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次世代通訊或B5G通訊發展 盼打造太空科技國家隊
蕭美琴副總統今(20日)上午出席「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揭牌儀式」時表示,臺灣不能缺席探索太空、次世代通訊或B5G通訊的發展,我國自主研製的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是邁向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期待該基地激發出更多創新、培育更多人才,一起努力打造一支屬於臺灣的太空科技國家隊。
蕭美琴上午出席這項活動,並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揭牌儀式,參觀培育基地。包括總統府資政沈榮津、顏志發、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王錫福等人都受邀出席。
蕭美琴致詞時表示,很榮幸參與今天的揭牌儀式,政府全力支持B5G次世代通訊、太空產業以及人才培育與養成,這也正是本次揭牌名稱所涵蓋的三大核心元素,要與大家攜手並進來推動。
她指出,太空其實就在每個人的身邊,不論是遙測衛星中的光學衛星,或是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對於整體的國家安全、海域認知,以及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氣象挑戰以及國土管理都息息相關。另外,包括海底電纜因外力因素干擾中斷、偏鄉數位韌性或智慧海洋等各種環境挑戰,以及政府正全力支持的無人載具開發,也都與未來的衛星產業,尤其次世代通訊息息相關。
她進一步指出,探索太空是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出的重要願景,次世代通訊也是五大信賴產業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臺灣不能缺席於探索太空、次世代通訊或B5G通訊的發展,許多國家也已積極開發中、低、高軌太空通訊、平流層的高空偽衛星(High Altitude Pseudo Satellite, HAPS)及平台站(Platform Station)。
她說,今天非常高興見證北科大在教育部和太空中心全力支持下,建造這個人才培育及技術發展的重要基地。太空產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個基地不只是訓練場,更是產、官、學、研整合的樞紐,也是人才養成、建構產業需求的生態系及與國際共同研發、驗證和制訂標準的重要基礎,相信將帶領臺灣在全球太空科技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蕭美琴提到,臺灣自主研製的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不僅是一顆衛星,未來將以相互連接的星系形態呈現在國人眼前,也將成為許多產業自主發展、驗證通訊關鍵技術的重要平台,這是臺灣邁向太空領域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期盼下個世代的年輕人不只仰望星空、將星空當成夢想,而是能真正地走進太空產業,把夢想變成專業。透過這個培育基地,打造一支屬於臺灣的太空科技國家隊。
蕭美琴表示,全球太空競賽已全面展開,臺灣不只是有能力,更是世界公認值得信賴的夥伴,是在安全、透明、可靠供應鏈中最閃亮的一顆星。臺灣不僅要加入這個產業,更要成為全球產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北科大是技職體系中唯一成立太空研究所的學校,期待這個基地激發出更多創新、培育更多人才,一起努力讓臺灣在面向太空時有更多自信。
延伸閱讀
陸客赴日急凍…池袋街頭「空無一人」?台旅遊達人揭真相
賴清德挺日跟進 陳其邁喊「高市挺高市」、綠委提普發1萬旅遊
回應賴清德相挺!日議員po「滷肉飯+芒果」照:德不孤必有鄰
其他人也在看

蕭副總統出席北科大「B5G基地」揭牌(1) (圖)
副總統蕭美琴(圖)20日在北科大億光大樓,出席「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揭牌儀式,期待基地激發出更多創新,培育更多的人才。
中央社 ・ 1 天前
藍鵲盤=合作→合併?王定宇:中華民國派、柯派被犧牲?
論壇中心/李佳穎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昨(19)日首度會面,兩人交換禮物意外引起熱議。其中,鄭麗文贈送的藍白「台灣藍鵲圓盤」,被認為象徵藍白共行,而且還是國民新北市議員呂家愷家的。對此,民進立委王定宇在《台灣最前線》分析,「藍白不是合作,簡直變合併了。」王定宇認為,鄭麗文跟黃國昌都算是兩裡的外來種,他們都需要透過外部合作掃清內部矛盾,剛好兩人互相利用,來達成目標。另外,王定宇預言,對原來的民眾內柯文哲派以及國民內的中華民國派、反共派是否會反抗,未來三個月會揭曉。原文出處:最前線(影)/呂家愷揭鄭黃會送藍鵲盤寓意!王定宇:中華民國、柯派被犧牲?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鄭黃會民眾被酸「第三者燈泡」!吳靜怡:沒有「他」等於沒談「藍白合」綠營如何應戰?卓冠廷:把「這些」選民接住北市「藍白合」提名禮讓民眾?戴錫欽盼議會席次最大化:藍營單獨過半
民視影音 ・ 10 小時前北科大設B5G基地 蕭副總統盼打造太空科技國家隊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台北科技大學成立B5G低軌衛星通訊基地,將推動3大微學程,培育太空通訊人才,副總統蕭美琴期許未來能打造台灣在太空科技發展的國家隊,讓台灣成為太空產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央社 ・ 1 天前
北科大「B5G」揭牌 共同建構太空通訊專業人才培育
教育部支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置區域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並成立「B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今天(21日)盛大揭牌,將以人才培育為核心目標,攜手臺灣強大ICT產業界,共同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立陶宛專訪曝!蕭美琴:加強合作打造信賴供應鏈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立陶宛網路媒體視訊專訪,雙方談論地緣政治、台灣國防,還有中俄關係、俄烏戰爭等等,蕭美琴也提到與立陶宛在面對威權政體下,彼此也更深刻體會相互支持夥伴重要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Perplexity 聯手 PayPal 推出「AI 代理網購」:聊天室內實現一鍵即買體驗
AI 搜尋引擎 Perplexity 宣布與支付平台 PayPal 達成策略合作,共同推出名為「代理式商務」(Agentic Commerce)的全新購物解決方案。這次合作旨在簡化網上購物流程,讓用戶可以直接在 Perplexity 的聊天介面內,完成從產品資訊搜尋、比較到最終結帳的所有步驟,開創「對話式商務」(Conversational Commerce)的全新網購體驗。
Yahoo Tech ・ 1 天前驚人轉變!彭博:北京清華AI專利數量 超過哈佛等美國4校總和
彭博19日報導,北京清華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發表的學術論文中,入選「全球引用量最高100篇論文」的數量位居全球高校之首,且...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來台前一天喊卡!小島秀夫確診A流取消金馬獎行程
第62屆金馬獎原預計請來遊戲鬼才小島秀夫21日出席大師講堂,並在22日頒獎典禮上與影帝西島秀俊在星光大道合體。沒想到來台前一天,小島秀夫突然宣布無法來台,令影迷相當惋惜。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谷歌台灣新辦公室進駐士林 設美總部外最大AI研發中心
Google台灣新辦公室正式進駐台北士林,月租總價約1.58億元,這也是Google除了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AI基礎建設硬體研發中心,不只節能省碳,就連電源驗證實驗室也使用雙向回收系統,將多餘的電傳到台電的電網,不浪費任何電力。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有影】亞太學者探討既有建築智慧淨零轉型 內政部淨零建築研討會接軌國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韓羽婕/台北報導 匯聚日本、韓國、印尼及國內產官學界專家學者,內政部昨 (19) 日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辦 「智慧淨零建築國際研討會」,共同探討既有建築物導入智慧建築淨零技術的策略。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委陳彥良、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陳俊良、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邱建國均親自出席,...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卓榮泰:政院版財劃法最合理 避免財政土石流釀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賴于榛台北20日電)行政院會今天通過政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說,這是能取得最大共識、也最合理的版本,希望立法院不要一意孤行,能共同支持;若執行立法院新修正的財劃法,將是一場財政土石流,一定會釀成巨大災害。
中央社 ・ 1 天前

不是外星人! 太陽系新訪客 NASA:僅是「星際彗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公布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彗星」影像,這顆彗星一度被認為是外星人的太空船,不過NASA證實,它僅僅是一顆造訪太陽系的彗星,不是什麼外星生物體。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教育部坦言禁不了抖音 藍委引王世堅做案例
[NOWnews今日新聞]抖音、小紅書等中國短影音及社群平台,對未成年學生身心健康與資訊素養構成威脅。教育部次長劉國偉表示,教育部難以禁止學生使用,只能在學術網路下禁止,能管轄的範圍有限;同時坦言,若...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有片/中國最安全! 公安宣導「日本好危險」:乖,咱不去
中日關係急速惡化,中國當局呼籲民眾「抵制」避免赴日旅遊。近期更有一段中國公安宣導大家別去日本影片,連番直指日本很危險,待在中國的家「最安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地下700米「幽靈粒子」現形!陸江門中微子實驗首個重大成果發布
由大陸牽頭的國際合作項目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裝置19日在大陸廣東省江門市發布其建成後的首個物理成果,測量出描述中微子振盪的兩個參數,比此前實驗的最好精度提高了1.5到1.8倍,顯示其探測器關鍵性能指標全面達到或超越設計預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NASA公布最新影像 判定3I/ATLAS是彗星而非外星飛船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今天公布名為3I/ATLAS的星際天體最新影像。天文學家判定它是一顆星際彗星,可能比我們的太陽系還古老。同時,NASA官員也駁斥了將其解讀為外星人太空船的揣測。
中央社 ・ 23 小時前NASA將釋3I/ATLAS新影像 是古老星際彗星、非外星人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預計今天公布一批有關星際天體3I/ATLAS的新影像。天文學家確定這是顆甚至可能比太陽系還要古老的彗星,而非外星人太空船。
中央社 ・ 1 天前
自製「福衛八號」11月27日美國升空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先前因為美國政府關門、而延誤發射,現在美國政府重啟運作後最新進展是,目前暫定將在11月27日凌晨,搭載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由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不只象徵台灣,朝獨立發展太空能力,跨出重要的一步,一旦衛星體系建置完成,有望提升台灣災害救援與安全因應的能力,也表示台灣的太空科技有新突破,台灣太空科技相關的產值今年更是大躍升,年產值可望逼三千億。 金黃色方形衛星沿著軌道,在地球上空運行,這是台灣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首顆衛星,在4度延遲發射後,最新暫定將在台灣時間,11月27日凌晨2點18分升空,國家太空中心影片,高達84%的關鍵元件,都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領軍國內團隊研製,集合了20家本地製造商,跨政府產業學界,33個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在科技民生與國防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由8顆光學遙測衛星組成,佈建於太陽同步軌道構成星系,福衛八號可以從561公里高空拍攝,經地面後處理之後,清楚辨識出,大於0.7公尺的物體,光學遙測酬載,是一部焦長3927公釐的,大型太空用相機,光線通過多光譜濾光片,一次捕捉,全色態與多光譜影像。太空中心葉組長說:「(抵達美國後)我們先檢查這個衛星,經過長途的運輸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損壞,檢察它的功能是否正常,(檢查)正常完後,接下來就是要對,裡面的一個推進系統,我們要做燃料罐裝的動作,這個罐裝做完以後,我們就是準備要跟火箭來對接。」太空中心葉組長說:「那它把我們(衛星)吊上去,安裝好以後,再把我們最後MLI,外面那層漂亮的金縷衣,包裹完整了以後準備要發射,SPACEX會把它裝在所謂的整流罩裡面,裝進去以後,整流罩會送到火箭工廠那邊,裝到第二截火箭上面,同時我們會把我們的設備,運到發射台,為衛星做最後的充電,一直充到發射前一個小時。」首顆衛星,命為齊柏林衛星,延續守護家園的信念,福衛八號未來也能展現在,國土安全農業以及防災,過去國科會曾透露,將陸續推動太空研發補助,加速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產業發展,力拚地面設備產值,在2025年增加800億元,衝上將近3000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這次其實福衛八號的第一顆衛星(FS-8A),它其實有超過20家本土的廠商,從衛星電腦電機,還有感測器致動器,總總還有推進,我想都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打造出來的。」而搭載福衛八號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屬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太空事業SPACEX,其實也讓台廠受惠,帶動台廠多檔供應鏈,一起大賺太空財。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