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接種流感疫苗遭誤打A肝疫苗 疾管署要求啟動院內調查
金門醫院一名一歲幼童在接種流感疫苗遭誤打A肝疫苗,預計10日舉行總檢討會,11日提交事件報告與改進方案至地方衛生單位;疾管署今天(9日)要求各醫療院所強化疫苗管理,建立防呆機制,務必遵守「三讀五對」原則,防止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發生。
金門醫院透過新聞稿說明,一名黃姓幼童7日原要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接種護理師在門診結束結算疫苗時,發現疫苗品項有誤,經核對確認黃姓幼童誤接種A肝疫苗。護理師依程序通報,醫院並同步回報衛生局及疾管署。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針對這次疫苗接種異常事件,要求醫院立即啟動院內調查及醫療疏失調查機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RCA),深入檢討流程、環境及人員管理等潛在因素,研擬改進方案。
曾淑慧說,院方將於10日舉行總檢討會議,11日將事件調查報告與檢討精進方案繳交地方衛生單位;她呼籲全國醫療院所強化疫苗管理與提升醫療品質與安全,並建立防呆防錯機制,提醒所有醫護人員,執行疫苗接種作業時,務必遵守「三讀五對」原則,防止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發生。
地方衛生局接獲通報後已通報和諮詢疾管署A肝疫苗接種措施,曾淑慧表示,考量國際接種建議為12至23個月接種第一劑A肝疫苗,幼兒在12至23個月接種第一劑A肝疫苗安全有效;這名幼兒為一歲多幼兒,雖第一劑A肝疫苗未按照今年1月調整新時程接種,但仍屬有效劑次,為有效疫苗。
曾淑慧說,幼兒不必重新接種第一劑A肝疫苗,未來第二劑A肝疫苗,由醫院依原訂時程安排接種,但仍須持續追蹤這名幼兒健康狀況,即時評估身體反應與後續健康情形,提供醫療追蹤與心理支持。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日前審查同意,將小兒A肝疫苗常規接種時程調整為滿18個月及27個月分別接種第一、二劑,自114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提升A肝疫苗與日本腦炎疫苗第二劑接種率,同時降低A肝疫苗第一、二劑常發生接種間隔不足之誤。
其他人也在看
童接種流感疫苗誤打A肝疫苗 疾管署要求建防呆機制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1名1歲幼童在金門醫院接種流感疫苗遭誤打A肝疫苗,預計10日舉行總檢討會,11日提交事件報告與改進方案至地方衛生單位;疾管署今天要求各醫療院所強化疫苗管理,建立防呆機制。
中央社 ・ 1 天前
流感針變A肝針!1歲嬰遭金門醫院誤打疫苗 疾管署:預計周二提交檢討報告
據媒體報導,衛福部金門醫院7日下午,替幼兒預防接種時發生疫苗接種疏失。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明,這起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原本應施打水痘疫苗及流感疫苗第二劑,實際施打為水痘疫苗及A型肝炎疫苗,院方當日(7)傍晚盤點時發現異常,立即通知家屬,並向衛生局通報。衛生局接...
CTWANT ・ 1 天前
童打流感疫苗「錯打成A肝」 疾管署發聲了
[NOWnews今日新聞]有一名1歲幼兒7日在金門醫院要接種流感疫苗第二劑,但醫護人員卻誤打成A肝疫苗。疾管署提醒,醫護人員於執行預防接種作業時,應確實遵守「三讀五對」原則,以降低誤打事件。疾管署說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1歲童打流感疫苗「誤打成A肝針」!疾管署回應了:已要求徹查
最近一名1歲幼兒原應接種流感疫苗,卻被誤打成A型肝炎疫苗。院方事後盤點才發現異常,緊急通知家屬與衛生局通報,疾管署指出,幼兒無須重打,並已要求醫院調查與改善
造咖 ・ 1 天前年長者打匹克球眼部傷害激增 專家建議配戴護目鏡防意外
ABC 7電視台報導,近年匹克球(Pickleball)在全美迅速竄紅,但隨著這項快節奏運動的流行,相關運動傷害也同步攀...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乾洗衣物含傷肝化學物? 研究:PCE恐增3倍肝纖維化風險
據科學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Keck Medicine of USC)一項發表於《肝臟國際》(Liver International)的最新研究,首次在人類中證實,常用於乾洗與多種消費性產品的化學溶劑「四氯乙烯」(PCE),與罹患嚴重肝纖維化的風險顯著增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中女子酒駕撞毀路邊3車 身上多處受傷 警移送法辦
台中一名沈姓女子今天凌晨酒後駕車,行經北屯區東山路時,疑似失控撞擊路旁停放的2輛汽車與1輛機車,導致路面散落汽車零件等,並造成沈女身上多處擦挫傷,幸未傷及其他人員。全案經警詢後,依公共危險罪嫌將沈女送辦。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部立金門醫院流感疫苗打成A肝疫苗 疾管署籲落實「三讀五對」
部立金門醫院近期發生「打錯疫苗」事件,一名1歲1個月大的寶寶原訂接種第2劑流感疫苗,卻被誤打A肝疫苗。對此疾管署表示,已要求醫院針對這次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啟動院內調查醫療疏失調查機制,進行根本原因分析,並研擬改進方案,防止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再度發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輕熟女不明原因自發性高潮 竟是外陰前庭神經炎惹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高雄報導 圖:張民傑診所院長張民傑醫師/本報資料照片 有一位辦公室行政人員,經常坐在辦公桌工作時,會突然間自發性高潮,這種狀況一再發生讓她非常困擾。張民傑診
好醫師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1 天前
劉德華最愛點心曝光!營養師揭加這2物降三高又美味
接連陰雨天,外套又穿了回來,肚子也容易小餓,這時若能吃上天王劉德華吮指大讚的點心,肯定精神大振。什麼點心這麼神?網上最近又在瘋傳劉德華下廚做點心的短影音,專家表示能加上2物,這道點心更完美! 港
健康2.0 ・ 1 天前
水喝太多恐傷身?醫示警「尿液變透明」藏4危機:腎臟撐不住
水喝到尿變透明,就代表健康嗎?小心是腎臟在求救!泌尿科醫師王士綱解釋,尿液的顏色,確實是身體代謝與腎臟功能的指標,但如果尿液顏色長期呈現「完全透明」,反而可能是喝水過量、腎臟超出負荷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吃到芬普尼雞蛋怎麼辦?專家:「這樣做」加速排毒 日常6招避開毒蛋
芬普尼(Fipronil)為廣效型殺蟲劑,對於甲殼類動物、螞蟻、白蟻等昆蟲具殺蟲活性,因此芬普尼多用於殺蟲劑使用,除用於農業生產的農用藥劑外,也是環境衛生用藥或是防治寵物跳蚤的動物用藥。 吃到含芬普尼雞蛋 恐影響這些身體器官 根據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資料顯示,依據歐盟標準,蛋的芬普尼殘留容許量為5ppb,若大劑量食用會導致人體肝、腎和甲狀腺功能損傷,人類若是慢性毒害,則會有危害神經症狀出現。 拒絕毒雞蛋危害健康 6大守則降低機率 由於國人的雞蛋食用量大,想要降低食用到毒雞蛋的機率,以下建議: 1、追蹤雞蛋來源:若於超市購買的雞蛋,可看蛋盒包裝上的畜牧場來源標示,國內已全面實施雞蛋追溯標示。在傳統市場購買的雞蛋,每個蛋箱上都有 QR code,可查閱來源蛋場。 2、均衡飲食:不偏愛或排斥吃特定食物。3、降低品牌忠程度:不在同一攤蛋商及同一超市買雞蛋,以分散風險。4、注意包裝標示:儘量購買包裝來源標示清楚,且存放條件較佳的雞蛋,完全沒有標示的散裝蛋最好別買。 5、改吃其他蛋白質食物:若因毒蛋風波而不敢購買雞蛋食用,建議可改吃豆漿、豆腐、魚肉或瘦肉,1兩瘦肉、1兩魚肉及1塊「田字」大小的豆腐,約
常春月刊 ・ 1 天前
「1飲品」能助眠!研究:每晚多睡40分鐘 修復腦神經
網傳睡前「喝熱牛奶」能助眠,研究發現真的有效。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規律攝取乳製品,不但延長睡眠時間,夜醒次數減少,整體睡眠品質明顯改善,認為與乳製品含有如色胺酸、褪黑激素、益生菌等有關,有助於恢復睡眠節律、降低壓力荷爾蒙,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它曾是皇帝專用「長壽菜」 如今市場就買得到!抗癌又護眼
現在市場隨處可見的茄子,以前竟是皇帝的食物!不過這份「長壽菜」確實具備許多養分,現代營養師與癌症基金會都點出其對身體有好處,如茄子的花青素可保護神經與眼睛、維生素P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綠原酸減緩飯後升血糖,有助於減重、茄鹼能夠抑制消化系統腫瘤,幫助抗癌。但建議茄子要連皮一起吃,才能獲取紮實營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只是血糖、血壓高一點,怎麼就要洗腎?66歲退休公務員不甩5警訊:才1年「腎臟喪失排毒功能」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是造成腎損害的主要原因。根據研究,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2倍。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應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延緩惡化,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幸福熟齡 ・ 5 天前
睡太少會老 睡太多會病!國際研究揭理想睡眠時間 若輕忽下場慘!
新加坡國立大學睡眠與認知中心透過智慧戒指蒐集35個國家、結果顯示,全球最能好好入眠,也就是最會睡的國家,第一名是愛爾蘭,平均每晚能穩定睡滿約7小時,其實近年多項國際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過量睡眠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心理健康與死亡風險相關;而長期失眠或有睡眠障礙的盛行率,在全球有持續上升態勢。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五十肩不只肩膀問題!醫揭「恐怖真相」:身體整組都壞了
一般認為五十肩是肩膀不適,但醫師王思恒表示,最新醫學認為,五十肩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代謝失調」,由於女性在更年期前後體內雌激素大幅下降,導致關節囊容易發炎、疼痛、卡住。此外,甜食、精緻澱粉也會傷害血管健康,讓身體處於一種慢性低度發炎,高壓、熬夜會讓擾亂內分泌系統,加劇身體發炎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你一定喝過!權威研究揭「這無糖飲料」很危險:糖尿病風險狂增129%
健康風氣盛行,許多台灣人買手搖杯都選擇3分糖或無糖,或是買無糖汽水,喝起來比較沒負擔,但真的健康嗎?專家指出,其實很多號稱無糖的飲料都含有人工甜味劑,最新研究更表明,喝這種無糖飲料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暴增129%,讓網友嚇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