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重金投入核聚變 是浪費錢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有強大的制造業以及汽車、化工等能源密集型產業,這意味著大量能源消耗。
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仍嚴重依賴化石燃料,盡管過去二十年來,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比例穩步上升。
德國政府正在實施一項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計劃,目標是在2045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德國已於2023年全面淘汰核電,並計劃在2038年之前逐步淘汰煤電。
為了在能源與環境之間取得平衡,柏林也投資綠色氫能以及核聚變等新技術。
投資核聚變是明智之舉?
10月,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 也譯“默茨”)內閣公布了一項旨在加速核聚變技術發展的行動計劃。德國希望建造世界上第一座聚變反應堆,為此項目撥款17億歐元(約合19.8億美元)。
柏林希望這項技術未來能提供充足、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
德國亞琛弗勞恩霍夫激光技術研究所聚變研究專員克萊因(Sarah Klein)表示,投資聚變技術是一項“明智的長期戰略舉措”。
她向德國之聲表示:“這項技術使德國在全球技術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之後,核聚變與可再生能源對於確保能源主權至關重要。”
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科學主任君特(Sibylle Günter)也向德國之聲表示贊同,並指出德國的能源需求“不斷增長”。
君特說:“核聚變技術可以幫助我們保障長期能源供應,並且是零排放。與此同時,保持工業國家的競爭力。”
“創新催化劑”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利用核聚變發電。
核聚變是指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碰撞融合,從而釋放能量。這與太陽中氫轉化為氦的基本過程相同,這一過程產生陽光,使地球上的生命成為可能。
核聚變與當今核電站的核裂變過程相反——核裂變是指較重的原子核通過鏈式反應分裂釋放能量。
與核裂變不同,核聚變不會產生放射性廢物,因此有望提供利於氣候保護的充足能源,避免污染和放射性廢物。
德國並非唯一大舉投資核聚變的國家。
美國、中國、日本和英國等國家也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加速這項技術的發展。此外,數十家私營初創企業也加入了這場競爭。
“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已經在核聚變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因此,這是德國高科技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克萊因說道。
這位科學家強調,該投資對於德國保持全球競爭力並確保技術自主至關重要。
克萊因表示,核聚變還促進創新。她說,包括超導磁體、高功率系統、先進材料、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內的關鍵技術都將得以推動。
浪費資金?
然而,批評人士認為,投入巨資用於核聚變研究是方向錯誤,也是資源浪費。他們認為,這些資金應用於擴大其它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規模。
但君特認為,可再生能源和核聚變能源之間不應存在“沖突”,而是兩者可以“相互補充”。 她說:“風能和太陽能無法持續供電,但核聚變可以。”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在2022年底首次實現了核聚變中的淨能量增益——意即,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高於使原子核聚變所需的能量。
該實驗利用高功率激光得以實現。
還有其它方案利用強磁場來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粒子,使其結合並聚變以釋放能量。
核聚變發電站何時能成為現實?
2022年的突破以及之後的一些實驗給人們帶來希望,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核聚變就可發揮其全部潛力。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能源學教授卡門(Daniel Kammen)表示,過去人們認為,核聚變發電還需要五十年才能實現,“而且幾十年來一直說還需要五十年”,這一說法不再成立了。
他通過電子郵件向德國之聲表示:“多種方法並進、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在控制磁約束(托卡馬克)等問題上的應用,以及系統運行方面的進步,都從根本上改變了研究處境。”
卡門教授表示:“我曾預測,核聚變原型將在十年內進入試點並網階段,甚至更快。”
但包括克萊因在內的其他專家則認為,商業上可行的核聚變發電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商業聚變的確仍是一個遠景,存在著技術和經濟上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核聚變無法取代當前亟需的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
君特也認同克萊因的觀點,她預計首批聚變電站將在“大約二十年後”並網,但前提條件是,現在就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Srinivas Mazumdaru
其他人也在看


鳳凰最快下午轉強颱 「登台機率相當高」!粉專曝2關鍵變數
中颱鳳凰來勢洶洶,預計路徑預估有望襲台,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最新指出,鳳凰颱風最快今(9日)下午就會成為強颱,直接襲台機率相當高,確切登陸位置則視「颱風北轉的角度」而有變數。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鳳凰颱風「大甩尾」!延後12小時穿越台灣 氣象專家曝最新警示
鳳凰颱風結構紮實,颱風眼清晰可見,氣象署預估 9日至 10日間恐發展為強烈颱風。目前颱風中心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正穩定西進。氣象達人吳聖宇指出,鳳凰進入南海後將出現「大甩尾北轉」的路徑變化,轉向跡象已確立,通過台灣時間將比原先預估延後約12小時,屆時颱風將朝台灣靠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鳳凰將變強颱! 最快週一海警.週二陸警 嘉南登陸機會高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鳳凰颱風最快今天(9)升級為強颱,入夜後登入菲律賓。氣象署預估,最快周一午後就會發海警,緊接著周二發陸警。暴風圈約在週三清晨就會觸陸。不過現在已經是防颱準備的最後關鍵期,因為颱風進入南海北轉後,外圍環流伴隨東北季風,周一開始,迎風面北部、宜花,恐就會先出現致災性大雨。
民視 ・ 5 小時前
快防颱! 鳳凰週一午後發海警 估「台中以南」登陸
鳳凰颱風將以強颱之姿襲擊菲律賓呂宋島,隨後北轉影響台灣!氣象署預估颱風可能從台中以南登陸,再從東北部或東部出海,甚至可能消散於台灣上空。週一、週二將先出現共伴效應,北台灣及東部地區有豪雨以上等級降雨;週三、週四颱風通過時,中南部及花東地區也將有顯著雨勢。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鳳凰取自山的名字,將與中央山脈進行山山對決,但碰上中央山脈,實力差距太大,會快速減弱」,然而其威脅性仍不容小覷。民眾應及早做好防颱準備,密切關注最新氣象資訊。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中颱鳳凰各國預測路徑一致「斷腰狂掃台灣」 估宜花出海
鳳凰颱風向西北西前進,預測10日經過呂宋島並進入南海,有北轉接近台灣的趨勢。根據各國預報,一致預測出鳳凰將於13日從中南部登陸。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鳳凰共伴效應2天影響最劇!各國路徑曝「巔峰登陸菲」大量致災雨炸2地區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預計今(9)日將達強烈颱風登陸呂宋島,通過後逐漸北轉,進入台灣西南方海面,強度將逐漸減弱。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鳳凰颱風下週二、週三「共伴效應」最劇烈,北部及東半部有發生大量致災雨的潛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雨至少連下5天共伴 氣象署揭降雨時序圖
[Newtalk新聞] 隨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與未來一週受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指出,全台將出現多波降雨,尤其11月10日至11日雨勢明顯增強,11月12日至13日為主要降雨高峰,部分地區恐達豪雨等級,14日至15日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提醒北部、東部及中南部山區提早防備。 氣象署說明,11月9日為降雨轉換前期,迎風面局部降雨但影響有限;11月10日至1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同影響,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雨勢漸強,需留意「防豪雨等級以上」的提示訊息。氣象署指出,11月12日至13日為本輪降雨高峰,受颱風及外圍環流配合東北季風影響,西半部亦有明顯降雨,並不排除「局部豪雨」發生。 氣象署表示,11月14日至15日降雨漸減弱,但東北季風仍影響北部及東部,短暫陣雨持續。至於金門、馬祖與澎湖,圖卡顯示11月9日至11日多為晴到多雲;11月12日至13日有雨;11月14日至15日天氣再轉為多雲有雨型態。 氣象署提醒,北台及東半部將連續受影響,若有山區活動、行車安排或農漁作業規劃,應及早因應;中南部平地雖非主要降雨區,但11月12日至13日仍可能出現不定時短暫雨,不排除局部地區有短
新頭殼 ・ 1 天前
鳳凰颱風恐成「攔腰斷頭颱」13日橫掃台灣 最新路徑曝光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PHOENIX)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向西推進,對台灣的威脅指數不斷攀升。中央氣象署稍早釋出最新預估路徑,警示鳳凰將成為少見的「攔腰斷頭颱」,恐在下週三(12日)晚間至下週四(13日)清晨,以穿心颱路徑橫掃台灣本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起颱風、東北季風夾殺!海上、陸上警報恐接連發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不只日本氣象廳將其評為「強烈」,台灣中央氣象署也提醒民眾要防颱,氣象署指出,明(10)日颱風接近與東北季風相互影響,整個台灣東側慎防豪雨,預計明日下半天可能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接著週二(12日)可能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週三(12日)颱風預計以輕颱強度通過台灣,雨勢擴到中南部,雨有顯著緩和可能要等到週五(14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鳳凰」會放颱風假?「12縣市」暴風圈侵襲率破7成
颱風「鳳凰」即將北轉接近台灣,預計將在11日(週一)開始將對台灣帶來強烈的風雨。對此,根據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目前已有12個縣市的暴風圈侵襲率超過70%,其中台南市的侵襲率高達83%,嘉義市和嘉義縣均為81%。這引發了外界對於是否會停班停課的廣泛關注。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下週停班停課?北市府回應了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今年颱風季似乎沒有因進入到秋冬季節而消逝,中颱鳳凰目前正朝菲律賓呂宋島前進,未來有相當大的機會北轉朝台灣本島襲來,甚至在東北季風影響下出現共伴效應,帶來雨勢。中央氣象署指出,根據最新預測鳳凰颱風即將成為強烈颱風,未來120小時內的暴風侵襲機率,澎湖縣68%最高,其次為台南市62%、金門縣61%,總共有14縣市破5成,是否有機會宣布放颱風假,台北市政府今天(8日)下午率先回應了。
民視 ・ 1 天前
鳳凰颱風速度將放慢!「1狀況」恐重整再增強 襲台雨彈變更猛更久
鳳凰颱風預計將在下週接近台灣,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指出,它即將增強為強烈颱風襲擊菲律賓,並在明(10)日進入南海,但隨後它的速度可能放慢,不排除有結構重組增強機會,若其持續偏慢,降雨將變得更強、更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鳳凰「輕颱之姿」貫穿台灣!登陸地點曝光 全台豪雨3地首當其衝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目前已達中度颱風上限,預計今(9)晚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後強度稍微減弱,並於週二北轉,週三至週四以輕颱之姿登陸台灣。中央氣象署提醒,明後天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有機會產生共伴效應,宜蘭、花蓮、大台北要留意豪雨等級以上降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勇敢的鳳凰決定硬幹! 氣象專家:恐像山陀兒死在台灣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由於鳳凰颱風所處海域,提供其非常適合再繼續發展條件,目前評估今日鳳凰強度將從中颱再升為強颱,不過也指出,等上了台灣陸地碰到中央山脈,「颱風強度將會快速被減弱,會不會像去年的山陀兒颱風一樣,最後死在台灣的陸地上,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鳳凰將變強颱「襲台時間」延後!專家點名這地區:有機會登陸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颱風「鳳凰」來勢洶洶,最快今晚(9)增強為強烈颱風,進入生命週期巔峰;並於明(10日)進入南海後逐漸北轉、朝台灣直撲而來,其外圍環流將影響全台;氣象署預估明(10日)、後天(11日)陸續發布海上警報,不排除登陸台灣。不過,氣象專家吳聖宇指出,鳳凰颱風原本預計下週三(12日)白天經過台灣,但進入南海後轉彎距離稍微變遠,整個時程往後延了12小時左右;如今要等到下週四(13日)晚間後才會遠離台灣。
民視 ・ 18 小時前
鳳凰將撲台!北投慎防8級以上強風 北市府宣布緊急應變措施
颱風「鳳凰」來勢洶洶,宜花明日開始下大雨,週二則慎防共伴效應帶來的劇烈降雨,週三颱風更接近台灣陸地。中央氣象署對多地發布陸上強風特報,其中台北北投有機會出現8級以上陣風,目前評估強風特報將持續至13日颱風影響結束為止,故北市府也做出相應措施。
鏡週刊Mirror Media ・ 7 小時前
慎防!鳳凰恐北轉直撲台灣 氣象署曝「這兩天」影響最劇
即時中心/顏一軒、魏熙芸報導中颱「鳳凰」來勢洶洶,恐將北轉直撲台灣,中央氣象署預計明(10)日中午過後發布海警,預估11、12日風雨最劇。對此,氣象署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鳳凰」11日北上過程中,由於環境條件不利其發展,因此可能是以「輕颱」等級接近、通過台灣。
民視 ・ 11 小時前
鳳凰颱風、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機會高! 粉專曝「強風豪雨3大時程」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在臉書發文表示,「鳳凰」颱風在副熱帶高壓穩定導引下,今晚將以巔峰之姿登陸菲律賓呂宋島,並於週一(10日)進入南海,隨後沿著副熱帶高壓斷裂產生的弱點北上。「若路徑無特殊變化,週三(12日)上午暴風圈接觸南部陸地,夜晚籠罩中、南...
CTWANT ・ 14 小時前
鳳凰颱風襲台「這2天」風雨最劇!颱風假機率曝
中央氣象氣象署指出,今(8)日下午2點鳳凰颱風位於北緯13.0度,東經130.5度,以每小時35公里速度向西進行,預估颱風強度可能於明(9)日達強烈颱風等級,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分析師吳聖宇也示警將於下週這2天風雨最劇烈;至於颱風假可能,目前預估3縣市暴風侵襲率達60%。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