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你「升級」哈佛抗癌蔬菜湯!添加3食材更營養3種人喝湯要注意
最近哈佛大學教授推薦的「抗癌蔬菜湯」爆火,只需要4種常見蔬菜,就能輕鬆製作,不僅美味可口,更富含多種植化素,還有助於抑制癌細胞生長、降低三高風險及促進體重管理,營養師教你把蔬菜湯「再升級」,營養補充更全面。
「植化素」能抗過敏、抑制癌症發展
高敏敏指出,「植化素」是植物的天然免疫系統,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各種食物中攝取。這些天然化合物具有多重健康功效,包括強化身體抵抗力、抑制癌症發展、抗過敏、降低三高指數以及輔助減脂,而植化素豐富的飲食習慣,可以顯著提升整體健康狀況,是預防疾病的重要關鍵。
哈佛蔬菜湯中有四種超級蔬菜
高敏敏表示,哈佛蔬菜湯的基本配方包含4種蔬菜之王,每種都富含獨特的植化素和營養價值:
1.高麗菜
高麗菜內含硫化物可活化肝臟解毒酵素,異硫氰酸酯則能抑制癌細胞繁殖。此外,高麗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且屬於低GI食物,有助於排便、維持免疫力並降低三高風險。
2.南瓜
南瓜是哈佛蔬菜湯的第二種關鍵食材,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和β-隱黃素,這些物質能中和自由基,阻止細胞受損,並抑制致癌物質。南瓜還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及多種維生素,能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發炎反應並維持眼睛健康。
3.紅蘿蔔
紅蘿蔔則富含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這兩種物質可去除活性氧中的羥基自由基,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轉化為維生素A後,還能預防眼睛疾病,且紅蘿蔔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助增加飽足感,對減重人士特別有益。
4.洋蔥
洋蔥含有異蒜氨酸和槲皮素,具有強效抗氧化作用,能消除活性氧並抑制癌細胞生長。此外,洋蔥還能減緩過敏反應、抗發炎,其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排便和維持腸道健康,且洋蔥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動脈硬化,是最全方位的健康蔬菜。
看更多:哈佛蔬菜湯減肥、防癌、降三高、脂肪肝!他忽略1禁忌胖5公斤還險送命
進一步改良蔬菜湯 再配三種食材
為了使蔬菜湯更加營養均衡,高敏敏建議,可以添加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胸肉或豆製品,彌補湯品中蛋白質的不足。此外,還可以加入其他的蔬菜,如菇類、木耳或番茄等,進一步增加植化素的多樣性和豐富度。
但她也強調,雖然蔬菜湯健康有益,但民眾仍應保持飲食多樣化,避免長期偏頗某種飲食方式,以免導致營養不平衡,「均衡的飲食結構」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所在。
看更多:「神級番茄湯」鄭秀文1周瘦3公斤、吳君如狂瘦22公斤!專家拆解蔬菜湯迷思
3種人喝蔬菜湯要注意
高敏敏提醒,某些人在喝蔬菜湯時,需要特別注意。如低血糖或低血壓患者應避免空腹大量食用,因為蔬菜湯含有大量鉀,可能加重症狀,而腎臟病患者也需謹慎,因為他們無法正常代謝鉀,過量攝取可能導致心律不整。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上班族好難吃得健康?餐廳推代謝友善餐飲 主廚親授食譜在家也能做
咖啡會引發心律不整?美研究顛覆觀念:心房顫動喝咖啡,復發率狂降4成!
睡越久越好?醫警告:「這種人」睡超過9小時死亡風險不降反增!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114學年大學新增60班別 聚焦AI、醫療
少子化衝擊高教版圖,近年來大學邁入科系整併與裁撤期,114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共裁撤86個班別,不過,今年依舊新成立60個班別,當中大多與人工智慧、資通訊及醫療領域相關。學者專家直言,我國高教體系正經歷「親產業、重科技」的結構性重塑,資源快速流向AI、半導體、資通訊、醫事等熱門產業,反映出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和人才政策引導的結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腳麻刺痛如踩碎玻璃!她誤以為椎間盤突出竟是B6中毒
一位女子長期腳麻、刺痛,誤以為罹患椎間盤突出,多次就醫治療卻無效,經中醫師徐國峰檢查後發現,她其實是因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B群,導致罕見的B6中毒性功能性神經病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她臉部遭愛犬撕裂4公分險毀容 靠「PRP療法」修復
一名28歲胡姓女子日前在家與愛犬互動時,因犬隻情緒突然改變,竟撲咬她的臉部,造成嘴邊皮膚與肌肉撕裂缺損。送醫後在外科與皮膚科團隊密切合作下,順利完成緊急修復,成功保住臉部線條與笑容。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女兒一句話引戰,媽翻出「25年養育收據」算舊帳…心理師教3步驟化解情緒勒索,學會不讓彼此受傷
前陣子網路上有一則貼文爆紅,有位女網友自述帶女兒回娘家時,跟媽媽因為教養方式產生了衝突。網友覺得小孩哭了就要抱,但媽媽覺得這樣孩子無法獨立。網友便回嘴:「難怪我這麼沒有安全感!」而媽媽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整個人就爆了。網友媽媽搬出兩個大箱子,裡頭存滿這幾十年來她跟妹妹的所有支出收據,包括奶粉、學費、周歲金手鍊、打疫苗、畢業旅行等費用,甚至連小外孫女也有一份。隨著計算機的數字加總越來越高,媽媽就像是在說:「你說我沒有給你安全感?!難道這樣還不夠嗎?」
幸福熟齡 ・ 13 小時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她靠「1飲食法」狂瘦25公斤,暴食症不藥而癒…別到50歲才知道,這些「超級食物」越吃越不健康
搭上那些被廣為推薦的營養食物熱潮,你開始吃大量的杏仁、菠菜、薑黃、黑莓、藜麥或黑巧克力等,卻覺得愈來愈沒有活力、身體虛弱,或許是你最愛的「超級食物」背後,藏著一個隱形殺手,那就是許多植物都會製造的化學毒物:草酸。我也曾為了實行健康飲食,在不知不覺間攝取過量草酸,導致身體愈來愈不健康。在步入50歲時,才終於找到病根……
幸福熟齡 ・ 18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優格空腹吃反而浪費!營養師揭「最佳黃金時段」 這1時間點吃小心會變胖
優格以牛奶為主要原料,營養豐富、熱量低,是許多人維持腸道健康與控制體重的首選發酵食品。但「hint-pot」網站中,營養師指出,吃優格的時間點不同,益生菌與營養素的發揮效果也會差很多。 空腹時吃優格的影響? 空腹吃優格並非絕對不好,但在飢餓狀態下,胃酸酸度高,容易讓雙歧桿菌、乳酸菌在到達腸道前就大量死亡,降低益生菌直接作用的機會。 .早晨剛起床胃酸最強,不建議優格作為第一口食物,可先吃其他食物再搭配優格。.想發揮最大腸道益生效果,建議在用餐中或餐後食用,此時胃酸濃度相對較低。 即使益生菌在胃中被破壞,也能成為腸道好菌的「養分」,間接促進腸道健康。搭配富含寡糖的水果(如奇異果、香蕉)或高膳食纖維的堅果(杏仁、核桃、腰果)效果更好。此外,研究顯示優格中的蛋白質與乳酸能幫助抑制血糖快速上升,熱量低,也很適合作為減重期間的點心。 想護骨? 晚餐時吃更好 鈣的吸收率在夜間較高。白天「破骨細胞」較活躍,夜間睡眠時則是「成骨細胞」修復骨骼的高峰期。 .晚餐搭配優格,可提供骨修復所需的鈣質。.配合含維生素D(魚類、乾香菇、木耳)與 維生素K(納豆、海帶、小松菜、花椰菜)的食物,更有助於鈣吸收與骨骼強化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3 小時前
瘦瘦筆爆紅/台灣胖子有多少? 真實數據嚇死人
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代謝危機。國健署統計顯示,全台20歲以上成人有高達50.3%、約988萬人過重或肥胖;更有超過8成糖尿病患者同時面臨體重問題,形成日益嚴重的「糖胖症」。健保署資料顯示,糖尿病每年醫療支出超過250億元,若加上減重用藥需求,在腸泌素類藥物崛起下,有關減重健康規模經濟將突破千億元。
鏡報 ・ 1 天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 天前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80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健檢完全沒紅字!不過她自曝唯一的小毛病是「比較容易喘」。醫師表示,80歲了健檢完全沒紅字真的很令人佩服,會有點喘可能是正常衰老情形,但是也提醒,如果喘的症狀是最近才出現,或愈
健康2.0 ・ 1 天前
熟男慢老有解!醫:「睪固酮」下降老化速度加快 「3招」改善重啟代謝
男性過了50歲之後,睪固酮開始下降,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不穩、性功能衰退等問題,有些人以為是年紀大了,體力也跟著衰退。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表示,關鍵因素是「睪固酮的分泌減少」,甚至影響男性生理機能的表現。一項刊登於《eClinicalMedicine》的跨國研究證實,睪固酮能幫「老化時鐘」踩煞車,60歲以上男性的抗老化效果強度甚至是年輕人的2.6倍。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熱潮紅、失眠,更年期一定要補充荷爾蒙嗎?教你「吃對蔬果」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營養素,其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因此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進而影響體內的生理機制,幫助身體維持激素穩定。然而,植物性雌激素也常被質疑——吃太多會不會致癌?子宮肌瘤患者能不能吃?本篇一次解析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機轉、常見食物來源及潛在副作用......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9 小時前
控糖不用戒碳水?營養師曝第1口是關鍵:「肉→菜→澱粉」3招穩血糖,南瓜、橘子都能吃
控制血糖不只是糖友的專利,其實對減重和白天想有好的精神狀態也會有幫助。穩定血糖的飲食要怎麼吃?除了食物總量控制外,要先了解對控糖有益的食材種類和用餐順序,來看婉萍營養師分享控糖飲食建議有3招!
幸福熟齡 ・ 1 天前
血液如檸檬汁!他自行停用胰島素 血糖飆至850險喪命
一名54歲男子因工作忙碌壓力大,自行停用胰島素一週,結果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發現血糖飆升至850 mg/dL,為正常值的8.5倍,確診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合併高滲高血糖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