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狗被駭會「傳染」?全球首份機器人資安白皮書揭真相
從汽車到機器人,當AI不再僅存於雲端,而是化身為能感知、決策、行動的實體時,傳統資安防護網已難以應付。趨勢科技旗下、車用資安龍頭VicOne發布全球首份「機器人資安白皮書」,揭示一場全新的攻防戰與潛藏其中的巨大商機。例如,未來當一隻機器狗被駭客入侵「中毒」,它的錯誤動作竟然也會「感染」到其他裝置?
當AI從雲端伺服器中解放,長出四肢、裝上眼睛,化身為工廠產線的協作手臂、穿梭街頭的物流機器人,甚至是居家照護伙伴時,駭客的攻擊目標不再只是竊取數據,而是直接操控、影響物理世界。
「電腦如果被ransomware(勒索軟體)鎖了,只要備份就好了。」 VicOne執行長鄭奕立一語道破實體AI時代的資安危機,「(機器人)可能打破玻璃,可能跌倒,變成會影響到實體。」
在實體AI浪潮下,相關軟硬體技術持續迭代,這家趨勢科技旗下專注車用資安的新創,如今正將戰線延伸至更廣闊的機器人領域。
七成駭客攻擊相似!從車用資安切入機器人
「我們很幸運是從車用開始,車用跟機器人有先天的相似性。」鄭奕立分析,汽車與機器人的軟硬體整合技術上,相似性高達七成,包括底層的微控制器、藍芽或CAN Bus通訊協定等,許多零組件與技術都可共通。
這讓VicOne得以挾帶車用資安的深厚經驗,快速切入機器人領域。然而,鄭奕立形容,這30%相異之處正是讓智慧機器人「相對危險」因素。這些全新挑戰,源於新一代機器人與人類及真實環境的互動性大幅增加,而這歸因於讓機器人大腦可以感知、辨識推理,並產生行動的「VLA模型」,構成了新的攻擊鏈。
首先,駭客可針對感知層的攻擊,透過偽造訊號,欺騙機器人的攝影機或光達等感測器,讓它「指鹿為馬」,做出錯誤判斷;決策層攻擊則是AI模型的核心戰場。透過「惡意提示詞注入」(Prompt Injection)、「數據汙染」(Data Poisoning),攻擊者能誘使AI模型產生錯誤的判斷與認知。
最危險的一環,則是針對行動層攻擊。當機器人被駭,如果只是中毒、癱瘓,那造成的損害與過往物聯網類似,但若遠端遙控機器狗衝撞設備,可能導致產線停擺、財物損失,甚至直接對人類造成傷害。「差異最大就是實體執行,所以實體執行產生的資訊安全就變得更重要。」鄭奕立說。
從韌體後門到AI蠕蟲,機器人帶出新型資安威脅
為了因應日趨複雜的威脅,VicOne也於9月推出全球第一份《AI 機器人資安風險與防護白皮書》,由Lab R7團隊主要製作。該研究室早在2023年底便成立,可見VicOne早已看準新世代機器人快速發展下,資安需求也將跟著水漲船高。
Lab R7負責人張裕敏笑說,取名巧思正是「Robot和7」,是為了向1939年世界博覽會上登場、全球最早的人形機器人之一「Elektro」致敬。
這份白皮書便羅列出各種機器人可能受到駭客攻擊的可能性。尤其,機器人的機構建複雜,過往針對IT、OT、汽車的攻擊模式,皆可套用於智慧機器人。
張裕敏解釋,許多機器人製造商為了求快,使用了未經更新的作業系統,或是韌體出廠時,忘記移除除錯端口,為駭客留下了可乘之機。除了傳統的後門、木馬程式、韌體漏洞,但真正令人擔憂的是針對AI模型本身的新型攻擊,幾乎像是科幻電影情節真實上演。
一隻機器狗中毒,會大規模傳染
他以「蠕蟲攻擊」為例,一旦模型出現漏洞,一連串特定動作便可引發錯亂,「只要順序符合,它看到這幾種動作、理解後就中毒了。」換言之,一台中毒的機器狗做出特定動作,就能大規模「傳染」周圍的機器狗。
不僅如此,若利用AI自主編寫程式的能力,駭客甚至不需親自植入病毒,只需下達一組精心設計的指令,讓機器人內建的AI模型在地端編寫惡意程式並執行。這種攻擊方式能繞過傳統的病毒碼掃描,防不勝防。
為了因應千變萬化因AI而生的機器人資安攻擊,防護方也以AI應戰。「我們用AI去攻擊AI,」張裕敏解釋,VicOne透過自動化的「紅隊演練」系統,模擬各種已知的和潛在的攻擊手法,對AI模型進行壓力測試,避免AI模型出現不可靠的舉動。
鄭奕立補充,尤其當前許多機器人公司並不會從頭開始自建基礎模型,紅隊演練也可避免AI模型因用戶未知的功能而曝露在駭客攻擊的風險下,「不然很危險,因為你不曉得這個model提供什麼能力,只要惡意提示詞進去,它就會照做。」
應建立機器人安全營運中心
針對已部署在外的機器人,VicOne也指出應建立「機器人安全營運中心」(Robot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7x24小時即時監控,一旦發現機器人出現異常行為或遭受攻擊,能立即發出警報並採取應對措施。
這套類似於機器人的全新的免疫系統,涵蓋開發、測試到營運階段,目前VicOne已提供軟體完整解決方案給美系客戶,也與帝濶強強聯手,推出隱私加資安的全方位防護系統,透過在地端加密資料,並兼具資安防護,即將登上2026年CES大展。
「現在最大的potential market(潛力市場)就是美國。」鄭奕立指出,美國已有一些私人警衛公司已採用巡檢機器狗,以降低高昂的人力成本,「他們現在做的,基本上都沒有把資安加在裡面。」除了瞄準美國巡檢商機,VicOne也和與醫療照護機器人展開測試,逐步將這套防護藍圖落地。
中美科技競逐,資安成實體AI商機新賽道
事實上,在中美科技角力下,實體AI商機有與「非紅供應鏈」息息相關,已成影響廠商布局的因素之一。「美國法規很明確,只要供應鏈中含有來自特定國家的軟體,整車就無法進入市場。」鄭奕立解釋,若科技競逐繼續,未來機器人產業也將比照辦理。
這為台灣創造了絕佳的戰略位置。放眼全球機器人市場,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等美國大廠的產品性能頂尖但價格昂貴;日本專注於高階工業應用;中國產品雖便宜,卻仍有揮之不去的資安與品管疑慮。台灣憑藉強大的ICT製造實力與成本控制能力,恰好卡位需求最廣大的中階主流市場。
而要將這份優勢轉化為訂單,關鍵就在於「可驗證的安全性」。「台灣廠商必須導入『安全始於設計(Security by Design)』的觀念。」張裕敏補充,透過建立完善的軟體物料清單(Software Bill of Materials, SBOM)管理機制,證明產品從裡到外都是乾淨、可追溯的。
鄭奕立觀察,來自歐盟的法規也有望成為強力推手。歐盟的《AI法案》、《網路韌性法案》(CRA)等規範,都已將資安列為市場准入的必要條件。未來,隨著相關法規逐步齊全,能提供完整資安驗證與追溯能力的廠商,將掌握進入歐美市場的黃金門票。
從智慧座艙到人形機器人,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入我們的物理生活。鄭奕立認為,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擁有數個機器人伙伴。
當人機共存將成為常態,資安攻擊的邊界也將更加模糊。個人資訊在各種載體之間流通,家中的陪伴機器人,可能被駭客透過手機、智慧家用電器,甚至是另一台路過的機器人所控制,也讓資安防護更顯重要。從虛擬到實體,這場資安典範轉移,不僅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也成為台灣廠商突圍的藍海賽道。
其他人也在看

才用1個月! i17宇宙橙「褪成粉」 果迷哀號:機王
iPhone 17 Pro系列「宇宙橙」人氣高,不過卻有果迷入手不到一個月,拆下手機殼後發現鏡頭旁竟然褪成粉色,讓果迷好傻眼,後來直營店則是免費幫換背板。專家分析除了可以包膜或裝殼之外,也盡量不要用強烈化學成分的清潔用品。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第一次用手機是什麼型號?大票網友「點名一手機」:傳說級
你還記得自己用的第一支手機是什麼型號嗎?隨著時代變遷,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遍,有網友也忍不住好奇「大家第一次用手機是什麼型號?」掀起大票網友討論。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蘋果用戶注意!LINE1功能傳災情 官方曝修復方法 這幾款iPhone遭淘汰
蘋果用戶近日在使用 LINE 時傳出災情:開啟支援中心後,無法退回上一頁,或退出畫面時持續讀取中,導致無法查看自己前往的頁面。對此,LINE官方公布了解決方法,用戶只需將iOS版LINE升級至15.18.0,即可解決此問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三星Galaxy手機裝以間諜軟體? 外媒曝:「默認」安裝程式 幾乎無法刪除
[Newtalk新聞] 隨著科技發展不斷進步,民眾對於資訊安全的關注程度也日益提升,越來越多民眾將保護個人資安視為使用電子產品的優先事項。近期有外媒爆料稱,在中東地區販賣的部分三星產品中,裝有幾乎無法被刪除、持續蒐集用戶個人資訊的以色列間諜軟體「AppCloud」。雖然許多網友針對以色列間諜軟體可能造成的資安風險表示擔憂,但截至目前為止,三星仍尚未針對相關指控進行表態。 根據卡達媒體《半島電視台》報導,總部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長期關注西亞與北非地區數字安全的非政府組織「社群媒體交流會」( SMEX ) 近期再次三星的產品提出指控,認為該公司在旗下的 Galaxy A 系列與 M 系列手機中,預先裝有「AppCloud」這個以色列間諜軟件,且無法透過傳統方法禁用或解除安裝,對三星手機用戶的資訊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不過這項報導尚未獲得證實。 報導稱,「AppCloud」是由以色列 IronSource 研發的手機 APP ,可用於下載其他存在於商店內的 APP 應用程式。然而,「AppCloud」卻在協助用戶下載 APP 的同時,暗中蒐集用戶的個人資料與偏好,對三星手機用戶的資訊安全造成
新頭殼 ・ 1 天前
LINE用戶注意!官方示警「少一步驟」 帳號被盜恐救不回來
LINE官方公告提到,即日起,每季透過「ServiceMessages」向未完成綁定的帳號發送提醒,呼籲用戶盡早檢查設定,確保帳號安全無虞;另外也說明,此帳號為專用系統管道,用戶無法封鎖,目的在確保重要安全資訊確實送達。而近日收到「帳號健檢」訊息的用戶,代表綁定尚未完整,需...
CTWANT ・ 14 小時前
鴻海科技日/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全球出貨量狂飆14倍
人形機器人熱潮在輝達推波助瀾下快速成型,市調機構Counterpoint表示,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只有1萬8千多台,但到了2030年,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預估將來到25.6萬台,出貨量將比今年暴增超過14倍,相當於5年內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高達69.7%。
鏡報 ・ 1 天前
Cloudflare 全球死機,X、Canva、ChatGPT等服務未能使用,回報死機的 downdetector 也 down 了
互聯網基礎設施巨頭 Cloudflare 於香港時間今晚(11 月 18 日)爆發嚴重故障,導致全球大量網站與應用程式無法連線。受影響名單包括社交平台 X(前稱 Twitter)、設計工具 Canva、甚至 AI 巨頭 OpenAI 等熱門服務。這場「數碼災難」最諷刺的一幕,莫過於專門用來回報死機狀況的網站 Downdetector,竟也因為使用 Cloudflare 的服務而跟隨「陪葬」,令用戶求助無門。
Yahoo Tech ・ 1 天前
Y拍二手手機鑑價:電池健康度、品相與轉售價值全攻略
在 Yahoo 拍賣平台上,二手手機的交易總是充滿了機會與風險。對於買家來說,最怕的就是花大錢買到「虛有其表」的機子,結果入手後才發現電池續航力差、外觀瑕疵多,導致未來想轉手時,手機的轉售價值(俗稱的殘值)大打折扣。
Yahoo好好買 ・ 20 小時前
賴清德:恐成資安破口 避免下載資安疑慮中國製程式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9日電)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希望所有的公職能協助政府宣導,呼籲民眾與企業能提高警覺,避免下載具資安疑慮的中國製應用程式,降低資訊外洩風險,與成為資安破口的可能。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避難容納人數差很大 徐巧芯轟「普發戰爭手冊」失去意義
國防部新版「全民國防手冊」19日起普發至全國家戶約983萬戶,針對手冊建議民眾聽到空襲警報需尋找避難點,可下載警政服務、消防防災e點通查詢附近避難點。但藍委徐巧芯質疑兩個APP顯示的容納人數差很大,資訊都沒有統籌好,發手冊的意義不就失去一大半?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macOS Tahoe 26.2測試版導入「Edge Light」功能,讓MacBook螢幕秒變視訊補光燈
蘋果稍早釋出了macOS Tahoe 26.2開發者測試版 (Developer Beta),此次更新中被發現的一項名為「Edge Light」 (邊緣光效)的新功能,將能解決視訊會議時的光源痛點問題。
Mashdigi ・ 1 天前
中國利用AI滲透 賴清德示警:避免下載有資安疑慮中國應用程式
民進今(19)日舉行中常會,總統、民進主席賴清德示警,中國藉由各種手段試圖滲透台灣社會,AI協助的數位滲透,成為重要手法之一,日前國安單位抽測中國製的生成式AI,發現普遍存在資安風險,中國極有可能透過這些AI模型,侵犯台灣民眾的個人隱私,進而發動像是駭客攻擊、認知作戰與精準監控。
太報 ・ 15 小時前賴清德:中國恐藉AI模型危害台灣國安 籲民眾勿下載
國安局日前示警「DeepSeek」等5款中國開發的AI語言模型存在資安風險,建議國人避免下載。兼任民進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今天(19日)表示,中國極可能透過AI模型侵犯台灣民眾的隱私,進而發動駭客攻擊、認知作戰,危害台灣的國家安全。賴清德呼籲國人及企業提高警覺,避免下載具資安疑慮的中國製應用程式,以免成為資安破口。 國安局日前發布新聞稿表示,經測試,發現5款中國開發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語言模型,包括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通義千問、騰訊元寶普遍存在資安風險與內容偏頗等問題,建議國人避免下載。 民進19日召開中常會,兼任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在會中針對資安問題發表談話。 賴清德表示,近年人工智慧科技快速崛起,已經是全球先進國家發展的重點,尤其是生成式AI語言模型的發展,應用範圍更為廣泛,為人類生活帶來更便捷、更快速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威脅跟挑戰。 賴清德指出,台灣不僅身處第一島鏈的關鍵防線,也是全球資安風險的最前線,中國藉由各種手段試圖滲透台灣社會,AI協助的數位滲透更成為其重要手法之一。 賴清德說,國安單位日前抽測中國製的生成式AI,發現普遍存在資安風險,中國極可能透過這些A
中央廣播電台 ・ 15 小時前
挑戰ChatGPT! Google推Gemini 3 稱能將你的想法化為現實
【緯來新聞網】Google 正式推出最新一代 AI 模型 Gemini 3,被視為邁向通用人工智慧(
緯來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中國製AI存在資安危險 賴清德呼籲「資安即國安」強化數位韌性
民進今天(19日)召開中常會,據轉述,總統兼任民進主席賴清德致詞時提到人工智慧科技、資安風險等議題,賴清德表示,台灣不僅身處第一島鏈的關鍵防線,也是全球資安風險的最前線,中國藉由各種手段試圖滲透台灣社會,AI協助的數位滲透,更成為其重要手法之一。日前,國安單位抽測中國製的生成式AI,發現普遍存在強迫同意不合理隱私條款、過度蒐集個資、逾越使用權限等資安風險,「資安即國安」,政府會持續提升國家數位韌性。
鏡報 ・ 14 小時前
賴清德示警中國AI存資安風險 籲避免下載「疑慮中製程式」
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19日)在民進中常會上提醒,中國製生成式AI存在資安風險,可能侵犯個資並危及國家安全,中央部將舉辦資安課程,他呼籲公職協助政府宣導,提醒民眾與企業提高警覺,避免下載具資安疑慮的中國應用程式。
鏡新聞 ・ 12 小時前
蘋果用戶遇LINE卡頓 官方祭出「1招」可排除問題
生活中心/李筱舲報導LINE是許多台灣民眾日常使用的通訊軟體。最近有部分LINE用戶反應,使用iPhone開啟LINE的「支援中心」頁面時,會出現卡頓的情形,畫面會停在讀取中的圖示,無法順利載入頁面。對此,LINE於昨(18)日公告,建議用戶將iOS版的LINE APP更新至最新版本,就可解決此問題。
民視 ・ 19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