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松看川普亞洲行:他與習近平會面只有三種結果,成交、破局、或者災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週末將展開他重返白宮後的首次亞洲行,這不僅是一次環繞地球的外交長征,更是一場押上全球經濟未來、牽動地緣政治格局的「川普式」豪賭。從馬來西亞的東協峰會、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磨合,再到韓國APEC峰會與習近平的會晤,川普激進的關稅政策與中國強硬的出口管制將如何碰撞、美中關係的未來是戰是和,則是這趟旅程最受矚目的焦點。包括葛來儀與杜如松等美中關係專家,都難以拿捏這次川習會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美中貿易戰的陰雲密布,早讓全球產業鏈備感寒意,因此川普與習近平的每一次互動,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震盪。而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之外,從中東脆弱的停火線、烏克蘭陷入相持戰的壕溝、再到台海的敏感局勢,無數雙眼睛正緊盯著川普,試圖從他每一個不可預測的舉動中,窺探自身未來的命運。美聯社指出,川普自一月重返執政以來,其「即興交易」的外交策略毀譽參半,如今他將這套混合著威嚇、利誘與高度不確定性的劇本帶到了亞洲,但亞洲對他而言也是一個關係既不深厚、疑慮卻又最為普遍的地區。
一趟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
「整趟旅程從一開始就充滿了不確定感。」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如此形容。的確,即便出發在即,白宮對川普的具體行程依然三緘其口,官方僅模糊地表示總統將「參與亞洲的會議和活動,為我們國家帶來許多偉大的交易」,並故作懸念地要媒體「敬請期待」!
川普此行共有三個重點,首先是在馬來西亞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川普第一任期對東協興趣缺缺,疫情期間甚至連線上會議都懶得參加,但東南亞如今可能成為他展示「和平締造者」形象的舞台。包括泰國與柬埔寨因邊界爭端爆發衝突,川普以貿易協議為籌碼進行威脅,迫使雙方重回談判桌,馬來西亞正居中協調,期待能在峰會上達成擴大停火的協議,而川普顯然「期待」能親自見證簽署。
其次是到日本 拜會即將上任的新首相高市早苗,高市被視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門徒,而安倍正是亞洲少數能與川普建立起緊密私人關係的領導人。在川普政府與東京達成貿易協議,換取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之後,如何與鷹派色彩濃厚、同樣強調日本利益的高市建立互信,將是此行的關鍵看點。
最後的高潮戲碼則是韓國,川普將在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與習近平展開重回白宮後的首場會談。由於美中近幾週的緊張關係急劇升高,從中國宣布管制稀土出口、到川普威脅祭出「不可持續」的報復性關稅,雙方幾乎是在極限施壓的邊緣遊走,市場無不高度關注川習兩人會怎麼打這場貿易戰。曾在拜登政府負責中國政策的杜如松(Rush Doshi)指出,由於川普政府的國安會團隊大幅縮水,幾乎沒有足夠的幕僚來執行傳統的政策規劃,「這也讓我們進入了未知的領域」。
美中攤牌:一場「成交、破局或災難」的會晤
川普在從佛州回到華府的空軍一號上強調「我與中國的習主席關係非常好」,但他隨即話鋒一轉,表示「但他們也必須給我們一些東西」。川普開出的價碼清單,與先前媒體披露的高度一致:恢復採購美國大豆、遏止芬太尼(Fentanyl)原料外流、停止對稀土礦物的出口限制、還有台灣。這份清單主要圍繞著美國國內的具體利益:芬太尼攸關公衛與社會安定、大豆牽動農業州的核心票倉、稀土則扼住了高科技製造業的咽喉。對於台灣,川普則繼續保持低調,不願意透露他怎麼看待習近平可能要求控制台灣。
儘管川普口中充滿信心,聲稱「我認為我們最終將與中國達成一項了不起的協議」、「這對全世界都將是美妙的」,但專家們卻不敢如此樂觀。杜如松就悲觀預測,川習會只有三種可能的結果:「成交(deal)、破局(no deal)或者一場災難(disaster)。」他認為中國方面感覺他們已經「抓住了川普的把柄」,因為當北京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反時,川普最終選擇讓步。這讓北京相信,只要他們在關鍵供應鏈上採取強硬姿態,川普最終會為了避免經濟衝擊而退縮,「他們覺得只要施壓,他就會屈服」。
盟友的焦慮:在日本與韓國的未竟之業
在川習會的巨大陰影下,川普的日、韓之行同樣充滿挑戰。這兩個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友,正以極為複雜的心情迎接這位難以預測的總統。一方面,他們樂見川普親自到訪,展現對區域的重視,但日韓兩國更擔心自己成為美中「偉大交易」下的犧牲品。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前布希政府國安會官員邁可·格林(Michael Green)直言,川普政府至今沒有清晰的亞洲戰略,「每個人都在等著看他最終會如何處理這一切。」
在日本,即將上任的高市早苗能否複製安倍晉三的「成功經驗」,與川普建立起私人信任,將是穩定美日同盟的關鍵。格林指出,「與川普合作並讓他維持對美國聯盟的承諾,需要一種目前亞洲領導人都不具備的互動與信任水準。」在韓國,問題則更為棘手。川普同樣要求首爾設立一個類似日本的3500億美元投資基金,以換取美國在汽車關稅上的讓步。但韓國對此反應冷淡,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曾在美國貿易代表署服務超過二十年的談判專家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雖然談判仍在進行,但雙方在基金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她坦言儘管重大談判總是拖到最後一刻,但這次「空中有太多的球在飛了」。日韓兩國的焦慮,也凸顯了川普「美國優先」政策對傳統盟邦體系的衝擊。當聯盟的基礎從共享價值轉變為赤裸裸的利益交換時,信任便成了最稀缺的商品。這種不確定性,讓亞太地區的國家在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時,感到更加無所適從。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即使中國全力施壓 美學者:川普不會讓步
針對當前美國與中國互相抗衡的態勢,以及下週可能登場的「川習會」,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漢密爾頓中心戰略與治國學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今天(21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從「權力」的角度而言,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會允許有人在他之上,因此,即使中國使盡全力試圖迫使川普讓步,川普也不可能退讓,一定會抵抗到底。陸委會委託政大舉辦「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學者米德以「川普時代的美中關係」為題發表專題演講。米德先從歷史切入,以二戰時曾是美國敵人的德國與日本為例,美國的方法是將其納入全球體系,透過民主與經濟強化連結,事實證明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化敵為友,所以美國也想複製在中國身上,沒想到卻不如預期且讓人失望,美國也因此改變了對中立場。 接著來看川普的策略以及當前美中在經貿等議題的互動狀態,米德指出,川普對權力(power)有種直覺,也擅長使用,更無法忍受有人比他還有權力,因此,任何危及他的權力或美國地位的人事物,川普都不會讓步,這應是川普個人的最高指導原則(compass),米德說:『(英語原音)中國肯定會設法發揮所有的影響力逼使川普做出
中央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
藍營走向紅統?鄭麗文驚喊「願見習近平」 卓榮泰強硬拋這要求
即時中心/黃于庭、陳治甬報導國民主席上週六(18)進行改選,最終由前藍委鄭麗文取得6萬5122票,以過半得票率成為新任魁。不過,鄭麗文過去以「中國人」自居,本次勝選不僅接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賀電,她更於受訪時宣稱「當然要見習近平」,似乎將帶領國民走向「紅統化」。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1)日呼籲,希望鄭麗文拿出贏過5位候選人的力道,同時站在中華民國主權不被侵犯、剝奪之立場。
民視 ・ 4 小時前
四中全會審5年規劃 市場預期將延續高科技發展
昨(20)日召開四中全會,首要目標就是審第15個5年規劃,為接下來5年的整體經濟布局。另外,中國國防部幾天前突然以肅貪為由,一口氣開除9名共軍上將的軍籍與籍,同樣成為關注焦點。
公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
石破茂請辭!高市早苗新內閣人事曝光 日股挑戰5萬點新高
日本政壇與股市在今(21日)同時迎來重大轉折。日股衝上49,900點區間,刷新盤中歷史新高,逼近象徵性的5萬點大關。市場普遍認為,隨著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確定在臨時國會中被指名為下屆首相,政局不確定性消除,加上美股上漲的助攻,激勵投資氣氛高漲。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快訊/屈公病境外+2!都有「中國廣東旅遊史」境外移入28例創6年新高
屈公病境外+2。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1)日宣布新增2例自中國廣東省境外移入屈公病個案,為居住於金門縣50多歲同住家人,於10/8及10/11發病。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截至10/20屈公病累計28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國家以印尼(16例)為多;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數仍為近6年同期最高(2020-2024年同期介於1-15例)。(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俄烏戰爭教訓 前CIA分析師:學到直接對領導人下手
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主席孟沛德(Peter Mattis)今天(21日)在「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多個啟示,包括工業能力在戰爭衝突中的重要性、電子戰與無人系統的角色、加強金融體系以防範美國制裁等。孟沛德也提到,中國也學到一個教訓是要從領導階層下手,所以中國已經開始監控台灣歷任總統行程活動。 美國華盛頓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主席孟沛德21日在「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以「台海穩定的假象」(The Illusion of Stability in the Taiwan Strait)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孟沛德提到,「冷戰」時期的互動架構並不適用於當前美中關係,站在的角度,美中之間是「對抗」或「鬥爭」,而不是「競爭」,因此中國不會讓步。 孟沛德表示,台灣強化自我防衛的速度太慢,他曾聽過一些台灣年輕人問,「為什麼台灣不能這樣就好」;但他認為,我們無法選擇敵人,或許對沒興趣,但是卻對你有興趣。 針對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什麼教訓,孟沛德指出,中國學到幾點教訓,包括工業
中央廣播電台 ・ 5 小時前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 日學者:外交路線與安倍差不多
日本國會今日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眾議院獲得過半數支持,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日本學者今天表示,高市早苗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未來外交路線會與前首相安倍晉三差不多。陸委會今日舉辦「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探討中國及國際局勢。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蘋果在中國遭遇反壟斷訴訟,矛頭指向 App Store 抽成
據路透社報導,55 名 iPhone 和 iPad 使用者日前向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提起訴訟,指控蘋果濫用市場主導地位,透過 App Store 限制 app 發佈與支付方式,並收取高額抽成費用。
Yahoo Tech ・ 5 小時前中國學者:茂木敏充出掌外相 可避免中日陷極端
(中央社台北21日電)對中國立場強硬的高市早苗今天當選日本首相,頗受中國關注。中國的日本研究學者陳洋分析,高市任命外交經驗豐富、且與美中都打過交道的茂木敏充出任外相,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高市的外交過於極端。然而,中日關係短期內雖不會立刻低迷,但中長期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中央社 ・ 3 小時前
中國屈公病延燒!金門新增2例 一家旅遊返國全確診
疾管署今(21)日宣布,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年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10月7日返回金門,10月9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於10月14日至醫院就診,經採檢送驗後確診。
太報 ・ 5 小時前川普將訪大馬日韓 亞洲政策充滿變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即將啟程訪問亞洲,他希望在這趟亞洲行能夠幫助他解決那些他無法犯下錯誤的重大議題。 這趟出訪攸關全球經濟,取決於他能否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中緩和貿易緊張。任何失誤都可能對已經受川普激進關稅、政府裁員和政治邊緣政策困擾的美國產業帶來衝擊。 川普的亞洲行充滿謎團,白宮尚未公布他的大部分行程。川普20日表示,他計畫前往主辦東南亞國協(ASEAN)峰會的馬來西亞,隨後前往日本,屆時他將試圖敲定外國投資。 川普也將訪問南韓,處理更多貿易議題,並且預計與習近平會面。北京尚未證實川習會,美中雙方近期也互相威脅實施關稅與出口管制。 川普19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我與中國習主席的關係非常好。」川普也提議調降關稅,但「他們也必須給我們一些東西」,包含購買美國大豆、減少芬太尼原料出口,並終止對稀土礦產的限制。 川普20日也更有信心地表示:「我認為我們最終將與中國達成一項美好的協議」,「這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件美好的事」。 川普2.0首訪亞洲 政策充滿不確定性 距離川普啟程出訪只剩下幾天的時間,對於一位喜歡讓人們猜測他下一步的總統來說,川普的模糊性也達到不尋常的程
中央廣播電台 ・ 8 小時前2025高雄萬聖節 陳其邁:活動比往年精彩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1日電)高雄市教育局舉辦「2025高雄萬聖節」,10月31日至11月2日將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登場,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市府會做最好的準備,活動將比往年更精彩。
中央社 ・ 6 小時前
與澳洲簽約共抗中國稀土武器化 川普自曝已談了4、5個月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澳洲總理安東尼.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於美東時間10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簽署了一項關於稀土和關鍵礦物的重大協議,兩國企圖藉此協議共同穩定全球供應鏈,並積極應對中國試圖將「稀土武器化」的國家戰略。在白宮舉行的首次首腦峰會上,川普向記者表示,這項協議是經過過去4到5個月的密集談判才達成。澳洲總......
風傳媒 ・ 5 小時前因應南科發展 台南市蓮潭國中小學二期校舍落成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1日電)因應南科發展,台南市善化區蓮潭國民中小學第二期國中部校舍今天落成,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將積極推動科技教育,兼顧人文涵養,打造良好學習場域。
中央社 ・ 6 小時前
黃國昌嗆告 鏡週刊提誣告:屆時別連滾帶爬
[NOWnews今日新聞]《鏡週刊》今(21)日出刊民眾主席黃國昌指揮狗仔相關報導,提及小姨子高翬在4年前匯款百萬成立凱思國際,對此黃國昌表示若《鏡週刊》今日不道歉,律師就會採取法律行動,更嗆本來以...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閃兵案第3波搜索!警上門修杰楷獨自在家 陳柏霖遭逮「早有準備」
藝人王大陸「閃兵案」持續延燒,檢警在今年5月展開第二波搜索,包括王大陸、陳零九、「棒棒堂」威廉、陳大天、大根、「棒棒堂」李銓等人均遭檢方拘提到案。今(21)日清晨檢警展開第三波搜索行動,其中知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和Energy的張書偉均遭拘提到案說明。一早警方到陳柏霖家中時,他似乎早已有所準備,至於修杰楷當時則是一個人在家,並沒有看到妻子賈靜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吳宗憲抵達加拿大「3句吐心情」 坤達一抵達就急「返台投案」
21日檢方開啟第三波兵役調查,今年2月、5月已經分別執行過兩波掃蕩,拘提3名共犯及多名藝人,像是王大陸、陳零九、威廉、Teddy等欲閃兵或閃兵成功的役男。21日一早修杰楷、陳柏霖、棒棒堂的小杰以及Energy書偉都被拘提,坤達也在名單內,不過他一早人飛到加拿大錄《綜藝玩很大》,他一下飛機便會返台。吳宗憲則表示,「勇敢面對,剛下飛機,蠻無言的」,他也表示坤達已經返台,其他人則待在加拿大繼續工作。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4 小時前
坤達涉閃兵不在台灣!吳宗憲曝他行蹤 認了「很煩惱」:回台好好面對
演藝圈名人閃兵爭議,今(21)日檢警再執行第三波掃蕩,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書偉(張書偉)、棒棒堂小杰遭拘提到案,震撼娛樂圈。其中,Energy坤達因為在今晨湊巧飛出國,因此未能到案說明,對此,吳宗憲也證實是到加拿大溫哥華錄製節目《綜藝玩很大》。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