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批評香港小學開放簡體字考試:一文看清爭議何以再起
網媒披露香港兩所官立小學允許學生在校內考試中以中文簡體字作答,引發不公質疑。事情因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加入批評校方而引起廣泛關注。
曾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梁振英發文質疑,中國大陸學生赴港學習為何不努力學習繁體字,並稱「教不嚴,師之惰」。
但與此同時,也有北京在港官媒和親北京學者撰文,質疑「部分港人對簡化字心存抗拒」,提出香港社會須對簡體字「面對現實,擺正心態」。
中文簡體字在校園應用所引發之爭議在香港與澳門時有發生,BBC中文嘗試梳理這新一輪爭議的來龍去脈。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4kVUskl3ZXM
「官校允許簡體字考試」爭議如何曝光?
11月5日,網絡媒體「教育刺針」發文稱,接獲讀者傳來香港沙田官立小學傳來的一張「特別通告」,宣佈「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中,接受學生使用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範的正規簡體字作答」,
這份於11月3日發出的通告稱,新措施適用範圍是二年級至六年級,即7歲至11歲學生。又稱「若學生已掌握繁體字,無須刻意轉用簡體字作答」。
https://www.instagram.com/p/DQpPLpEkdxk/
據香港特區教育局統計,香港目前有近32萬名小學生,其中,自2019至2020學年至2024至2025學年,累計有2.32萬名「首次入學的內地來港學生」。
另一方面,截至2025年10月,香港共有611所小學,其中33所為官立,佔5.4%。「官立」者即由香港特區政府直接辦學並管理,其教職員同時是公務員——但並非所有政府學校的名字中都會包含「官立」二字——這有別於佔70%的「資助小學」,由各式各樣的民間團體或宗教組織按照政府規章制度辦學。
在家長通告曝光之際,有人在國際請願平台「Change.org」上發起題為「懇請校方立即撤回容許學生於測考中使用簡體字的新評分標準」的簽名活動。截至13日為止,有約380名獲網站認證的聯署人支持。
聯署信稱,「校方未有為教師提供相應培訓,更在測驗前三天突然公布政策,大家無所適從」,「在10月25日家長日亦未有提及或諮詢家長,令人合理懷疑政策是在評估成績出現後,受部分內地背景家長壓力下倉促推行」。
其他香港媒體相繼跟進報導後,先有媒體披露,西營盤李陞小學早於上一學年初——2024年9月——便已實施同類安排,然後梁振英也開腔評論此話題。
梁振英在Facebook發文說:「『內地背景或習慣使用簡體字的學生』來了香港上學,不習慣使用繁體字是現實,可以理解,問題是既然來了香港,而香港是使用繁體字的特區,為什麼不努力學繁體字?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
梁振英寫道說:「學生學習繁體字的進度和成績是一碼事,學校放棄要求,放棄教的責任是另外一碼事。」
「教不嚴,師之惰。」
香港小學為何主動給簡體字開綠燈?
沙田官立小學這份於11月3日發出的通告稱,校方「一直致力營造共融、公平的學習環境,並重視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與文化適應力」,「為照顧學生背景日趨多元的學習需要」,作出此決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小學女校長向BBC中文分析說,事發原因可能是特區政府「高才通」移民政策等原因下,學校大量招收中國大陸學生所致。她沒曾聽聞過別的小學允許使用簡體字答卷。
但這位校長不認為校方決策源於大陸學生家長施壓,「估計應該是學生學習追不上——廣東話學習加繁體字寫字——而學校想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而好心做壞事的政策」。
香港特區教育局恆常發佈的統計數字中,並未給「首次入學的內地來港學生」按照其入境身分作分類,因此難以確定「高才通」如何影響香港小學生源。
11月13日,李陞小學舉行各級考試,包括牽涉中學學位分配的小六升中呈分試。香港《經濟日報》在校門外採訪到的一位小六學生母親說,她一家是透過「高才通」計劃移居香港,她有聽聞校方容許學生在測驗考試中使用簡體字,覺得這是「挺人性化」的做法。但在平日家課作業中,若兒子寫了簡體字,老師批改時還是會視為錯字。
《經濟日報》還引述另一位「高才通」移民張先生說,他沒曾聽聞李陞小學允許簡體字答卷的措施,而且認為既然來港就學,應該堅持學習繁體字和粵語。雖然複讀小一的女兒覺得繁體字難寫,但他也陪同練習,希望一同融入。
時間回溯到2016年,特區教育局發表《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諮詢文件,建議小學生須認識簡體字,引發社會爭論。教育局當年2月發表題為《繁簡字問題正面睇》的專門聲明回應稱,「繁體字的地位毋庸置疑」。此後,讓小學生學習簡體字的政策未曾正式推行。
該聲明還說:「教育局並沒有計劃在中、小學階段規範學生在常規課堂内學習簡化字,亦並不評審以簡化字編纂的教科書,更無所謂以簡化字取代繁體字、『一體化』或令繁體字消失的含意或意圖」
對於兩家官小新考試測驗政策所引發的新一輪爭議,教育局以書面答覆BBC中文查詢稱:「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未有改變,因應不同學習階段及需要,學生應具備正確認讀書寫漢字的能力。」
以簡體字答卷,家長為何反對?
簡體字答卷爭議曝光後,沙田官立小學對至少兩份香港報紙稱,校方此舉「主要出於對學生福祉的考量,並無意圖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且將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支援。
11月6日,沙田官小一位曾姓學生母親對香港商業電台稱,據她從家長通訊群組與她所稱的校內消息所了解,事情的起因是有十多名大陸插班生,在一週前的「測驗前評估」中,答卷錯字「很厲害」,錯字分全扣的話足以導致考卷零分,才出此對策。
BBC中文無法獨立核實此說法,沙田官小也未向香港媒體談及此事。
這位曾小姐還說,她在當天早上連同七位家長與校長李麗梅會面約一個小時,校長承認新措施推行過急,但要如何補救,仍需跟校內中文科教師以及教育局再作商討。
沙田官小的家長通告中提到,校方「參照香港教育局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對公開考試的相關指引」制定新政策。
考評局作為專門主持公開考試的獨立法定機構,受教育局委託,主辦面向小三、小六及中三學生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考試,目的是評估不同學校有關級別學生在完成學期時,在中文、英文、數學三科的基本能力水平,「以改善學與教」。
參考官方公開的2024年小六評估中國語文科評卷參考,閱讀、寫作考卷均「接受學生使用規範的簡化字作答」,而有關規範「以(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最新頒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準」。
考評局官網說明,TSA考試的學校報告「不會列出個別學生的成績,所以不會影響學生升班或升學」,「成績也不會用作升中派位」。
但家長曾小姐向香港商台解釋,校內測驗考試會被計入學生個人成績,因此TSA與校內考試不能類比。而由於簡體字筆劃少、字型簡單,答卷速度「必然快很多」,習慣書寫繁體字的香港本地學生的答卷時間會因有同學獲准書寫簡體字而變相減少,形成不公平競爭。
曾小姐說,一些家長認為問題不大,「豪畀佢一分半分」(慷慨地讓一球半球),但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只是零點幾分的差別,便足以影響學生的校內全級名次,因此堅持寸土不讓。
她說,家長們要求校方全面撤回新政策,「因為內部排名能影響升中的啊」。
接受BBC中文採訪的匿名香港小學校長評論說:「其實可以有多一點折衷辦法,包括一些不計分的進展性評估、功課等等,可以容許學生用簡體字作過渡性處理安排——也許是一到兩個月的寬限期。」
「但對於計分的考試或評估,公平性是重要的。一般學校都會跟從教育局的政策,而呈分試級別的家長特別看重。」
香港特區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功能界別參選人,現任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鄧飛接受同一個商台節目採訪時說,他同意沙田官小的決定或會讓書寫繁體字的學生覺得「蝕底」(吃虧)。
身兼親北京工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副主席的鄧飛評論說,此等措施事關重大,應該先諮詢家長意見。
另一位教育界功能界別參選人,香港城市大學張澤松教授稱,對家長們的關注完全理解,應讓學生在最公平、有益環境之下學習。
張澤松還說,正所謂「入鄉隨俗」,來到香港用繁體字毋容置疑,但學生在小學仍在學習寫字的階段便繁簡混用,「確實不是太好」,建議學校應優先使用繁體字。
「Change.org」上的聯署請願信還提出了另一個家長們的憂慮:教師認讀簡體字能力存疑,也未有給教師提供相應培訓。香港特區教育局對BBC中文回應稱:「教育局製作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和《中英對照香港學校中文學習基礎字詞》的內容均包括簡化字對應字形,以作學校教學參考。」
移居澳洲港人,前「本土派」政治活動人士陳樂行在其宣傳捍衛港式粵語文化平台KongHub上撰文質疑,小學教授或評核中使用簡體字,與教育局現行指引並不相符。
陳樂行還指出,部分沙田官小家長正考慮要求教育局釐清校方是否有權擅自更改評核字體標準。沙田官小回應香港媒體查詢時確認,允許學生在考試中以簡體字答卷,屬「校本決定」。
特區政府於2005年推出「校本管理」政策,將一些學校決策權力下放至資助學校的法團校董會,而官立學校則自1999年起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執行與法團校董會相似的職能。分別在於,校管會一般會派駐教育局高級官員。例如沙田官小校管會是由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葉秀媚擔任主席。
BBC中文曾詢問特區教育局,允許考試測驗使用中文簡體字作答,是否屬於校本管理權限範圍,以及其具體審批層級。政府一方只回覆稱:「教育局已提醒校方須持續檢視和優化校本評估政策,如有改動須向持份者作充分解說,協助家長明白有關安排。教育局會繼續與校方保持緊密聯繫,提供適切意見及支援。」
捍衛繁體字與推進簡體字:雙方都在說甚麼?
在評論沙田官小風波的網帖中,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強調在香港保留使用中文繁體字「有必要」,無論是香港政府公文,所簽發的證件等,「無一不用繁體字」。
「『學而知之』,上學就是為了學,去英美留學,一樣要努力學好英文,學繁體字比學英文難嗎?不學繁體字,可以不學粵語嗎?」
一些香港親陣營知名人物在梁振英帖文下留言表達支持。前立法會勞工界功能界別議員潘佩璆稱:「香港踐行『一國兩制』,就要認認真真地做。這是國家賦與香港的任務。」
網紅「玻璃朱」朱庭萱跟帖說:「簡體字是當年給沒有學識的農民用,現在全中國有學識之士多的是,我覺得繁體字有它的存在價值⋯⋯在香港,應該保留繁體詞彙粵語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一國兩制』。」
另一邊廂,「Change.org」上的沙田官小家長聯署信批評,是次新政策「不但損害大多數本地學生的利益,亦可能激化中港矛盾,影響校園和諧,並削弱校方誠信與測考制度的公信力」。
「教育刺針」經營者,移英港人楊穎宇評論說:「假如測考中使用簡體字不是出於政治考慮而是真正的『特殊教育需要』,但批准使用會對主流考生造成不公,便應反其道而生,縮減考試時間,最低限度是象徵性減時5-10%。」
「若校方堅持容讓學生在測考中使用簡體字的同時不調節測考時間,便可理解為該政策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提供長遠誘因,誘使更多學生學習並便用簡體字,慢慢改變香港的漢字生態,為繁簡地位互易打開缺口。」
楊穎宇曾是香港考評局發展部經理。香港教聯會理事林伯強前不久曾撰文,公開指控「教育刺針」專頁「打著教育旗號,實則從事『軟對抗』活動,惡意抹黑香港及國家安全工作,煽動社會分化」。
中國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中聯辦)所持有媒體大公文匯網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稱,沙田官小的政策,說明校方「能夠正視校內有內地背景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或難以全面掌握繁體字」,「確實是一項開明公允、情理兼顧的校政」。
文章還說:「繁體筆劃繁瑣過簡體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僅就這一點而言,也足以說明學習並使用簡體字具有更大的優勢。」
「近年來,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認知簡體字已經成為一個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關鍵是整個社會需要面對現實,擺正心態。」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陳凱文則撰文不點名反駁梁振英說:「香港市民可按其習慣繼續使用繁體,但其他地區的中國公民來港,沒學習或使用繁體字的法律義務,本地法例亦沒硬性規定所有學校必須教學生認識繁體字,而且公開試本來便准許學生使用簡化字或繁簡並用,何解學校校內測考跟隨,要當成問題並被拿來大做文章?」
全國港澳研究會為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支持的官方智庫。陳凱文的短篇文章結論說:「似乎,一切還是源自部分港人對簡化字心存抗拒。」
在此次香港官小簡體字風波之前,港澳地區最近一次爆發校園簡體字應用爭議,可追溯至2024年6月。當時澳門嘉諾撒聖心中學小學部改用中國大陸出版之簡體字中文科教科書,引起一些家長憂慮學童難以正確學習、書寫繁體字,並向特區教育暨青年局發公開信。校方曾兩度發文堅持更換教材,但最終同意改用教青局出版的繁體教材。
澳門特區教青局當時發表聲明稱:「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滙的國際城市,培養的人才既要面向國際,亦要融入國家發展,在語文教學上須兼顧多元培育,讓繁體字與國家規範漢字同時兼備。」
香港特區教育局在2016年發表的專門聲明也曾指出:「繁體字廣泛應用於香港的社會生活層面,學生必須掌握繁體字,以便學習和溝通傳意,為升學和工作準備。」
實際上,雖說香港與澳門實行「一國兩制」,而與推行簡體字相關的中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並未被列入兩地《基本法》的附件三,因而不在港澳實施,但中國教育部2021年6月曾發表《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提出香港須「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化字的地位」。
但在此之前,教育部於2020年11月就一份由中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兩岸三地繁簡體字互認互通的提案》答覆稱,「無論是港澳台地區使用的繁體字,還是內地使用的簡化字,都屬於統一的漢字系統,同屬中華文化」,並未提出應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之類的意見。
香港大學於2008年曾有一份文學碩士學位畢業論文研究在香港推行簡體字教育的可行性,作者譚麗萍指出當中「困難重重,阻力頗大」,例如港人「滿足於對繁體字的優越感」,「教師態度有保留」,「教育局態度消極,簡化字教學支授缺乏」,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繁簡混淆情況等。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16年5月曾發表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對於應否在中學或小學課堂學習簡體字,受訪的722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當中,50.8%不贊成,41.0%贊成。
而在沙田官小與李陞小學簡體字新政曝光後,社交媒體平台Threads上有人以「如果香港推行簡體字,會是以下哪一種情景」為題發起投票,參與的270人當中,52%認為「香港不再是特區」。
其他人也在看

北海道大雪!台灣夫妻登日媒封面 「包成羊咩咩」萌翻全場
日本寒流來襲,北海道小樽天氣急凍大飄雪,一對台灣觀光客因全身包緊緊、宛如「羊咩咩」的可愛造型受日媒採訪爆紅;寒流下的小樽天氣、積雪狀況與觀光客反應全被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小時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2 小時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苗栗地震「震出翻盤」!命理師預言2026選情
[NOWnews今日新聞]苗栗縣竹南鎮17日深夜至隔日清晨,一連發生三起地震,最大地震規模3.8,花蓮也地牛翻身,都屬於極淺層地震。對此,命理師高輔表示,透過占卜進算出「空亡卦」,接連地震意指選情翻盤...
今日新聞NOWNEWS ・ 56 分鐘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侯湘婷消失演藝圈18年!閃嫁捷安特小開當2寶媽 近況曝變家長會長
曾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走紅的玉女歌手侯湘婷,淡出演藝圈18年後,近日意外在中部某國小的家長會長交接活動中現身,引發熱烈討論。43歲的她身穿優雅紫色禮服,氣質清新如昔,凍齡的模樣讓粉絲驚呼「完全沒變」,再度掀起外界對她近況的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被虐殺800點!輝達「應收帳款飆破1兆4千億」Blackwell供應鏈急凍 台積電下挫55元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一早即遭國際利空重擊,開盤重挫超過800點,指數最低一度摜至26,570點,幾乎瞬間吃掉昨日因輝達財報利多而大...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中國人真的從日本消失!日本網友叫好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激起中國不滿,祭出多種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航空公司機票、日本飯店乃至郵輪均傳出退訂、行程取消潮。不過,有日本網友對此歡呼叫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興櫃股》最強新股!鴻勁1原因外資喊上3500元
【時報-台北電】興櫃股王鴻勁精密預計下周四(27日)上市掛牌,以1495元申購價與興櫃股價推算,每張價差高達百萬,在17~19日止的3天申購期間,總計凍資2992億元刷新市場紀錄,昨(20)日興櫃股價續漲至2595元,中籤投資人等同現賺110萬元,且外資喊出3500元目標價,再寫新科千金股超狂紀錄。 由於鴻勁本次總計收到20萬157筆公開申購單,凍結市場資金2992億元,除創下單一個股公開申購凍資最高金額紀錄,平均得標價2030.37元、競拍總得標金額267.9億元,也雙雙刷新紀錄,而按照公司提供申購3299張換算,初估中籤率約1.65%,預計今(21)日進行抽籤。 鮮少出具台灣個股報告的神祕外資Aletheia資本,繼7月罕見釋出對鴻勁的正面看法,最新報告再度出爐,預期AI GPU/ASIC產品發展前景,將帶來主動式溫控系統(ATC)、高階半導體製程後段測試分選機(handler)與冷板的全面升級,為鴻勁帶來30%的成長空間。 看重鴻勁在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關鍵角色,該外資上調鴻勁明起2年EPS預估值17~25%,除給予「買進」評級,目標價更一口氣調升4成,由2500元升至3500元,以
時報資訊 ・ 2 小時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5 小時前
43歲侯湘婷接任國小家長會長 凍齡美貌驚艷粉絲
曾被封為「玉女歌手」的侯湘婷,當年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等代表作走紅,2007年淡出演藝圈到美國深造設計領域,2013年與捷安特董事長外孫楊孟學結婚。近日,中部某國小在臉書發布家長會長交接活動的照片,43歲的侯湘婷意外重現眾人眼前,她身穿優雅的紫色禮服、氣質依舊,精緻的五官和凍齡狀態令粉絲驚艷不已,紛紛留言表示「完全沒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類蔬菜」最髒!醫揭「除農藥秘訣」:吃香蕉、龍眼要先洗
不少人擔心蔬果洗不乾淨,農藥殘留可能危害健康。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醒,蔬果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物,有助於解毒,但若未清洗乾淨,可能吃下農藥,建議選擇當季蔬果、以流動水清洗、向可靠通路購買、高溫烹煮,有助於避免攝入農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高雄選戰升溫!郭正亮曝綠營這人低調卻最強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大選開始布局,民進在台南、高雄市的人選備受關注,其中,高雄市長初選已有4人登記,分別為立委邱議瑩、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競爭激烈;國民則確定由柯志恩出戰。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靠中國的都跌坐在地上! 謝金河點名「這7檔」:股價都很慘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反彈,14日起中國外交部宣導中國民眾「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導致17日日經指數下跌1620.93點,觀光類股大跌,伊勢丹百貨更是下挫11.3%。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近年來兩岸紛爭上出現在台灣的戲碼都會複製在日本上,他認為,「靠中國的日本企業都會跌坐在地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薔薔抖出《黑澀會》偷竊慣犯 全部美眉「都知道是她」
薔薔近期加入《小姐不熙娣》主持行列,以《我愛黑澀會》出道的她,聊起演藝圈的荒謬經歷時,竟爆出在節目錄製期間「被偷錢、偷手機是常態」,甚至許多美眉們,都知道慣犯就是「她」。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