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幼教大利多 115年起公幼全面「全學區登記」、降師生比
新竹市政府重視學前教育品質與師生福祉,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提出的「新竹好學」優質教育理念,預計於民國115年度推動「幼教3大利多」措施,積極回應基層教育人員與家長的殷切期盼,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幼兒教育的重視與支持,致力打造更公平、安全與溫暖的學習環境。
市府指出,幼教3大利多包括「全學區登記、統一招生」制度;降低公立幼兒園兩歲幼兒專班的師生比;提供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健康檢查補助費。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為提升入園公平性並簡化就學流程,自民國115學年度起,新竹市公共化幼兒園將全面實施「全學區登記、統一招生」制度,取代過往比照國小學區入學的模式。
新版招生制度讓家長不必再為報名奔波,可更便利地就近選擇最合適的幼兒園;同時招生流程也更加公開透明,每位家長可於登記時最多選填兩個志願,包括1間公立幼兒園與1間非營利幼兒園,錄取後擇一園報到,確保資源分配公平,讓更多幼獲得穩定入園的機會,實現「家長安心、孩子就近入園」的教育願景。
教育處指出,自115學年度起,新竹市公立幼兒園兩歲幼兒專班的師生比將由現行的1:8調降為1:7,這項調整有助於提升照顧品質,使幼兒獲得更細緻、安全的引導與陪伴,同時也讓教師有更多心力關注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此項政策不僅展現市府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視,更以實際行動改善教學現場,為孩子打造更有溫度的學習空間。
教育處表示,自115年1月起,對40歲以上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教保員、職員及廚工),市府每年提供4500元的健康檢查補助。這項貼心政策不僅體現市府對教育現場教職員健康的關懷,也肯定他們長期投入幼教工作的努力與奉獻。
希望透過制度化的支持,讓教育相關工作者能以更健康的身心持續投入幼兒教育,為孩子們創造更優質、更穩定的成長環境。
教育處強調,市府推動的每項幼兒教育政策,皆是對幼教夥伴的鼓勵與支持,更為實踐「新竹好學」核心理念的重要一步。從招生制度的優化、師生比的調整,到健康補助的落實,這些溫暖且務實的措施不僅穩定教學現場,讓家長更安心,也讓孩子在充滿關懷與幸福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小林幸一郎28歲失明 《攀岳人生》寫傳奇
導入AI 永豐銀打造金融防詐安全網
RSM經典賽》瓦利馬基PGA首冠 免驚失資格
其他人也在看

竹市某國中交通車車禍 駕駛酒駕依法送辦 (圖)
新竹市光復路與食品路口26日發生一輛國中交通車與轎車擦撞車禍,所幸交通車上18名學生均未受傷。新竹市警察局表示,黃姓交通車司機經酒測確認有酒駕情形,依法移送檢方偵辦。
中央社 ・ 1 天前
台南推「國際教育遊學路線」 讓城市成為最佳教室
南市首度推出「國際教育遊學路線」,帶學生走訪老街、古蹟與自然場域,用1日走讀重新認識台南。5大主題涵蓋文化、自然、生態與城市發展,共19所學校參與。所有路線都融入永續發展目標(SDGs),未來也會整理成教材,方便教學與接待國外姐妹校。下營賀建國小同學李宜軒說,老師常提醒「尊重文化就是國際教育的基礎」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陽明交大攜手煙波集團 推動客家飲食文化發展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7日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與煙波國際觀光集團今天宣布跨領域合作,透過學術研究、在地訪查與業界合作,盼推動客家飲食文化與產業發展。
中央社 ・ 23 小時前攀樹、高空滑降 屏縣大武山山林教育中心推防災體驗 學生直呼刺激
屏東縣舊泰武國小空間活化再利用,轉型成為大武山山林教育服務中心,鄰近北大武登山口,因地利之便,結合登山訓練、山域安全教育與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成為推動親近山林、無痕山林政策的核心基地。屏東縣政府近來舉辦8梯次防災體驗營,結合防災教育與戶外探索,共有15所學校參與,學習自救與互助的能力。
自由時報 ・ 1 天前教育部表揚17校安人員 取代教官成校園防護力量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7日電)教官逐步退出校園後,校安人員成為校園防護的主要力量。教育部今天在嘉義縣表揚17名績優人員,肯定投入交通安全、防制藥物濫用、房屋租賃等服務,幫學生解決生活的大小事。
中央社 ・ 22 小時前仙履蘭列瀕危植物 台灣人工培植出口成長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7日電)仙履蘭被國際列為瀕危野生植物,台灣目前有17家人工培植場,均通過農業部驗證,出口占比雖然極低,卻持續成長。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統計,去年出口值比2023年成長5%。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竹市公共化幼兒園採全學區登記、統一招生 2歲專班最搶手
新竹市府教育處指出,將從明年115學年度起推動「幼教三大利多」措施,其中公共化幼兒園全面實施「全學區登記、統一招生」制度,取代過往比照國小學區入學模式。新版招生制度讓家長不必再為報名奔波,可更便利地就近選擇最合適的幼兒園;另招生流程每位家長可在登記時最多選填兩個志願,包括1間公立幼兒園與1間非營利幼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醫美納評鑑引醫界反彈 台大醫學院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規劃透過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要求執行高風險醫美手術的醫療機構,須先通過評鑑,引發部分醫界反彈,對此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表示,評鑑的出發點是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假如你真的做得好,你其實是不怕人家評鑑的。」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中原發布人文AI白皮書 指引學生龐大資訊中辨識價值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7日電)因應AI快速發展,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發布AI素養白皮書,提供具體可行「人文AI素養」行動指引,鼓勵各系將AI融入課程,讓學生學會在龐大AI資訊中辨識立場與價值。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企業碳費可打2折 環境部12月底前說明審核原則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明年正式繳交碳費,環境部今天說,攸關能否適用優惠費率的自主減量計畫已430廠家提出,今年底前審查完成;繳交碳費能否再打2折的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審核原則,12月底前說明。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癮君子小心了 竹市候車亭明年3/30起禁菸
為營造公車候車區域無菸環境,保障搭乘公車民眾不吸二手菸之健康權益,新竹市政府宣布自115年3月30日起新竹市72處公車候車亭全面禁菸,並提醒民眾配合,違者將依《菸害防制法》第40條第2項規定,處新臺幣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說明,竹市推動無菸環境的建置,依《菸害防制法》公告市內包括青草湖風景特定區、公園綠地、站前廣場、新竹大遠百與明志書院間行人休憩場所、遠東巨城購物中心接駁車候車亭、中庭廣場、竹市國中小、高中職校園周邊人行道、校門口及家長等候區、香山生態館前廣場及賞蟹步道,以及轉運站等,累計至今共有202個戶外禁菸場所。衛生局指出,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竹市室外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在113年為57.3%(全國室外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平均為48.9%),高於全國平均值。因此為保障非吸菸者的健康,竹市努力擴大禁菸場所,讓民眾遠離二手菸害。為使市民了解此項無菸政策實施,市府將透過公車車體、電視牆、新聞稿、社群網站、宣導圖卡、官網等多元管道強力宣導,盼市民能共同配合支持公車候車亭全面禁菸政策,共同響應無菸環境措施。※衛福部提醒您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
台灣好新聞 ・ 19 小時前鑽石吧市3委員會徵才 12/8申請截止
鑽石吧市議會近日宣布,接受當地居民擔任三大市政委員會成員的申請,包括「規畫委員會」(Planning Commissio...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2 小時前
營養午餐專法名稱出爐 以國中小為主、顧及高中生自主性高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7)日審查各政立委提出的學校午餐專法等35案版本,行政院版本尚未完成送入,朝野立委皆認為訂定專法很重要,但多名綠委認為藍白惡修財劃法會造成影響,藍委則認為在財劃法之前即在討論專法,財劃法卡關恐是最大變數,委員會目前以教育部送入政院草案版本為依據進行逐條審查中,共識通過專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陳見賢正式宣布參選2026新竹縣長 獲跨派力挺:政治不是權力競逐是責任的接力
新竹縣長選戰提前開打。具有二十多年公職資歷、現任中國國民新竹縣部主委的 陳見賢,今(28)日上午於新竹縣議會正式宣布投入 2026年新竹縣長選舉,現場政治、產業、社團、宗親與基層代表雲集,展現強大跨派整合力道。
警政時報 ・ 20 小時前
國3新竹段7車連環撞!大貨車駕駛疑恍神釀6傷 夾心車「完全變形」驚悚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國道3號北向100.6公里新竹系統交流道,今(27)日上午發生嚴重車禍,1輛大貨車未注意到前方塞車回堵,先是撞擊前方1台小客...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政院提1.25兆元軍購特別條例草案 美國務院喊支持|#鏡新聞
對於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再修版財劃法」,行政院今天(27日)將提覆議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出席會後記者會,親上火線說明,同時也希望朝野支持,昨天賴總統提到的8年1.25兆元的「軍購特別條例」草案,這軍購特別條例也獲得美方正面回應。
鏡新聞 ・ 22 小時前
2026台中跨年第二波卡司曝光 告五人、麋先生、TRASH、動力火車接力開唱
連續5年勇奪全台跨年晚會網路流量冠軍的「台中最強跨年夜」,將在水湳中央公園登場,繼金曲歌王蕭敬騰之後,市府新聞局長欒治誼今天(27日)揭曉第二波卡司,將由告五人震撼開場,金曲樂團麋先生、TRASH接力
中廣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中職/軟銀搶徐若熙開價2億佔上風 美職等簽約金重置仍居劣勢
味全龍隊投手徐若熙今年球季結束後行使旅外自由球員權利,吸引美日職棒球隊爭取,道奇隊在競爭行列中處於需要等待簽約金重置日的劣勢,目前傳出軟銀隊積極展現誠意下,有望成為徐若熙新球季效力的隊伍。 目前...
聯合新聞網(運動) ・ 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