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晶圓漲真的? 指標股環球晶怎麼解讀?
文 ‧ 蔡武穆
AI伺服器需求火熱,加上台積電二奈量產,帶動矽晶圓族表現亮眼,包括環球晶、嘉晶、漢磊、台勝科、合晶等收紅,其中,合晶、嘉晶亮燈漲停。
AI、車用、HPC等需求帶動,2025年下半年矽晶圓漲價約10%,雖然消費型終端需求不見明朗,但有些下游庫存有壓力,產能偏緊,新訂單排隊的情況。
SEMI預估。今年全球矽晶圓出貨面積年增達10%,2026年續增9%,市場認為,12吋高階晶圓產能吃緊明顯,整體來看,矽晶圓仍供過於求,產能利用必須要到2027年才會回到健康水位。
矽晶圓為何漲?今日有表現的個股,像是環球晶、漢磊、嘉晶、合晶、台勝科股價跌了二、三年,到低點後反彈,最近因大盤來大27000點,資金有往低價股流竄,記憶體、被動元件、ABF載板,矽晶圓當然也不例外,市場有碳化矽題材,但是,碳化矽晶圓目前僅有環球晶搶攻12吋晶圓成功之外,其他都還在鴨子划水。
指標股環球晶近日義大利新廠FAB300正式投產,新自動化技術生產12吋拋光及磊晶晶圓,應用涵蓋先進邏輯、記憶體、功率元件及 MEMS/感測器,象徵公司完成歐、美兩地產線布局,成為歐洲少數具備從長晶到晶圓一貫完整製程能力的12吋矽晶圓供應商之一。
環球晶第三季合併營收144.93億元,季減9.46%、年減8.67%,為近19季新低,前三季營收460.95億元、年減0.4%,幅度較前8月2.28%收斂。目前營收未見起色,矽晶圓的漲,缺乏基本面支撐,僅能以低價補漲視之。
理財周刊 / 致富關鍵 就在理財-原文來源--矽晶圓漲真的? 指標股環球晶怎麼解讀? - 理財周刊
其他人也在看

研調:CoWoS需求激增 台積電明年月產能達10萬片
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今 (20) 日發布最新預估,指出 CoWoS 需求快速成長,並重塑全球晶圓代工格局,而台積電 (2330-TW)(TSM-US) 為轉型的中心,受惠雲端服務供應商的 AI 晶片訂單鋪天蓋地挹注,正積極擴
鉅亨網 ・ 1 天前
Canva回來了!AWS雲端服務全面修復完成,快打開看Perplexity、Coinbase⋯⋯能不能用?
AWS雲端於10月20日下午大當機,影響多項全球知名平台,包括Amazon、Canva、Perplexity等。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從第一性原理重新檢視企業成長
這是我第二次帶台灣企業家到史丹佛大學學習。第一次在 2023 年已經覺得震撼,這一回感受更深。矽谷的節奏明顯再加速,AI 並沒有減輕壓力,競爭反而更加激烈,像極了「996 hits the US」。也因為如此,大家開始重新回到第一性原理,從最根本的問題出發。在一堂探討 AI 發展趨勢的課程中,講師就...
商業周刊 ・ 1 天前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三大展區亮點、交通接駁攻略
今年台灣設計展首度落腳彰化,以「彰化行 (((CHANGHUA)))」為題,將彰化市、鹿港鎮與彰南三大展區串成一座開放的城市展場!並連動在地 15 間企業與多條主題展線,規模為歷年之最,展期為 2025/10/10–10/26,免費入場。今年主視覺把「行」字拆解為 ((( ))),象徵連結、對話與包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台股市值衝全球第8!證交所再為資本市場添柴火,創新板年底前鬆綁、拚兩年新增40家掛牌
今年台灣資本市場延續科技動能與外資回流效應,集中市場市值已達約89.4兆元,若合計櫃買市場,整體市值位列全球第8,創下史上最佳紀錄。 為了乘勝追擊,以達成金管會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雙姝,也就是李愛玲與陳麗卿兩位女總座,在週一(10/20)分別提出針對股票與債券市場即將推動的鬆綁。
今周刊 ・ 1 天前
創意動能再啟 資金聚焦下一波AI趨勢
今(21)伴隨者美股市場收漲,推動台股今日早盤觸及2萬8000點大關,帶動整體市場資金持續流入,其中台積電旗下小金雞創意(3443)今日也同步成為市場焦點,帶量開高後一路攻上漲停價1675元,創下波段新高。
理財周刊 ・ 1 天前焦點股:環球晶營運谷底已過,獲利表現漸入佳境,股價出量突破盤整區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台股今日早盤一度創新高,類股輪動買單再度集中到矽晶圓族群,合晶(6182)、台勝科(3532)均有達到漲停價位,龍頭廠的環球晶圓(6488)9點開盤後30分鐘便急拉,最高價達到546元,最大漲幅超過9%。區域政治議題擴散,就地供貨是重點,尤其佈局美國,在地產出與供貨,甚為重要,環球晶元全球佈局完備,在多國都能產出,也不容易被關稅議題牽制。基本面來看,環球晶圓營運績效上谷底已過,正逐步復甦且回歸正向發展,獲利表現可漸入佳境。環球晶圓股價近日多次回測月線後,今日出量突破盤整區,並創下一年多新高,短中長期均線均走揚,KD指標重新黃金交叉,MACD負值收斂即將轉正,若量能持續增加,股價仍有高點可期。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深度求索發布DeepSeek-OCR:解密「光學壓縮」的文字速讀機制,為何AI學會遺忘反而省算力?
中國AI公司DeepSeek於10月21日推出光學文字辨識系統DeepSeek-OCR,可將文字文件作為「影像」進行壓縮,以節省算力和記憶體。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實在賺不到錢!Automattic執行長親口認栽:6年前收購Tumblr成最大賠錢貨
Automattic執行長近期公開坦言,收購 Tumblr 是他「最大的失敗」,因該平台技術債高昂且持續虧損,營運成本遠超收入。
數位時代 ・ 21 小時前
新關稅時代「3+1」能力成突圍關鍵!貿協經貿指數揭秘:能轉嫁關稅的企業界「大谷翔平」都具這特徵
為因應新一輪的地緣經濟變局,貿協周一(10/20)發布2025第二輪「貿協經貿指數」(TAITRA Index)。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分析,全球經貿進入「變局新常態」,台灣企業面臨已非單一地緣政治,而是經濟波動、成本壓力與AI衝擊並行。他認為,在新關稅壓力下,不少企業選擇短期自行吸收成本,獲利承壓,且國內與海外台商對川普2.0影響的預期也出現落差。 黃志芳認為,企業對美國再工業化期待升高,然赴美生產腳步放慢,反映企業審慎權衡。他譬喻,調查顯示積極導入「穩定幣」的先行者,有如企業界的「大谷翔平」,它們更能轉嫁關稅成本甚至獲利,並展現營運韌性與貿易信心,顯示「創新」成突圍關鍵。 黃志芳結論,能否將「創新科技」、「市場靈活度」與「核心優勢」三者緊密結合,並提升對「多元風險」應變能力,將是台灣企業在「新關稅時代」突圍勝出的關鍵。
今周刊 ・ 1 天前
Nike、Hoka、Saucony都在搶這塊泡棉:誰能造出最強跑鞋?
你是否發現,腳上穿的跑鞋越來越厚?這個過去十年來的設計趨勢,現在更牽動運動鞋大廠間的軍備競賽,搶攻規模超過11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3572億元)的市場大餅。 2009年,暢銷書作者麥杜格爾(Christopher McDougall)的著作《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在全球大受歡...
商業周刊 ・ 1 天前
出國旅遊注意!日本簽證費大調漲...台灣免簽「這筆費用」也要付,調漲金額、上路時間曝光
日本旅遊注意!為反映行政成本上升並與歐美接軌,日本政府預計最快在2026年提高簽證手續費,這是日本時隔48年,首次調漲簽證費用,而台灣旅客目前短期入境日本享有免簽待遇,預料影響不大。但可能需要支付針對免簽證入境者導入的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費用。 日本亦研議從2026年起調高「出國稅」,對象包含外國人與日本公民,不過當局也會同步研議調降日本國民辦護照、更新護照的費用,避免負擔加重。 另外,日本將於2028年啟用電子渡航認證制度(JESTA),適用於享有短期免簽的外國旅客,價格將參考美國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的收費標準。
今周刊 ・ 1 天前
「一個電力公司需求就比台灣多」 台灣業者瘋日本儲能,報酬率高到像詐騙
這兩年,沒有一家台灣能源公司不搶進日本儲能市場。一個國家有10個台電,每家開出的需求都比台灣多;投資只要兩年就回本,年化投報率媲美台積電股票。這波能源產業的日本風潮,對照出台灣能源轉型有什麼深層的問題?
天下雜誌 ・ 1 天前
面板「慘」業!聯詠終於跨入AI 第三季涼了看第四季
IC設計大廠聯詠(3034)沒有吃到這波台股攻堅2萬8的氣勢,反而持續探底,已從7月高點552跌到400快要守不住,不知道何時是個盡頭,有說會回到208元,在一片悲觀中,主要還是聯詠是面板慘業。
理財周刊 ・ 21 小時前
92%上班族自認薪水偏低 漲薪難靠1招加5K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高達92%的上班族自認薪水偏低,不滿意程度創6年新高。其中更有43.2%直言「非常不滿意」。進一步追問原因,「物價上漲壓力」48.6%與「公司無明確調薪機制」45.7%最為關鍵。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表示,調查指出,距離2026年只剩不到兩個月,但...
CTWANT ・ 17 小時前科技、國防股領軍,道瓊歐洲600週一急彈1.03%向峰頂挺進,英飛凌漲逾5%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美國政府停擺可望本週告終、中美貿易緊張降溫的帶動下,歐股週一開高走高,道瓊歐洲600指數繼上日急吐0.95%後,急彈5.86點或1.03%至572.10點,向10月8日締造的峰頂573.79點挺進,國防和科技股是兩大領頭羊。國防相關類股領漲,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AG)一度飆漲14.7%至10.68歐元的日高暨波段高位,終場漲幅急縮至3.7%至9.654歐元,受惠旗下德國軍艦製造商TKMS分拆上市首日收市較招股價大漲45%;Hensoldt上漲7.9%。盤面結構顯示資金回流防務與工業鏈。受惠分拆與接單能見度提升,造船、感測與航太供應鏈表現突出,抵消部分景氣與能源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帶動大盤放量上行。二十大類股只有食品飲料和媒體股示弱,各小跌0.09%和0.34%,科技股急漲2.47%最旺,英飛凌和意法半導體各漲5.05%和4.61%為兩大領頭羊。消息面上,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政府停擺有望在本週某個時間點結束,若未能落幕,白宮將考慮更強而有力的措施。另一方面,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計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強茂飆不停不敢追?這檔合作夥伴反而低調受惠
近期功率元件大廠強茂(2481)主要受惠於功率半導體面臨中國大陸的出口限制令,因強茂與安世產品重疊性高,使得客戶積極對外尋找其他供應商,推升近期股價表現亮眼,今(21)日再創波段新高,將有望挑戰百元大關,其中作為強茂重要的合作夥伴虹冠電(3257)也值得留意。
理財周刊 ・ 21 小時前
114年1期水稻收入保險理賠1.3億元 有效填補農民營農損失
農業部21日表示,114年1期作各鄉鎮市區水稻產量已完成調查統計,部分地區因低溫寒害影響,造成稻穀不稔實(空包彈)導致減產,經統計有18縣市、65個鄉鎮,共約1.1萬位農民獲得出險,理賠金額達1.3億元,其中,114年1期作「基本型」理賠約0.8億元、「加強型」理賠約0.5億元。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
美媒:阿特曼主導FOMO遊戲,OpenAI大到不能倒
MoneyDJ新聞 2025-10-21 13:30:24 賴宏昌 發佈華爾街日報(WSJ)週一(10月20日)報導,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 見圖)巧妙地利用科技巨擘之間的競爭焦慮、主導一齣「錯失恐懼症(FOMO)」金融遊戲。報導指出,阿特曼的閃電交易策略已說服矽谷巨擘們將他們的命運與OpenAI捆綁在一起、形同讓OpenAI變得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根據WSJ的計算,OpenAI今年將創造130億美元的營收、僅佔它與輝達(Nvidia)和甲骨文(Oracle)達成的6,500億美元運算帳單的一小部分,若加計與超微(AMD)、博通(Broadcom)及微軟(Microsoft)等其他雲端供應商的協議,總成本可能逼近1兆美元。 阿特曼9月在個人部落格撰文指出,OpenAI的願景是以標準化流程、每週新增1吉瓦的算力基礎設施。 洛克菲勒國際(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主席夏瑪(Ruchir Sharma)10月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外資在第2季買超美國股市的金額達到破紀錄的2,900億美元,目前持有約30%的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