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遭銀行鎖帳號?金管會完成清查:所有銀行信合社都正常
行政院普發一萬元,近來卻有民眾反應「領不到錢是因為銀行鎖帳戶」,被判定異常金流,要求到銀行說明等,亦有民眾有錢進來卻轉不出去,造成民怨再起。但金管會今(14)日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全面了解,全體本國銀行(含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及信用合作社均回報,並未有因普發現金入帳而控管帳戶之情事。
延伸閱讀》普發一萬「ATM領現」下周一開跑!哪些ATM可以領?如何操作?8大常見QA一次看
普發一萬11/12開始陸續進帳了!但不少民眾在網路抱怨,登記A銀行領取普發一萬,好不容易錢進來了,卻領不出來也無法轉帳,懷疑是不是被鎖了,但一封通知都沒有;還有人說,普發入帳B銀行,直接被鎖帳戶,自己和兩個孩子一共三萬元被卡住,理由竟然是「資金流異常」,讓她滿頭問號,引發民怨四起。
金管會今日下午發布聲明表示,關於媒體報導,民眾因普發現金登記入帳而遭銀行控管帳戶一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表示,因普發現金以系統批次入帳,且有備註「行政院發」或「全民+1政府相挺」,金融機構得以清楚辨識款項來源,不會因普發現金入帳而判定有異常金流,進而鎖控帳戶。經全面了解,全體本國銀行(含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及信用合作社均回報,並未有因普發現金入帳而控管帳戶之情事。
部分金融機構因先前為了防制詐騙而對存款帳戶採取控管措施,導致普發現金入帳後無法提領,金管會已要求金融機構儘速處理,務必讓民眾能順利領取。
為防制及打擊詐欺犯罪,金管會督導金融機構持續跨部會合作,共同攔阻不法金流,守護民眾財產。金管會強調「防詐要精準、服務要即時、阻詐要徹底」,請金融機構執行防詐措施秉持下列三大原則:
一、AI防詐以「精準」為目標:金融機構導入AI技術協助防詐,是為了防止民眾遭詐騙損失。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在強化防詐同時,完善模模型驗證與人工覆核機制,避免誤攔合法交易,兼顧安全與便利。
二、服務不中斷、申訴要迅速:金融機構對於帳戶凍結或誤判情形,須即時受理、妥善說明,保障民眾權益。金管會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快速申訴處理機制,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三、阻詐要徹底、聯防要到位:目前已發現有境外詐團假民眾之名申訴,若發現申訴案件疑似有詐騙集團隱身其間,金融機構應立即通報警方與相關單位,強化跨機關聯防。
其他人也在看

「同一棟房兩個價!」銀行鑑價估太低、房仲喊太高 真相是誰在騙你?
許多有房子的民眾都有同樣疑問:「手邊有一棟房子,請銀行鑑價跟請房仲鑑價有差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差異可能超乎你的想像。銀行與房仲的鑑價不僅方法不同,連背後的目的性也有很大差異,導致同一間房子可能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價格。 專業人士分析,銀行鑑價主要是為了控管風險,確保在借款人無法還款時,能夠透過拍賣房屋收回借出的款項。這種保守的立場使得銀行鑑價結果通常低於市場行情。相反地,房仲業者的估價則更貼近實際市場交易價格,因為他們的目的是促成房屋買賣。
賣厝阿明 ・ 1 天前
17日起16家金融ATM能領普發1萬! 注意「4情境」恐提領失敗
普發現金下週一(17日)開始可以使用ATM領取,民眾只要認明提款機上有貼「普發現金」貼紙,該ATM就可以領取普發現金,但要注意有4種情境可能會領取失敗;而針對久未使用變成控管帳戶的民眾,中華郵政表示,
台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民眾登記領普發1萬被鎖帳戶 銀行:多與其他風險列管有關
普發現金1萬元近期陸續入帳,不過有南投媽媽抱怨,她幫自己和2個小孩登記領取普發1萬元,卻被銀行「鎖帳戶」,還因為住家附近沒有分行,只能從南投騎車到彰化分行,才成功解鎖。銀行回應,被鎖定的帳戶大多和過去因為「其他風險因素」列管。金管會則表示,沒有任何案例是因為普發現金1萬元入帳被列為「管控帳戶」。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傳普發1萬帳戶遭鎖 金管會:應是其他管控因素所致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2025年11月14日電)媒體報導,有民眾普發1萬登記入帳後,被判可疑交易,帳戶遭鎖。金管會主秘林志吉今天說明,該帳戶應該不是因為普發現金入帳而被管控,而是在此之前就有其他因素,金管會已詢問全體本國銀行、信用合作社、中華郵政公司,並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因普發現金入帳而控管帳戶。普發1萬近日陸續入帳,不過媒體報導,有民眾普發1萬登記入帳後,被判可疑交易,帳戶遭鎖。林志吉今天出席財政部普發現金ATM領現宣導記者會時答覆媒體提問,他表示,民眾的帳戶應該不是因為普發現金入帳而被管控,而是在此動作之前,可能就有其他因素而被管控。林志吉說明,金管會已詢問全體本國銀行、信用合作社、中華郵政公司,並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因普發現金入帳而控管帳戶,且普發現金也不應該作為管控帳戶的風險因子。林志吉解釋,如果民眾的帳戶在這之前就因為其他因素而被管控,後來入帳的款項,自然就必須到臨櫃處理;同時金融機構也必須通知民眾,並提供最便捷的方式,例如把控管解掉等。財政部次長阮清華提醒,若帳戶是警示帳戶或衍生管制帳戶,會造成普發現金入帳失敗,民眾可改用其他正常帳戶,或採郵局臨櫃領現方式領取。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產業》上半年法拍屋 有低接買盤
【時報-台北電】雖然房市交投低迷,不過近年信用管制下銀行放款相對保守、房貸違約率低檔,法拍屋釋出量大減,加上低接買盤仍在,即使屋主財務吃緊也能在市場上降價出脫,上半年法院拍定成屋僅853件,創下近年新低,更僅有2009年時的1成左右。 內政部統計顯示,全台近年來法拍量體在2009年上半年為7,972件,之後隨著低利環境成形,法拍量逐年下滑,2014至2024年間上半年法拍屋拍定成屋件數維持在千餘件上下,今年上半年僅剩853件,比去年同期還減少20.9%。 六都中僅新北、台中、高雄上半年拍定量超過百件,台北市更低至僅有31件,台北、台南、高雄三都都創下歷史同期最低量。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表示,過去法拍屋數量被視為房市景氣反指標,不過即使近年升息漸脫離超低利率環境,但銀行對於投機及高風險產品控制放款,加上股市及整體經濟景氣尚佳,房屋持有者在經濟上仍有得支撐,房貸違約率仍處於歷史低檔位置,即使屋主有資金壓力,也多能在市場降價出脫。 尤其在AI浪潮推波助瀾下,台灣經濟表現穩健、股市創新高,近來房價雖然盤整,卻未明顯下修,擁有房地資產者也有餘裕長期持有房產;而近一年來房市買氣雖大幅重挫,但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普發一萬現金入帳 郵局久未使用帳戶自動解除交易控管
政府普發現金一萬元上路,在全國郵局擁有逾2000萬儲戶的中華郵政表示,若帳戶因久未活動而設定管制者,配合普發現金款項入帳,將自動解除交易控管,視為恢復往來。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銀行AI不懂政院註記? 普發1萬元入帳反被當詐騙鎖戶領不了 金管會令金融機構速處理
為阻絕詐騙亂象,國內不少金融機構近期啟動管制措施,除了凍結民眾久未使用的帳戶、存款金額低於一定數額的帳戶外,一些銀行更使用現今熱門的AI系統,自動篩選並阻絕可疑的帳戶活動,不過卻頻傳民眾的帳戶被誤當成洗錢或詐騙戶,導致一般存提款甚或信用卡款扣繳、股票交割款受阻的離譜情事。也傳出不少民眾去銀行解鎖帳戶,得經過銀行端繁瑣的詢問與程序才能解鎖,且不一定立即解鎖,相關情事已引發民眾怨聲載道。近兩日登記入帳的全民普發1萬元已陸續匯至民眾登記帳戶裡,卻再傳出數起銀行無視已註記行政院發的普發1萬元,並當作可疑資金凍結帳戶,讓民眾領不出錢,再引爆一波民眾不滿的情緒。對此,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今(14)日下令,已要求金融機構儘速處理,務必讓民眾能順利領取。關於媒體報導,民眾因普發現金登記入帳而遭銀行控管帳戶一事,金管會今(14)日表示,因普發現金以系統批次入帳,且有備註「行政院發」或「全民+1政府相挺」,金融機構得以清楚辨識款項來源,不會因普發現金入帳而判定有異常金流,進而鎖控帳戶。經全面了解,全體本國銀行(含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及信用合作社均回報,並未有因普發現金入帳而控管帳戶之情事。金管會指出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普發現金登記入帳 遭銀行控管帳戶? 金管會回應了
近期傳出民眾因普發現金登記入帳而遭銀行控管帳戶一事,金管會14日表示,因普發現金以系統批次入帳,且有備註「行政院發」或「全民+1政府相挺」,金融機構得以清楚辨識款項來源,不會因普發現金入帳而判定有異常金流,進而鎖控帳戶。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幫小孩領普發1萬竟被鎖帳戶 2寶媽直呼擾民:騎車2小時跑銀行才解鎖
普發1萬陸續發放,但南投竹山的一名二寶媽日前在Threads上po文表示,普發金額下來後,台新銀行以資金流異常為由直接鎖帳戶,她痛罵「發什麼神經病,就我跟兩個小孩,異常什麼」。她透露,最後只好花2個多小時親自騎車跑銀行處理,原想上網登記圖方便,反成自找麻煩。
太報 ・ 1 天前
公股投信「四合一」有譜?財政次長阮清華曝:往好的方向發展
市場近期傳出第一金投信、兆豐投信、合作金庫投信及華南永昌投信等四家公股金控旗下投信將採「四合一」方式進行整併。對此,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今(14)日透露,財政部鼓勵業者自行協商,據了解「四家都有意願」,應該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Line Pay一卡通分家》電子支付大魔王登場 全支付只能爭第二?
被業界稱為「大魔王」的LINE Pay即將登場,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9月電子支付市場依然是雙雄競逐龍頭態勢。全支付雖然在「代理收付交易款項」連續3個月打敗街口支付,但交易金額卻意外倒退嚕,出現用戶月增、交易月減的反常現象;街口卻透過各類回饋加碼等活動,交易金額連跌3個月後首度回升。
自由時報 ・ 1 天前永豐餘Q3 EPS 0.91元,持續發展再生能源發電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永豐餘投控(1907)今(14)日召開法說會,說明2025年第三季營運概況,單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84.98億元,季增1.7%,年減7.9%;受惠於股利收入及權益法認列,業外收入為20.21億元,推升歸屬於母公司淨利達15.08億元,每股盈餘(EPS)為0.91元。面對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公司持續推動多元化業務與產品組合,推動綠能轉型,持續強化獲利體質。永豐餘旗下永豐餘工紙新屋廠以造紙本業為基礎,研發出獨家厭氧沼氣發電技術經驗,能在四小時內將製程水中有機物轉化為甲烷濃度達83%的沼氣產生綠電。旗下另一家三越企業向外延伸,協助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轉型綠能中心,實現「創能、減廢、減碳」效益。近期非洲豬瘟引發的剩食問題,永豐餘表示,公司的厭氧能資源化處理技術,亦可協助地方政府處理家戶廚餘,為各地超商、大賣場、百貨美食街等場域回收剩食提供有效快速的去化管道,不需額外耗能蒸煮,兼顧節能、創(綠)能效益,為循環經濟、轉廢為能、社會安定做出貢獻。面對全球淨零減碳,永豐餘將持續致力於能源結構轉型、智慧製造數位變革、創新產品研發、提升營運效能,以及精準投資與孵化育成,使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馬籍男來台提領詐騙贓款 警轟炸式狂問揭穿身分
台中警方攔查到一名可疑男子,從馬來西亞來台灣旅遊,但身上他竟然有陌生人的提款卡跟現金,男子不斷跟員警裝傻,經過員警轟炸式盤問,最後發現他根本就是詐欺車手。 #馬籍男#提領贓款#詐欺車手
東森新聞影音 ・ 22 小時前
傳普發一萬入帳致帳戶遭鎖 金管會:應是其他因素導致管控
媒體報導,有民眾普發一萬登記入帳後,被判可疑交易,帳戶遭鎖。金管會主祕林志吉今天(14日)說明,普發現金不應做為管控帳戶的風險因子,若民眾帳戶遭鎖定,應該不是因普發現金入帳,而是在此之前就有其他因素導致,金管會已詢問全體本國銀行、信用合作社、中華郵政公司,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因普發現金入帳管控帳戶。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經典賽》日本陷「雙重危機」三巨頭若缺席 恐成史上最冷清一屆
明年3月登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被視為日本隊挑戰二連霸的重要舞台,卻在開賽前陷入主力球星可能缺席、轉播權又引發民怨的「雙重危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館長遭3元老毀滅式爆料「逼員工上館嫂」 神隱20小時回應了
網紅「館長」陳之漢14日晚間,遭3名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特助「小偉」、「總監」吳明鑒聯合毀滅式爆料,稱館嫂是館長介入別人感情搶來的,還邀請小偉來和他一起「3P」、抹黑威脅店家等指控。對此館長神隱20小時候本人回應,否認所有指控,更心疼老婆無故被牽連。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館長開直播認了!手機的確有「我的影片」 怒嗆:錢早被他們拿光
網紅館長(陳之漢)昨(14)日遭到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爆料性騷擾員工、私德敗壞等。對此,館長今日開直播,表示爆料者都只PO出對他們有利的音檔,同時他也質疑,小偉若真的覺得被性騷擾,那又為何在中間離開公司後又回來?並強調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沒什麼好怕的,「反正法律的問題,我們就交給律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館長遭兄弟「毀滅式爆料」!8大惡行全曝光 專家傻眼:到底做人多差?
館長(陳之漢)昨(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表示,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兄弟圈是講求江湖道義的,好奇「館長做人是做到多差?對待兄弟是有多不夠意思?昔日跟他稱兄道弟的哥們才會這樣出來爆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MLB》最後一次踏上大聯盟球場激動落淚 卡諾澄清:這是致敬不是退休
多明尼加及波多黎各今天在紐約大都會的花旗球場舉辦一場史無前例的冬季明星賽,其中入選多明尼加代表隊的資深老將卡諾(Robinson Cano),預期會是最後一次以職業球員身分站上大聯盟球場,今天全隊身穿24號球衣向他致敬,而他也不禁在場上落淚,畫面相當感人,不過他受訪時強調,這並不代表自己即將退休。卡諾的17年大聯盟生涯,曾為紐約洋基、西雅圖水手、大都會、聖地牙哥教士及亞特蘭大勇士效力,累積2639支安打、335轟、1306分打點及51次盜壘的成績單,曾拿下4座銀棒獎及2次金手套,原本相當有機會可以在退役後入選名人堂,只可惜他在大聯盟時期曾二度被驗出禁藥,令外界對他的成績打上一個問號。TREMENDO HOMENAJE A ROBINSON CANÓEn un juego entre estrellas de República Dominicana y Puerto Rico, que reunió más de 20 mil aficionados en el Citi Field de Nueva York, Robinson Canó fue figura central de
麗台運動報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