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活在純粹愚蠢的世界!」《衛報》長文剖析川普2.0時代:當愚蠢進入制度,人類該如何自救?
2006年的科幻喜劇《蠢蛋進化論》(Idiocracy)裡,主角誤闖500年後的美國,發現國家竟由一群白痴統治:總統是電視明星、醫生被機器取代,所有人愚蠢至極。當他建議用水而不是能量飲料灌溉農作物時,竟被判了死刑。《衛報》10月2日評論,這些看似荒唐的電影情節,卻在川普2.0時代真實上演──川普政府讓「愚蠢制度化」,社群平台與市場機制更進一步放大荒謬,把政客的蠢話變成無限循環的迷因。然而,「愚蠢時代」的救星並不是極速發展的AI,而是人類最初的想像力與判斷力。
從「後真相」到「愚蠢時代」
2016年川普初登白宮,美國和剛脫歐的英國同時陷入「真理恐慌」。《衛報》回顧,當時假新聞滿天飛、俄羅斯水軍操縱輿論,新聞專業權威一夕瓦解,自由派大聲疾呼「真理是否還存在?」牛津字典把「後真相」(post-truth)列為年度詞、韋氏字典選了「超現實」(surreal),川普顧問康威還硬生生創造了「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這個詞,把謊言說得理直氣壯。
結果,自由派喊打的「假新聞」卻反而被川普搶去當武器。他逮到機會就用「假新聞」回擊媒體,MAGA媒體更是不斷放大謊言。這正應驗了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1951年出版的《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中的名言:「極權統治的理想臣民,不是死忠的納粹或共人,而是分不清真假的人。」
到了2025年,焦點已經轉移。川普還是老樣子在說謊,但大家早就對「謊言」麻木,開始直指「愚蠢」才是核心問題。《紐時》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寫了〈愚蠢的六大原則〉(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痛批政府「行事完全不問後果」;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這還能蠢到什麼程度?〉(How Much Dumber Will This Get?)一文中直言,最困擾她的不是虛偽,而是愚蠢;馬克思主義學者理查・西摩(Richard Seymour)更引用俄國政治家托洛茨基(Lev Trotskiy)的話:「當政治下行時,愚蠢支配社會思維」。
《衛報》點名川普第二任政府的「極度愚蠢」至少幾種表現:第一,是荒腔走板的無能,例如《大西洋》月刊的總編輯竟被「誤拉」進一個討論美軍行動的政府高層群組,成員包括副總統和國防部長;第二,是明知有害卻執意推動的政策,如加徵關稅、刪減醫學研究經費,結果只會帶來重創,連川普的金主與選民都討不到好處;最離譜的還是人事任命,川普讓反疫苗怪咖當上衛生部長,在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推動下,猶他和佛州甚至禁止自來水加氟,這簡直是對人類進步的挑釁。
陰謀論還是純粹愚蠢?
《衛報》指出,川普第二任期的荒謬舉動,常讓人忍不住想:這一切會不會是精心設計的陰謀?當白宮誤把《大西洋》總編拉進討論軍事行動的群組,或是瘋狂加關稅時,社群媒體立刻出現各式解讀:這一定有隱藏的戰略,可能是刻意打擊美元、替某些財團鋪路。
然而越是繁複的解釋,反而替蠢行增添了「智慧」的假象。政治學者馬拉斯科(Robyn Marasco)提醒,陰謀論往往是一種對權力的迷戀,假裝自己在批判,卻其實在奉承。
因此也有人乾脆撕掉陰謀的遮羞布,直指川普與他的親信根本就是瘋子和一群無能的蠢蛋。當政治學的無法解釋,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甚至隱含的社會達爾文式偏見,就會趁虛而入,把問題歸因於病態或基因。
這種場景很難不讓人想到2006年的電影《蠢蛋進化論》(Idiocracy):美國社會由白痴掌權,看起來就像對川普時代的預言。但電影的假設其實相當醜陋──聰明人不生小孩,愚蠢的人拼命繁殖,最後社會被蠢基因淹沒。這種假設本質上是「優生學」思維,很難被自由派接受。但自由派其實也曾流露類似心態,像脫歐公投後,就有人說:典型的脫歐支持者大多垂垂老矣,等到脫歐真正生效時,很多人早就掛了。
期待政府的愚蠢自食惡果,不必靠陰暗幻想。愚蠢的經濟政策,最後一定會拖垮政治。英國就有前車之鑑:2022年9月,時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把個人財經教條硬壓在債市之上,結果只撐了49天就被逼倉皇辭廟。很多人也寄望美國債市能成為對抗川普的最後防線,讓愚蠢政策被現實修理。但這無法改變川普根本性的缺陷:他完全不懂政策與後果的因果關係。
《衛報》提醒,愚蠢不應被簡化成心理疾病,而是社會系統的問題。《愚蠢悖論》(The Stupidity Paradox)就指出,愚蠢有時會滲進組織日常,扼殺創意與智慧。川普式的愚蠢則更惡毒,那是對大學、公共衛生和經濟數據的刻意攻擊。面對這種現象,必須從政治與社會層面正面回應,而不是用「理智」幫他塗脂抹粉,讓人誤以為蠢行背後藏著什麼高深戰略,最後反而掉進陰謀論的陷阱。
愚蠢如何被平台與市場放大?
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早在1953年就寫過,當社會失去意義與常識時,「愚蠢」會蔓延到所有人身上,群眾和知識分子都將放棄判斷力,只會背誦口號或服從命令,不會獨立思考。
《衛報》認為,在當代自由社會,這種判斷力並非被獨裁者奪走,而是外包給市場與數據系統。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時也是知名政治哲學家的海耶克(Friedrich Hayek)相信,市場可以取代判斷力,只要市場運作順暢、價格自由形成,每個人只需滿足自己的欲望,不論聰明人或笨蛋都能活得不錯。
進入21世紀,這種主張被套用在「大數據」上:一切都能被量化,人類思考不重要,只要演算法能辨識就好。然而,大型語言模型提供的不是判斷和智慧,而是資料處理和數據對比能力,一旦超出數據庫範圍,它就會開始造假,產生一種「聰明又愚蠢」的詭異感。
技術企圖「超越社會」的野心並不新奇,從1957年蘇聯的史普尼克(Sputnik)人造衛星升空,到今天馬斯克的星鏈,科技菁英推崇用「超然視角」來觀測地球,貶低人類的世俗判斷。馬斯克甚至能在「美援署花5000萬美元在加薩買保險套」的虛假聲稱被揭穿後,淡淡地說一句「我有時候有會說錯啦」。
當人類活動全面轉移到網路平台,「真」和「假」都只是數據,錯誤訊息的影響不輸正確訊息。今年4月,一則「川普將暫停關稅」的假消息,讓標普500指數先飆6%又跌回去,最後被查出只是瑞士一個假帳號Walter Bloomberg散佈的謠言。在這樣的網路世界裡,一切被壓縮成「行為模式」,意義和動機早已不重要,政治學者南希·羅森布魯姆(Nancy Rosenblum)和羅素·麥爾海德(Russell Muirhead)把這種現象稱為「新型陰謀論」(new conspiracism),並且做出非常精彩的分析。
經典陰謀論常靠繁複的因果鏈來追求連貫,而「新型陰謀論」則完全放棄解釋,只剩指控與重複——「很多人都在說」就等於真實,一如川普口頭禪。它的基礎是數位平台與陰謀網紅,像「匿名者Q」或「桑迪胡克校園槍擊案是騙局」這類陰謀論,只是為了製造流量、鞏固偏見,追求觸及與收益。
《衛報》認為,我們要走出「真理恐慌」,才能看清當下的「愚蠢政治」。共和政客談關稅、疫苗或移民時,很多說法其實只是轉發社群迷因,源頭往往是川普或小甘迺迪。有些說法是宣示效忠(像是堅稱「大選被偷走了」),更多則荒唐病態,像是認定洛杉磯大火或空難「都是多元共融政策(DEI)的錯」。
想像力才能拯救愚蠢時代
漢娜・鄂蘭區分人類理解有兩個層次:一種是「初步理解」,把既有概念套進眼前情境,表面上聰明正確,但未必能真正理解歷史與政治時刻的意義。另一種是「真正理解」,需要「想像力」幫助我們邁向真理。她說,政治世界的突發事件不可比擬、不可度量,科學計算無法處理,唯有想像力能結合同理心與創造力,從歷史學家的視角思考真理與意義,才能讓我們看見事物全貌。
平台與市場所能提供的,只是封閉世界裡的行為模式。人工智慧與金融市場能高速從既有資料學習,但結果再多,也只是有限的組合。歷史在這種封閉框架裡被宣告終結,剩下的是無窮無盡的重複。
《衛報》批評,川普政府的愚蠢,把這一點赤裸裸地展現出來。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理解政策與後果的關聯,也沒有追問後果的好奇心。關稅政策像一場大型實驗,殘酷卻清晰地證明了國際貿易確實能促進繁榮;忽視這些基礎經濟概念,本身就很愚蠢,公共衛生領域同樣在付出代價。
如果只是把社會和政治問題交還給「專家」,我們就無法反思愚蠢背後更深的歷史條件,也看不清資本主義如何默許甚至獎勵愚蠢。把判斷力外包給市場與數位平台,本身就是在邀請人們表現愚蠢,哪怕這些系統披著數學理性的外衣。要寄望川普帶來希望當然異想天開,但或許這種「世界級的愚蠢」能迫使我們追求真正的理解。因為最終,能拯救我們的不是市場、機器人或AI,唯有人類自己的想像力。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6 小時前
歷任總統誰最貪?粉專網路投票結果太震撼 青鳥炸鍋戰翻
普發現金1萬陸續入帳,符合條件的民眾也可以到指定ATM領取。有粉專近日在YouTube頻道進行網路投票,包括普發1萬是誰的功勞,結果高達87%認為是藍白在野的功勞。粉專也另問一題對於歷任總統的意見,結果「賴清德」負評最多、甚至認為賴比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都貪,但卻引來不少網友踢館,開酸同溫層太強,也有人「抱不平」說,畢竟賴跛腳、預算沒過怎有機會貪?但也有網友反嗆,青鳥跑到這來崩潰喔,自己也一堆同溫層民調,只不過後來被「32:0」洗臉!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劉書宏爆被健身教練打到「骨裂發炎」!經紀人發聲曝近況
劉書宏9月初突在社群上透露「肋骨骨裂」的消息、暴瘦4公斤,當時絕口不提原因,18日有新聞傳出,他和健身教練好友蔣政8月底起爭執,雙方大打出手,但劉書宏體力不及對方、並且受了重傷。對此,劉書宏經紀人表示,「謝謝你們的關心,目前恢復都很良好,受傷的過程沒有特別要跟大家交代的細節。」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 天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白冰冰「回收旗下藝人合約」 年終送大禮:抽成砍半
白冰冰旗下有多位藝人,每次主持或是有活動,她都會把子弟兵帶在身邊,盡量給大家機會表演,18日他決定送大家一份大禮,她將合約回收,將經紀抽成砍半,「我看到他們為了生活這麼辛苦,很捨不得,我又不缺,幫別人也是幫,為何不幫自己人。」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5 小時前
《大集合》玩坐氣球襲胸籃籃?胡瓜慘遭炎上 節目急發116字聲明道歉
綜藝天王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17日到雲林麥寮出外景,有網友PO出錄影截圖,發現胡瓜玩坐氣球遊戲過程中,不小心摸到助理主持人籃籃的胸部,遭網友炎上批評,不過許多網友也緩頰說:「這一看就知道不是故意的。」對此製作單位今天也做出回應。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油車萬元開銷、開特斯拉年省15萬起!買屋有充電樁別高興太早:問清楚是「出線」還「全套」|好宅報報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報告指出,臺灣自2020年起,純電動車(BEV)登記數突破1萬輛並開始顯著攀升,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隨著電動車牌照稅開徵與貨物稅減免確定延至2030年,預料將會有更多民眾投入電動車車主行列。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5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6 小時前
陽明山「向天蝦」(鵠沼枝額蟲)大爆發 想「上山追蝦」要把握時間
最近接連幾個颱風帶來的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大屯山區的向天池達到滿水位,也讓鵠沼枝額蟲(別名向天蝦)大爆發,吸引一波波的登山客上山,只為一睹「綠色小精靈」的風采,而看著這些在池水中悠哉游來游去的小生命,直呼好可愛;還有登山客利用向天蝦的向光性,在暗夜裡點著頭燈,只見向天蝦群聚湧來好不壯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不是日本!這國家「中國客變少了」 當地人鬆口氣讚:挺好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其實不僅日本,前往泰國旅遊的中國人也大幅度下滑,但比起政府的頭痛,泰國人卻開心表示「其實挺好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披薩店公審台人惹義大利市長震怒!她見1事驚「台灣國際地位」變了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日前一群台灣遊客飛往義大利一間披薩用餐,沒想到疑似因為16人只叫了5份披薩、3杯啤酒,讓當地披薩店老闆直接把整群團客的清晰面貌全錄下,甚至直接在現場公審、但由於台灣旅客聽不懂老闆所說的外語內容,還對鏡頭比YA、豎起大拇哥,老闆最後卻不留情喊「台灣滾吧」,影片公開後大炎上、讓餐廳老闆緊急道歉,可當下老闆又喊出自己跟「中國、台灣」道歉,讓網友再度看傻眼,事態持續延燒更讓蒙特卡丁尼市的市長德羅索(Claudio Del Rosso)出面緩頰、透露將見「台灣代表」一起解決這次事件,對此台灣財經網美胡采蘋就感歎台灣現在國際地位「稍微有點太高了」。
民視 ・ 1 天前
傳中國赴日機票「取消近50萬張」 旅日達人:大家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中國北京當局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對中國公民發出公告要求「避免赴日」,中國3大國籍航空也開放免費取消機票。今(18日)有消息指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9萬張赴日機票被取消。旅日達人林氏璧分析,若情勢持續緊張,退票的人可能越來越多,「大家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全台有感降溫!明後天會更冷 氣象署曝這天回暖
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18)日降溫,天氣明顯偏涼,最低溫來到16度左右。雨勢方面在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地區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降溫會一直持續到週五,到週六、日東北季風稍...
華視 ・ 12 小時前
MLB/大谷翔平續穿金標球衣!全聯盟僅6人享殊榮
道奇二刀流球星大谷翔平下季將續穿「金色大聯盟Logo」的金標球衣!大谷翔平蟬聯國聯年度MVP,因此得以享有全大聯盟僅6人的殊榮。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