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嗆高市早苗「關你什麼事」!綠喊「難理解」:要舉家搬去中國?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的挺台言論,引起中國不滿,更預告在黃海實彈射擊。前國民主席洪秀柱卻稱「台海關你日本人什麼事?」更附和中國稱「任何外部勢力妄想挾持台灣、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結果只有一個——必然失敗」。民進立院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7)日表示,中國的戰狼姿態才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危害因子,而他也難以理解洪秀柱的心態,其身家安全有賴台灣的國防才能維護,難不成要舉家搬去中國?
鍾佳濱直言,亞太地區最大的危害因子就是中國的戰狼姿態,中國一再對周遭國家施加不友善作為,嘴上喊打喊殺,民間消費不手軟,《鬼滅之刃》在中國上映更是萬人空巷。中國也發布通知限制人民觀光、留學,「我們等著看」,中國人喜歡去日本消費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戰狼外交及其發言,這樣的姿態讓人覺得才是亞太地區的不安定因子,不只美、日,全世界的民主同盟會密切注意對他國立場的過度反應,「我們會審慎以待」。
鍾佳濱也表示,高市早苗所說的是以日本國家安全為前提下,支持台灣在內的美日民主同盟堅定防守自己國家與周邊的安全,這樣的發言不僅堅定日本的立場也兼顧亞太的和平。他也呼籲洪秀柱,縱使過去當過國民主席跟立法院副院長,對於台灣的安全應該有高度自覺,對周邊國家願意共同維持台海的和平與安全,應該一起支持。對於洪秀柱的發言,很難理解她的心態,洪秀柱的身家安全都有賴台灣有堅定的國防才能維護,難不成要舉家搬去中國?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館長爭議狂燒!黃國昌「不便評論」 吳思瑤嗆想切割:正義永遠在轉彎
遭中國通緝「我更該出國」!沈伯洋:讓大家知道他們喜歡狐假虎威
高市早苗挺台「馬英九、洪秀柱跟著北京罵」王定宇轟:領著納稅錢的叛徒
馬英九、洪秀柱批高市早苗涉台言論 吳沛憶反嗆:完全沒有國際政治常識
其他人也在看

黃國昌東吳演講「不准抗議」!綠委批雙標:比專制獨裁更可怕
民眾主席黃國昌日前受邀到政大、東吳等校演講,但有網友發現,在東吳大學黃國昌演講活動的報名表單中卻寫明「禁止任何形式抗議......違者視情況進行制止或驅離等措施」,挨批雙標。民進立院團幹事長鍾佳濱今(21)日受訪表示,人不能老是雙標,可以去地檢署「走讀」,到學校卻要別人不能挑戰,這不是學生希望看到的。民進立委吳思瑤則痛斥,連任何意見表達都要被約束,比獨裁、專制、威權更可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卓榮泰稱立院版本 釀財政土石流
行政院會20日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聲稱整體挹注地方經費將達1兆2002億元,創歷年新高,整體縣市淨增財源及平均增幅均高於直轄市。不過,針對各縣市關切實際分配金額,財政部長莊翠雲坦言,因涉事權劃分與分配辦法再討論,金額未定。閣揆卓榮泰強調,院版是能取得最大共識的版本,呼籲立院能共同支持,否則將是一場「財政土石流」,必釀巨大災害。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基隆道路坑洞害外送員摔車身亡 竟因私人土地無法國賠
社會中心/陳崇翰 陳妍霖 宮仲毅 基隆報導基隆大雨不斷,導致''麥金路3巷''出現坑洞,一名68歲外送員撞到坑洞摔車,結果送醫不治,慘的是,這裡是私有地,無法申請國賠,沒想到,不到24小時,在同一條道路不遠處,又發生死亡車禍,一名單親媽因夜間視線不佳,加上圍籬,倒地不治,兩條人命激起民怨,議員痛批市府應該要納管。這麼大的坑洞,就在道路中央,雖然有''補丁''過,但旁邊龜裂、高低不齊,汽機車能閃就閃,連公車也閃得遠遠的,這裡是基隆麥金路3巷,近期大雨不斷,導致整條路坑坑巴巴,沒想到,悲劇發生了。基隆道路坑洞害外送員摔車身亡 竟因私人土地無法國賠(圖/民視新聞)基隆市安樂區壯觀里長陳威竹表示,「很多居民在這邊,要不是車損就是摔傷,最近發生的事情,導致一個Uber司機,在這邊就因為這件事情而過世。」機車騎士也說,「大家真的都要騎很慢,又要閃坑洞。」因為坑洞多,車禍不斷,近期發生一名68歲外送員撞到坑洞、嚴重摔車,再撞路邊護欄,最後傷重不治,沒想到,事隔不到24小時,在同一條道路不遠處,過港路與尚仁街口,又發生AI車禍。民進基隆市議員施偉政表示,「他可能在爬坡加速的時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個工程圍籬,前面的緩衝區又太小,所以導致他在往前的時候,煞車不及就撞上工程圍籬。」地方居民也說,「上坡,他一定加速,然後這邊過來又是下坡,所以根本就看不到」。基隆道路坑洞害外送員摔車身亡 竟因私人土地無法國賠(圖/民視新聞)民進基隆市議員鄭文婷說,「在2022年曾經由地主來出資刨鋪過,這一條道路早就應該列管,甚至要去討論政府介入,甚至接管來進行後續維管的這個責任,可惜我們在議會質詢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市長的態度是趨於保留,甚至他說他們的維管只有一次」。民進基隆市議員吳驊珈也表示,「2300多戶的居民在這邊居住,每天通勤上下班、上下學,都是行經這條路,它這邊的道路維護是有其必要性」。32單親媽,因夜間視線不佳,加上圍籬沒有警示燈,一頭撞上圍籬,倒地不治,地方民代痛批市府漠視人命。一天內,鬧出兩條人命,也激起地方民怨,要市府將這條恐怖道路介入納管,以防憾事再發生。原文出處:基隆道路坑洞害外送員摔車身亡 竟因私人土地無法國賠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慟!高雄5歲女童突狂吐斷氣 急送醫宣告不治最新/阿北!這裡不是得來速 76歲翁開賓士誤踩油門撞進小7慘狀曝偽造國籍被控「中國間諜」 菲律賓華裔市長判終身監禁罪名曝光
民視影音 ・ 1 天前
自製「福衛八號」11月27日美國升空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先前因為美國政府關門、而延誤發射,現在美國政府重啟運作後最新進展是,目前暫定將在11月27日凌晨,搭載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由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不只象徵台灣,朝獨立發展太空能力,跨出重要的一步,一旦衛星體系建置完成,有望提升台灣災害救援與安全因應的能力,也表示台灣的太空科技有新突破,台灣太空科技相關的產值今年更是大躍升,年產值可望逼三千億。 金黃色方形衛星沿著軌道,在地球上空運行,這是台灣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首顆衛星,在4度延遲發射後,最新暫定將在台灣時間,11月27日凌晨2點18分升空,國家太空中心影片,高達84%的關鍵元件,都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領軍國內團隊研製,集合了20家本地製造商,跨政府產業學界,33個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在科技民生與國防領域,扮演關鍵角色,由8顆光學遙測衛星組成,佈建於太陽同步軌道構成星系,福衛八號可以從561公里高空拍攝,經地面後處理之後,清楚辨識出,大於0.7公尺的物體,光學遙測酬載,是一部焦長3927公釐的,大型太空用相機,光線通過多光譜濾光片,一次捕捉,全色態與多光譜影像。太空中心葉組長說:「(抵達美國後)我們先檢查這個衛星,經過長途的運輸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損壞,檢察它的功能是否正常,(檢查)正常完後,接下來就是要對,裡面的一個推進系統,我們要做燃料罐裝的動作,這個罐裝做完以後,我們就是準備要跟火箭來對接。」太空中心葉組長說:「那它把我們(衛星)吊上去,安裝好以後,再把我們最後MLI,外面那層漂亮的金縷衣,包裹完整了以後準備要發射,SPACEX會把它裝在所謂的整流罩裡面,裝進去以後,整流罩會送到火箭工廠那邊,裝到第二截火箭上面,同時我們會把我們的設備,運到發射台,為衛星做最後的充電,一直充到發射前一個小時。」首顆衛星,命為齊柏林衛星,延續守護家園的信念,福衛八號未來也能展現在,國土安全農業以及防災,過去國科會曾透露,將陸續推動太空研發補助,加速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產業發展,力拚地面設備產值,在2025年增加800億元,衝上將近3000億。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這次其實福衛八號的第一顆衛星(FS-8A),它其實有超過20家本土的廠商,從衛星電腦電機,還有感測器致動器,總總還有推進,我想都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打造出來的。」而搭載福衛八號的,SPACEX獵鷹9號火箭,屬於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旗下太空事業SPACEX,其實也讓台廠受惠,帶動台廠多檔供應鏈,一起大賺太空財。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唾液快篩」全面上路! 警檢測毒駕3分鐘現形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吸毒後開車毒駕事件,嚴重危害用路人安全,刑事局宣布了,毒品唾液快篩,全面上路,警察只需使用試劑採集駕駛的口腔樣本,短短3到6分鐘,就知道有沒有吸毒,如果是陽性反應,車子就會被移置、保管,並吊扣駕照1到2年,要是拒絕檢測,將開罰18萬元。被警方攔查,汽車駕駛神情緊張,警方VS.毒駕嫌犯說:「不要動,不要動,你丟什麼東西啦。」員警注意到,他手上拿著電子菸,下一秒駕駛就想丟棄滅證,立即被壓制逮捕,警方VS.毒駕嫌犯說:「大麻電子菸嘛,對不對。」毒駕事件層出不窮,更有員警因公殉職,為了加強緝毒力道,刑事局昨(20)日通令全國警察機關上路執法,只要判斷駕駛有毒駕疑慮,就可以要求對方接受毒品唾液快篩檢測,警方說:「所以現在兩條線就都是陰性。」採集唾液檢測,最快3分鐘就有結果出爐,試劑準確率高達96%之外,一次還可以驗出7種毒品反應,包括海洛因、嗎啡、依托咪酯、愷他命等毒品,通通無所遁形。刑事局毒緝中心副大隊長鄭偉豪說:「如果呈陽性的話,除了依道交條例第35條,罰以3萬元以上,12萬元以下的罰鍰以外,同時也是移置保管車輛,還有吊扣駕照1-2年,那如果拒測的話,更是處以18萬,非常高額的罰鍰,同時吊銷駕照。」毒駕除了面臨高額罰鍰,警方也會依法採集尿液送驗,深入追查是否涉及公共危險罪,根據刑事局統計,去年共查獲2169件毒駕案,今年光是1到9月,就有5468件,整整多出1.5倍,毒駕上路罔顧自己及他人性命,執法單位硬起來嚴查毒駕,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住「頂加」注意!明年租屋補助新制上路 專家曝3大衝擊
國土署近日說明2026年租金補貼新制規定,強調新申請案件將以「合法住宅」為申請前提,若是頂樓加蓋、違建等非法建物,將無法領取租金補貼,但舊戶可有一年的緩衝。房市專家李同榮分析3大影響,強調新政策對經濟弱勢租客的衝擊最大。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2026汽車產業進入「選股淘汰賽」 3檔個股成焦點
2026 年車市看起來不再被關稅、補貼這些「外掛」牽著鼻子走,全球只剩溫吞小幅成長,真正上場的是公司體質與戰略硬實力。中國在高基期後降速、但新能源車滲透率首度過半,台灣則押注進口車稅率落地帶來回春。換言之,這一年不是產業大浪,而是選股淘汰賽:誰站對電動化、誰守得住毛利、誰跟得上市場節奏,才有機會在低速景氣裡跑出超額報酬。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通告聯合國!陸:如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闡明北京立場。傅聰表示,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大陸將堅決行使《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觀察/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鄭麗文講出這一句話的意圖何在?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講出「台灣有事」恐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強烈反彈,震怒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輸入中國...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高市早苗掀中日震盪!旅日網紅揭扎心事實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集體自衛權」的言論,激起北京強烈不滿,中日關係持續緊張,至今未見緩和。經常針砭時政民生、曾在中國微博坐擁800萬粉絲的科普網紅李汀直言,雖...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圾山主謀李有財是「特優里長」 賴苡任曝證據疑為民進「心肝寶貝」
高雄市燕巢區、田寮區月世界多處山坡地遭傾倒數百噸垃圾案,檢方查出岡山區碧紅里長李有財及他兒子李子森疑為主謀,遭聲押禁見。外界質疑李有財父子與綠營關係。國民青年軍賴苡任今(22日)發布圖文,揭露李有財曾於2018年被民進政府認證為「特優里長」,並指出其與多位綠營從政者關係匪淺,疑為民進的「心肝寶貝」。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也曾被戰狼惡搞 澳大利亞提醒日本注意中國伎倆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要求航空公司退票、下架日本影片、不讓日本水產進口,試圖藉此對高市早苗施壓。曾因主張追究Covid-19,遭到中國報復的澳大利亞,稍早也提醒東京當局留意北京的招數。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報導指出,中國針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祭出的劇本,在澳大利亞看來再熟悉不過。 報導指出,北京將貿易武器化,轉而採取「戰狼」策略,曾在2020年對澳大利亞出口實施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制裁,之後在現任的阿爾巴尼斯政府領導下,兩國關係(在中國面對川普高關稅壓力下)才重回正軌。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周威廉(William Chou)指出,「中國正在從政與外交製造衝突,試圖兩面夾擊高市早苗。」他認為中國想要「轉移人們對她對川普外交的成功,以及她在國內高人氣的注意力。中國此舉是一次非常笨拙的嘗試,但畢竟總是有所嘗試。」 報導指出,中國官媒新華社和《環球時報》本週都張貼梗圖醜化高市早苗,中國網民也攻訐高市,駡她是「巫婆」、「麻煩製造者」。昔日澳大利亞莫理斯內閣要求追究疫情擴散責任時,北京方面也曾推出了一系列懲罰性貿易
新頭殼 ・ 8 小時前
被陸通緝沒在怕!沈伯洋現身國際法庭喊話台灣人:這是一個長期抗戰
沈伯洋此行是應「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邀請出席會議,他指出,該組織集合來自近百個國家的政成員,民進亦為其中一員。他在臉書、Instagram與Threads上發布影片表示,身處海牙期間,除了參與討論,也希望透過外交管道讓世界更了解台灣與民主國家的立場...
CTWANT ・ 9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反彈 中國學者:中日爭端會平息 但亞太格局已改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言論,北京迅速採取一連串措施,包含抵制赴日旅遊、暫停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等。中國要求撤回相關言論,對日抗議擺出高姿態,中國學者指出,此次爭端最終可能以逐漸淡化、各自解釋收場,但亞太缺乏穩定的戰略結構和可靠的安全對話機制,未來兩國仍會有衝突。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4 小時前
重演諾曼第? 路透捕捉中國民船「演練登陸奪台」|#鏡新聞
路透社昨天(11/20)報導,分析今年夏天在中國廣東沿海的衛星空拍照,發現共軍正利用民船進行奪台演練。而且這些民船都是常見的標準商船尺寸,上面甚至可載運軍車,有些還配備「浮動碼頭」,方便船隻不靠港、也能卸貨。面對共軍對台威脅加大,美國跨派議員昨天提案,希望將對台「六項保證」納入美國法律;同時,美國國會轄下的委員會也主張,為強化美國防台的直接利益,台灣應出資,協助更新美軍駐菲律賓的基地。
鏡新聞 ・ 1 天前
中國憂心挺台骨牌效應 高市台灣有事論帶起「戰略清晰」 經濟脅迫組合拳 日本社會戲謔「習近平小熊維尼照」反殺 英國MI5:中國利用美女當網路間諜|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6:03 和肉也不吃了 經濟脅迫擴大 7:44 騙神明 中國男淺草寺投冥幣 ◎日本高市內閣關於「台海有事 日本有事」的立場,中方發起一系列經濟脅迫反制。原本預計重新開放的水產與牛肉,都突然喊卡。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此舉引發日本國內對經濟衝擊的憂慮。《華爾街日報》甚至分析,若中國的經濟施壓延伸到工具機等關鍵產業,恐怕是衝著日本執政選區與高市政權而來,因為這些選區與中國供應鏈和市場緊密相連。中國為何無法複製2012年的反日浪潮?中方最怕日本在這場衝突中做什麼事,改變整個印太情勢? ◎英國安全機關軍情五處 MI5,最近向英國國會警告,中國情報機構「國安部」利用年輕女性外貌的LinkedIn帳號,假冒是公司企業或獵人頭,接觸英國政治圈職員,用介紹工作機會話術鬆懈對方防範,以取得英國政府內部敏感資訊。英國安全事務國務大臣已宣布多項措施,加強政府內部資訊安全,防範中國特務滲透。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福島核食解禁引質疑 卓榮泰背書:20餘萬件檢驗均合格!
行政院近日宣布全面解除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管制措施,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質疑此舉是否與近期「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緊張情勢有關。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出席台61線西濱公路改善工程動土典禮時,針對此議題做出回應,強調此次調整完全依據科學檢驗結果與法定程序進行。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看穿中國攻勢本質 產經新聞:想要和平就得支持高市早苗的說法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針對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有關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的答詢,採取諸多強硬反應。《產經新聞》論説委員長榊原智稍早撰文指出,中國目前對日攻勢的本質可以被視為對日本國家安全核心要素的「攻擊」。日本正處於十字路口,必須決定能否抵禦這項攻勢並維護和平。 榊原智指出,高市首相並非僅僅在談論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衛台灣。她指的是中國可能對台灣實施軍事封鎖,然後武力鎮壓前來解除封鎖的美軍。她是在討論如果美軍遭到攻擊將如何應對。 榊原智說,想想看:台灣距離日本與那國島僅111公里。如果美國軍艦或飛機在日本附近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而自衛隊卻袖手旁觀,會發生什麼事?美國民眾和政府將會義憤填膺,日美同盟也將不復存在。即便首相收回言論,同盟的影響力仍會日益削弱。無論如何,日本都將發現自己孤立無援,面對一群反日、擁有核武且好戰的專制國家:中國、朝鮮和俄羅斯。 榊原智說,中國的習近平政權並未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如果被迫考慮除了美軍之外還要應付自衛隊,那麼入侵台灣的難度將會更大。他們之所以對日本發出如此尖銳的威脅,只是因為他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即使中國併吞了台灣,也無法保證它會就此停手。他們有
新頭殼 ・ 2 小時前

核食即起解禁! 藍委:政治算計 食藥署:有科學實證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中日關係緊張,中國宣布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不過,剛好我衛福部食藥署昨(21)日緊接著公告了福島五縣核食管制全面解禁,未來都將比照一般食品查驗,國民立委李彥秀質疑時機點敏感,有政治算計。但食藥署強調,自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驗超過27萬批次,不合格率為零,規範調整是基於科學實證,無關政治。總統賴清德(11.20)說:「也許現在是吃日本料理的好時候了。」對著鏡頭秀出日式午餐,有來自北海道的干貝和鹿兒島的鰤魚,總統賴清德以行動,表達在中日關係緊張情勢之下,台灣對日本的支持,不過就在隔天昨(21)日,衛福部食藥署也緊接著公告,福島等五縣的核食管制全面解禁,福島核電廠。回顧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事故,我國因此緊急公告,暫停進口受輻射污染風險地區食品,2022年,衛福部先逐步調整輸入規範採「風險產品管制」,包含5縣市指定產品禁止進口,11縣市部分高風險的開放品項則須檢附雙證,如今災後14年。食藥署依科學數據,認定我國對日本食品之風險評估的,額外輻射暴露風險為「可忽略」,且預告期間並未接獲反對意見,因此這些規定如今也將全數取消,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進口食品管理一致標準,但新規一出也引發藍營立委質疑,立委(國)李彥秀說:「在敏感時機,開放福島的食品全面解禁,以政治算計凌駕民眾權益。」以政治算計凌駕民眾權益,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說:「依據科學的數據的分析,我國目前對日本食品的風險評估,額外輻射暴露的風險,是可忽略的。」 依據科學的數據的分析 ,我國目前對日本食品的風險評估,額外輻射暴露的風險是可忽略的,食藥署拿數據澄清。從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測超過27萬次,針對福島等五縣2022年起也達到2萬4千多次,檢測結果全數合格,立委(民)陳培瑜說:「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對日本的食品採取正常開放。」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對日本的食品採取正常開放。實際上除了中港澳以及南韓,仍然對日本食品維持「全面禁止」,俄羅斯則是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其他國家包含美國加拿大英國等49國,早在2023年以前就解除日本食品限制,回歸常態管理,食藥署強調未來也會持續把關,來自日本及各國進口食品的輻射抽驗,保障國人「吃」的安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