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安眠藥、褪黑激素的真面貌!權威醫師蔡佳芬解析:睡不好不只是老化
「明明睡了很久,白天怎麼還是一直打瞌睡?」這是許多銀髮族及照顧者的共同心聲。許多人以為「年紀大了,睡不好」是正常退化 ,但振興醫院老年醫學特約主治醫師蔡佳芬指出,睡眠問題成因複雜,長期睡眠剝奪更可能導致跌倒風險增加、慢性病惡化,甚至衝擊認知功能。蔡佳芬醫師表示,安眠藥僅是睡眠難題的「治標」,民眾應從生活面向著手改善,並與醫師詳細討論,從中找出安全有效的應對方案。
為何睡不好?醫師點名 4 大關鍵因素
蔡佳芬醫師分析,長輩睡不好絕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包含:
生理老化: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睡眠總時數本來就會自然下降 ,且生理時鐘也會發生移動 。
慢性疾病: 長者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增加 。例如,男性的攝護腺肥大 、心肺功能問題(平躺時心臟壓力增加,促使大腦發出排尿訊號)、或影響自律神經的代謝疾病 ,都會直接干擾睡眠。
藥物副作用: 治療慢性病或感冒的藥物可能帶來副作用 。例如,某些解鼻塞的感冒藥可能讓人難以入睡 ,而另一些流鼻水或咳嗽藥則可能導致白天過度嗜睡 。
心理因素: 焦慮、壓力,或是面臨朋友、配偶離世或生病等生活事件 ,都可能導致「心中有事」,進而難以入眠 。
睡眠問題不只是「睡不著」,3 大風險藏魔鬼
長期睡不好,會對健康帶來多重風險。蔡醫師指出,睡眠的功能在於清除大腦廢物與鞏固記憶 ,一旦睡眠被剝奪,將產生嚴重後果:
認知衝擊: 大腦廢物累積,導致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 。
增加跌倒風險: 睡眠不足影響體力與肌肉力量的修復 ,導致長輩隔天精神不濟、走路不穩(沒力),大幅增加跌倒風險 。
惡化慢性病: 睡眠壓力會導致血壓飆高 、血管收縮不規律 ,甚至干擾內分泌節律,使血糖更難控制 。
睡睡醒醒更傷身!破解「睡眠中斷」的危害
許多長輩深受夜尿、頻尿所苦 ,導致睡眠頻繁中斷。蔡醫師提醒,睡眠品質不能只看「總時數」。睡眠有其固定結構,包含深睡、淺睡與快速動眼期 。
頻繁醒來(如上廁所)會嚴重破壞這個結構 ,使長輩無法進入修復身體、鞏固記憶的「深度睡眠」,也無法完成清除大腦毒素的「非快速動眼期NREM」。這種「破碎化的睡眠」,其傷害遠大於單純的時數不足。
找回一夜好眠:醫師的 5 個非藥物處方
蔡醫師強調,睡眠問題除了可以有藥物介入,民眾還是得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才能改善睡眠問題,不妨先嘗試以下 5 個最關鍵的生活調整建議:
正確午睡: 午睡可以補眠,但時間點和長度是關鍵。應在「午餐後」才睡 ,且時間不宜超過 1 小時。切忌從早睡到晚,這會嚴重干擾夜間睡眠 。
傍晚控水: 若有夜尿困擾,應從「晚餐後」就開始控制飲水 ,而非等到睡前才停止。白天則應補足所需水分 。
建立睡眠儀式: 讓大腦建立「床=睡覺」的強力連結 。避免在床上看書、吃東西 ,這些活動應在客廳或書桌完成 。
白天多曬太陽: 人的生理時鐘受陽光調控 。醫師建議在「早上」和「傍晚」,外出散步 30 分鐘至 1 小時 ,讓光線從眼睛進入,自然調節生理節律 。
避開睡前地雷: 睡前應避免劇烈運動(會喚醒大腦)、高熱量宵夜(如鹹酥雞),以及咖啡因和酒精 。蔡醫師特別提醒,酒精是「助醉」而非「助睡」,它會使睡眠變淺、多夢,反而降低睡眠品質 。
安眠藥怎麼選?揭秘 3 大類藥物
蔡佳芬醫師指出,當睡眠問題嚴重到「一週超過三天」,且已影響白天功能時 ,就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目前臨床上的助眠藥物主要分為三大類:
傳統 BZD(苯二氮平類):
優點: 效果包含鎮定、抗焦慮、肌肉放鬆 。適用於合併焦慮或肌肉緊繃的患者 。
缺點: 具成癮性與耐受性(越吃越沒效),且會影響記憶力與協調性,大幅增加長者跌倒風險 。
Z-drugs(非 BZD 類):
優點: 作用快 ,對肌肉協調的影響較 BZD 少 。
缺點: 仍有高度依賴性 。最著名的副作用是夢遊或睡眠中進食 ,長輩若在藥效未退時夢遊下床,極度危險 。
食慾素受體拮抗劑 (Orexin Antagonist):
優點: 最新機轉,作用在「覺醒中樞」(關閉清醒開關)。成癮性低(在台灣為非管制藥品,但仍視為安眠藥的一種),對認知功能與肌肉協調的影響小,跌倒風險較低 。
缺點: 半衰期較長,初次使用可能導致隔天嗜睡 。絕對禁用於「猝睡症」患者 。
蔡醫師強調,醫師開藥的首要考量是「安全」。會根據患者是「入睡困難」或「過早醒來」,以及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跌倒風險等共病,來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並從「最低有效劑量」開始嘗試 。
迷思破解:褪黑激素 (Melatonin) 不是安眠藥?
許多民眾會從國外自行購買褪黑激素。蔡佳芬醫師澄清:
在台灣的食藥署規範: 褪黑激素在台灣被視為「藥品」,需要醫師處方 。民眾自行從網路或請人代購,其來源與安全性不明 。
真實用途: 褪黑激素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療一般失眠 。它真正的用途是「調整睡眠相位」,最適合用於調時差或輪班工作者 。
蔡佳芬醫師呼籲,睡眠問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背後可能隱藏著甲狀腺亢進 、憂鬱症 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急需治療的根本原因。使用安眠藥只是「治標」,找出並處理背後的「根本」原因 ,才能真正找回健康安穩的睡眠。
文/江宏倫
更多Heho健康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高市議會國民團擋總預算交付 陳其邁:憂生生有平板等受影響
高市議員湯詠瑜今總質詢時,痛批國民團阻擋總預算交付審查,讓議員無法行使職權,質疑國民到底怕甚麼?市長陳其邁答詢指出,市府尊重議會,但預算審查如果延宕,難免會影響市政運作,例如校園的生生有平板、班班有大螢幕的計畫。湯詠瑜今表示,先前總預算交付不成,在議事廳討論之中,綠營有議員提案停止討論,依規定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心理問題影響官兵升遷? 國防部:診療健康後不影響升遷、諮詢不會註記
國軍志願役士官兵與軍官,若遇到有心理問題是否影響升遷,引起關注,國防部軍醫局長蔡建松今天(11/19)在答覆國民立委柯志恩質詢問到「究竟有心理問題是不是會影響升遷? 蔡建松說:「應該是會。」此話一出,在場立委覺得不妥,國防部人事次長劉沛智於是連忙解釋,「所有人經過醫院的診療,只要能夠健康的出院,對升遷是沒有影響的。」柯志恩再追問:「對身心沒有影響、就不會影響升遷對不對?」劉沛智肯定答覆:「是。」顧立雄也表示,對於官兵心理狀況都會有輔導,「只要他沒有具有這樣問題的情況之下,我想應該(對升遷)是不會影響的。」
太報 ・ 1 天前獸醫考試竟拿手機搜尋答案 高雄男緩起訴須支付6萬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9日電)高雄吳姓考生在獸醫師考試時因不會答題,竟在考場拿手機Google搜尋答案,當場遭監考人員查獲扣考不予計分並函送檢方偵辦;雄檢偵查時吳男坦承犯行,檢方依妨害考試罪處分緩起訴,須支付公庫6萬元。
中央社 ・ 1 天前
監視畫面曝光!精舍命案女信徒遭虐棄路邊淋雨9分鐘 家屬哭喊:好像看到剴剴一樣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牽涉藝人李威夫婦及知名佛學作家王薀的「水月草堂」精舍虐死案,全案正由台北地院審理,法院昨(18)日勘驗蔡姓女信徒生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陳亭妃喊勝出馬上拜會 林俊憲:要先勝選
[NOWnews今日新聞]藍白二修《財劃法》掏空中央,對此民進南部立委今(19)日串聯召開記者會砲轟重北輕南,投入台南市長初選林俊憲、陳亭妃難得同框,會後林俊憲被問及陳亭妃專訪時稱初選勝出「第一時間...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獸醫師國考 天兵考生竟在考場拿手機查解答
某科大獸醫系畢業的吳姓男子,為了取得獸醫師執照,報名參加國家考試時,發現題目不會寫,他竟拿出手機打開google搜尋引擎,把題目輸入後找解答,當場被監考人員查獲,檢方偵查時,吳坦承犯行且深表悔意,被檢察官處分緩起訴,但須向公庫支付6萬元。檢方指出,去年7月20日,「113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
自由時報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5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57歲男施工後太渴「猛灌200ml腐蝕劑」!心臟驟停26次
使用化學藥劑注意!一名57歲高姓男子日前為了方便,在工地將用剩的200ml大理石拋光劑倒入飲料罐中,未料幾日後凌晨,施工後順手拿起該飲料瓶猛灌,隨即喉嚨出現灼熱劇痛,緊急送達醫院時已經昏迷,更在手術時心臟驟停26次,所幸最終後康復出院,沒有引起併發及後遺症。
鏡報 ・ 8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5歲《超級名模》韓星淋巴癌病逝!醫揭這1型急又猛 數月就奪命
韓國時尚圈驚傳噩耗,曾參加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的模特兒金性燦,因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病逝,享年35歲。2年多前他確診後持續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11/6離世。醫師提醒,淋巴癌類型繁多,其中1
健康2.0 ・ 12 小時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蘋果輸了!它維生素C高10倍 能消脂、減肥、防胃癌
馬鈴薯被稱為「地下蘋果」,維生素C卻高出10倍,B1、B2、鐵、磷的含量也比蘋果高,中醫更視為「健脾益氣之良品」,能消脂、減肥,預防胃癌、血管硬化。 常吃馬鈴薯防胃癌 馬鈴薯又名洋山芋,為世界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醫療奇蹟 終結罕病遺傳!助「龍蝦爪畸形」父抱回健康女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基因突變」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0)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且女嬰未來也不會再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
匯流新聞網 ・ 8 小時前
挑戰人體極限!男腹痛3天無法排便 照X光驚見肛門塞6CM陶瓷杯
台中一名男子因腹脹腹痛,且連續3天無法排便,到醫院檢查後竟然發現肛門內卡著一只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醫療團隊先後嘗試以多種方式取出杯子皆未成功,最終只能緊急全身麻醉開腸取出異物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