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日互槓風波越演越烈!介文汲曝北京恐拋出「殺手鐧」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爆中日關係危機,前外交官介文汲認為,高市真正的壓力「還沒到」,中方下一步恐祭出「稀土禁運」,將對日本汽車與科技產業造成巨大衝擊。
介文汲在中天節目《全球大爆卦》表示,目前北京已連續採取多項外交與經濟手段施壓,包括中止多項日本食品進口程序,「從水產、牛肉,到人員交流暫停,這些都是一步一步往前走。」
介文汲指出,隨著局勢升溫,日本政壇內部已出現不同聲音,「現在社會已經開始在檢討她那個話,她是不是本身不知輕重,還是刻意為之?」介文汲認為,高市在沒有實際危機情況下,強調以武力威脅應對中國大陸,「沒有任何國家會這樣做」,他認為此舉恐危及日本外交與經濟利益。
至於北京下一步的措施,介文汲認為,北京的策略目標明確,「藉著這次日本失言,把高市早苗和右派從日本政府清除。」他預估,後續制裁可能包括「稀土禁運」,一但成真,將對日本汽車與科技產業衝擊巨大。
介文汲說,「高市早苗現在還面帶微笑,但真正的內部壓力還沒來到。」他表示,日本內部對高市的檢討「會越來越清楚」。
延伸閱讀
MLB/拿年輕右投去換天使主戰外野 金鶯總管:幾年前就想要
MLB/明天起開放議約! 宋成文確定入札挑戰大聯盟
日職/兩大主力都入札旅美 西武獅把今年救援王拉回先發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曬日水產照相挺 馬文君酸:是班班吃干貝的高度?
[Newtalk新聞] 中日關係緊張,中國禁止日本水產進口。總統賴清德以降,紛紛曬出吃日本水產表態相挺。不過,國民立委馬文君今(21)日臉書表示,賴總統、林部長要凸顯「台日友好」,力挺日本的態度,但這些工作請交給網紅就好了,我們需要的是總統、是部長,不要只會搞笑的國家領導人。 馬文君說,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發言,引來中國大陸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抵制赴日旅遊、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等,也讓中日的緊張關係一觸即發。 馬文君說,然而,總統賴清德、外交部長林佳龍,兩位主管國安、外交的重要人物,卻不約而同在社群以「午餐壽司、味噌湯」、「晚餐生魚片」的方式回應,且刻意強調日本水產品。 馬文君說,她知道賴總統、林部長要凸顯「台日友好」,力挺日本的態度,但這些工作請交給網紅就好了,我們需要的是總統、是部長,不要只會搞笑的國家領導人。 馬文君說,況且,這樣的做法,無法展現國家領導人應有的高度,反而讓人質疑賴政府是否把嚴肅的區域問題當兒戲、當成諷刺中國的笑料,要不要比照班班喝鮮奶,乾脆班班吃壽司,班班吃干貝? 馬文君說,最後,要奉勸賴總統,請以國家領導人的高度,嚴肅應對中日及區
新頭殼 ・ 1 天前
總統級業配!賴清德大啖日本海鮮新聞登上日電車、秋葉原電視牆...網讚:這是我推的總統
賴清德昨日在包括X平台(前Twitter)等多個社群媒體上,以中文和日文發布訊息,表示「今天的午餐是壽司還有味增湯,有來自鹿兒島的鰤魚和北海道的帆立貝」...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不理中國!AIT處長、潘孟安用「清酒」舉杯 喊話「台美對日本的支持堅定不移」
中日關係因為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而升溫,中國19日更宣布暫停辦理日本水產品進口手續,總統賴清德昨(20)日分享自己的午餐是「壽司和味噌湯」,還標註食材是來自日本的海鮮,藉此表達對日本水產品的支持。AIT處長谷立言今日則透露,與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用「清酒舉杯」,慶賀美台之間歷久彌新的溫暖情誼,以及大家對日本堅定不移的共同支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跟進賴清德吃日料挺日!林佳龍請客暴點日本干貝刺身慰勞同仁辛勞
[Newtalk新聞] 中國持續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之際,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中日關係陷入緊張。中國19日公布禁止日本的水產品進口,賴清德總統20日在社群平台曬出日料午餐,而外交部長林佳龍晚間也跟進,貼出大啖干貝刺身的照片,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日本的支持。 中國近期發動一系列措施反制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在黃海實彈射擊、停飛對日航班、禁止進口日本水產等。賴清德20日中午透過社群表達對日本的支持,貼出壽司與味噌湯的照片,並特別標註「有來自鹿兒島的鰤魚和北海道的帆立貝。」該畫面甚至被旅日民眾捕捉到登上東京鐵路螢幕,引發熱烈討論,被視為「總統級宣傳」。 林佳龍在立法院受訪時則表示,我國要在此關鍵時刻,支持日本有效穩定局面,他還鼓勵國人購買、食用日本產品時,多打卡上網,展示對日本的支持。20日晚間他也在社群平台貼出照片並寫到:「今晚我請客,慰勞同仁辛勞,暴點一大盤日本干貝刺身挺日本。」還感謝餐廳老闆娘「放鮭魚卵不手軟!」 民進立委王定宇質詢時提到,台灣農產品受到中國阻撓時是日本等友盟國家伸出援手,林佳龍也回應,台灣人民應以實際行動表達對高市早苗及其
新頭殼 ・ 1 天前
回應賴清德吃壽司挺日本!日議員梅村瑞穗「德不孤必有鄰」也貼台灣滷肉飯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為講出「台灣有事」,恐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強烈反彈,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輸入中國大陸以...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共同社:日本探詢2026年1月與中韓峰會 中國拒絕
(中央社東京22日綜合外電報導)共同社今天報導,日本政府曾向中國、韓國探詢明年1月進行峰會的可能性,不過已遭到中國拒絕。報導提及,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答詢影響至3國合作關係。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赴日榜單台竟是「這排名」 他驚:台灣才多少人!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一名網友於PTT上發文分享,台灣人實在太愛去日本。看了日本政府統計的9月赴日旅遊國家發現,台灣竟然排名第3!跟第1名中國78萬人比起來只差了20萬,讓他不禁驚呼「台灣才多少人!」甚至預估今年台灣人到日本旅遊的人數可能破650萬,等於每4人就有1人去日本玩。
民視 ・ 13 小時前
中國封殺日水產惹火!日學者籲3招反制 「最狠一招」台灣成關鍵籌碼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表態「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日外交危機,中國不僅斥日本「粗暴干涉內政」,更呼籲國人不要前往日本旅...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賴清德大啖「日料」登國際!她籲「這事」對台非常重要
政治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更在5日後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沒想到,昨日(20)午間,總統賴清德貼出午餐照,大啖壽司跟味噌湯,照片曝光後馬上登上各大日媒、外媒版面。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分析,「賴政府真的要好好把握這個歷史契機」、「高市早苗擔任首相的未來這幾年,對台灣非常重要」。
民視 ・ 1 天前
54萬中國人怒退赴日機票!「南韓人反應」網笑翻
生活中心/李筱舲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強調「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隨著兩國外交緊張升級,中國多家航空出現大規模「赴日機票退訂潮」,取消量已突破54萬件。近期,粉專「不奇而遇Steven & Sia」分享了他們在南韓地鐵上聽到兩名南韓乘客討論此事,其中一人無奈地說:「所以現在他們都往韓國來了。」讓原PO站在一旁差點忍不住笑出來。
民視 ・ 13 小時前
中國大使館嗆:釣魚台屬於中國!日網反應曝光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相繼祭出制裁政策,包括要求中國公民取消前往日本旅遊行程,甚至呼籲不要前往,根據統計,自15日起,中國各大航空公司已取消超過50萬張飛往日本的機票,中國甚至禁止水產進口等措施,雙方關係持續惡化,沒想到昨天(21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突發文嗆,釣魚島(台灣稱釣魚臺)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更稱中國海警船在「自家領海」內巡航執法正當合法,貼文曝光後大批日本網友傻眼表示「太離譜了」。
民視 ・ 21 小時前
G20峰會將登場 南非總統稱美國有意參與 遭打臉|#鏡新聞
各界關注的G20峰會,明天(11/22)就要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登場了,南非總統拉瑪佛沙昨天(11/20)表示,美國突然改變原本抵制峰會的立場,現在臨時希望能以某種形式參加峰會。結果發言一出,惹怒美國,白宮發言人李威特最新證實,美方不會出席G20的正式會議,派代表到場只是確認美國將會接棒,成為明年G20峰會的主辦國,甚至還回嗆拉瑪佛沙「散播錯誤言論」。
鏡新聞 ・ 1 天前

中國電動車自燃爆炸!43秒影片曝…網酸:有自爆模式?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中國新能源車安全問題再度引發關注,一輛停放在停車格內的飛凡ER6電動車,突然冒煙並在短時間內爆炸起火,幸無人員傷亡,但過程非常驚險,引發網友關注。這起事件也讓人聯想到之前中國理想汽車2024款在行駛途中發生莫名自燃的情況,電動車的安全性再度成為焦點。
民視 ・ 13 小時前李強晤南非總統 願推動零關稅措施在南非早日落地
(中央社台北22日電)到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天與南非總統拉瑪佛沙會面。李強表示,中方願與南非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動零關稅措施在南非早日落地。
中央社 ・ 20 小時前泰媒緊盯日中情勢 學者:短期內難降溫但不至於失控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1日專電)中國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述,接連對日祭出反制措施,泰國公共電視台19日討論日中情勢及中國侵台的可能性,學者瓦沙娜認為,台灣攸關日本航道與經濟安全,中國雖可能動武但目前並不具充足條件。
中央社 ・ 1 天前
雲林古坑一早連2震!郭鎧紋推測:與大尖山斷層系統有關
雲林縣古坑鄉今(21)日連2震,分別發生在凌晨3時43分的規模4.3地震、以及上午8時27分的規模3.3地震。地震專家郭鎧紋推測,這兩起地震與大尖山斷層東邊的斷層系統有關,該地區地震活動並不活躍,民眾不需過度擔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日僵局 分析:北京打稀土牌投鼠忌器
(中央社東京21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挺台發言引發中日緊張。分析指出,高市內閣當前缺少能與北京說得上話的官員來降溫,僵局恐曠日持久,但北京現如再對日本打稀土牌,恐效果有限並遭全球反彈。
中央社 ・ 1 天前經濟施壓日本 會令中國民眾先蒙其害
在近期的台灣議題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公開挺台引發中國政府與官媒的強烈不滿和反制。中國再度掀起「懲罰日本」、「抵制日貨」的呼聲,彷彿經濟封鎖日本便能成為政治施壓的手段。然而,最終承受衝擊的很可能不是日本,而是以中國普通民眾為主的消費者。畢竟,中國與日本的經濟緊密度極高,日本不只是中國的重要外資來源,更深度在中國製造業、消費領域與社會生活之中作用巨大。在這樣的關係下,以經濟手段回應政治爭端絕非明智。 21世紀 政治爭端應和經貿互動分開 世界在20世紀歷經兩次毀滅性的大戰,深刻教訓之一,就是政治衝突不應全面牽連經濟。經貿互動之所以重要,不只因為它帶來財富,而是它在國家間形成相互依存,降低誤判與戰爭風險。這是現代國際秩序的基本共識。 即便在當代,也存在許多政治立場相近、甚至是盟友的國家彼此仍然發生貿易摩擦。例如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內,對包括日本、韓國、加拿大與歐盟等盟友大幅提升關稅,並要求重新談判許多既有的協議。即便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友,依然會被課以重稅並面臨經貿壓力。 然而,無論摩擦如何激烈,西方各國仍能維持經濟往來,因為在全球化下,過於情緒化的經濟封鎖只會導致雙輸。貿易衝突可以談判,但經濟連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