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台灣破6成乳癌同一型 術後黃金期「加強治療」大降三成復發率
▲台北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提醒,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得抓緊術後黃金期,預防復發。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施建宏/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其中超過六成均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HR+/HER2−)」的早期乳癌類型,大多數經手術及完整治療之後,預後都不錯,剩下最大挑戰就是如何避免「復發」,台北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指出,這一群人年輕女性比例高,要考慮的不只是撐過頭5年而已,而是未來50年的存活率,臨床最新治療觀念已轉向更積極,術後應與醫師溝通是否接受加強型的輔助治療,有機會大降三成復發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癌症登記報告及死因統計數字,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111年有1萬7366人罹患乳癌;112年有2972人死於乳癌,死亡率亦高居女性十大癌症第二。
張源清說,乳癌不論發生率、死亡率一直都是台灣女性的最大威脅,而在三個主要乳癌分類中,荷爾蒙陽性的這一個族群又占特別大的比例,大約有60%到80%,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乳癌都是所謂的荷爾蒙陽性,相較於三陰性乳癌、HER2陽性乳癌,惡性程度較輕,大多數患者在接受手術和荷爾蒙治療之後,病情都能獲得不錯控制。
不過,研究顯示,荷爾蒙陽性乳癌仍有大約一到三成的患者會出現復發的情形,尤其前5年是關鍵期。
張源清指出,台灣乳癌有不同於國外的特性,不但好發在40歲到50幾歲中壯年,且年輕女性比例高一點,在4、50歲發現罹癌,以台灣人的平均餘命來看,人生才過一半而已,還有整整50年的存活率要拚,這一群荷爾蒙陽性患者需要的是長期的奮戰,但過去卻被討論的不多。
哪些人的復發風險高?臨床評估標準,主要與腫瘤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腫瘤的惡性程度以及年齡大小等因素有關。
張源清說,目前針對多顆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大、惡性度高的「高風險」族群,健保已有給付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療法,要注意的是,即使沒有淋巴轉移,但只要腫瘤≥3公分,或腫瘤屬於Grade 3(較惡性)等,仍屬於「中高風險」族群,也需要更積極的術後治療來降低復發機會。
張源清表示,針對這一些「中高風險」族群,根據臨床研究,可在術後使用新一代5-FU口服化療藥物搭配一年荷爾蒙治療,有助降低復發率,且副作用較輕。他強調,上述二種利用細胞週期抑制劑和口服化療藥物的加強型輔助治療,目前醫學上已證實分別可對於高風險以及中高風險的患者,降低25%到30%的復發機率。
聞癌色變是人性!張源清坦言,病人永遠會擔心復發,但正確心態應該是尋求積極的治療,去避免復發,而非擔心復發,「就像我們應該避免跌倒,而不是擔心跌倒」,特別是早期乳癌患者,建議應該跟醫師溝通是否接受加強型的輔助治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個人化醫療模式。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一名幼童染疫後死亡
疾病管制署今天(18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泰70歲老翁「3P毒淫趴狂歡」離奇裸體亡 性愛吸毒畫面監視器全拍下
泰國華富里府日前傳出一起離奇死亡案。當地一名70歲老翁受友人邀約參加3P毒趴,事後卻被發現全裸陳屍屋內沙發,身上布滿螞蟻咬痕。警方到場後意外從屋內監視器看到完整性愛過程及疑似吸毒畫面,更搜出大量毒品及使用器具,震驚社會。目前警方正等待屍檢結果,以釐清死因及是否涉及他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1月大女嬰腸病毒重症不治 疫情升溫再進流行期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再傳腸病毒重症不幸個案。疾管署今(18)日表示,中部1名1個月大女嬰本月上旬因食慾差、沒精神被送往醫院,住進小兒加護病房後隔天就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宣告不治。經檢驗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並併發重症。疾管署強調,這波腸病毒疫情已達流行閾值,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1,223人次,比前一週再增3.9%,疫情正式進入流行期。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他菸酒檳榔三管齊下!吞嚥不順竟罹「食道癌合併下咽癌」
一名48歲張姓男子因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就醫,檢查後竟發現罹患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經微創手術治療,成功避免永久氣切,保留了患者的發聲與吞嚥功能。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上班途中遇劫! 貨車撞直行雙載機車 受困車底1人亡
中部中心/王俞斐、林韋志、張家維 台中南投報導台中北屯區18日上午6點多,發生死亡車禍,右轉物流車和直行雙載機車騎士,發生碰撞,機車兩人雙雙受困車底,其中騎士被救出時頭部變形明顯死亡;另外在南投則是有婦人被闖紅燈砂石車撞上,幸好婦人命大,沒有被捲到車底,熱心民眾合力抬機車。
民視 ・ 1 天前
甲狀腺異常引眼疾 高慧君連動3手術:做好最壞心理準備
影星高慧君2年多前因甲狀腺問題引起罕見的單眼斜視,不料手術後未完全恢復,眼睛只恢復8、9成。近日高慧君連動3次手術,包括因凸眼而做的眼窩減壓手術,甚至經歷全身麻醉、削骨。據《鏡週刊》報導,高慧君表示,她已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若無法修復,大不了回山上養雞種菜。
太報 ・ 1 天前
天人永隔!台中雙載機車慘遭物流車輾過 閨密同事一同上班途遇死劫
台中市北屯區驚傳死亡車禍!今(18)日清晨6時許,一輛物流貨車行經松竹路一段,準備轉入526巷內卸貨時,與一旁同向的雙載機車發生擦撞,女騎士、女乘客連人帶車遭捲入車底。警消人員獲報趕抵將2人救出,不過女騎士因傷重當場死亡,女乘客全身多處遭壓傷,緊急將其送醫搶救中。至於事故發生詳情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台灣全民安全指引」 估明年1月完成發送
除了要防範滲透,台灣也可能面臨各種緊急狀況,國防部9月則推出的新版台灣全民安全指引,預計明(19)日開始配發,全台共有983萬多戶,要讓每戶都能收到手冊的內容,包括民眾遇到敵軍時的應對指引、任何聲稱台灣投降的說法都是假訊息,還有緊急避難包等,並且新增總統賴清德的序言,以及堰塞湖溢流的警報訊息,這次總共印製1100萬份,規劃在明(2026)年1月5日發送完畢。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6旬婦人當場持「電鋸割喉」輕生亡! 法國大賣場顧客嚇傻
據《每日郵報》、《巴黎人報》報導,一名60多歲的女子於15日下午4點左右,在法國上阿爾卑斯省加普市(Gap)一家DIY賣場的停車場內,使用電鋸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消防隊、警察和救護人員獲報後迅速趕抵現場,但女子已不幸身亡。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加普市檢察官辦公室已對此事展...
CTWANT ・ 1 天前
長輩要有好口腔 肌力是健康關鍵
關心長輩口腔健康,門諾醫院走進花蓮市民生社區,鼓勵「愛唱歌」的長輩,不只把唱歌當娛樂,也當運動,透過經常開口說話、唱歌、咀嚼,鍛鍊嘴巴肌肉,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 門諾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葉梓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合法上路」是騙局?5.6萬買廢鐵 嘟嘟車裝未檢中國電池:根本不定時炸彈
高雄毛動力嘟嘟車爆發消費爭議,市議員陳慧文今(11/18)指控業者以「合法上路」話術誤導民眾花5.6萬購車,遭查扣形同「廢鐵」,且配備未檢中國製電池,宛如不定時炸彈;業者回應,產品文件標示為「電動載具、非微型電動二輪車」,法規仍處中央修法完成、地方自治未上路的真空期,否認誤導行為。
太報 ・ 1 天前
國北教大130週年校慶舉行點燈祈福 15米聖誕樹亮相 簡文秀領唱〈平安夜〉增添溫馨氛圍
圖說:國北教大傑出校友 聲樂家簡文秀 將帶來「奇異恩典」為典禮獻上祝福。(照片提供/億光文化基金會) 【記者蔡 […]
民眾日報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22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全球首例!男子吃漢堡4小時後猝死 蜱蟲引發過敏「無藥可解」
根據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健康中心(UVAHealth)證實,一名紐澤西州47歲男子在食用漢堡後4小時內死亡,成為全球首例因蜱蟲叮咬引發「α-半乳糖症候群」(AGS)致死案例。這種罕見的紅肉過敏症是由「孤星蜱」叮咬所引起,使患者在食用紅肉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最終可能導致致命後果。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16 小時前
這水果可防糖尿病!研究:還能護眼又通便「增加抵抗力」
近來氣溫驟降,正值流感、腸病毒等疾病肆虐之際,民眾可攝取高營養的水果來增強抵抗力。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百香果不但含有蛋白質、鈣、鎂、維生素C,也有鉀離子和維生素A。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適量百香果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李多慧長年維持48公斤!早餐吃「蘋果沾花生醬」 自製菜單公開:好吃又能減肥
南韓啦啦隊女神李多慧來台超過3年,在球場上跳舞時充滿爆發力,但私下形象又相當親切可愛。外界常好奇她如何在保持良好體力的同時,又長年把體重控制在48公斤,她近日在 YouTube 上傳新影片,難得公開日常飲食控制方法,立刻吸引大量粉絲點閱討論!
姊妹淘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