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盃街舞賽嗨翻凱道 民主場域獻給全民運動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昨日出席「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肯定所有選手的演出,期盼每位舞林高手都跳得高興、比得盡興,明年繼續參賽,讓街舞文化持續發光發熱。
賴總統昨日先於上午出席在凱道開幕的總統盃街舞大賽決賽開場記者會致詞,街舞是一種自由的語言,只要有一個空間、一段旋律,舞者就能創作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宇宙;政府推廣街舞、鼓勵創作,因此舉辦總統盃街舞大賽,並將決賽地點擇定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象徵將政治場域獻給全國人民舉辦運動賽事。
賴總統表示,今年街舞大賽參賽者有U15的小朋友、U18的年輕人,以及社區媽媽和長輩,充分展現總統盃作為全民運動主場的精神,也號召「要比賽,就來總統盃比」,同時期盼活動一年比一年盛大,並祝每位參賽選手都能拿出最佳表現,讓賽事更精采圓滿。
賽程自上午持續至晚間,賴總統於晚間到場觀賞公開組霹靂舞與排舞冠軍戰,並頒贈獎盃予各組別冠軍隊伍及排舞組亞季軍,肯定所有選手的精采表現。賴總統表示,第1屆總統盃街舞大賽圓滿落幕,期盼來到「臺灣之巔」─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的舞林高手們,都跳得高興、比得盡興。
賴總統肯定每支參賽隊伍的表現,選手們奪目的光彩彷彿照亮整個凱道上空,並感謝所有參賽選手,期盼大家明年再來,一起讓街舞文化發光發熱。
賴總統出席總統盃街舞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時,肯定所有選手的演出。(總統府提供)
其他人也在看

總統盃街舞大賽決賽登場 參賽者造型吸睛(2)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全國決賽16日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All Style排舞的參賽隊伍精心裝扮、在台上展現團隊默契,隨音樂節奏熱情舞動。
中央社 ・ 1 天前

總統盃街舞大賽決戰凱道 舞出青春活力(2)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16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全國決賽,All Style 排舞參賽隊伍們決賽舞台上熱情舞動,全力以赴。
中央社 ・ 1 天前
賴總統出席總統盃街舞大賽頒獎典禮(3)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全國決賽16日在凱道舉行,總統賴清德(中揮手者)晚間再度現身出席頒獎典禮,並向在場民眾揮手致意。
中央社 ・ 1 天前國安局示警 5款陸製生成式AI語言模型資訊偏頗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國家安全局昨日表示,依法抽驗包括DeepSeek等5款中國大陸製「生成式AI語言模型」後,所生成內容出現官宣、歷史偏差、資訊操弄等嚴
青年日報 ・ 1 天前
街舞文化驚艷凱道 賴總統出席總統盃街舞大賽
由運動部主辦的「2025 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決賽昨天(16日)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登場,吸引全臺上千名舞者共襄盛舉,締造臺灣街舞比賽組別與規模的新紀錄。這不僅是街舞首次站上總統府前舞臺,也是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颱風過後人潮爆發 台中國際花毯節突破百萬人次
中部中心/黃毓倫、林進龍 台中報導之前受到颱風影響,台中國際花毯節休園兩天,所幸路徑偏移,花況沒有受影響,週末假期湧入大批民眾來賞花,截至15日已經突破百萬參觀人次。除了花朵吸引人,還有小朋友最愛的飛天小女警造景,讓園區充滿童趣,大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
民視 ・ 1 天前
2025鯤鯓王平安鹽祭圓滿落幕 跋杯挑戰賽11歲小妹妹抱走168888元
2025鯤鯓王平安鹽祭2天的活動圓滿落幕,吸引超過4萬6000名進香客與遊客參與。最受歡迎的跋杯挑戰賽,經過一番評杯,來自台南的 11歲小妹妹,以 12個聖杯奪得特別獎,獎金16萬8888元。謝鹽儀式由吳文進大法師帶領主禮官及民眾,將鹽撒向鹽田回歸大海,完成祈福循環,2026鯤鯓王平安鹽祭再相見了。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徐振能處長表示,2025平安鹽祭活動內容有鹽祭3部曲、平安鹽袋發放、囡仔公童玩節、導覽解說、跋杯挑戰賽、親子闖關遊戲、祈福鹽發送、6廟祈福集章、觀光圈市集等活動。2天的活動吸引4萬6000多位民眾踴躍參與,整個會場人潮絡繹不絕。南鯤鯓代天府侯賢名總幹事表示,最受歡迎的跋杯挑戰賽,有數萬民眾參與與評杯,取連續聖杯最多前4名頒發獎金。特別獎獎金168888元,第1名獎金88888元,第2名獎金68888元、第3名獎金28888元。另外,幸運獎22名,獎金每人6888元,總獎金約50萬元。來自台南的 11歲吳小妹妹,以 12個聖杯奪得特別獎,獎金16萬8888元。由父親陪同參與的吳小妹妹可說幸運之神眷顧,連續12個聖杯壓倒其他參與者。她表示,這筆獎金將用於繳交學費,減輕父母負擔。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IP LOCKERS 首屆「總統盃街舞大賽」封王!凱道炸裂見證台灣街舞歷史
【記者陳昱成/台北報導】由運動部主辦的 「2025 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 決賽昨(16)日在台北凱達 […]
民眾日報 ・ 23 小時前
奇美3院區國際研討會登場 「醫療、文化、社區」3串聯打造健康台灣
奇美醫療體系(永康、柳營、佳里三院區)年度盛事《雙管奇下.深耕臺南》國際研討會,今(16)日在奇美博物館舉行,由奇美醫院品質管理部與感染管制中心共同主辦,展現跨院區整合、品質管理與感染防治的長期成果,研討會以「深耕台南,健康台灣」為核心精神,亦呼應世界抗生素週,彰顯奇美在醫療品質、病人安全與區域健康推動上的系統性努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職業撞球巡迴賽第4站 柯秉中逆轉哥哥奪冠
(中央社記者黎建忠台北16日電)CTPBA職業撞球巡迴賽第4站冠軍戰今天再度上演「兄弟鬩牆」戲碼,最終弟弟柯秉中克服逆境,以11比7逆轉擊敗哥哥柯秉逸奪冠。柯秉中笑說:「真的沒壓力,反正都是自家人。」
中央社 ・ 1 天前
台中龍井圖書館有眼鏡蛇 女遭蛇吻緊急送醫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台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驚傳民眾遭到蛇吻,一名女子在圖書館準備離開時,在門口被眼鏡蛇,咬傷右腳踝,緊急送醫治療。肇事的的眼鏡蛇,已經被捕獲,就怕還有蛇躲在館內,館方不敢大意,派員逐層巡視,也在館舍周圍撒上石灰粉!救護車緊急出動,前往龍井圖書館,因為台中警消獲報,一名女子在圖書館被眼鏡蛇咬傷。女子躺在擔架上,怎麼也想不到去趟圖書館,竟然會慘遭蛇吻,右腳踝被咬傷,救護人員把她抬抬上救護車後,直奔醫院。民眾:「很可怕耶,圖書館裡面應該是不會有,出現這個生物存在,不過這裡有綠地可能也許難免吧。」民眾:「眼鏡蛇是毒蛇,當然會比較小心一點,尤其是這裡很多家長帶著兒童,就要比較謹慎的處理。」肇事蛇躲在牆角,隨後被農業局人員抓捕。(圖/民視新聞)咬人的眼鏡蛇,長約四、五十公分,肇事後躲在牆角,就怕有人再被咬傷,農業局派人,把蛇抓起來。龍井圖書館主任陳秋華:「中午有一名民眾,正要離開圖書館,行經入口處時被蛇類咬傷,我們館員發現民眾有異狀,趨前關心,並且立即通報警消人員,來做緊急支援和處理,民眾也在五分鐘內即送醫治療。」所幸被咬的民眾及時送醫打血清,沒有生命危險。(圖/民視新聞)所幸被咬傷的女子及時送醫,打了抗毒血清,沒有生命危險。事後逐層巡視,看看還有沒有漏網之蛇,為了防止又有野生蛇類跑進來,也緊急添購石灰,撒在館舍週遭。原文出處:嚇!台中龍井圖書館有眼鏡蛇 女遭蛇吻緊急送醫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龍井圖書館台中婦邁大門 腳背一陣痛竟遭眼鏡蛇咬傷中午悠閒於圖書館看書竟被眼鏡蛇猛咬右腳 台中女子緊急送醫台中圖書館看書竟被眼鏡蛇咬 農業局:維護生物多樣性將放生
民視影音 ・ 1 天前本土語言教師調高鐘點費? 教育部:持續通盤審慎研議
國民立委柯志恩近日向行政院提出書面質詢表示,多數本土語教學支援老師仍以鐘點計酬、無寒暑假薪資與保障,若以國小教支老師為例,每節課鐘點費為336元,以每週上限20節課計算,每月僅有2萬6880元,明顯低於勞保月基本工資2萬8590元。教育部表示,將持續通盤審慎研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工藝之森」設計展 前衛又時尚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百大文化基地「中央書局」與臺灣工藝中心合作,推出「工藝之森」臺灣工藝新銳設計展,即起至12月底於臺中市中央書局展出,以「慢活SLOHA
青年日報 ・ 1 天前「大豆外交」美國輸慘? 學者直言:遙控器在中國手中
美國上月底對外宣稱,中國大陸承諾將在明年1月前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相關消息帶動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價格大幅上漲,美國中西部農民更是喜出望外。然而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中方採購量至今甚至不到美方宣稱的3%,學者更狠揭,在美國農民慶祝的表象下,一個更為低調的事實是:大豆已從華盛頓的施壓工具,變成北京手中的選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天選之人!狂擲12聖杯抱回16萬8888元 小妹妹曝「這樣用」
即時中心/顏一軒、謝宛錚報導太強運!已邁入第22年舉行的「鯤鯓王平安鹽祭」昨(15)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南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廟埕舉行,活動以「祈福同心,把幸福曬回來」為題,除了平安鹽袋外,更舉辦了擲筊比賽吸引民眾試試手氣,擲最多聖杯者可獨得16萬8888元,今(16)日稍早得主出爐,一名與父親來參加活動的吳小妹妹,狂擲12個聖杯拔得頭籌,抱走高額獎金。
民視 ・ 1 天前
上午跳Locking、晚上學手勢!嘻哈版賴總統觀戰街舞決賽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總統盃街舞決賽,週日在總統府前登場,總統賴清德、運動部長李洋都出席,上午現場學一段舞蹈Locking經典動作,炒熱現場氣氛,賴總統表示,希望能把過去追求民主的政治場域,獻給全國人民,舉辦運動賽事,而下午總決賽也再度現身觀戰,為選手加油。
民視 ・ 1 天前


「愛在畫中」身心障礙者創作 繪出理解隱性障礙
新北市社會局為響應2025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活動主題「理解隱性障礙 消除誤解歧視」,18日舉辦第28屆「愛在畫中」身心障礙者巡迴畫展頒獎典禮,由副市長劉和然頒發獎牌給125名優秀的身心障礙畫作得獎者、2位「嚴選組」得獎者及6個績優參展單位,鼓勵他們藝術創作的熱情。
自由時報 ・ 5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