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台灣正站在沒有下一代的懸崖邊
台灣正行走在一條愈發狹窄的路上,新生兒人數再創新低,全年出生恐跌破13萬,某些鄉鎮的空屋率逼近三成,私校面臨停辦命運,地方凋零已成日常景象。從勞動力缺口、托育壓力,到居住成本與社會信任崩解,少子化已不是一個議題,而是攤在國家面前的結構性困局。「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這句話被引用得太多,卻從未如此貼近現實。
少子化並非單純的生得少,而是生不起、生不下、生不安。這種全面性的焦慮,不是靠單一補助、某個署的成立、或一兩項優惠就能翻轉。它深植於世代落差與社會矛盾之中,既反映經濟的疲弱,也顯示出家庭制度的欠缺。
「人生最沉重的負擔不是死亡,而是責任。」對許多年輕家庭而言,責任正在被外部成本不斷放大。當房價所得比突破雙位數、當租金接連上升、當托育名額有限、當職場育兒友善度不足、當工時又久又硬,對許多年輕人而言,生育並不是拒絕未來,而是被迫選擇生存。
居住問題更是少子化的核心隱痛,行政院提出婚育宅,延長租期到12年,看似善意,卻因供給量太少而難發揮效果。平均每年結婚12萬對,婚育宅僅1萬餘戶,對大部分家庭而言如霧中花。偏鄉地區更面臨另一種殘酷現實,人口流失、房市轉弱、住宅變成「負資產」,城市與鄉村的斷裂,正隨著少子化而擴大。當區域發展落差擴張,年輕人更難在原鄉落地生根,生育意願自然同步下降。
勞動市場的壓力同樣巨大,育嬰留停新制雖更具彈性,假期可依日計算、家庭照顧假可以用小時計,但職場文化若不跟進,制度終究是紙上政策。許多父母仍擔心請假會惹主管不滿、讓同事加班、影響升遷。在這樣的氛圍下,再有彈性的制度都難以落實。真正的友善,不是寫在法律中的權利,而是組織文化中的默契。
社會安全網的多處破口,也讓許多家庭在生育前就先感受到恐懼。虐童、校園暴力、兒少自殺、自殘事件頻傳,反映的不只是照護資源不足,更是家庭壓力與社會支持網的缺位。政府成立「兒少及家庭支持署」固然象徵重視,但如果跨部會協調不足、政策碎片化持續存在,再多的署也無法接住真正需要支持的家庭。
私校凋零同樣是少子化的側影,學生人數驟減,許多學校走向合併、轉型甚至停辦。這不只是教育政策的問題,而是人口結構崩解所帶來的連鎖效應。一旦教育網被侵蝕,地方機能會繼續萎縮,形成惡性循環。教育不是成本,而是國家長遠的投資,私校問題背後是我們在教育與人口策略上的遲滯。
少子化帶來的不是單一產業的衝擊,而是一整個國家的韌性被慢慢掏空。這絕非靠單一政策即可挽回,而是需要國家、企業與社會共同改變的長期工程。
政府需要的不是更多口號,而是整合性的政策架構。居住、托育、教育、產業、勞動、社福必須一體檢視,而非各部會分頭處理。企業也必須理解,友善育兒不是成本,而是人才競爭力的基礎投資。社會更需重新建立對家庭的信任與理解,讓育兒不再是一場孤獨的戰鬥。
「真正的進步,是讓每一個人都能與未來同行。」國家不該把生育視為個人的選擇,而應視為公共的責任。當下一代的出生變成少數人的勇氣,國家的未來也就變成少數人的負擔。
台灣必須在這個臨界點做出選擇,選擇讓年輕人能夠負擔生活、安心養育、找到未來;選擇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接住,不是在社會裂縫中消失;選擇讓教育、醫療、居住、職場與家庭之間串成一張可靠的網,不是讓每個家庭獨自掙扎。
少子化不是命運,而是國家的重要考題。唯有當整個社會都願意重新定義家庭幸福與責任,台灣才能擺脫人口下滑的陰影,重建一個有下一代的未來。
更多udn報導
雞排之亂被放鳥 台大學生會開1條件「發5百份雞排」
難懂?台人2說話方式令人困惑 陸客笑:換1詞秒懂
南部辦桌霸氣「1人1桶冰淇淋」 內行人曝是婚禮策略
呼之欲出!JLO戰袍太狠 造型被1敗筆害慘像剛睡醒
其他人也在看

如何讓學生成為AI塑造者而非使用者?牛津教授提3關鍵建議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 (18 日) 報導,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及教育系教授 Rebecca Eynon 警告,隨著 AI 改變教育現場,學校教 AI 的方式可能錯了。
鉅亨網 ・ 20 小時前

中市教育局攜手山林復育協會 推動校園生態樹島計畫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社團法人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合作推動「生態臺中:校園生態樹島建置計畫」,以五年百校為目標,落實環境永續教育,首場活動於豐原區福陽國小舉行。 教育局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生態教育與環境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

高雄智慧農業今年底達133場 帶動產業投資7195萬元
高雄市推動智慧農業有成,首辦智永雙全農業競賽,宣告今年底將達133座農場,生產56種作物,面積1309公頃,帶動產業投資7195萬元,尤其開發「高雄農來訊」4年奪下7大獎殊榮。農業局首辦智永雙全農業競賽,以智慧農業×永續發展為核心,鼓勵農民透過智慧設備與數據應用,達成資源有效利用、降低生產風險及提升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人力銀行預期68%企業會發年終 半導體奪魁! 科技、金融業年薪居金字塔頂端
各企業年終即將開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68%的企業預期發放年終獎金,平均為1.56個月,其中又以半導體業預計1.98個月最高。而今年年薪中位數則為67.3萬元。
太報 ・ 1 天前
協助報名國際獎項 │《 雅斂光華》冠宇空間規劃 戴敏華 ——榮獲義大利羅馬設計獎 - 金獎
本案以「輕奢而內斂」為設計核心,將毛胚屋化為雅緻居所。材質選用大理石材、消光鍍鈦、淺色木紋與低飽和色系,形塑優雅溫潤的氛圍。客廳電視牆為設計亮點,透光大理石搭配隱藏燈光,可調節色溫與色調,並以懸浮及圓弧細節處理,呈現輕盈與層次。整體設計透過材質比例與光影掌控,建構出內斂而不浮華的生活場域。
DECO TV ・ 13 小時前
溫柔曲線與光影共譜的北歐日常,打造一家四口的安心小天地
30坪的北歐風住宅,是屬於一家四口的溫暖日常。踏入玄關,迎面而來的是淡雅的米白與燕麥色調。長形穿鞋椅結合弧形轉角,化解了牆面銳角的不適,同時提供實用的穿脫鞋機能。弧面的立面不僅延續視覺柔和,也成為整體設計語彙的開端——安全、溫柔、無壓。
設計家 ・ 14 小時前
月球靈感的餐廳穹頂,80坪中古屋翻新展現沉穩優雅的現代風層次
這間三房兩廳80坪的中古屋,經過翻新後化身為現代風樓中樓。設計師以黑白灰為主調,透過材質變化與光影層次,營造沉穩而細膩的氛圍。全室以開放式動線串聯視覺,讓日常生活在流動中展現輕盈節奏,低調之中蘊含著優雅的秩序感。
設計家 ・ 14 小時前高房價+薪資停滯 67%民眾不敢生
台灣青年居住負擔持續惡化,讓年輕人不敢婚、不敢生。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43.5%單身族直言完全買不起房,租屋族每月平均房租更達15,603元,占月薪三成。房價高漲與薪資停滯同步擠壓婚育意願,67.3%受訪者因經濟壓力放棄生育。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
不滿遭控安排青鳥鬧場「做新聞」 三立新聞怒告王鴻薇誹謗吞敗
今年5月全台大罷免,國民立委王鴻薇發文控訴,她在進行反罷宣講時,有一名疑似青鳥的女子到場開嗆,平時不會到場採訪的《三立新聞》也現身,讓她懷疑兩者互相配合,想做政論節目的素材,讓《三立新聞》憤而提告誹謗,台北地檢署19日偵結,以犯罪嫌疑不足為由不起訴。
鏡報 ・ 14 小時前
郭信良索賄改判無罪 檢提上訴
台南市議會前議長郭信良被控在安南區佃西重劃案向業者廖堅志索賄1300萬元,經台南高分院撤銷台南地院有罪判決、改判無罪後,台南高分檢以二審有5大部分出現判決理由不備、應調查的證據未予調查審酌釐清遽行判決,以及適用《貪汙治罪條例》法條不當等違誤,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將納部定專科…感染科新血銳減去年全台僅14人 台大醫:還沒完全放心
衛福部近期公告,要將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納入部定專科,屆時全台合計將有25個部定專科。我國去年僅新增12位感染科專科醫師,...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北市府按摩據點 為障友創造就業機會
經過重新整修,台北市珍愛按摩服務站11月18號重新開張,並舉行揭幕儀式,按摩服務站提供視障者就業平台,其中一位來自阿里山鄉的原民亞發義達邦,靠著按摩結婚生子,撐起家計,養大2男2女,儘管按到手指關...
大愛電視 ・ 19 小時前台中七期景氣兩樣情,小坪數供給過剩,高端宅價屢創高、買氣不墜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不動產業者彙整實價揭露訊息顯示,台中七期房市呈現兩極化狀況,以小坪數為主的住宅市場面臨供給過剩、租賃報酬率偏低及管理品質疑慮等問題;然而高端市場穩健,供給稀缺撐高價位,豪宅市場維持高價,交易屢創新高,並由品牌建商主導。近年來台中七期小坪數新案供給量大增,導致供需失衡,進一步使得小坪數物件的租金報酬率普遍偏低,投資客難以「以租養貸」,且 銀行對於小宅的貸款審慎度提高,成數普遍偏低。 儘管整體房市面臨政策與資金面壓力,不過,高端房市仍展現其韌性與吸引力,穩居中台灣交易熱區,成為高資產族群資產配置的首選。2025年上半年,台中七期六大住宅與商辦新案合計成交金額近80億元,其中高端豪宅多筆創下新紀錄的交易,顯示高端市場買氣不墜。寶璽機構創辦人梁德煌表示,雖然近期房市景氣不佳,但台中七期近年大坪數豪宅需求穩定,區域新市政中心已成台灣高端住宅象徵之一。根據實價登錄顯示,今年台中總價破億豪宅成交案共計19件,其中11件為寶璽旗下「寶璽天讚」,每坪最高站穩9字頭,「寶璽天讚」總銷120億元,實際已簽約15戶、9戶已預約簽約。另一「寶璽天睿」今年亦再創成屋單價紀錄,14樓20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