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揭中國多年構築堡壘 減少西方脫鉤衝擊
[NOWnews今日新聞] 自川普第一任期時,對中國展開第一輪貿易戰以來,近年美中脫鉤、東西脫鉤已成為重要議題,川普重返白宮後,更在全球範圍發動關稅貿易戰,重點打擊中國。然而,有外媒分析指出,其實過去20年,中國已經有條不紊的在推進經濟自立,換句話說,北京早已逐步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從中國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任開始,到現在的習近平為止,自力更生一直是中國政策制定的核心方針,儘管它所採取的、以國內生產取代進口製造品的計畫,成本高昂、效率不佳,卻讓西方在發生爭端時,可以對中國動用的籌碼越來越少;在上個月剛召開的四中全會,端出的十五五規劃,這一主題甚至佔據了突出位置,習近平公開表示,必須加快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強。
以今年為例,中國採用的一個有力反制手段,就是對全球稀土金屬和稀土磁鐵幾乎完全的控制,並威脅將對稀土出口採取嚴格管制,迫使美中2國暫時達成妥協,讓美國先把對中國的關稅,降至與東南亞相近的水準,甚至比印度、巴西等傳統友邦的稅率還低,川普政府還暫停9月推出的、擴大禁止美國與中國軍工企業交易範圍的政策。
除了製造業,中國還在多個產業取得關鍵節點優勢,例如抗生素與藥物成分生產、電氣設備與低階晶片製造等等,導致美國在尋求反制時,可用的手段大幅減少。回顧2001年底,中國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多種商品仍依賴進口,當時的中製汽車、電信設備、發電設備及其他製造品,品質皆不如進口貨,然而自那之後,中國在品質和產量上均取得巨大進步,北京將龐大的製造規模與國家干預指導結合,如今僅有少數商業領域,仍是由歐美主導,尤其是商用飛機、部分最先進半導體。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中國專家塞瑟(Brad Setser)指出,習近平在逐步將美國進口產品從供應鏈排除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除了美國公司設計但非製造的尖端半導體之外。分析並指出,儘管中國在人工智慧、尖端軍事技術所需的高端半導體方面,仍處於落後狀態,但中國的企業已經證明,它們擅長採購和走私晶片。
分析最後提到,川普第一任期剛開始時,美國可能還對中國逐步構建供應鏈制約手段不以為意,甚至認為這麼做將損害中國的外資挹注,促使跨國公司轉向其他地區,不過儘管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中國領導人似乎已下定決心,要實現更大程度的自力更生,就如四中全會閉幕聲明宣告的那樣:「要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川普贏面子、中國贏裡子」紐時解析川習會:自信換關鍵讓步
美國在「川習會」前宣布恢復核試!紐時:近年新疆核試場動靜引議
躺平、悲觀都不行!中國封殺3網紅 紐時:清洗社群負面情緒
其他人也在看

川習會未談台灣 學者:刻意戰略模糊
「川習會」沒有提到台灣問題,各界有不同解讀。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致瑟認為,這是一種「策略沉默」,是有意識、暫時的談判節奏控制,而非是單純忽略。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則表示,美國對大陸打「台灣牌」的態度出現變化,大陸應運用制度優勢與話語引導,讓美國相信兩岸統一不會損害美國利益,推動兩岸朝和平統一方向前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AI帶動需求 10月PMI轉為擴張終止連4月緊縮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3日電)中經院今天發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經季調後攀升至50.3%,終止連4月緊縮,轉為擴張,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AI)相關硬體與設備需求暢旺等因素。不過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提醒,廠商對未來展望依然保守,台美關稅與232條款結果尚未出爐,後續仍存在不確定性。
中央社 ・ 1 天前
見完習近平發文了! 李在明:中韓是搬不走的重要近鄰、分不開的合作伙伴
南韓總統李在明昨(2)日在官方臉書上,就韓中元首會談發文。李在明表示,透過會談,雙方同意全面恢復韓中關係,並且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再次攜手走向務實合作、互利共贏之路,意義深遠。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紐時:中國20年前已走上對美經濟「脫鉤」之路
(中央社台北4日電)紐約時報報導,中國20年來致力於降低對美國的經濟依賴,已經建立能夠用來對抗美國經濟施壓的「卡脖子」環節,如稀土、藥物原料、電器設備等製造,如今更加強調自立方針,也讓西方對中施壓的籌碼日益受限。
中央社 ・ 15 小時前服務革新阻詐有成 兆豐證五度蟬聯公平待客前25%金榜
金管會4日舉辦「2025年度證券期貨業公平待客評核表揚會議」,兆豐證券再創佳績,榮獲大型綜合證券商前25%,由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親自出席受獎。兆豐證券寫下五度蟬聯的亮眼紀錄,展現公司秉持兆豐金融集團「尊重包容、專業信賴、誠信當責」核心價值的成果。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
日本龜甲萬醬油「防腐劑超標4倍」 162公斤產品全數退運銷毀
食藥署4日公布邊境食品查驗不合格名單,一批由忠信國際開發事業有限公司報驗的日本進口龜甲萬醬油,檢出防腐劑雙十二烷基硫酸硫胺明含量達0.04克/公斤,超過法規限量4倍,162公斤產品必須在邊境退運或銷毀。同時,2批越南進口WAKE-UP碳酸飲料也因檢出非准用調味劑磷酸,近8000公斤產品同樣面臨邊境處置。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李在明收小米手機問「安全嗎」 習近平開間諜玩笑:可檢查有沒有後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問南韓,出席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這是他10多年來首度訪韓。期間他與南韓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互贈禮物時,竟上演一場罕見的「幽默交鋒」,兩人關於小米手機安全性的玩笑引發現場笑聲不斷,也成為南韓媒體熱議焦點。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
台股早盤漲逾200點 創盤中新高後震盪
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和OpenAI簽下價值380億美元採購協議,消息一出,亞馬遜股價暴漲,收盤創歷史新高,也帶動AI類股上揚,美股那斯達克、S&P500、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紅,帶動台股今(4)天漲
台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美國政府入股稀土公司 降低對中國供應源依賴
(中央社紐約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稀土磁鐵製造商Vulcan Elements今天宣布,美國政府將成為公司的股東。此舉顯示美國正致力減少仰賴中國供應源。
中央社 ・ 19 小時前苗縣首辦友善職場評鑑 33家企業獲表揚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4日電)苗栗縣政府為鼓勵縣內企業營造安全、友善的職場環境,今年首度舉辦「優質企業 友善職場」評鑑,今天表揚33家在勞動條件、職業安全衛生和員工福祉等面向表現優異的企業。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傅孟柏身穿28公斤太空衣悶不透風!為散熱「全脫了」
LINE台灣與兔將創意影業聯手打造原創影集《黑盒子》,改編自LINE WEBTOON台灣人氣作家Pony的同名漫畫,上周播出首波單元《造物獄》在LINE TV與NETFLIX雙平台勇奪收視冠軍,第二波單元《星際救援》隨即舉辦搶先特映會,邀請主演傅孟柏、製作人蘇莞筑與原作漫畫家Pony現身,與影迷近距離互動、分享幕後拍攝趣事。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馬斯克年底要秀飛天車! 他大吹比007龐德所有座車加起來更瘋狂
馬斯克再度造夢?馬斯克在一檔Joe Rogan Podcast(喬·羅根)節目中,談到新版Roadster,也談到飛天車,甚至節目中有點把兩台車的概念夾在一起講。他表示,飛天車原型車將在今年底前曝光。他強調,這會是一場「非常不同的產品展示」,甚至可能是「史上最令人難忘的產品發布」。
鏡報 ・ 1 天前
記錯停車地點誤報失竊 楊梅警熱心助婦人找回機車
日前楊梅區一名年約60歲的劉姓婦人,搭乘火車從外地返回楊梅後,發現停放於路邊的機車不見蹤影,驚慌之下以為愛車遭竊,遂報警求助。楊梅派出所接獲報案後,立即調閱監視器協助尋找,最終發現原來是婦人一時記錯停放地點,才誤以為車輛失竊。事發於11月2日16時許,劉姓婦人向楊梅派出所報案稱機車失竊,值班警員立即安撫情緒並了解情況。婦人表示,當日自行騎機車前往楊梅火車站搭車,並將機車停放在楊梅區大成路158號,返程準備回家時卻發現機車不見了,多次尋找未果後心急報案。警方立即調閱周邊監視器尋找失竊的機車,經調閱後發現該機車自婦人搭車離開後就未有行駛軌跡,初步排除了遭竊的可能,後續發現機車應該是停放在楊梅區楊新路一帶與婦人記憶相差甚遠。經過巡邏警員王秉騏與邱智祥在火車站附近巷弄搜尋,果然在楊梅區楊新路66號尋獲機車,婦人見愛車失而復得,感激不已,頻向警方道謝。楊梅分局呼籲,民眾前往火車站或其他人潮密集區域時,停車務必記下周邊明確地標或拍照留存,以免日後取車時忘記愛車停放位置。若遇類似情況可隨時尋求警方協助。更多新聞推薦 ● 沈文程當代言人 高齡換駕照新制明年5月上路
台灣好新聞 ・ 14 小時前
非洲豬瘟燒!豬肉能吃嗎?俠醫林杰樑遺孀譚敦慈教無毒吃法
毒物科專家、被喻為俠醫的林杰樑,生前洗腎6年、2013年逝世,遺孀譚敦慈宣揚無毒飲食方式不輟。近日台灣爆發史上首例非洲豬瘟,譚敦慈受邀上民視節目「新聞觀測站」,駁斥諸多傳言,並分享豬肉烹調料理方式,避免禍從口入。
民視 ・ 1 天前
交通部公告劃定新竹縣海岸風景特定區 (圖)
新竹縣政府4日表示,交通部公告劃定「新竹縣海岸風景特定區」,面積為1078.2公頃,範圍涵蓋新豐鄉及竹北市海岸地區,將系統化整合各項資源,增加觀光遊憩效益。圖為雙新自行車道。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世界貿易秩序翻轉,台灣要校正航向
美中貿易戰最新一輪談判落幕,習近平與川普會談結果揭示了一個新的國際現實:中國籌碼充足、底氣十足,美國則在被卡脖子的壓力下節節退讓。這場看似經貿糾紛,實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轉折—全球權力結構從美國主導走向多極共治,而中國正穩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美麗島電子報 ・ 20 小時前
南韓迎賞楓.賞雪季! 旅行社業者推「萬元有找」行程
普發一萬元即將拿到手,許多旅行社業者把握商機,趁著年度最大旅展,順勢推出許多萬元有找的行程,當中鎖定台灣人,相當喜歡的東北亞國家,多數旅行社特別鎖定南韓祭出優惠,有業者分析,剛好碰上當地的楓葉及雪季,...
華視 ・ 9 小時前老外沒包袱 美新世代研究員入台灣宮廟研究統戰課題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趙麗妍華盛頓/台中3日專電)美國研究員宋濟民走入台灣遶境的奇幻現場,眼前幼犬可愛到想伸手摸。友人急擋下,「這可是宮廟大哥寵物」。他動念研究廟宇又延伸至北京統戰,觀察到統戰牽涉幫派,台灣人研究起來有點危險,「我是外國人不怕」。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富商15年6婚6離!「豪車、別墅全是假」詐逾800萬…前妻怒組「婦仇者聯盟」討錢
中國一名男子15年間假裝富商結過6次婚,實際上卻是以此行詐,向多名女子借款潛逃的他共騙走數百萬元人民幣,最終在受害前妻的報警、警方追查之下遭逮。不料,警方還查出這名男子名下豪車、房產全為是造,行為涉及詐欺與重婚罪,而他的前妻們也決定組成「婦仇者聯盟」提告求償。
鏡報 ・ 17 小時前
陳時中辯邊境破口牽強?遭打臉「最大養豬縣查核率7%」
非洲豬瘟引發朝野究責大戰,政委陳時中3日稱邊境管制是破口「稍微牽強」,引發批評。藍委羅智強4日揭露全國最大的廚餘養豬就在屏東,98場為全國最高,查核率7%全國最低。粉專痛批中央不管不抓不查綠營縣市,就像新冠疫情甩鍋萬華一樣。還有網友爆料屏東偷排豬屎問題嚴重。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