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恐致「腦垃圾堆積」害發炎 研究:右側臥助防阿茲海默症
2025年《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發表的最新綜論揭示,大腦擁有專屬的「膠淋巴系統」,能在深層睡眠或進行有氧運動時啟動,清除與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等廢物。
該研究詳細說明了膠淋巴系統的運作機制:當人體進入深層慢波睡眠時,腦脊髓液會大量灌流進入腦組織,透過星狀膠質細胞上的水通道蛋白與組織間液交換,將累積的毒素沖刷出來,最終經由腦膜淋巴系統排出,流向頸部淋巴結。
「如果長期睡不好、熬夜、或壓力讓睡眠變淺,膠淋巴系統的流速會變慢,腦內廢物就會累積,引發慢性發炎與神經退化。」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這解釋了為何睡眠不足與阿茲海默症風險有密切關聯。
研究進一步闡述,當人們出現「最近比較焦慮、常失眠,怎麼記性變差」的情況時,實際上可能不只是心情問題,而是腦內的清潔系統未能正常運作。當這條「排水管」塞住,腦中的訊號就像塞車一樣,該走的走不動、該記的記不起。
針對如何優化膠淋巴系統功能,研究提出四大生活調整建議。首先是睡眠優化,研究顯示在深層慢波睡眠階段,腦組織間隙會擴大約60%,代謝廢物更容易被清除。建議每晚保持7小時以上連續睡眠,睡前一小時避免強光與3C藍光,並營造安靜、黑暗、溫度適中的睡眠環境。
其次是睡姿調整。根據實驗數據,側臥睡姿比仰睡或趴睡更有助於腦液流動。動物研究中,側睡能讓β類澱粉蛋白的清除效率明顯提升,尤其是右側臥時,頸部淋巴的引流方向與腦膜淋巴系統更吻合。研究建議養成側睡習慣,選用高度合適、能支撐頸椎的枕頭,保持頭頸自然對齊。
第三項建議是增加有氧運動。研究指出,中強度有氧運動能增加動脈搏動與淋巴收縮頻率,間接加速腦脊髓液流動。動物研究數據顯示,每週150分鐘的有氧活動可讓腦液流速提升約15%。研究報告中提到,許多患者在運動後會感覺「頭變亮、思考變快、睡得更沉」,這正是膠淋巴系統被激活的表現。
第四項是深呼吸練習。最新神經研究發現,有節奏的深呼吸訓練不僅能減壓,還能透過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促進血管規律搏動,提高膠淋巴系統的流速。建議每天固定安排5分鐘的深呼吸或靜心練習,特別是在睡前進行,採用吸氣4秒、吐氣6秒的節奏,讓呼吸變得平穩,身體自然進入放鬆模式。
研究也指出,有些人天生膠淋巴系統效率較低,特別是帶有載脂蛋白E第四型(APOE4)基因的人,會影響AQP4的定位與腦膜淋巴管發育,使代謝廢物清除變慢。但研究強調,透過規律作息、控制血壓、減少糖分與慢性發炎、持續運動,仍能讓這個系統重新活化。
「記憶不是消失,而是被堵住。當腦的流動恢復,思考、情感與創造力都會跟著甦醒。」研究團隊在結論中表示,膠淋巴系統的研究為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新視角,強調醫學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恢復平衡。與其害怕失智,不如讓大腦每天有機會「洗澡」,讓睡眠成為最天然的藥物,讓呼吸與光成為最簡單的復健。
延伸閱讀
台南前副市長兒顏大鈞涉詐上億 法官裁定延押2個月防逃亡
外媒刊文揭潛艦困境 陳菁徽:賴政府激進引戰又備戰不足
與已婚男糾葛…陸女分手遭狠刺頸部亡 「恐怖情夫」行徑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口乾不僅上火、缺水而已!醫曝真正警訊 九成女性要注意
如果你總覺得嘴巴乾乾的,這徵兆代表的不只是缺水,可能是你身體免疫系統發出的一個警訊。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上分享文獻指出,從一滴唾液,就能看見身體的免疫節奏,若有嘴巴乾、唇角破、舌頭麻、味覺變怪,甚至刷牙時牙齦流血,都是反映身體「修復力」正在下降,並建議5點幫助民眾提早發現身體的警報。
鏡報 ・ 1 天前
海外志工與上人溫馨座談 分享人生心路
2025海外志工研習第一梯次,今(3日)天有來自菲律賓以及馬來西亞馬六甲、雪隆的志工回到靜思精舍,與上人溫馨座談,分享從見習、培訓,至今完成授證,一路上的心路歷程。 菲律賓慈濟志工 施依晶...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有影】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舉辦「回顧1949」論壇 聚焦遷台族群對台犧牲與貢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韓羽婕/台北報導 今(114)年適逢先總統蔣中正逝世50週年、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國父孫中山逝世100週年等歷史重要時刻,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於10月31日下午假婦聯會大樓舉辦「回顧1949:遷台外省族群對台灣的犧牲與貢獻」論壇系列第四場,現場冠蓋雲集,吸引數百名關心眷村文化的民眾與會。 出席嘉賓包括前陸軍總司令陳...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喜馬拉雅山區雪崩暴風雪9死 含5名義大利登山客
(中央社加德滿都4日綜合外電報導)尼泊爾官員今天說,喜馬拉雅山險峻的山峰地區近日接連出現猛烈暴風雪與雪崩,已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義大利登山客。
中央社 ・ 19 小時前打鼾恐是失智前兆? 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腦部微出血、中風有關
許多人對打鼾不以為意,或覺得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陽壓呼吸器(CPAP)過於麻煩。然而,一篇最新研究顯示,我們應立即正視「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性,因為它可能影響日後罹患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篇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記憶力變差是大腦在求救!各大研究都推薦的防失智飲食
記憶力越來越差,不是老了,是大腦在求救!營養師薛曉晶指出,阿茲海默症被稱為「第三型糖尿病」,與腦部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有關。研究顯示,採取正確的飲食策略不僅能預防失智,還能延緩腦部退化,推薦結合地中海與D
健康2.0 ・ 1 天前
夜間頻做惡夢是警訊?中醫:夜間驚醒與「氣血不足肝氣鬱結」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人以為「睡不好」只是單純失眠,但實際上,不少患者是因為夜間頻繁做惡夢、半夜驚醒後久久無法再入睡,導致精神疲憊、白天倦怠。中醫師林舜穀認為,這類情況不僅是睡眠問題,更涉及心神、肝氣與氣血的調和,因此治療需透過辨證論治,從安神、養血、疏肝等面向著手,達到根本調理。 惡夢頻繁心悸易驚 龍骨牡蠣安神鎮心 對於夜間惡夢頻繁、心煩易驚、伴隨心悸失眠的患者,林舜穀中醫師表示,臨床上常採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調理。此方源自《傷寒論》,以「重鎮安神」為核心,龍骨與牡蠣能鎮靜心神、安定中樞神經活動,有助減少惡夢與夜間驚醒的頻率。 柴胡則具有疏肝解鬱、調暢氣機的功效,能舒緩情緒緊繃與焦慮所引起的睡眠不安。若再配合生薑、桂枝等調和營衛的藥材,可幫助患者身心同時放鬆,改善睡眠質量。 臨床上,這類方劑常見於長期焦慮、思慮過多或情緒起伏大者,特別是入睡困難、夢多易醒者,經辨證後往往能獲得良好效果。 大腦過度興奮夜驚抽動 抑肝散可安神止痙 另一類患者,則是夜間容易出現驚嚇、夢中喊叫,甚至肢體不自主抽動或有「不寧腿」現象。林舜穀中醫師指出,這與「肝氣亢盛」或「肝風內動」相關聯,可考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家常美食輕鬆上菜!肉丸豆瓣豆腐
肉丸豆瓣豆腐 原本只是因為想用掉包包子後剩下的內餡,結果沒想到實在可口,於是便專程又做了一些,滿足口腹之慾。 食材 嫩豆腐, 2盒 牛絞肉或豬絞肉, 120克 薑片, 3片 蒜頭...
iCook愛料理 ・ 1 天前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名額降 創近10年新低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4日電)115學年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管道簡章今天公告,繁星推薦提供1萬5554個名額,是近11年新低;申請入學提供5萬450個名額,是近12年新低。
中央社 ・ 1 天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5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6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