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誠專欄:美國世紀的回歸與重建──我對未來世局的看法(10之4)
宋國誠/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宋國誠觀點》YT頻道主持人、《宋國誠觀點》(Blog)版主,最近著作《失速中國》
在「後霸權」時代,美國面對的不是「再次偉大」,而是「再次爭霸」。
一,後霸權時代的來臨
儘管「後霸權」(post hegemony)概念具有不同的定義和描述,在我的論述脈絡中是指美國不再擁有「無可匹敵」的對手,而是處於新興霸權的挑戰與積極回應的動態過程。後霸權是「單極霸權」的過渡性終結,是指美國未來將面臨來自「動蕩軸心」(axis of upheaval)的多邊挑戰,美國的全球治理能力將面臨前所為有的挑戰。
1,什麼是「後霸權」?
後霸權的另一個涵義是「美式扈從主義」(American Clientelism)的式微,以及一種「無極」(apolaire[法語])格局的形成。一方面,美國已經因為成本過高而對「全球保護」(global protection)無能為力,川普要對台灣收保護費的說法,是為一個註腳,一方面昔日的扈從國家已逐漸走向「不確定結盟」的自主行為體,中東地區、金磚國家就是這一「自主行為區」的體現。例如以色列不再聽命於美國,任意發動符合自身利益的獨立戰爭,如持續攻擊迦薩走廊和突襲窩藏哈瑪斯份子的卡達,又如印度遊走於美中俄三邊而規避大國邏輯,一方面與美國結盟,一方面大買俄羅斯廉價石油,公然支持俄羅斯的戰爭經濟;又如巴基斯坦,表面上「親西方」,實際上暗中支持塔利班,甚至靠攏北京以對抗印度;沙烏地阿拉伯長期宣稱是美國的盟友,實際上暗中聯繫中東恐怖組織。所以今日以美國為領頭羊的霸權穩定(hegemonic stability)未來極可能走向「霸權不穩定」(unstable hegemony)。
「後霸權」也在描述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失敗。儘管全球化通過電子媒體和跨界流動製造了一個「地球村」(Global village),但同時也放大和凸顯了各種地方性(local)和社會性的衝突,包括身分認同、宗教歧異、社會壓迫、不平等與不寬容,乃至各種型態的文化戰爭。任何單一霸權已經無法面對社會性衝突,任何主流文化已經不可能在實踐全球治理的過程中,無視或貶抑非主流文化以及非主流行為體。除此之外,「後霸權」是對霸權壟斷的反抗,以「人類發展」(human development)取代「地緣政治」(geographical politics);世界格局的變數將主要不是大國之間的權力競爭,而是地區性的貧窮、低度發展、社會挫折與失敗,所導致的「邊緣騷動」。換言之,後霸權是「異全球化」(altermondialisation)對「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反撲。
2,「反川論」與「擁川論」的兩極化
支持與反對川普者大有人在。反對者認為,川普重返白宮,曾經被視為美國的重生與世界的復甦,但一年多下來,情況可能相反。美國像一部拖行世界的水車,正在逆向轉動,轉向一種「霸權脫序」的危險階段。雖然川普的任期只剩兩年多,但川普主義的後續效應將使世界進入地震高發期。至今為止,川普還在假裝成功,繼續營造美國黃金時代的夢幻。
「反川論」者認為川普可能加速美國衰落。從退出《巴黎氣候協定》、WHO……等等國際組織,與北約關係緊張,不分敵我的對盟友加徵關稅,引發盟友對美國的質疑與不信任;在國內,他獨斷的政治風格加深內部(左右兩派)的分裂,「暴力反川」的惡潮不斷升高;以關稅為主軸的保護主義帶來更多的貿易摩擦,予人「交易牟財」的印象。以上種種,不僅不利於美國的競爭力,也削弱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導致美國軟、硬實力的雙重衰退。
「擁川論」認為,川普致力於扭轉國際貿易的失衡,主張減稅、放鬆管制以吸引產業回流,正是一種「矯正美國失落」的作為而非走向衰落;他要求盟國增加軍費,一方面在執行「有限國際主義」的調整,而不是「全球買單」的國力耗損,集中資源以對付真正具挑戰性的「中俄朝伊」邪惡軸心;而川普的關稅政策也並未造成美國的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
儘管反川理論始終來勢洶洶,發揮了對川普若干政策失誤的糾正功能,但並沒有駁倒「川普主義」的戰略價值與方向,反而推廣了川普主義在全球範圍的發酵。我把川普主義的未來效應,稱之為「川普3.0版」。換言之,川普能否重振美國的霸權地位,將深刻影響未來世局的脈動。
二,什麼叫「川普主義」?
「川普主義」─一種充滿強勢的保守主義思想,以及不依循傳統官僚程序和非典型的政策取向與治理模式,對未來世局的影響固然是「相對性的」,有好有壞。但這就是所謂「創造性破壞」,目的是糾正國際秩序的脫軌,扭轉文明道路的偏離,拯救生命,追求和平。
1,糾正原則,扭轉偏離
許多人以為川普熱衷於「交易」,並暗示性地把一般商場上的骯髒交易投射在川普身上。實際上,川普的交易是一種「矯正機」,運用強大的扭力來矯正和翻轉國際政治天平上的失衡,以及國際組織對其創始原則的背離。除了利用關稅對全球「啃美國家」(不分敵人或盟友)進行貿易公正性的矯正之外,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在今(2025)年「聯合國創立80周年」的大會演講中,對「聯合國」毫不留情的批判。
川普嚴厲斥責聯合國的失職與偏航。他在演講中說道:「在大多數情況下,至少目前,他們似乎只是撰寫一封措辭強硬的信,然後再也沒有後續行動。這都是空話,而空話解決不了戰爭問題」。他質疑聯合國雖然擁有巨大潛力,但卻未能充分發揮;這等於說聯合國已經背離它的創始原則,沒有承擔維持國際和平的責任。
2,「去道德」的實力主義
一方面,同盟關係不能作為對美國不公平貿易和邊境管理鬆弛的理由,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即使三方簽署了「美加墨貿易協定」,此一協定也不能成為毗鄰國家侵蝕美國主權與社會治安的藉口。換言之,同盟之間的「價值同質性」不能作為掩護「揩油美國」的依據。
另一方面,美國對印度課徵50%的懲罰性關稅,意味著即使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要角,但也不能暗中購買俄羅斯石油,助長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的續戰能力。換言之,川普對於「投機的虛假同盟」,一樣不假辭色。
3,摒棄「軟弱無力」的軟實力
美國過去對中國採取的「接觸」(engagement)政策,認為向中國輸出民主自由的思想,導入市場經濟體制,將改變中國的政治體制與外交模式,這套「軟實力」的政策,不僅已經證明完全失敗,甚至導引中國回頭對抗美國。
這使得川普不再執念於軟實力、國際公共產品、價值影響力等等概念。在川普眼中,軟實力是一種「浪費」,不符合「帳本治國」的原則;軟實力既無法讓美國的敵人放下武器,也不能防止衝突與戰爭的發生。換言之,川普不認為文化實力是美國國力的組成部分。
當然,這種「國際撤退主義」也有負面效應。美國長期被視為「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川普一旦退出,等於自願放棄影響力,並讓讓中國或其他大國填補真空,奪走美國在國際組織中的主導角色,導致美國的綠能產業落後於歐洲與中國,也會導致疫情合作受到阻礙,增加公共衛生成本,例如退出WHO後,中國影響力反而明顯增加;退出伊朗核協議,反而讓伊朗更傾向核武,增加核戰危機,因為氣候變遷、疫情防控、核武擴散等議題,本質上跨國界議題,絕非單靠美國就可以解決。川普頻繁「退群」,讓盟友覺得美國不再可靠,只顧自己利益,無視同盟國家的共同利益,造成信任危機。其中尤以關閉《美國之音》,最傷美國的信譽和影響力。
4,終結俄烏戰爭
在面對俄烏戰爭問題上,川普的政策幾經轉折,角度之大是歷任美國總統無可望其項背。在聯大演說之後,川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發表其對俄烏戰爭180度的翻轉。內容有三大重點:
(1)川普指出,在深入了解並完全掌握烏克蘭/俄羅斯的軍事與經濟情勢後,看到這場戰爭給俄羅斯帶來的經濟困境,我認為烏克蘭在歐盟的支持下,已經有能力奪回整個烏克蘭的原始領土。
(2)隨著時間、耐心,以及來自歐洲,特別是北約的財政支持,烏克蘭要恢復戰爭開始時的邊界,絕對是可行的選項。由於烏克蘭精神強大,並且愈來愈堅韌,那麼烏克蘭不僅能收復原有國土,說不定還能有更大的突破! (3)美國將繼續供應武器給北約,由北約決定如何使用。
從2025年3月1日,川澤兩人在白宮大吵一架,川普指著澤倫斯基的鼻子說:「你沒有牌可以打」(you have no cards),直到今日認為烏克蘭將全數收回失土,其間的「信心轉折」猶如衛星改道、江河倒流。
三,美中進入激烈的霸權爭奪戰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中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既難以填平,也難以跨越。理由是來自中國的挑戰,難以停歇。換言之,只要試圖挑戰美國的國際地位,美中之間的「結構性衝突」就不會改善。
1,冷遏制與冷和平
在美中終極爭霸之前,美國未來的對中政策採取的叫做「冷遏制」(不是「熱對抗」),也就是在圍堵之外,也開闢溝通協商的管道,我稱之為「二軌戰略」(track-two strategy)。如果中國願意協商談判,美國至表歡迎,但如果要開戰,美國也是「奉陪到底」。「冷遏制」的目的是避免美中核子大戰,因為美中一旦開戰,就不是「小打小鬧」而已,可能就是人類歷史最後一場戰爭。
中國方面則採取「冷和平」的戰略,因為如果失去美國市場,中國的出口貿易必將雪崩墜崖,經濟衰敗必將拖垮政權。所以中國的對美政策是虛與委蛇,假意慇懃,希望降低美國對的壓力。
2,中國的戰爭訊號
從九三閱兵到「香山論壇」,如果九三閱兵是中國向西方作出「戰略表態」,把普丁和金正恩找來天安門觀禮,就是意圖籌組「紅色法西斯反美聯盟」,那麼香山論壇就是對美國為主的「武力威嚇」。兩者合起來看,就是中國意圖建立「中國式的國際新秩序」。
要實現上述兩個目標,就必須改變現狀並合理化它的改變行動(無論是和平的或武力的)。從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2025年「香山論壇」的談話來看,基本上已經「不採取」和平改變台海現狀,而是「武力收復」。換言之,已經拋出「武統台灣」的明確訊息。
董軍在香山論壇上表示,「隨時準備著挫敗外部的任何武力干涉」。過去尚且稱呼「外部」為「美國介入」,這裡則直接定義為「武力干涉」,這等於對美國發出「準戰爭」的訊號。
如果「九三閱兵」在展示「中俄朝伊」合組「紅色法西斯同盟」,向美國進行「準宣戰」,那麼「香山論壇」則是拋出侵占南海和武力攻台灣訊號。
未來,習近平必在其有生之年與美國一決高下;美國自然也不會在中國的腳下稱臣。無論規模與範圍有多大,未來世界已無法逃避這場世紀大衝突。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宋國誠專欄:AI異化世界的來臨──我對未來世局的看法(10之3)
蔡明芳專欄:日本國際觀光客甚多 中國脅迫效果有限
羅世宏專欄:在防衛與自由之間──歐洲的「民主防護盾」之爭
其他人也在看

孟加拉前總理哈希納判死!政變下的倖存者成血腥鎮壓主導 流亡印度苟活
孟加拉遭推翻的前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因被控指揮血腥鎮壓去年的學生示威運動,17日被孟加拉國際戰犯法庭判處死刑,成為孟加拉史上遭下達最嚴厲刑罰的領導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礦工醫院與國泰醫院策略聯盟提升偏鄉醫療能量
台灣礦工醫院與國泰醫院體系(包含醫學中心級的台北國泰綜合醫院及區域醫院級的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簽訂策略聯盟,透過醫療資源共享與合作,提升基隆市及新北市偏遠地區的醫療可近性,將醫療照護資源延伸到偏鄉,建立重症區域聯防轉診機制。台灣礦工醫院院長蕭潤生表示,雙方合作計畫包括偏遠地區醫療建置計畫,將疾病照護與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高市早苗傳參拜靖國神社 郭正亮:內有人要讓她「死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前在國會針對「台灣有事」發表言論,指出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導致陸日關係惡化,近日傳出高市早苗可能在12月底參拜靖國神社。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認為,這是自民內有人刻意放話讓她「死透」。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質疑立院「趕夜班」送新版財劃法 民進團:不擔心重蹈去年覆轍?
立法院上周五三讀通過國民版本《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行政院長卓榮泰揚言全面迎戰,朝野攻防持續升溫。民進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9)日表示,去年12月通過、今年3月才送出的版本,顯見立法院長韓國瑜也清楚其中存在違憲爭議。相較之下,立院昨於下班後便「趕夜班」送出新的修正版,「難道不擔心重蹈去年的覆轍?」鍾佳濱指出,《財劃法》無論修前修後,雙北都是最大贏......
風傳媒 ・ 19 小時前
Baby Shark創作商 掛牌首日股價飆
兒歌神曲《鯊魚寶寶》(Baby Shark)的韓國創作公司碰碰狐(Pinkfong)在18日於韓股KOSDAQ掛牌上市,儘管遇上KOSDAQ指數大跌近3%,但碰碰狐股價盤中仍狂飆逾60%,完全不受大盤影響。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57 分鐘前
MLB》大谷翔平不再向教士致意!美媒揭真相:他們犯了大忌
以禮貌著稱的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一直以來都有向敵隊、總教練致意的習慣。然而,道奇球賽主播尼爾森(Stephen Nelson)近日透露,大谷已悄悄停止向聖地牙哥教士的前總教練施密特(Mike Shildt)致意,原因可追溯到今年6月的一場衝突事件。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3 小時前
昔喊「定居上海找房子」挨轟!侯佩岑IP定位曝光不藏了 網全炸鍋
47歲女星侯佩岑結婚生子一度淡出演藝圈,近年積極在大陸發展復出,今年初甚至喊話甚至計畫在上海找房子定居。她昨(17日)在微博平台PO出全新自拍照,被網友發現IP定位顯示為「中國上海」,掀起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1 天前
台股紅翻黑!43萬散戶昨搶短…今天套牢了
台股反彈無力,收復2萬7點失敗,空軍氣焰大增,接近中午指數由紅翻黑,一度下跌近140點,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昨天趁台股下跌691點,短短一天有43.7萬散戶進場「搶短」,但今天若收盤時指數未拉起,恐怕「搶反彈不成反住套房」,慘遭套牢。
Yahoo奇摩股市 ・ 23 小時前

年輕妹「睡沙發不再打呼」一覺到天亮!醫師一聽驚呆 揪出原因
你睡覺會打呼嗎?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近日分享一起個案,一名年輕小姐深受打鼾聲困擾多年,結果發現只要睡在沙發,問題竟然就解決了。經過睡眠檢查後釐清了真實病因,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睡姿所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父母過世,房產怎麼分配最不傷手足和氣?只有1間房 vs 很多間房,精算師級「分產策略」大公開
會買房子的人,不一定知道怎麼登記。登記時沒想清楚,或上一代登出地球之前來不及妥善分配,導致兒女翻臉,或夫妻財產分配產生糾紛,新聞上多的是藝人、企業後代有類似情況。房屋的贈與、繼承或登記各有學問,但根本關鍵還是避免拿房產來考驗人性!
Yahoo奇摩房地產 ・ 1 天前
快訊/邱澤、許瑋甯絕美婚照超甜!「婚宴時間、地點」曝光了
[FTNN新聞網]記者吳雨婕/綜合報導邱澤、許瑋甯於2021年12月10日登記結婚,日前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而在今(19)日稍早,夫妻倆宣布將於11月28日在台北文...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強冷空氣影響到後天!週末東北季風減弱 高溫飆升至30度
[Newtalk新聞] 今(19)日東北季風持續增強,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也僅20度,對此,氣象署指出,明(20)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預計這波冷空氣影響到後(21)天清晨,後天白天後會逐漸回溫,週末東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23日將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高溫有可能飆至30度。 氣象署指出,今天清晨氣溫偏低,北台灣僅14、15度,中南部17、18度,最低溫出現在馬祖11.8度,本島最低溫為新北富貴角12.4度,桃園、新竹及苗栗也在12到13度;明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白天溫度就會回升,中南部可回到20度以上,但北台灣仍只有20度。 至於降雨趨勢的部分,今日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宜花地區容易有局部短暫雨,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地區整日陰雨,其他地區雲量偏多,降雨較不明顯,中南部山區與部分平地有飄雨情況;明後2天天氣類似,且花東、各地山區需注意局部零星短暫雨。 而這波東北季風影響到21日清晨,21日白天起逐日回溫,中南部回升較明顯,但要留意日夜溫差大;週末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其中23日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北台灣及西半部可達26至30度,但很
新頭殼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