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獎金569萬元締國內新高 大墩美展五位大墩獎得主出爐
臺中市第30屆大墩美展頒獎典禮今天在集會堂盛大登場,由市長盧秀燕隆重揭曉5位「大墩獎」得主,盧市長指出,大墩美展今年邁入第30屆,自去年開始將總獎金提高至569萬元,是目前國內總獎金最高、徵件規模最大的公辦美展,也是臺中值得驕傲的藝術品牌。
今年5位大墩獎得主分別為墨彩類張蘭可筠、膠彩類林宇荃、油畫類曲宣、水彩類吳威澔及雕塑類廖鴻旭,獲得大墩獎的作品將由文化局典藏,而得主除了原有的第一名獎金18萬元外,還可再獲得20萬元的典藏獎金。盧秀燕表示,大墩美展已從地方政府主辦的美展,蛻變為深受國際肯定的藝術平臺,備受好評。除了高額獎金,從典禮籌備到每年海外展出,投入的經費相當可觀。特別感謝市議會在經費上的全力支持,讓臺中市政府能持續推動藝術文化的發展。未來,將持續努力推動臺中藝術文化與大墩美展的發展,讓臺中成為臺灣乃至世界上最能讓藝術家自由揮灑、展現創意的城市。
臺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大墩美展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評審制度,不僅所有評審委員皆由籌備委員會獨立選出,五位大墩獎得主在頒獎典禮當場才揭曉頒發,如此不僅強化了評審的公信力,也讓大墩美展更具競爭性與戲劇性。整個評選過程公開、公正,得獎者可說是實至名歸。
文化局進一步說明,今年的大墩美展吸引多達1,345件作品參賽,並有來自蒙古、馬來西亞、日本、法國等21個國家的藝術創作者參賽,共計52件國外藝術佳作共襄盛舉,競爭激烈,透過嚴謹的初、複審二階段的評審過程,最後精選出182件得獎作品,而今天在頒獎典禮當場揭曉頒發的大墩獎,是由11類的第一名之中再選出5名,可謂萬中選一極為榮耀。
大墩美展作為臺灣歷史悠久且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平臺,孕育出許多創作不輟的藝術家,他們勤於精進自身技藝且持續參與競賽,例如莫昍霖繼2014年獲得篆刻類第一名暨大墩獎的殊榮後,去年與今年又再次蟬連篆刻類第一名的寶座,可謂三冠王,今年也仍以大尺幅之作〈捉雲作龍〉參賽,展現出蒼茫古拙的氣象。而工藝類的第一名得主施惠閔擅長竹材創作,曾在第15、16屆連續獲得第一名,時隔十幾年此次又再度榮獲第一名,得獎作品〈金穗倉痕〉利用竹雕技法,呈現田園生活的詩意風情,尤其小麥與倉鼠的型態栩栩如生,絕對值得一看。
年輕新秀亦表現亮眼,如23歲的吳威澔去年甫獲得全國美術展水彩類金牌獎,今年又以〈夢裡〉一作拿下大墩美展水彩類第一名,畫作以暗色調的魔幻氛圍,呈現人在睡夢裡的潛意識活動與狀態,技巧成熟且別出新意;同為20世代的尚有油畫類第一名得主曲宣,得獎作品〈貧瘠之間-共生〉大膽運用全黑白的圖像,來表現枯枝相互穿透、蔓生的各種姿態。而雕塑類第一名的廖鴻旭也與曲宣同齡,作品〈點石成金〉將開鑿的黑花崗石塊經過研磨拋光,建構出線條與造型張力,並在碎石覆上金箔,象徵著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點題作用。
本屆得獎作品即日起至11月5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歡迎民眾前往欣賞國內外藝術作品的多元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