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蜂蜜碰上肉桂 強強聯手治百病?專家:不能取代治療 注意用量
在醫藥發達的今天,天然療法仍受到青睞,最近Line又在瘋傳一則訊息,大加讚揚蜂蜜和肉桂的結合,可以緩解很多症狀,包括高血壓、感冒、膀胱炎、降膽固醇等等,幾乎變成了「什麼都有用」的神藥。專家表示,蜂蜜和肉桂的確都有一定的療效,但沒有那麼神!
營養師蔡宜方表示,蜂蜜和肉桂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不能替代「治療」。因此,有疾病者在尋求一般治療之後,作為保健之用,是可以參考的。
看更多:牛蒡茶降血糖?日本名醫揭最有效喝法和功效 5大禁忌一次看
蜂蜜富含多種營養素
蔡宜方指出,天然蜂蜜約82%由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植物化學物質、抗氧化劑和礦物質組成,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各佔3成以上。此外,蜂蜜還含有多種活性化合物,如黃酮類化合物、有機酸、酚酸、維生素和酶等。這些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賦予了蜂蜜抗氧化、抗發炎和抗菌的特性,對心血管健康、緩解咳嗽症狀和腸胃保健都有益處。
看更多:保養皮膚 松樹皮很靈嗎?歐洲研究有助抗氧化、保濕 專家提醒選購必看1成分標示
蜂蜜有助傷口癒合
談到蜂蜜在傷口護理方面的應用,蔡宜方表示,蜂蜜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糖,可以為傷口附近的細胞提供養分,其豐富的胺基酸還能促進纖維母細胞的沉積和膠原蛋白的形成,同時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傷口癒合。但,用法不是直接蜂蜜去塗傷口,而是以蜂蜜為萃取成分的藥劑是有助傷口癒合的。
肉桂具多重保健功效
除了蜂蜜,肉桂也是天然療法中的常見藥材。蔡宜方解釋,肉桂能夠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肉桂所含的揮發油可以溫和刺激腸胃功能,幫助腸胃排氣,避免痙攣,並促進消化。此外,肉桂還可以強化胰島素的分泌調節,有助於穩定血糖、降低血脂,同時具有抗真菌和鎮痛的效果,常用於緩解喉嚨發炎、疼痛。
看更多:醫曝5種香料竟比藥物更能保護腸道!第4種必吃是大腸直腸癌剋星
1日食用量2~4湯匙為限
對於蜂蜜和肉桂的食用量,蔡宜方建議,嚴重疾病時仍需先求診並服用藥物,控制緊急症狀之後,進入食療保養階段時,可適量添加蜂蜜、肉桂。由於蜂蜜含糖量高(總碳水化合物80%,果糖和葡萄糖共60%左右),平時食用做保養可將含糖飲品換成添加蜂蜜,若作為療養用途,建議一次1湯匙、一天2~4湯匙為限。
蔡宜方提醒,食用的蜂蜜不適合直接擦拭傷口,傷口護理需使用醫療級滅菌過的蜂蜜產品。此外,蜂蜜和肉桂並非「治療」,而是在治療後的維持保養方法之一。治療已存在的疾病需要更強效或直接的成分,並搭配整體飲食改變才能達到維持健康的目的。
看更多:春蜜到!蜂蜜止咳、降脂肪肝風險 好喝蜂蜜水黃金比例曝 1天能吃多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蔡宜方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泡湯季小心黴菌上身!醫師教你3招預防灰指甲 暖腳不養菌
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研究揭衰老真相:1元凶竟讓細胞「早衰2年」
天涼手腳冰冷怎麼辦?快按3穴位補氣血 還能促進體內循環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南韓「新亭洞殺人案」確定真凶 20年前刑警哽咽曝心境:稍微放下心中重擔
韓國懸案「新亭洞連續殺人案」,在事隔20年後,警方於昨(21)日宣布凶手已經抓到,是一名大樓的管理員,不過他已經身亡。一名當時負責追查該案的刑警尹敬熙接受韓國媒體受訪時說,心中的重擔有稍微放下,但也遺憾兇手無法接受法律制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全知讀者視角》安孝燮7個保養習慣公開!全能男神私下是面膜安瓶控
身高188公分擁有高挑精實身形的安孝燮,穿什麼都像在走秀現場。《全知讀者視角》是他出道多年以來首部主演的電影,搭檔李敏鎬、蔡秀彬、NANA、BLACKPINK Jisoo 等強勢卡司,開片就拿下南韓首週票房冠軍。螢幕上總是光芒四射的他,私下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 4 天前
人工關節可能越換越糟?醫:掌握術前2關鍵 降低翻修機率
77歲林先生,去年因退化性關節炎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但術後卻出現膝蓋歪斜、反覆積水、行走困難等症狀,生活大受影響。後來他轉至台中慈濟醫院,接受關節中心骨科趙子鎔醫師診治,經電腦斷層精密評估,發現原手術關節角度偏差,導致軸線錯位。醫療團隊為他進行「人工關節翻修再置換」手術,重新校正角度與受力方向。術後第二天林先生就能下床走路,一個月後已能獨立回診,突顯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患者,術前精準評估與手術規劃,才是避免治療失敗的關鍵。換人工膝關節非萬能 近1成患者術後仍不滿意趙子鎔醫師指出,對罹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人工膝關節置換並非一勞永逸,國內外統計發現,約有一至兩成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其中還有約1%至5%的病人,因角度偏差、骨質問題或受力不均,面臨得再次翻修手術的困境。像林先生這個案例,就正好是因人工關節未與身體重心軸垂直,才會造成術後步態歪斜、反覆發炎。術前評估+精準導航 人工關節手術成功關鍵趙子鎔醫師強調,人工關節置換並非越快開刀越好, 為了避免「換關節比沒換更糟糕」的窘境發生,術前評估與精準規劃才是治療成功關鍵。他表示,現代關節手術已能利用電腦導航輔助,可在術前模擬骨骼角度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權威期刊證實「按摩臉部」幫大腦排毒!預防失智、巴金森氏症 高齡也有效
大腦如同自然河道,需要定期疏通才能保持清澈。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許多患者抱怨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卻找不出明確原因。最新研究顯示,這可能與腦內代謝廢物無法有效排出有關。
健康2.0 ・ 1 天前
青少年偏頭痛非壓力惹禍!飲食習慣恐成隱藏地雷 醫示警:冬季好發
在青少年中,偏頭痛常被誤解為壓力過大所致,但實際上,這種疼痛並非僅僅由心理因素引起。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浚銘指出,偏頭痛在青少年中並不罕見,且其症狀可能與成人有所不同。15歲的林姓女
eNews ・ 16 小時前
從手腳冰冷到心腦血管問題,專家解析末梢血管障礙症狀與日常改善策略
許多人有手腳冰冷的問題,還有的人常會有手麻、腳麻、一時走不動的困擾,這些都是末梢血液循環造成的嗎?其實,末梢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狀況還不只這些,醫學上認定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還可能是引發嚴重病症的兇手。 40多歲的王小姐,他的雙手即使是在大熱天,僅只是待在冷氣房內,四肢手腳就會「冷吱吱」,讓她只好拿著暖暖包暖手,連與人握手時都感覺很不好意思。常常聽到「末梢血液循環」這個名詞,的確,像王小姐這個案例,就是末梢血液循環不佳的實證例子。 綿密微細小血管,就是末梢血管什麼是末梢血管呢?身體器官需要藉由血管維持血流暢通,才能正常運作,綿長細密的血管深入人體每個器官及組織,如大腦、心臟、肝、皮膚以及四肢等。血管提供血液、血球及各種荷爾蒙運行的管道,提供神經、肌肉、骨骼等組織足夠的血液及養分,以維持人體器官正常運作。 正常的血管是枝數多、不變形且流速通暢,若變形或是因疾病導致淤塞,身體自然就會出現不舒服的症狀,若再嚴重一些,疾病就上身了。 而人是溫體的哺乳動物,在血液不易到達的地方就不會暖和,因此,血循不良者的四肢末梢容易感覺冰冷。所謂的「末梢」,並不一定是指四肢的末端,而是指體內各器官綿密網狀、無處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小松菜、青松菜營養有哪些?營養師最愛「它」:鈣含量超高
青松菜與小松菜不僅是美味的選擇,更是營養豐富的綠葉蔬菜寶庫。營養師廖欣儀指出,小松菜、青松菜不僅口感清爽易入口,更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尤其小松菜營養密度高,根本是她的愛菜之一。 小松菜營養
健康2.0 ・ 1 天前
大飽口福!雲林「土庫宴」12店10佳餚一次嘗 報名火速額滿
雲林縣土庫鎮早年商業繁榮,過往有「小上海」美譽,集結許多知名美食店家,土庫好COOL商圈發展協會與縣府、公所合辦,集結12家特色店家推出10道風土料理的「土庫宴」,昨晚吸引200人享用,其中65%是外縣市遊客,成功帶動觀光效益。協會理事長魏安助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讓更多人用「吃」體會土庫之美。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8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南韓高中生昏迷遭多家醫院急診拒收致死 議員揭露:14家醫院「沒一間願意收他」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國會「公共管理安全委員會」的民主議員楊富南(音譯)22日從119急救中心和釜山消防局獲得的資料顯示,當日上午6時17分,釜山某高中教師發現當事學生倒地抽搐、意識模糊但仍有呼吸,立即撥打119求援。報導指出,救護人員在6時33分到場,隨即展開初步處置...
CTWANT ・ 1 天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23 小時前
12歲童喝雞湯出事!體重「飆破75公斤」險痛風
日前中國一家醫院揭露病例,有位12歲男童身高148公分、體重75.6公斤,他肚子腫大、體內尿酸嚴重超標,經詢問發現,男童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家長還想幫他補營養,頻繁熬雞湯「吃補」,長期下來導致男童患上高尿酸血症,如果該症未改善,進而讓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就會造成關節疼痛甚至變形,惡化成痛風,所幸即時治療讓男童無大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哈佛大學推薦5種運動!走路也入榜 改善頻尿、降膽固醇快試試
運動有益健康,尤其年紀漸大更需要運動調節身心。哈佛大學醫學院推薦5項適合一般人的健康運動,不但可瘦身減重、強健骨骼、改善平衡,還能延緩記憶力衰退,年長也適合。 哈佛大學醫學院列出有益健康的5項運
健康2.0 ・ 1 天前
走對更重要!每天3000至7500步可減緩大腦退化
走路不僅是單純的移動方式,更是一套複雜的分子訊號工程操作。根據近十年醫學研究發現,不同的走路方式能保護不同器官,而不走路則可能導致全身細胞提前衰退。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4「易忽視小症狀」恐是罹癌徵兆 腫瘤學家認:令人意外
多留意身體異常訊號!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腫瘤學家日前以「你應該了解4種令人驚訝的癌症症狀」為題撰文指出,酒後淋巴結疼痛、年紀輕受到輕傷就骨折、血鈣指數飆高、非哺乳期乳房異常,相比持續咳嗽、身體出現不明腫塊,這些可能是癌症徵兆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大家若發現相關狀況持續,應就醫評估是否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