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奪命連21年居冠!每天1顆標靶藥5千元「吃一生」…楊泮池示警:早期無症狀,LDCT篩檢是唯一解方
據最新癌症登記統計,肺癌已超越大腸癌與肝癌,成為台灣10大癌症之首,也是國人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中研院院士、台灣肺癌權威楊泮池教授指出,肺癌已連續21年居癌症死因首位,不論男女都受威脅。他更強調,台灣肺癌的嚴重性不僅來自發生率高,更因多數病人確診時已為晚期,使治療困難、代價沉重。
肺癌逆勢上升,成為新「國病」
回顧30年前,台灣的「國病」曾是肝癌。然而隨著B型肝炎疫苗普及與防治進步,肝癌死亡率逐年下降。反觀肺癌,卻在這段時間中不斷攀升,成為國人健康的最大威脅。
楊泮池分析,政府在菸害防制上其實做得很好,公共場所禁菸、吸菸人口大幅減少,但肺癌病例卻沒有下降,反而持續增加,這意味肺癌的成因並非單一。
他指出,外在環境污染、廚房油煙、長期暴露於空氣懸浮微粒(PM2.5)等環境毒素,都是高風險因子。
而國人的基因體質也扮演了關鍵角色。
「亞洲族群、特別是華人,在基因上對外來致癌物的修復能力較弱,導致不抽菸者也容易罹患肺癌。再加上空氣污染、二手菸、廚房油煙等環境暴露,讓這一族群特別脆弱。」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對外來致癌物的修復能力相對較弱,更容易因基因修補功能不足而累積DNA錯誤,最終導致癌變。
據流行病學觀察,亞洲女性罹患肺癌的比例為全球之最。
「世界上沒有另一種癌症,像肺癌一樣讓亞洲女性成為高風險族群。」楊泮池強調。
8成患者確診已晚期,治療成效有限
肺癌的致命之處,在於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發現時已進入第3或第4期,錯過治癒時機。「這也是為什麼健保在肺癌治療上花最多錢,但效果仍有限。」楊泮池無奈表示。
若能早期發現,肺癌其實是可治癒的疾病。
「第1期患者開刀後,8成以上可完全康復;若在初期切除,治癒率甚至超過9成。但假如到第3、4期,5年存活率就降到10%,這100個人當中只有10個會活過5年!」
他坦言,目前許多病人投入標靶、免疫、化學治療,不僅耗費龐大健保資源,也讓患者與家屬長期受苦,「這是三輸的局面!」
不抽菸也會得!肺腺癌是主因
近期不少名人因「肺腺癌」過世,如藝人顏正國、坣娜、汪建民與民進元老林正杰等;抗癌成功的廣達創辦人林百里、兩位前副總統蕭萬長與陳建仁,也都曾罹患肺腺癌。
究竟「肺腺癌」與「肺癌」如何區別?
楊泮池解釋,肺癌是一個統稱,最常見的型態是肺腺癌,約占所有肺癌7成。
相較於與抽菸高度相關的「鱗狀上皮細胞癌」,肺腺癌患者中超過6成從未抽菸,且以女性為多。
他舉例,一名57歲女性不抽菸、生活健康,卻在例行健檢中發現約2公分的腫瘤,「本以為是第1期,但骨掃描顯示已多處轉移,確診第4期。」
楊泮池指出,肺腺癌中有部分亞型極易轉移,即使腫瘤看似微小,也可能早已擴散。
「毛玻璃樣陰影」別輕忽,恐是早期肺癌
在電腦斷層影像上,肺腺癌初期常呈現「毛玻璃狀變化」。
國外許多醫師誤以為這屬良性變化,但近年研究顯示,這類病灶會緩慢惡化,甚至10年後演變為惡性腫瘤。
「我們應該在可以治癒的時候診斷病人,而不是讓病人走到存活機會很小的時候,花很多精神、社會資源去救治,導致他自己受苦、家庭也受苦,最後卻還是走掉。」
楊泮池直言,即使標靶藥物治療有成效,但藥費高昂,一顆藥動輒5、6千元,「通常建議至少吃2年以上,但很多人不敢停藥,一直吃下去!」
就算部分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每月仍至少要支付4萬元以上藥費。
家族史比抽菸更危險
令人驚訝的是,台灣有相當比例的肺癌患者「從未抽菸」,其中女性比例尤高。研究發現,家族史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特別是母系基因更具關鍵。
楊泮池曾遇過案例,是母親跟4名女兒都罹患肺癌,唯獨有抽菸習慣的兒子沒得病。
他領導的團隊也曾長期追蹤1000多位民眾,發現有家族史的人,約有4.5%會得肺癌;其中家中有1位血親罹患肺癌,10年內自身罹癌風險約3.4%;若有2位以上親人罹病,風險更高達7.7%。
台灣癌症登記制度顯示,基因的影響遠超過吸菸。根據國家篩檢資料,吸菸者肺癌檢出率為0.7%,但不吸菸卻有家族史者高達1.6%。
換句話說,「家族史比抽菸更危險。」
早期篩檢:扭轉肺癌命運的關鍵
為了降低晚期診斷比例,台灣自2022年7月起推動「國家肺癌篩檢計畫」,針對2大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一、每日抽一包菸、長達30年以上的吸菸者
二、具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
目標是將第4期病人從現在的50%佔比,降到20%以下;而第1期病人能從現在的20%,增加到50~60%。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已有21萬7,744人完成篩檢,其中2,506名確診者中,就有82.6%(2,069人)在0+1期就發現;僅13.5%為晚期(3+4期)。
這項成果不僅挽救了生命,也大幅減少健保在晚期治療上的支出。
楊泮池也引述研究表示,腫瘤發展至2公分時是一個轉折點,若超過2公分,癌細胞便可能快速轉移,預後差異極大。
因此理想的手術時機在腫瘤約0.8至1.5公分間,「早一步發現,就多一分生機。」
楊泮池嘆道,坊間流傳紅蘿蔔汁、牛樟芝、胎盤素、臍帶血等各式偏方治療肺癌,其實都沒有醫學實證,但多攝取抗氧化食物絕對有幫助。
他提醒民眾,肺癌防治的三大關鍵是──了解風險、主動篩檢、提早治療。
「等有症狀才就醫,往往太遲;唯有早一步篩檢,才能多救一個家庭。」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百大醫言堂》由慈月基金會及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聯合出品,目的是傳遞最正確、最實用、最先進的疾病相關資訊。每集將會邀請一位不同領域的權威醫師,親自到現場分享,為國人的健康把關。這不僅是一個節目,更是您了解健康、掌握未來的平台。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長壽≠活著!想80歲提登機箱、爬百階梯…現在就開始做:鍛鍊6基礎動作「未必要去健身房」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其他人也在看

國泰世華總經理驚傳猝逝 醫師籲5招防心肌梗塞
金融業界10日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國泰金代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公告,旗下世越銀行董事總經理劉俊豪逝世,享年59歲,外界傳出死因疑為心肌梗塞。這起憾事不僅讓金融圈感到震驚,也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特別是在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劇烈之際,更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時期。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母2年前肺腺癌逝…醫一建議揪出他芝麻大肺癌 大叔:讓我重生了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奪走逾萬人性命,但早期發現仍可救命。彰化基督教醫院昨(10)日舉辦肺癌病友會,醫師分享「精準三環—決戰早期肺癌」與「一張基因報告改變命運」兩場專題,介紹最新早期診斷與個人化治療進展。患者林先生因母親兩年前罹患肺腺癌過世,醫師建議家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意外發現左肺1公分結節,追蹤半年未消,決定手術切除。林先生說,回想手術日,就像迎來自己的「重生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對抗癌中之王「胰臟癌」!中醫揭「3大飲食」傷害健康,教你日常養生3大關鍵防範
近期有許多新聞報導胰臟癌引起社會關注。這幾年,胰臟癌在台灣的發生率逐漸攀升,醫界普遍認為與甜食過量、油脂偏多、精緻澱粉三大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
姊妹淘 ・ 19 小時前
桃園4萬人做肺癌篩檢救命! 92%患者發現早期病灶
肺癌長年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且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桃園市自民國112年3月起率全國之先推動「擴大肺癌篩檢計畫」,根據桃園市政府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已完成逾4萬人篩檢,發現233例肺癌確診個案,其中92%為早期病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癌症轉移砸百萬做質子治療? 醫:9成病人不需要
質子治療雖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武器,但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指出,約有9成癌症患者其實不需要這種治療方式。他解釋,質子治療主要用於精準控制局部腫瘤,如腦瘤、眼部腫瘤或兒童癌症,若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質子治療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桃園擴大肺癌篩檢!首台行動醫療車前進偏鄉
[NOWnews今日新聞]肺癌長期居於全國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且40歲以上族群的發生比例也隨之升高。根據臨床統計,若能在第0期或第1期及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桃園市政府推行擴大肺癌篩檢計畫,...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這檔ETF定期定額戶數月增6.4萬 續霸冠軍
[NOWnews今日新聞]熱度擋不住!10月證交所定期定額戶數公布,台股國民ETF0050月增6.4萬戶,總戶數突破60萬人續霸冠軍;高股息ETF除0056外全面衰退,光芒不再的00878月減1.2萬...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人紅招黑粉/吃貨啦啦隊員遭抹黑亂丟垃圾 她還沒簽約就遇黑函攻擊
南韓啦啦隊李珠珢今年1月加入富邦悍將,在台出道時間不長,但話題和爭議不斷,人氣直逼同樣來自南韓的李多慧。憑藉亮眼外型與獨特舞台魅力,她來台第一年收入就突破千萬元。近日更確定她已決定續留台灣,留在富邦悍將球團當「珠珠寶貝」。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舉重女將挑戰硬舉失敗 「右手反折」工作人員秒拿布救援
粵港澳全運會舉重賽場突發意外,女子45公斤級選手徐璐瑩在挑戰86公斤硬舉時杠鈴脫手,結果槓鈴直接壓在她的身上,造成她身體突然間被壓了一下,右手更是被反折彎曲,儘管有掙脫成功,但她後來仍倒在台上,令不少人都相當擔憂她的情況,事隔一天,她也公開向大家報平安:「我的肩頸部位都沒問題,就肘部韌帶拉傷,現在打了石膏。」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寶佳「4字頭破壞價」掀房市風暴!賣厝阿明:這是市場機制理性選擇
寶佳機構旗下建案傳出以「4字頭破壞價」搶市,這種大建商的降價策略正在市場上掀起滔天巨浪,中小型建商的生存空間遭受嚴重擠壓。 寶佳低價搶市 引發業界震撼 最近房市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寶佳機構在台中推出的「破壞價」建案。根據市場消息,寶佳子公司聚佳建設在潭子區的新案「聚佳豐美」,主打以房價4字頭就能入住14期生活圈,另一子公司和峻建設也在北屯機捷特區推出同樣4字頭的建案,在區域市場中顯得格外親民。
賣厝阿明 ・ 1 天前
吳亦凡獄中突死亡!屍體疑遭祕密處理 北京當局至今未澄清引爆全球猜測
「前EXO成員」吳亦凡入獄4年,近日卻爆出驚人傳聞。多個海外論壇與社群帳號指出,他疑似在監獄內「拒絕進食」身亡,死訊一度登上熱搜,引發外界震驚。不過,北京官方至今未證實此事,司法單位亦維持緘默,令謠言與真相交織成謎。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鳳凰颱風「將面臨最後一擊」?一票嘆:雙北放假率0%
曾經是中颱上限的鳳凰颱風,在襲擊菲律賓並接近台灣後,如今減弱為輕颱,中央氣象署預計它將持續減弱且暴風圈逐漸縮小。今(11)日有鄉民提出,也許鳳凰颱風登陸後會被「中脈哥(中央山脈)」給予最後一擊;關於雙北明(12)日颱風假的討論,許多人提出是「0%」。不過目前中央氣象署的颱風路徑為早上8時公布,最新預報是否「撞山」待觀察;而颱風共伴效應對北東的影響還是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中職球隊教練大風吹!中信兄弟也有異動 球團:確定後將公布
中信兄弟今年上半季奪冠,但在台灣大賽以1勝4敗敗給樂天桃猿,未能成功衛冕。賽季結束後,球團即展開戰力檢討。總教練平野惠一表示,已與球團召開檢討會議,「不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一、二軍以及球團之間都有充分討論。我們從去年奪冠後隔天就開始規劃新球季,今年也是一樣,...
CTWANT ・ 22 小時前
睡太少會老 睡太多會病!國際研究揭理想睡眠時間 若輕忽下場慘!
新加坡國立大學睡眠與認知中心透過智慧戒指蒐集35個國家、結果顯示,全球最能好好入眠,也就是最會睡的國家,第一名是愛爾蘭,平均每晚能穩定睡滿約7小時,其實近年多項國際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過量睡眠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心理健康與死亡風險相關;而長期失眠或有睡眠障礙的盛行率,在全球有持續上升態勢。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有人天天用!家中4常見用品「恐折壽」專家警告:快丟掉
你的家中可能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美國一名主打長壽與功能醫學的醫師警告,有4樣常見家用品可能悄悄影響荷爾蒙、睡眠與長期健康,建議應盡快移除,其中也包括許多人愛用的香氛蠟燭、空氣清淨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其實傷肝!營養師點名「3種食物」最容易吃出脂肪肝 香蕉也中招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即使受到一些損傷,也很少會出現自覺症狀。因此,當症狀出現時,往往病情已經進展到一定程度。許多人認為:「我不喝酒,所以肝臟沒問題。」然而,造成肝臟負擔的並不僅僅是酒精。近年來,由於飲食過量與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肝臟堆積脂肪、形成「脂肪肝」的人數正在增加。因此,營養師佐藤久美將介紹幾種對肝臟不利的「意外食物」,幫助你檢視自己的攝取頻率,並作為調整飲食習慣的契機。 肝臟容易受損的飲食習慣與高風險食物 1、水果(含罐頭、果汁).水果含有較多糖分,過量會在肝臟轉化為中性脂肪,增加脂肪肝與肥胖風險。.罐頭水果含糖漿,糖分更高。.果汁(即使100%純果汁)若不控制量,容易攝取過量糖分。▲建議:每日約 200g(如 2 顆橘子),避免以水果取代正餐或蔬菜。 2、甜麵包高熱量、高糖、高脂肪,若當主食吃,會造成肝臟脂肪累積。▲建議:.主食優先選擇吐司、法國麵包等低糖版本。.甜麵包當成偶爾的點心,並在當日增加活動量消耗。 3、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過量會導致脂肪囤積與肝功能下降。▲建議:每週 1-2 次為宜,並搭配清淡飲食。 其他需注意的飲食與飲品 高糖飲料與酒精.酒精:肝臟負責分解
常春月刊 ・ 5 天前
台灣骨鬆危機!髖部骨折率亞洲第一 營養師揭補鈣迷思:結實的骨骼可以吃出來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各項慢性病隨之而來,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骨質疏鬆症。WHO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在台灣,因骨質疏鬆症的高盛行率,使得國人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營養師洪思琦表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如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加快。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很多人以為是自然老化而不以為意,因此,一個輕微跌倒或突然的外力碰撞,就可能造成骨折。她引用國際骨鬆基金會的資料指出,人在年輕時期若能「增加10%」骨密度,就可使骨鬆「延緩13年」。因此,在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以維持骨骼健康,而且要從年輕時就開始「存骨本」。包括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鈣質、維生素D3及蛋白質,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小魚干及深綠色蔬菜等;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同時避免飲用過多咖啡(每日<300毫克咖啡因,約2~3杯美式咖啡,1杯為8 fl oz (236ml)) ,並且要避免熬夜,維持健康生活形態。結實的骨骼,
常春月刊 ・ 21 小時前全支付傳遭盜刷通報重大偶發 金管會:17日前交報告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1日電)全支付近期屢傳遭盜刷事件,金管會今天表示,全支付11月6日已通報重大偶發事件,最晚11月17日前提交書面報告,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若收到詐騙集團透過釣魚信件要求輸入基本資料與OTP密碼,盡快跟電子支付機構確認,不要點選相關連結。
中央社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