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的主要成因是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過多,導致全身組織和器官過度生長[1],進而造成一些外貌和功能上的改變。陳怡文醫師表示,大部分的生長激素過量分泌是由腦下垂體腺瘤引起,少數是由其他身體部位的腫瘤異常分泌生長激素或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所導致。
由於患者的組織會過度增長,使外觀出現變化。陳怡文醫師說,例如鼻翼變寬、上顎或下顎突出、面容變得粗獷、手掌和腳掌增大等。患者可能會注意到戒指戴不進去,鞋子越換越大,連安全帽也變得不合適。由於外貌變化相當緩慢,患者自己可能無法察覺。
除了外貌改變之外,全身各個器官也會受到影響。陳怡文醫師說,包括月經不規則、血糖異常升高、心臟肥大、高血壓、關節疼痛、腕隧道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2],罹患大腸直腸癌、甲狀腺癌、腎臟癌等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隨著腦下垂體腫瘤增大,也可能對週邊組織造成壓迫,而導致頭痛、視野缺損等狀況。
肢端肥大症的表現非常多樣,患者往往是因為不同症狀至各科別就診,經過詳細檢查後才確定診斷。
肢端肥大症要提防共病找上門
確診肢端肥大症後,除了要積極接受治療,也要留意各種共病。陳怡文醫師說,建議要每天量血壓,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追蹤心臟功能與心肌肥厚的狀況,如果出現下肢水腫、運動耐受度下降等心臟衰竭的症狀,務必盡快就醫。
由於出現糖尿病、高血脂的風險較高,建議要定期檢查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血脂。最好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飲食方面要採取少油、少鹽的健康飲食,也要避免甜食、糖飲。
因為部分病人會有骨質疏鬆的狀況,可以利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評估骨質密度,日常生活中也要攝取足夠的鈣質(每天1000到1200毫克)與維生素D(每天800 IU)。
如果睡覺時發現有打鼾,或是有呼吸中止的現象,或是白天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建議要進行睡眠檢查。若診斷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也要及早接受治療。
由於罹患癌症的風險較高,建議肢端肥大症患者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甲狀腺超音波檢查。陳怡文醫師說,定期檢查能夠早期發現併發症,幫助提升治療成效,維持生活品質。
積極接受治療,幫助改善生活品質
肢端肥大症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只要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後認為能夠切除,便建議進行手術。目前的手術方式大多採用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利用內視鏡從鼻腔進入蝶竇,再進入蝶鞍將腦下垂體腫瘤。
如果患者不適合接受手術或無法完全切除腦下垂體腫瘤,便需要接受藥物治療。陳怡文醫師說,藥物治療以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為主,體抑素類似物能夠抑制腫瘤過度分泌生長激素[3],並進一步將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也有機會讓腫瘤體積縮小。在腫瘤體積縮小後,醫師也能再次評估手術治療的可能性。
傳統體抑素類似物採肌肉注射,每4週施打一次。陳怡文醫師說,目前有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採用深層皮下注射,注射劑量僅為0.5cc,相較於傳統肌肉注射的藥物,病患的疼痛感明顯減輕。在病情控制良好的狀況下,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的施打間隔可延長至6到8週施打一次。減少注射次數,可提升生活上的便利性與品質。由於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的設計,讓注射方式較為簡便,在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後,患者或家屬也可以帶回家自行注射。
貼心小提醒
「臨床上會發現有些肢端肥大症患者可能沒有察覺到潛在的共病風險,因此低估治療的重要性。然而,肢端肥大症會造成許多併發症,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關節問題等,可能隨著時間逐漸累積並加重,這些都會對患者的未來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陳怡文醫師提醒,「即使當下感覺良好,肢端肥大症患者也應該規律施打藥物並定期回診,積極接受治療是避免嚴重共病發生的關鍵!」
筆記重點整理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的主要成因是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過多,導致全身組織和器官過度生長,進而造成一些外貌和功能上的改變,例如鼻翼變寬、上顎或下顎突出、面容變得粗獷、手掌和腳掌增大等。患者可能會注意到戒指戴不進去,鞋子越換越大,連安全帽也變得不合適。由於外貌變化相當緩慢,患者自己可能無法察覺。
除了外貌改變之外,全身各個器官也會受到影響,包括月經不規則、血糖異常升高、心臟肥大、高血壓、關節疼痛、腕隧道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 ,罹患大腸直腸癌、甲狀腺癌、腎臟癌等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隨著腦下垂體腫瘤增大,也可能對週邊組織造成壓迫,而導致頭痛、視野缺損等狀況。
肢端肥大症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只要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後認為能夠切除,便建議進行手術。如果患者不適合接受手術或無法完全切除腦下垂體腫瘤,便需要接受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為主,體抑素類似物能夠抑制腫瘤過度分泌生長激素,並進一步將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也有機會讓腫瘤體積縮小。
傳統體抑素類似物採肌肉注射,每4週施打一次。目前有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採用深層皮下注射,注射劑量僅為0.5cc,相較於傳統肌肉注射的藥物,病患的疼痛感明顯減輕。在病情控制良好的狀況下,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的施打間隔可延長至6到8週施打一次。減少注射次數,可提升生活上的便利性與品質。
參考資料:
[1] Fleseriu M, Langlois F, Lim DST, Varlamov EV, Melmed S. Acromegal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Nov;10(11):804-826. doi: 10.1016/S2213-8587(22)00244-3. Epub 2022 Oct 6. PMID: 36209758.
[2] Fleseriu M, Langlois F, Lim DST, Varlamov EV, Melmed S. Acromegaly: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Nov;10(11):804-826. doi: 10.1016/S2213-8587(22)00244-3. Epub 2022 Oct 6. PMID: 36209758.
[3] Neggers SJ, Pronin V, Balcere I, Lee MK, Rozhinskaya L, Bronstein MD, Gadelha MR, Maisonobe P, Sert C, van der Lely AJ; LEAD Study Group. Lanreotide Autogel 120 mg at extended dosing intervals in patients with acromegaly biochemically controlled with octreotide LAR: the LEAD study. Eur J Endocrinol. 2015 Sep;173(3):313-23. doi: 10.1530/EJE-15-0215. Epub 2015 Jun 5. PMID: 26047625; PMCID: PMC4544680.
SOMA_ACRO-TW-000270
其他人也在看
雷射消融術治痔瘡出血少疼痛微 患者:短時恢復日常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6日電)46歲吳姓男子長年為痔瘡所苦,因擔心傳統手術太痛延誤治療,日前經嘉義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謝孟樵評估後採用雷射痔瘡消融手術,降低手術疼痛感,數日後恢復正常生活。
中央社 ・ 1 天前
車禍後嚴重雙眼複視 台中榮總眼外肌移位手術 讓他看東西不再睜一眼閉一眼
[Newtalk新聞] 25歲陳先生去年中因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部位包括左眼眶底,手術後外觀與咬合功能明顯改善,但困擾的是雙眼複視,看東西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經台中榮總眼科檢查追蹤,研判為嚴重創傷造成組織沾黏及神經麻痺所致,為他安排眼外肌移位手術,改善複視症狀。 協助患者顏面重建的台中榮總口腔顎面外科連凱華醫師指出,病患到院時傷勢嚴重,全臉部骨折,其中左眼球下方肌肉被骨折碎片卡住無法自由轉動,須緊急手術處理。口腔外科團隊在4小時內利用三維電腦模擬將碎裂的骨頭重新「拼好」並製作手術導引板,再由連醫師以經結膜和口內的微創手術,協助病人臉部、上顎與下巴等多處骨折復位固定,避免患者原本瘦長的臉型因骨折而變寬,讓咬合恢復密合。接續以未骨折的右側眼眶鏡像重建左側,根據三維列印模型預先塑形鈦金屬網板,解除左眼球肌肉卡陷狀況,重建眼眶底正常結構。 但因車禍衝擊力大,陳先生眼外肌在撞擊後嚴重受損,殘存的複視問題仍造成他生活困擾,轉介由眼科進一步治療。 台中榮總眼科阮國華醫師指出,當遭受外力衝擊時,如車禍、球擊或拳頭攻擊造成眼眶底骨折,眼球下沉導致控制眼球的肌肉卡住,是外傷最常造成複視的原因,也是口腔
新頭殼 ・ 14 小時前

神救援! 白家綺接替養傷顏曉筠演出 初登場竟和老公對戲
生活中心/李世宸、張皓宇 新北報導知名八點檔演員顏曉筠,因車禍需要休養,神隊友演員白家綺,第一時間接下演出邀約,她喊話心情複雜也相當心疼,希望曉筠早日康復,不過巧合的是,白家綺剛接戲就要和演員老公吳東諺互動,讓她首次對戲就笑場。
民視 ・ 1 天前
日本超商甜點推薦:雪印必吃清單 從早到晚甜蜜一整天
兼具效率、高CP值與美味的「MEGMILK SNOW BRAND Co., Ltd.(雪印メグミルク)」甜點,在超商或超市就能輕鬆買到,讓你的日本旅行從早到晚幸福又飽滿。
JAPANKURU ・ 1 天前
醫師說明「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圖)
嘉義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團隊引進「雷射痔瘡消融手術」與「組織凝集儀痔瘡切除手術」,可依患者痔瘡型態與程度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26日舉行記者會由醫師謝孟樵(圖)說明療法,並邀請患者現身分享。
中央社 ・ 1 天前
住在倉敷最Chill的飯店!鬧中取靜超好眠,一出站就到!溫暖木質調搭配獨特丹寧元素,質感爆棚~
來倉敷這麼多次,好像是第一次住在倉敷,以往都是匆匆來去,這次入住體驗感超好!因為交通方便以外,周邊生活圈也很齊全,有一種從古代穿越到城市的感覺,雖位於市區但鬧中取靜,日式暖木風格的房型裡,還有添加倉敷兒島的丹寧風裝潢特色。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1 天前

有濕疹就懷疑是食物過敏?過敏檢驗一定要做嗎?醫:3點判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罹患濕疹要做過敏檢驗嗎?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盧俊瑋醫師分享,門診常遇到成年患者,或家長帶著孩子,要求檢驗食物或環境過敏原,這種要求通常都被他打回票。對此,盧醫師表示,過敏檢驗其實不是人人都要做,看了報告就大幅禁食反而可能造成營養失衡或生活負擔,加強對過敏原的認識和皮膚照護,才是控制病況的重點。 究竟何謂食物過敏?了解過敏檢驗的適用時機 盧俊瑋醫師說明,食物過敏是指身體將某些食物誤認為「敵人」而啟動免疫反應,常見症狀包括皮疹、皮膚搔癢、嘴唇或眼皮腫脹、嘔吐、腹痛、呼吸喘或喉嚨緊,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處置。 多數濕疹患者,尤其是超過 10 歲的孩子與成人,並不需要常規做食物或環境過敏檢驗。盧俊瑋醫師表示,吃特定食物後,在數分鐘至兩小時內出現蕁麻疹、臉舌腫脹、呼吸困難、嘔吐或暈眩;或是年紀較小(多半小於 5 歲)、濕疹中重度且在皮膚治療充分下仍反覆不穩,則屬於建議檢驗的情況。 陽性≠真過敏 想做檢驗先問自己「3問題」 為什麼不主張「濫做」過敏檢驗?盧醫師提醒,抽血或皮膚點刺的「陽性」結果並不等於真過敏,很多人數字高、實際吃不會發作。若看報告就大幅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白家綺救火《好運來》!與吳東諺「公私不分」演亡命鴛鴦笑場
民視8點檔《好運來》近日因演員顏曉筠因車禍受傷需休養,面臨劇情銜接的挑戰,幸好「神隊友」白家綺在第一時間展現義氣,義不容辭接下代打重任,接演顏曉筠的角色「芸菲」,展現「神救援」。白家綺坦言第一時間接到電視台邀約時,心情其實非常複雜且心疼,看到好友顏曉筠受傷,大家都非常不捨,希望她能安心養傷、早日康復。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一咳嗽就心肌梗塞?醫曝冬天「完美製造血栓天氣」致命環節:不是冷當天才發作
隨著冬季到來,最近天氣明顯變冷,今、明(26日、27日)2天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也指出,其實是全身連續冷個好幾天,都可能是身體正在拉警報:「我們在急診最怕的,不只是某天突然變冷,而是冷到了,然後之後的那48至144小時,最危險的是你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了冷』的那幾天!」
鏡報 ・ 1 天前
從森林到腳下的每一步:十安以善行健走 展現永續實踐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報導】近年來,結合公益、運動與永續的行動日益受到關注,不僅能回饋社會,也展現低碳生活的實踐力,讓許多企業品牌與名人紛紛投入健走、路跑活動,掀起正面浪潮。台南梅嶺森林共生自然農法推動者黃金安先生,與台南和平診所院長顏純左,便發起別具特色的「善行健走」,從去年 10 月起累積徒步完成 1,120 公里環島行程。每人每走一公里就捐出 100 元,並號召好友一同響應一起同行,共募集超過百萬元善款,捐助家扶中心與其他弱勢機構,同時透過健走實踐低碳行動,讓公益與永續同行。 從好友結伴到眾人響應 健走展開公益新模式 黃金安先生長期投入社會公益,曾任家扶中心委員,他過去與顏純左醫師旅行時發現彼此皆喜愛健走,便萌生以步行串連公益的想法。「我們希望每一步都能帶出關懷,讓健身、助人與支持弱勢同時發生,也希望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看見,公益行動不需要高門檻,每個人用雙腳就能參與。」 因此,他們發起連續兩年的善行健走。顏純左醫師分享,印象最深刻的健走之一,是澎湖機場至澎湖跨海大橋20公里的距離。那次健走他們早起從高雄搭機至澎湖,就算地點在澎湖,也堅持當天來回的傳統,走完當天即回到台灣。 健走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三玖本尊要來了!伊藤美來明年首度登場「台北動漫節」
日本人氣聲優「伊藤美來」明年迎來歌手出道十週年,繼本月在台大體育館演出後,時隔4個月,將於明年首度參加台北最大規模動漫盛事《2026台北國際動漫節》,她開心說,「希望跟大家有更多機會交流!」伊藤美來在2013年為遊戲作品《偶像大師百萬人演唱會!》聲演七尾百合子出道後,以可愛及天真爛漫的聲線開始受到粉
自由時報 ・ 1 天前巴西批准全球首款單劑登革熱疫苗 效力達91.6%
(中央社里約熱內盧26日綜合外電報導)巴西有關當局今天核准全球首款單劑型登革熱疫苗,官員稱這是「歷史性」成就。隨著氣溫升高,全球登革熱病例持續激增。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三總惡性腫瘤外科名醫馬辛一逝世 院方回應了
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國防醫大教授、惡性腫瘤手術名醫馬辛一25日傳出過世消息,敏盛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柯紹華在臉書發文揭露此事,震驚醫界,馬辛一近日因車禍受傷,好友神經外科專家高明見才向外界表示病情穩定,卻突然傳出噩耗,讓許多人不敢置信。對此三總也做出回應。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 天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