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退50萬張機票!中國人取消赴日 專家估:日本經濟損失恐達1.79兆日圓
國際中心/黃韻璇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明確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此番言論引發中國跳腳,中國外交部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中日關係持續緊繃。近日更傳出有近50萬張中國赴日機票遭取消,學者就推估,中國遊客取消赴日,日本整體經濟損失恐達1.79兆日圓(約3580億元新台幣)。
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一說,指出中國若對台灣發動武力攻擊,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日本生存受到威脅),屆時日本可依據《安全保障相關法》行使集體自衛權。事後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外交部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近日更傳出已有49.1萬張赴日機票遭取消。
根據數據,2024年到訪日本的外國旅客3687萬人次,其中南韓881萬人次,中國698萬人次,台灣居第三位是604萬人次,往後是美國的272萬及香港的268萬。今年前9個月到訪日本的外國旅客,中國人躍升第一,有748.7萬人次,占整體訪日旅客的23.7%,比去年同期增加43.7%;其次是南韓679萬人次,年增率5%;台灣是503.6萬人次,成長9.8%。
據《中央社》報導,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日本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他以2012年9月中國國內同樣曾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當時同樣呼籲中國公民暫勿赴日旅行,造成該年赴日觀光客比前一年減少25.1%。
若將此數據套用在這次事件,木內表示,以今年7月至9月,中國旅客在日本人均消費額23.9萬日圓推算,未來一年預估中國遊客預估可在日本消費3.15兆日圓,若與2012年一樣赴日觀光客減少25.1%,再加上香港的數據,推估日本經濟損失恐達1.79兆日圓(約3580億元新台幣)。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新華社》踢鐵板!PO圖酸高市早苗 日網1張「習近平小熊維尼照」秒殺
日本人這次真被激怒了!謝金河曝「真實數據」戳破:難阻中國人赴日
台灣有事日本有事!蘇澳鎮長曝水災後「日本2姊妹鎮」急問:是否需協助
狂戳中國痛點?傳高市早苗「將拜靖國神社」 他威脅1下場:掀驚濤駭浪
其他人也在看

日經:日本在中國相關活動被延期或取消情況正擴大
(中央社台北20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議題的發言引發北京怒火後,據日經中文網今天的消息,日本在中國的相關活動被延期或取消的情況正在擴大,截至昨天已達20項。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商務部:日本若一意孤行 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令中日關係惡化,中國是否採取制裁措施的提問,中國商務部回應,高市涉台言論嚴重影響中日經貿關係,希望日本收回相關言論。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日本10月通膨加速 高市擬砸20兆日圓救市
根據今天(21日)公布的官方數據,日本10月通貨膨脹年增3%,對於預料即將宣布重大經濟刺激方案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政府來說,是另一個壞消息。 這位日本5年來的第五位首相,預料將推出至少20兆日圓(1,270億美元)的振興方案,包括能源補貼、對家庭和企業減稅在內。 日本10月扣除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從9月的2.9%上升至3.0%,表現符合市場預期。 根據這項數據,日本米價比去年同期飆漲了40%,顯示出消費者的痛苦,儘管這項主食的通膨率最近數月已大幅放緩。 在今天公布日本10月通膨之前,17日的數據顯示,日本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上季萎縮0.4%,是2024年第一季以來首見。 誓言打擊通膨的高市早苗在一個月前上任,她的前任、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因為民眾對物價持續上漲的怒火而下台,上任還不滿1年。 但高市早苗的方案引發了對日本原已龐大的國債攀升的憂心,這推升了政府的公債殖利率至史上新高,以及近來的日圓走貶。 報導指出,身為主張擴大支出的前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追隨者,高市早苗將推遲達成基本預算盈餘目標的時間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高市重申推進與陸戰略互惠不變 陸要求落實對華承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昨天重申推進與大陸的戰略互惠關係不變,希望建設有建設性的中日關係,「這個想法至今沒有任何改變」。大陸外交...
聯合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最強貴婦開砲! 黛薇夫人挺高市早苗:對抗中國暴行日本應團結一戰
日本社交名媛、同時也是印尼前總統蘇卡諾第四夫人的黛薇夫人,昨(20日)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發生緊急狀況」的國會答詢所引發的外交爭議,在X上發表強烈評論,再度掀起日本輿論關注。她呼籲日本社會「團結一心、一起戰鬥」,即便會付出經濟代價,也應堅持應對中國壓力,其罕見強硬的表態在網路引發激烈討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高雄山坡棄置數百噸垃圾 岡山區里長父子遭聲押
(中央社記者張已亷高雄21日電)高雄月世界與田寮高41線等處遭棄置數百噸垃圾,市府派員清除並通報,經橋檢偵辦,日前聲押蘇姓現場監控人員獲准,近日分別再聲押岡山區碧紅里長李有財父子及施姓司機等3人。
中央社 ・ 1 天前台股不妙!台指夜盤大跌794點 恐砍千點回測季線
美股重挫,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4.77%,輝達下殺3.15%,台積電ADR也下跌1.72%,使台指期夜盤跟著殺低,下跌794點收26690點,台積電期貨同步走低50元,收1410元,顯示市場賣壓沉重,台股今(21日)也不妙,恐回吐昨日(20日)漲幅,最慘恐回測季線26,373點。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高市早苗仍有意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 中方:先撤回台灣有事發言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詢時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她今天(11/21)對此表示,政府的立場是一貫的,與中國建立「戰略互惠關係」的大方向也沒有改變。
太報 ・ 1 天前
通告聯合國!陸:如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闡明北京立場。傅聰表示,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大陸將堅決行使《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觀察/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鄭麗文講出這一句話的意圖何在?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講出「台灣有事」恐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強烈反彈,震怒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輸入中國...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高市早苗掀中日震盪!旅日網紅揭扎心事實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集體自衛權」的言論,激起北京強烈不滿,中日關係持續緊張,至今未見緩和。經常針砭時政民生、曾在中國微博坐擁800萬粉絲的科普網紅李汀直言,雖...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也曾被戰狼惡搞 澳大利亞提醒日本注意中國伎倆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要求航空公司退票、下架日本影片、不讓日本水產進口,試圖藉此對高市早苗施壓。曾因主張追究Covid-19,遭到中國報復的澳大利亞,稍早也提醒東京當局留意北京的招數。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報導指出,中國針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祭出的劇本,在澳大利亞看來再熟悉不過。 報導指出,北京將貿易武器化,轉而採取「戰狼」策略,曾在2020年對澳大利亞出口實施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制裁,之後在現任的阿爾巴尼斯政府領導下,兩國關係(在中國面對川普高關稅壓力下)才重回正軌。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周威廉(William Chou)指出,「中國正在從政與外交製造衝突,試圖兩面夾擊高市早苗。」他認為中國想要「轉移人們對她對川普外交的成功,以及她在國內高人氣的注意力。中國此舉是一次非常笨拙的嘗試,但畢竟總是有所嘗試。」 報導指出,中國官媒新華社和《環球時報》本週都張貼梗圖醜化高市早苗,中國網民也攻訐高市,駡她是「巫婆」、「麻煩製造者」。昔日澳大利亞莫理斯內閣要求追究疫情擴散責任時,北京方面也曾推出了一系列懲罰性貿易
新頭殼 ・ 9 小時前
鄭麗文唱和中國?喊「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林飛帆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黃彥翔報導中國犯台意圖愈趨明顯,且近日又傳出2027年是侵略的時間點;豈料,國民主席鄭麗文昨(20)日專訪宣稱,如果國民無法扭轉乾坤,「我認為不一定等得到2028年的和平選舉」,被外界質疑在唱和中國。對此,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21)日受訪回應了!針對鄭麗文所言「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一事,林飛帆今日下午視察「台灣全民安全指引」視察發放情形受訪則表示,當國際社會都在討論對台野心,特別是2027年這個時間,當然不樂見政治人物去應和共軍對台企圖或動作,「我不知道鄭主席所提的言論,影射、暗示什麼?不過我們也期待在野能夠攜手合作,不論中央、地方、執政或在野,大家都是同一個國家」。另,媒體也問,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引起非常多討論與爭議,中國軍演天數也增加,台灣對於區域和平和安全穩定是否有進一步掌握?林飛帆強調,都有在密切注意在黃海相關軍事行動與軍演,對於單方面、片面破壞區域現狀,還是再次嚴厲譴責,同時,也對日本表達最高支持。國民主席鄭麗文。(圖/民視新聞資料照)他強調,過去這段期間中國對日本騷擾、經濟施壓,都已經被區域友盟國家注意,包括美國駐日大使公開表達對日本政府的聲援與支持,也希望中國不要片面破壞台海及周邊秩序,「答案非常清楚,才是區域地緣政治的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最後,林飛帆喊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透過所有努力確保台海和平穩定能夠延續,也確保現狀不被單方面破壞,「軍演目的很清楚是為軍事及武力擴張,但台灣面對演習、發放全民安全指引,皆是強化我們自己保護,以確保現狀能夠被維繫」。原文出處:快新聞/鄭麗文唱和中國?喊「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林飛帆回應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非鄭麗文退的!何鷹鹭停職案申訴獲受理 國民:暫保中常委職務李明璇稱「不投降不是政府該做的」 林飛帆:不知道暗示什麼想法?台日友好!逾3萬網友瘋轉賴清德「吃壽司」 行動支持水產登日媒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北京火氣愈來愈大!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嗆聲高市早苗,「敢介入台海、將引《憲章》動武捍衛領土完整」
中國已將其與日本日益擴大的爭端帶到聯合國(UN)舞台,指控東京、威脅要進行「武力介入」台灣問題,其代表甚至還使用、迄今為止最強烈的措辭,誓言將捍衛領土完整。《路透》報導提到,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傅聰(Fu Cong)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指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犯下「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外......
風傳媒 ・ 52 分鐘前
被陸通緝沒在怕!沈伯洋現身國際法庭喊話台灣人:這是一個長期抗戰
沈伯洋此行是應「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邀請出席會議,他指出,該組織集合來自近百個國家的政成員,民進亦為其中一員。他在臉書、Instagram與Threads上發布影片表示,身處海牙期間,除了參與討論,也希望透過外交管道讓世界更了解台灣與民主國家的立場...
CTWANT ・ 10 小時前
岡山綠營里長涉月世界垃圾山案 柯志恩:民進市長候選人也「自導自演」?
[Newtalk新聞] 高雄市燕巢區、田寮區月世界多處山坡地遭惡意傾倒數百噸廢棄物,橋頭地檢署針對台南、高雄兩地3家清運業者發動搜索,進一步查出幕後首腦為現任岡山區碧紅里里長李有財,將父子二人拘提到案並裁定收押。立法委員柯志恩今(22)日表示,過去她和涉及美濃大峽谷案的某議員特助站在一起,就被說是「自導自演」,如今民進籍市長候選人全和李有財站在一起,是否也是「自導自演」?希望外界標準要一致。 柯志恩指出,一開始看到李有財里長涉案,很多比較偏綠的媒體每次都不斷誇大他是前國民籍,結果後來證明他現在屬於民進籍,而且在他開的茶行中,民進市長候選人全部都跟他非常緊密站在一起,以這種標準來看,柯志過去和美濃大峽谷案某議員的特助站在一起,就被說成是自導自演,以這種標準來看,這位李有財和所有民進站在一起,是否也是自導自演?所以標準要一致。 柯志恩強調,這是民進籍里長涉案,應要由民進籍出面來澄清清楚,但無論如何,對於未來環境的保護,團大家都應該齊力來幫忙,對於亂倒垃圾的情形,市府應要祭出最嚴重的裁罰,未來才有辦法讓我們的環境永續,更加的乾淨。 民進高雄市部昨晚也發出聲明稿,針對媒體報
新頭殼 ・ 9 小時前
看穿中國攻勢本質 產經新聞:想要和平就得支持高市早苗的說法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針對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有關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的答詢,採取諸多強硬反應。《產經新聞》論説委員長榊原智稍早撰文指出,中國目前對日攻勢的本質可以被視為對日本國家安全核心要素的「攻擊」。日本正處於十字路口,必須決定能否抵禦這項攻勢並維護和平。 榊原智指出,高市首相並非僅僅在談論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衛台灣。她指的是中國可能對台灣實施軍事封鎖,然後武力鎮壓前來解除封鎖的美軍。她是在討論如果美軍遭到攻擊將如何應對。 榊原智說,想想看:台灣距離日本與那國島僅111公里。如果美國軍艦或飛機在日本附近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而自衛隊卻袖手旁觀,會發生什麼事?美國民眾和政府將會義憤填膺,日美同盟也將不復存在。即便首相收回言論,同盟的影響力仍會日益削弱。無論如何,日本都將發現自己孤立無援,面對一群反日、擁有核武且好戰的專制國家:中國、朝鮮和俄羅斯。 榊原智說,中國的習近平政權並未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如果被迫考慮除了美軍之外還要應付自衛隊,那麼入侵台灣的難度將會更大。他們之所以對日本發出如此尖銳的威脅,只是因為他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即使中國併吞了台灣,也無法保證它會就此停手。他們有
新頭殼 ・ 4 小時前
未放棄中國籍就撤公職!學者喊「2024年前沒發生過」打臉內政部:違反憲法5原則
花蓮縣中配村長鄧萬華因國籍問題被解職,國民立法院團20日表示,將研議提出《國籍法》修法,使陸配參政權不受國籍法規範,保障陸配參政權,對此內政部說明,若在擁有中華民國與其他國家的國籍的情況下,擔任中華民國公職,恐涉及「忠誠義務衝突」問題,內政部重申,相關議題「立法上並沒有模糊也沒有解釋的空間」。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批評,內政部的主張違反憲法保障的5項基本原......
風傳媒 ・ 3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反彈 中國學者:中日爭端會平息 但亞太格局已改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北京迅速採取一連串措施,包含抵制赴日旅遊、暫停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等。中國要求撤回相關言論,對日抗議擺出高姿態,中國學者指出,此次爭端最終可能以逐漸淡化、各自解釋收場,但亞太缺乏穩定的戰略結構和可靠的安全對話機制,未來兩國仍會有衝突。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