使間隔數小時,藥物與酒精仍可能在體內相遇產生交互作用,輕則藥效失衡,重則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休克。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男星爆罹腦動脈瘤「隨時會死」痛哭!醫揭高血壓恐致命
37歲韓國演員丁一宇自曝10年前被診斷出腦動脈瘤,得知自己「隨時可能會死」的他,在聖地牙哥朝聖時忍不住放聲痛哭。專家指出,腦動脈瘤平時可能沒有症狀,一旦破裂引發腦出血恐致命,而高血壓是造成腦動脈瘤主要
健康2.0 ・ 20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大腸癌發生率持續攀升!醫:很多人以為只是「腸胃不好」
大腸癌發生率持續攀升,忽視預防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黃士維醫師分享大腸癌預防的五大正確觀念,強調飲食習慣、運動強度、篩檢標準、生活習慣及腸道症狀警訊的重要性。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全台HIV逾3.6萬人!醫敲「2大新警鐘」:年齡層大降、年輕族群增
台灣HIV逾3.6萬人,雖近年新增個案逐漸趨緩,三項「95 指標」達成值高於全球平均值,但仍存在治療與照護需求未完全滿足的現象。醫師更示警近年新確診感染者「年齡有下降趨勢、年輕族群感染比例上升」,也為防治佈局敲響警鐘。(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狂購物竟是阿茲海默症作祟!婦月花6萬狂下單「尪拔電視救妻」 女兒一發文業者2小時神速出手
這起事件的轉折點來自一張社群平台X上的私訊截圖。當事人マキータ在發文中表示,母親因阿茲海默症持續進行電視購物,導致每月支出高達30萬日圓(約新台幣6萬元),家人無奈之下只好將電視電源拔除。她在貼文中感嘆「我們簡直要瘋了」,並附上一張由Japanet Takata發來的私訊...
CTWANT ・ 3 小時前
走對更重要!每天3000至7500步可減緩大腦退化
走路不僅是單純的移動方式,更是一套複雜的分子訊號工程操作。根據近十年醫學研究發現,不同的走路方式能保護不同器官,而不走路則可能導致全身細胞提前衰退。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沒吃甜食血糖還飆?營養師揭「隱藏炸彈」比糖更危險 無糖飲料也中招
有不少民眾認為只要「少吃糖」,身體就能保持健康,也能就此避免糖尿病的風險。事實上血糖升高的原因複雜,有時潛藏在每天攝取的「精製澱粉」裡,正在默默被你吃下肚而不自知!尤其有肥胖、代謝症候群或糖尿病問題的民眾,血糖數值本就容易不穩定,就算沒吃到甜食,攝取特定食物仍可能導致血糖飆高、危害健康。 4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飲料竟也出事 營養師張語希指出,以下4個常被忽略的精製澱粉「地雷食物」,不只一般民眾需要節制食用,若本身有血糖控制不佳問題者,更需要特別留心,避免攝取過量: 1、高GI主食:例如白飯、白吐司、麵條,被身體消化吸收的速度較快、血糖容易隨之上升,增加胰島素負擔。2、無糖手搖飲:若添加奶精與珍珠,糖分依舊相當可觀。其中奶精含有反式脂肪、珍珠則是精製澱粉來源。因此,即便是「無糖珍奶」平時也應少喝。3、油炸物:例如鹹酥雞與炸雞排,大多裹了一層粉漿下鍋油炸,外皮不僅含有大量精製澱粉,更有滿滿的油脂,一吃下肚容易造成血糖波動變大。4、各式醬料:例如甜辣醬、番茄醬、醬油膏,雖然大多為鹹香口感,事實上大多數醬料在製作過程都會添加大量的糖,即使小小一匙醬料也會增加糖分攝取量。 台人最愛宵夜是控糖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蕭薔57歲維持22吋纖腰! 內臟脂肪只有1
蕭薔迎接慈善年曆邁入第 30 年,今年推出的 2026「珍世麗彤」年曆,以丙午馬年為靈感,作品充滿赤紅能量、明豔氣場與奔騰意象,整體視覺氣勢壯闊,美得令人屏息。她笑說,從 1996 年推出初版、2000 年正式投入義賣開始,這段長達三十年的旅程,看似漫長,卻讓她一路走來滿懷溫度:「每一年企劃的挑戰和突破,最後都能化成公益力量,因為心裡有光,所以不覺歲月匆匆。」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小時前
婦腦癌被宣告死亡 火化前突睜眼「復活」!家屬嚇到狂尖叫
根據泰媒《曼谷郵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當地時間23日,有一名65歲婦人因腦癌過世,遺體被家屬送到寺廟Wat Rat Prakongtham辦後事,廟方還透過直播放送告別式全程。婦人的弟弟照顧生病的她3年,22日才接獲通知,婦人已因病離世,也拿到死亡證明文件。婦人的弟弟決定透過寺...
CTWANT ・ 7 小時前東北季風24日晚間增強 26日中部以北低溫探14度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3日電)氣象署表示,明晚起東北季風增強,最冷的時間點是26日清晨,中部以北、東北部低溫探攝氏14度,局部地區再低一些;東北季風預估29日減弱,但30日又一波再增強、各地偏涼。
中央社 ・ 1 天前
經歷疫情考驗!后里長照中心正式啟用!洪慈庸:帶來更完整的照顧服務
前立委洪慈庸在臉書寫道,好感動!在立委任內爭取、卸任後持續緊盯的后里長照中心正式落成啟用!這座長照中心、以及進行中的后里醫院,都是任內全力爭取的重要醫療照顧資源。今天正式落成,卓榮泰院長也來蒞臨見證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女嬰帶16公分大球出生 手術切除不復發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大球」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在胎兒成長過程中極速成長,從產檢超音波發現約4公分,10週後年生竟長大了4倍,經手術切除後,該女嬰目前正常成長。一位孕婦在產檢時,從超音波影像中發現胎兒近肛門的臀部有一顆約4-5公分大的小小腫瘤,就透過孕婦產檢一路「監視」腫瘤的變化,孕婦至懷孕第25週時到小兒外科諮詢胎兒臀部腫瘤的處理方法,林雨利主任建議等女嬰產下後再進一步檢查,與其他疾病做鑑別診斷,單純腫瘤最佳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林雨利主任表示,該孕婦於懷孕第33週產下3440公克女嬰,經核磁共振檢查,判斷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已達16.5×10×8公分。9天後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該尾骶骨畸胎瘤,畸胎瘤女 ...
台灣新生報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