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談川普主義與保守主義、極右派的關聯性
[Newtalk新聞] 目前的世界,川普主義與歐洲的極右派是流行的政治主張與政治勢力,國內也因為川普主義的興起而有主張保守主義的。此外,美國民主被批判為是左派,因此左派右派之爭似乎又在國內出現。不過,國內是否要跟隨川普主義或是主張保守主義之前,似乎應該對這些主義乃至稱呼的內容先釐清清楚。
一、保守主義
(一)保守主義的特色
保守主義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派別,例如傳統保守主義、自由保守主義、宗教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社會保守主義、財政保守主義等等,如果把各種保守主義加以整合的話,其實能整理出如下一些共同的特色:
1、人性觀與對於變革的態度:保守主義偏向於認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社會是複雜的,激進的改革容易出錯,因此不太相信人類能夠僅依靠理性而建立起完美的社會。因此,保守主義對於快速或全面的變革是抱持懷疑的態度。保守主義認為社會秩序是自然演進的,不應輕易被使用理性來加以設計或是以革命性的態度來推翻。所以保守主義強調「謹慎、漸進的改革」,而不是「激烈的斷裂」。
2、重視傳統與經驗;保守主義認為傳統、宗教、習俗、制度是歷史的累積,因此對於社會的秩序、法治與制度之穩定性、連續性高度重視,並認為良好的制度與習俗往往蘊含著歷史的智慧,具有穩定社會的功能,而必須受到尊重。3、道德與文化的根基:保守主義強調宗教、家庭、社群等基礎社會單位的重要性,重視其所具有的倫理價值,認為它們會支撐社會的連結。
4、社會有機體觀:社會被視為是一個有機體,而非單純由個體組成的契約聯合。各部分有不同角色,強調責任與義務勝於單純的權利。
總結來說,保守主義的核心特色可以濃縮成:「尊重傳統,強調秩序,懷疑變革,相信漸進與謹慎」。
(二)不同國家的保守之差異
保守主義並不是一套固定的政策而是一種政治氣質與哲學態度,因此不同國家的保守在政策上是會有差異的。以下稍作介紹:
1、英國保守(The Conservative Party, UK)在思想淵源上,英國保守是融合柏克式保守主義(傳統、秩序)與19世紀的自由主義,而在20世紀則受到柴契爾主義的深刻影響。其核心理念是:(1)務實保守(pragmatic conservatism):重視延續性與漸進改革,而非意識形態;(2)強調國家主權、法律秩序、個人責任;(3)在經濟上應較為自由放任(特別是柴契爾時期後)。英國保守在政策上的特徵是:(1)市場自由化、低稅負、縮減政府規模;(2)強調國防與外交自主(例如對歐盟長期抱持懷疑,而於最後推動脫歐《Brexit》);(3)在社會政策上,採取逐步自由化(同婚合法化是由保守領導的政府完成),但其基調仍是「社會秩序優先」。
2、基督教民主(Christian Democracy, 如德國CDU、義大利早期的DC):基督教民主的思想淵源是根源於天主教社會教義與部分的新教倫理,強調「社會市場經濟」、家庭價值、社群責任。其核心理念是:(1)社會市場經濟(要兼顧市場效率與社會正義,反對極端的自由放任)。(2)強調「團結」(solidarity)與「輔助性原則」(subsidiarity,政府應在必要時介入,否則應讓地方、社群自主為之)。(3)傳統的家庭倫理與基督教文化的遺產。基督教民主在政策上的特徵是:(1)相對重視社會安全網、工人權益(與工會保持一定的合作),(2)是歐洲一體化的推動者,(3)過去對於道德議題(墮胎、同性婚姻)較為保守,但隨著社會世俗化,逐漸進行調整。
3、北歐的中間偏右政(如瑞典「溫和」Moderaterna、挪威保守Høyre):其思想淵源原本是傳統的保守主義,但在「北歐福利國家」的共識下演變成「中間偏右的自由保守主義/市場自由派」。其核心理念是:(1)接受並維護「福利國家」的框架,但追求效率與改革,避免福利過度擴張;(2)經濟上較自由化,重視企業競爭力與就業;(3)在社會議題上,通常比歐陸的基督教民主與傳統的英國保守更自由開放(例如在性別平等、LGBT權益、移民融合之政策上)。其在政策上的特徵是:(1)提倡「工作導向的福利」(workfare),要求領取福利者積極找工作;(2)較強調環境的保護與永續發展;(3)在多元文化與移民議題上,比傳統保守主義更願意妥協(但近年來因為難民潮,也有右移趨勢)。
二、保守主義與右派
談到保守主義,大家很自然會把保守主義歸類為右派,不過人們其實常會把「右派」和「保守主義」混用,因為這兩者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1、範疇的差別
(1)右派(Right-wing)這一個名詞其實使用在是一個光譜定位上的字眼,是相對於「左派」而言。一般指:在政治、經濟、社會議題上偏向如下主張者,會被稱為《右派》:在經濟上,支持自由市場、減少政府干預;在社會上,強調傳統、秩序、國家認同。
右派是一個「相對概念」,於不同國家或是不同時代,右派的內容是會變化的。例如保守主義(Conservatism)是一種具體的政治思想傳統,由於其核心理念是:維護傳統、秩序、漸進改革、懷疑烏托邦理想,是起源於18世紀英國的伯克(Edmund Burke)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所以被稱為右派。但右派不只限於保守主義,自由放任的古典自由主義(強調市場與個人自由)在經濟上也被歸類為右派。而民族主義、極右派也是右派的一種,但和傳統的保守主義不同。
換句話說,右派是一個範疇的概念,裡面可能包括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右派、民族主義右派、甚至極右派。因此 保守主義是右派的一個重要分支,但不是右派的全部。
三、歐洲極右派
(一)共同特色
大部分歐洲極右派都有以下的傾向:(1)民族主義與主權優先:強調國家認同、文化同質性,反對「全球主義」;抵制外來文化的影響,特別是移民、伊斯蘭的文化;(2)反移民、反多元文化主義:把移民(尤其是穆斯林或非歐洲移民)視為對社會福利、治安、文化的威脅,提倡嚴格邊境管控;(3)疑歐或反歐盟傾向:主張國家主權高於歐盟權力,批評歐盟的過度干涉,有些甚至要求退出歐盟或歐元區;(4)威權式的政治觀:偏好強而有力的領導人;不太信任自由主義式的多元妥協,強調「人民的真實意志」;(5)經濟上的「福利民族主義」:這是主張「本國公民優先享有社會福利」,排斥「移民分走資源」的現象;(6)社會價值保守:強調傳統家庭、反對性別流動或過度的LGBT政策。宗教色彩在部分的國家是很明顯的(例如波蘭的天主教保守主義)。
(二)主要差異
極右派雖然有共同的基調,但不同國家的極右派仍有明顯差異:
(1)對經濟政策的立場:在西歐(如法國、義大利部分政)方面,較支持國家干預,強調保護主義與「福利民族主義」;而東歐(如波蘭、匈牙利)在經濟上有時更偏向市場導向,但仍維持社會補貼。(2)與宗教的關係:波蘭、匈牙利的宗教保守力量很強(亦即天主教、基督教的價值觀很強),而在北歐、法國,宗教影響相對較弱,反而更強調世俗民族主義。(3)在反體制 vs. 執政參與的層面上,法國國民聯盟、德國AfD仍偏「挑戰體制」的在野路線,而匈牙利青民盟、波蘭法律與公正則已成為執政,走「體制內極右」的路線。(4)對俄羅斯的態度:匈牙利青民盟、法國部分極右對於俄羅斯較友好,認為俄羅斯可以成為平衡美國與歐盟的力量,而波蘭法律與公正則因為歷史因素而強烈反俄。(5)在歷史記憶方面:德國、奧地利因為納粹的歷史,極右派必須避免過度去觸碰納粹符號,而多以「反移民」為主要議題;而東歐部分國家則可能利用反共產主義的歷史經驗,將反共作為其合法性的來源。
總的來說,歐洲極右派的共同核心是:民族主義、反移民、疑歐、威權傾向;差異則主要體現在經濟政策、宗教色彩、是否執政、對俄立場與歷史背景方面。
四、極右派與保守主義的差別
「極右派」(far right)和「保守主義」(conservatism)常常被並相提並論,但是在政治思想上,兩者其實有顯著的區分。
(一)核心理念上的差異
1、對變革的態度:保守主義是對變革採取「懷疑但不完全拒絕」的態度,而強調漸進、穩定、秩序;至於極右派則往往採取激烈立場,可能會呼籲要「回到黃金時代」或是要進行激烈的清算。
2、社會秩序觀:保守主義承認社會差異,但強調有機體式的合作與責任。但極右派則更傾向於「排他性」,認為只有「真正的國民」才是人民,對外來者或少數群體常常有強烈的敵意。
3、對民主制度的態度:保守主義通常維護憲政秩序、法治與制度的制衡(例如英美傳統保守派)。但極右派可能傾向威權化,主張「強人領導」或「直接體現人民的意志」,要將制衡加以弱化。
4、民族與身份認同:保守主義重視國家與文化的傳統,但不必然會敵視多元社會。但是極右派則強調「民族純潔」、「排斥移民」、「反多元文化」,甚至帶有仇外或種族主義色彩。
5、在經濟觀方面:保守主義在傳統上是偏向自由市場(亦即財政保守主義),但也容許務實的調整。而極右派則有更多是採取「福利民族主義」(福利給本國人,不給外來者),甚至會採用保護主義和干預手段。
(二)歷史的起源與實踐的代表
保守主義是起源於18世紀的柏克(Edmund Burke),反對法國大革命的急遽變革。保守主義的典範有英國保守、美國共和的主流(如雷根主義初期),其特點是制度內的改革、尊重法治、維護傳統。
而極右派是起源於20世紀的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以及後冷戰時期的歐洲民族主義政。目前的代表有:歐洲極右(法國國民聯盟、德國AfD、匈牙利青民盟)、美國部分白人的民族主義運動。其特點是民粹主義、仇外與威權傾向。
五、川普主義與美國的保守主義
美國和歐洲不同,其政體系是兩制,而共和(Republican Party)是保守主義的政,但是美國的共和的保守主義是包含幾個重要的因素:1、傳統的保守派,偏向財政保守、國際主義、尊重憲政。2、宗教右派:強調基督教道德、反墮胎、傳統家庭。3、茶運動(2009年以後):強烈反稅收、反大政府,主張市場自由。在保守主義的形成過程,雷根是20世紀下半葉最具影響力的保守主義政治人物,他將原本分裂的保守派(經濟自由派、外交鷹派、社會保守派)整合成一個有力的聯盟,形成「雷根聯盟」(Reagan Coalition)。他在美國使保守主義由1960年代的邊緣思想轉變為1980年代的主流政治力量,並透過1980與1984年兩次壓倒性的勝選,鞏固了保守主義在共和內的地位。
不過,川普當選後,他的川普主義(Trumpism)就加上了如下四個因素:(1)民族主義、(2)反全球化、(3)反移民、(4)民粹式強人領導。川普主義(Trumpism)和歐洲極右派(far right in Europe)是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明顯差異。其相同點(共同特色)是:(1)民族主義、排外情緒:川普倡導:「America First」,強調國家主權、反移民(尤其墨西哥與穆斯林移民)、反全球化;而歐洲極右強調「民族純潔」、「反伊斯蘭」、「反多元文化」;(2)民粹主義的論述:民粹主義將政治定義為「純潔的人民」 vs. 「腐敗的精英」。川普攻擊華府的「deep state」和自由派媒體;而歐洲極右派則攻擊歐盟、布魯塞爾官僚,還有「左派精英」。(3)反全球化與懷疑國際合作:川普批評北約、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挑戰WTO;而歐洲極右派則懷疑歐盟、反對歐元區規範、拒絕移民配額。(4)強人領導風格:強調直白、對抗性的語言,塑造「我一個人能解決問題」的形象,對民主制度中的制衡較不耐煩。(6)社會保守主義:川普與共和極右派結合反墮胎、反LGBTQ及其政策;而歐洲極右派則強調傳統家庭價值、限制性別平權政策。也因為這個緣故,有學者把川普主義稱為「美國版的右翼民粹主義」。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川普警告不還阿富汗美軍基地「會發生不好的事」塔利班:寸土不讓
台美關係穩固 蕭美琴:關稅談判進行中、爭取更有利條件
其他人也在看

蕭美琴登歐洲議會!他戳破3假消息:造神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統蕭美琴日前受邀出訪歐洲,參加「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並發表演說。外交部長林佳龍全程陪同,他表示,「這次蕭副總統成功踏入歐洲議會,象徵著台歐共創歷史新頁」...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扁政府高鐵「共軌預留」遭藍推翻...張景森嘆15年來「證明千億級悲劇」:提醒陳世凱宜蘭高鐵延伸線勿再犯同樣錯誤
張景森說,20年後證明,陳水扁總統時代這項先設介面的決策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決定;可惜2008年政輪替,原先的共軌預留被推翻,交通部在2010年向時任部長毛治國報告「高鐵延伸屏東與臺鐵共軌」可行性時,獲裁示「不予考慮」,因此未在高雄都會段預留任何供高鐵進入的路廊/介面。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黃國昌便當會!趙少康:這兩人能贏蘇巧慧
[NOWnews今日新聞]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昨曬出和民眾主席黃國昌合照,趙少康今(11)日受訪透露,雙方談到2026年新北市長選舉,黃國昌稱,民眾的內部民調結果,只要藍白合作,不論派台北市副市長李...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普發一萬新竹市加碼5000元!全台地方政府加碼進度一次看【不斷更新】
普發1萬元最快11月11日晚上6點入帳!普發一萬共有5類: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造冊發放、特定對象直接入帳。地方縣市也傳出呼籲普發現金的聲浪,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率先表示,向新竹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金。台北市議會民進團也提案向台北市民普發2.1萬元,引發討論。究竟各地方政府會不會跟進普發現金?Yahoo新聞編輯室整理全台22縣市普發進度,帶你一次了解!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1 個月前
陳嘉宏專欄:鄭麗文只是來「報恩」的 她何錯之有
過去10年,國民連續輸掉了3次總統大選,這在全世界採用總統直選的民主國家裡非常罕見。輸掉選舉的政一般多會認真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政見路線出了什麼大問題,讓多數的選民寧可違反喜新厭舊的慣性,也不願(不敢)把選票投給自己?但這些理當早就該出現的路線辯論與調整一直沒發生在國民身上,我認為有兩項關鍵性的原因:
鏡報 ・ 1 天前
相隔47年!日本擬「明年起調漲簽證費」 台灣人入境受影響之處一次看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日本官方通訊社《共同社》昨(10)日引述知情人士披露,日本政府計畫在明(2026)財政年度提高外國籍遊客簽證手續費,因為目前的費用與美歐相較之下,明顯偏低。至於台灣籍旅客目前受惠於兩國相互給予對方短期入境免簽,暫時影響不大。
民視 ・ 19 小時前
嗆全球抓捕沈伯洋 賴清德喊話韓國瑜:站出來維護國會尊嚴
中國日前以涉犯分裂國家罪為由對民進立委沈伯洋立案偵辦,官媒央視更進一步發布起底影片,並揚言展開全球抓捕及跨境司法合作。對此,總統賴清德今(11)日表示,中國對台灣並沒有管轄權,更何況沈伯洋是在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台灣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非常期待立法院長韓國瑜夠率領跨派委員聲援沈伯洋,「否則的話,今天的民進的沈伯洋,明天可能是國民或民眾的任何一個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蕭美琴訪歐引關注!黃揚明戳破3假消息 批賴政府「拿外交突破包裝造神」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在外交部長林佳龍陪同下抵達「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並發表演說,並將其形容為一次重大的外交突破,事後更透過臉書發文,引用孟子名言「得道者多助」喊話台灣人堅定走在正道上,就會得到更多國際的支持與認同;媒體人黃揚明指出,只要能對台灣實質有利,都是好事,但在相關議題當中,如果有心人士利用價訊息造成、貶抑,就該被譴責。黃揚......
風傳媒 ・ 1 天前
參院兩達共識! 美國政府即將重啟 川普看NFL卻被狂噓
美國總統川普,這個星期天提早結束假期,因為他要到華盛頓的西北球場看美式足球。原來在比賽開踢前,有美國新兵宣誓,川普親自到場主持,只是當他致詞時,全場觀眾卻報以噓聲。不過川普看上去不以為意,因為共和、民主兩參議員達成協議,聯邦政府很快就能重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戰狼外交官曬航艦照片 威脅日本別管台海 不只海空軍力 「火箭軍」如解放軍皇冠上的明珠 CNN獨家揭露大量飛彈基地 「關島殺手」恫嚇美印太戰略|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眾議院備詢,提及鄰國若受到軍艦武力攻擊,對日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屆時不排除觸發「集體自衛權」。這番言論再次惹怒中方,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發文秀出解放軍3艘航空母艦示威。 的遠程軍力投射不只展現在海上,「火箭軍」也是重點發展項目。CNN透過衛星影像揭露,中國有約99座飛彈相關設施,且規模還在擴大當中。而智庫統計解放軍人力和飛彈部署,也發現中國的戰略布局已經發生變化…… 面對極化政治、武力威逼,台灣前總統蔡英文也走出國門,爭取歐洲盟友支持,共同對抗挑戰。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6 小時前
鄭麗文追思共諜惹議!藍青年赴中央要求道歉被擋 畫面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近日赴馬場町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然而追思對象竟包含安插政府的「密使一號」吳石,對此,國民不分區提名人丁瑀,今(10)日下午前往中央要求鄭麗文向中華民國及百萬國軍英靈,站在孫中山銅像前鄭重道歉,但部相關人員聲稱他未申請場地便將其擋下,他只好站在門口受訪,他喊話,若對方不道歉,週三(12日)也會返回中央給鄭麗文神秘禮物。
民視 ・ 1 天前
中國外交官薛劍嗆「斬首」!高市早苗不甩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表達,若「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日本可根據安全保障法治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對此,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平台X上竟威脅要斬首高...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邱議瑩喊投她就是支持鄭麗文?柯志恩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近日國民主席鄭麗文追思共諜引反彈,欲參加高雄市長初選的民進立委邱議瑩就喊出,「投給柯志恩就是支持鄭麗文」。對此,有望成為國民高雄市長參選人的柯志恩反嗆,動不動就拿她來蹭...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不甩威脅!高市早苗拒撤回台灣有事屬日本「生存威脅」言論
[Newtalk新聞]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將「台灣有事」列為可能構成「生存威脅」並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緊急狀態的言論,前(8)日遭到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薛劍以「砍下你們骯髒的頭顱」放話警告。稍早,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答詢時,表示她先前的說法「這符合政府的現有立場,所以我無意撤回或撤銷。」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高市早苗首相今(10)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答覆立憲民主議員大串博志有關其對台灣可能構成「生存威脅」,並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緊急狀態的言論作出回應。她表示,對在界定該狀態時,具體列舉具體案例表示遺憾。 高市早苗解釋她於 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答覆立憲民主議員岡田克也向首相提問台灣緊急狀態的問題時,「我當時考慮到最壞的情況,所以做了一些具體的表述。」她補充道:「以後我會避免發表此類言論。」 關於國防開支將增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2%,高市早苗表示:「我希望在確保國防開支得到妥善保障的同時,也致力於支出改革。」她指出:「我希望採取措施增加稅收,但不會提高稅率。」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辦外交可以這麼野蠻?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貼文嗆「要砍高市早苗的頭」高市
新頭殼 ・ 1 天前
出招保關稅政策? 川普喊發「關稅紅利」每人2,000美元!高收入者沒份
[Newtalk新聞] 據《NBC News》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前(8)日在 Truth Social 貼文提出兩項政策構想,一是將原本補助健保保險公司的龐大資金,直接發放給民眾,用來買自己的醫療保險;二是以關稅收入為財源,向全體美國人發放每人 2,000美元的「紅利支票」。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白宮經濟顧問隨後皆表示,這些構想目前僅屬於「總統的想法」,並非正式提案。 川普於週六貼文寫道:「我建議共和參議員,應該把那些原本給保險公司挽救失敗健保(歐巴馬健保)的數千億美元,直接送給人民,讓他們能購買更好的醫療服務。」他表示,共和應該支持將資金直接注入民眾的健康儲蓄帳戶。 川普同時提到,美國目前因關稅收入暴增,「我們正進帳數兆美元,將很快開始償還龐大的 37兆美元國債。工廠與投資遍地開花,每人將可領取至少 2,000美元的紅利(不含高收入者)。」 不過,貝森特在接受《ABC This Week》節目訪問時澄清,這項「直接給民眾的健保資金」計畫尚未具體化,「我們目前並沒正式提案,也不會立刻送交參議院審議。」他強調,政府現階段首
新頭殼 ・ 1 天前
快訊/美國政府關門40天!參議院兩達撥款協議 關門有望結束
美國政府關門已破紀錄40天,終於有望迎來結束!美國CNN快訊報導,參議院9日晚,以60票對40票通過一項程序性投票,同意重啟政府,以換取未來就延長加強版《平價醫療法案》補貼進行投票。此舉打破連續五周的僵局,讓政府可重新開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市早苗不撤 「臺灣有事」發言 日經新聞:恐對日本不利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說,「臺灣有事」可能讓日本陷入存亡危機,日本可依法行使自衛權,被大陸解讀為向臺灣釋放軍援訊號。大陸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威脅要「斬首」高市,更讓事情演變成中日外交大戰。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認為,高市對臺政策不再「戰略模糊」,可能會讓日本陷入不利的位置。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拖到紅色警戒才停班課!花蓮縣府「慢半拍」被罵爆 竟再甩鍋中央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10)日上午7時達到紅色警戒,但花蓮縣府卻拖到快8時才宣布停班停課,大批民眾湧入縣政府臉書開罵。沒想到,縣府竟再次甩鍋給中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高市:台灣有事.日本出兵 中駐日官發「斬首文」
日本自衛隊因歷史因素,在主動行使武力上有諸多限制。2015年,前首相安倍晉三擴大解釋自衛權,放寬使用武力條件,其中一項為「存亡危機事態」;該法定義如果同盟國或友好國受到攻擊,且狀況危及日本國土、國民,則自衛隊可行使武力以達到防衛作用。而日相高市早苗在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構成存亡危機事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對此發文,暗示要將高市早苗斬首,引發日本政府不滿,對北京當局發出強烈譴責。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鄭麗文「追思共諜」恐影響2026選戰?趙少康:要以台灣為重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8日出席白色恐怖祭悼活動,但該活動紀念對象包括中國共諜將官吳石,引起爭議,內也憂心會影響2026選戰。對此,國民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今(11)日表示,鄭麗文說邀請單位沒有說,「她既然這樣講,我們就相信她」,但到底選區是在台灣,要訴求的是台灣選民支持,一切都以台灣選民利益為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