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減碳難達標 學者:政府未落實氣候政策
根據最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從去年六十名微幅進步到五十九名,但部分指標評分項目仍不理想。學者表示,我國徒有氣候政策但沒有確實執行,這也是本次評比掉分的主因之一。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常務理事、台大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徐光蓉表示,雖然台灣在這次公布的報告中進步一名,但其實總分比去年還落後。COP28的決議是在二○三○年前,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三倍,並將能源效率改善速率提高一倍,但台灣在這部分缺乏具體的政策,而原本二○二五年要比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十,結果二○二三年才比二○○五年減了百分之四點六四,今年的目標應該是達不到了。
針對國內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動,徐光蓉指出,現在很多錯誤訊息讓大家對再生能源發展反感,但只要有能源需求就會需要再生能源,這部分需要各界好好坐下來處理。
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說,CCPI引述參與評比專家的話,指台灣光電與風電開發,因土地利用衝突、生態影響以及過程中的貪腐造成民眾不信任。政府應將其視為淨零政策推動的外部診斷,找出當前施政盲點,進而檢討修正調整。
劉銘龍舉例,上周立法院三讀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法第五條修正案,反映國人希望再生能源發展應有環境影響評估適度把關。也呼籲我國應制定二○五○國家淨零轉型建設特別條例,未來十年投入超過兩兆元經費,全面推動國家氣候與能源轉型。
更多udn報導
雞排之亂被放鳥 台大學生會開1條件「發5百份雞排」
難懂?台人2說話方式令人困惑 陸客笑:換1詞秒懂
南部辦桌霸氣「1人1桶冰淇淋」 內行人曝是婚禮策略
呼之欲出!JLO戰袍太狠 造型被1敗筆害慘像剛睡醒
其他人也在看

德評氣候變遷表現 台倒數第9
德國看守協會昨公布2026年版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CPI)顯示,台灣排名第59名,儘管相較去年進步1名,卻是倒數第9名,更批評台灣持續使用天然氣,缺乏淘汰燃煤及化石燃料減排規畫。學者提醒,將天然氣視為過渡能源,恐限制未來深度減碳的空間,建議盡速提出「去煤時間表」,並利用新淨零科技減少碳排,例如在天然氣電廠搭配碳捕捉與封存設備,約能減少9成碳排。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邁向淨零轉型 台灣港務公司獲雙認證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9日電)台灣港務公司今天宣布,所轄7大國際商港及代管澎湖港、布袋港,全數通過第三方公正機構查證,取得「ISO 14064-1」及「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雙認證,為推動淨零轉型奠定基礎。
中央社 ・ 3 小時前藍色債券、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新風潮 國泰金:願意參與
國泰金控前進巴西貝倫參與COP30,並於18日舉行媒體聯訪。對於國際掀起藍色債券、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債券)新風潮,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受訪時表示,若台灣未來建立相關機制,國泰金願意參與,「目前還在努力過程中,敬請期待。」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專論》台灣氣候變遷表現評比依舊落在後段班 COP of Truth 誠實還是現實重要
[Newtalk新聞]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COP30)正在巴西亞馬遜帕拉河口的貝倫(Belem)展開。巴西政府於三年前就爭取到主辦這具多重意義的會議:不僅是第30屆締約國大會,正逢「巴黎協議」第十周年,而UNFCCC的成立是從1992年巴西里約的地球高峰會結論產生。 三十多年國際氣候協商並非毫無進展:強化全球對溫室效應的認知與危機感,「京都議定書」開始規範已開發國家,「巴黎協議」要求所有國家參與一起行動,COP28決議2030年前應有三倍再生能源與提高能源效率,能源轉型「遠離」化石燃料等等。 雖然多數人對氣候變遷認知提升,至今仍缺乏足夠的行動改變現狀:人為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仍持續上升,2024年全球排放已比1990年多50%。「巴黎協議」要求所有國家提出「國家自願減量承諾」(NDC),並追求增溫不超過攝氏1.5度。但本月初,聯合國環境組織(UNEP)根據各國的NDC估算,發現2035年全球排放量將比「控制增溫不超過攝氏1.5度路徑」高出220到230億公噸,約合2024年總排放量的一半! 而世界氣象組織(WMO)證實:2024年是有溫度記錄以來最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感恩節將至 慈少獻禮表心"藝"
美國民眾為了迎接感恩節,著手準備禮物。慈濟志工為內陸慈少安排課程時,設計環保手作,讓慈少可以送給想要感恩祝福的人。金屬罐子和紙張,重複利用,作為禮物。老師徵求舉一反三,環保行動。慈少 葉子瑈:「在...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
國泰金5度參與COP30 李長庚:推動創新自然金融 (圖)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於巴西貝倫市舉行,國泰金18日舉行線上媒體聯訪,分享COP30觀察與經驗,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中)、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左)與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温珍瀚(右)接受媒體訪問。
中央社 ・ 1 天前
光電環評亡羊補牢 挽不回失去地景
立法院修訂環評法,將若干光電設置納入環評,排除屋頂光電、100平方公尺以下自用光電,引發環團對立。平心而論,光電之害人所共賭,增列環評雖亡羊補牢,卻無法挽回失去的地景。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腦波夾娃娃機」亮相 頭戴裝置用「意志」移動夾子
2025年「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近日在深圳登場,其中深圳水母智腦公司推出的「腦波」夾娃娃機,吸引觀展民眾大排長龍。使用者只要戴上頭戴式裝置,配合頭部動作,機台裡的夾子就會跟著移動並夾起絨毛玩具,是人機互動技術的應用之一。 有民眾表示,這款夾娃娃機帶來的體驗非常新奇,比一般以手操作的機台更具吸引力、沉浸感也更強。本屆展覽主題包含AI與機器人、低空經濟、未來科技、生物技術與醫療等,一系列AI潮流玩具、3D列印客製化模型,也展示科技結合休閒生活的可能。
Yahoo奇摩(國際通) ・ 21 小時前
「馬太鞍堰塞湖」仍有近2億方鬆動土方!林保署:完全去化至少要10年
[Newtalk新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引發多次溢流,讓不少人關心堰塞湖壩體及水體後續處置,根據林保署花蓮分署的最新評估,堰塞湖蓄水量減至約53萬噸,壩體結構無異常,兩側邊坡無崩塌,但上游崩塌區仍存近2億方鬆動土方,如果要完全去化土石,預估需10至20年的時間。 根據林保署的最新評估,截至11月12日,堰塞湖蓄水量減至約53萬噸,壩體結構無異常,兩側邊坡無崩塌,下游水位正常。然而,此次潰決後仍有約1億1,000萬方的土砂殘留,而上游崩塌區仍存近2億方鬆動土方,因此雖然目前河道暢通,大規模潰決的可能性下降,但仍不排除未來若遇豪雨或震動,仍有可能再度發生崩落,並形成新的堰塞湖。 對此,林保署規劃短期與中長期治理措施,短期治理會在非汛期間,機具沿溪床至壩體進行降水作業,開挖溢流水道維持通水能力,但因鳳凰颱風影響現地條件改變,刻正評估研議中;另外還會針對不穩定邊坡進行草籽撒播,以減緩表土流失,預計在年底前完成。 中長期的部分,將於下游河谷設置臨時攔砂壩或攔石網,阻擋土砂瞬間大量下移,同時水利署堤防加高與補強工程,進行深槽疏濬,以提升馬太鞍溪整體通水能力,由於堰塞湖與上游崩塌區的土砂巨量,因此
新頭殼 ・ 22 小時前6環團反對加嚴光電環評 王鴻薇爆他們是「罷團」:曾喊支持大罷免
立法院會14日經表決三讀通過環評法部分條文,光電環評加嚴,6環團聯名反對,稱此次修法恐導致光電發展全面停滯,引發外界熱議。而國民立委王鴻薇點名,反光電三法環團也是罷團,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就曾在今年7月風災肆虐光電爭議頻傳時,出席罷團記者會並高喊NGO支持大罷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產業》拚減碳 替代燃料導入法制化
【時報-台北電】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2024年開始實施碳稅,欲透過市場機制,降低各行業的碳排放,同時,國際海事組織(IMO)預計明年會通過中期減排措施。面對國際減碳趨勢,交通部次長林國顯18日表示,今年底將完成港口、輪船使用新能源需求設計標準化作業程序,交通部航港局長葉協隆說,已與港務公司、驗船中心著手研議,將替代燃料的國際標準導入國內法制化。 交通部航港局18日舉辦「2025年前瞻航運論壇」,聚焦淨零永續、無人智慧與人才培育3主軸,邀集國內產官學研界領袖及專家參與。因應歐洲要求進出船舶減碳,航港局等單位研議,將加注替代燃料的國際標準導入國內法制化。 葉協隆指出,海運降低碳排已是全球趨勢,國際海事組織(IMO)原本要在今年10月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特別會議通過中期減排措施,但受到產油國家反對、未如期通過,預計會遞延一年至明年10月再經大會決議通過。 林國顯說,全球正處於淨零與數位化的雙軸轉型浪潮中,運輸部門必須加快淨零轉型腳步,但船舶受限於無法全面電動化,未來面對各國要求的碳權成本,除調整運作模式外,也要導入多元新能源。 林國顯指出,歐洲國家有政策要求,進出歐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
最「直接」的綠電:即插即用太陽光電(Plug-in PV)優缺點是什麼? 為何在歐洲廣受歡迎?
台灣推動屋頂光電迄今已逾20年,也是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的主要目標。從過往以躉購費率,也就是電價保證收購20年為誘因,或租賃屋頂空間獲得租金收益,鼓勵光電系統商或民眾設置屋頂光電,到近年來因氣候異常...
環境資訊中心 ・ 1 天前
傳曹錦輝.林益全轉戰中國職棒! 陳義信:盼三思而後行
生活中心/陳堯棋、嚴文謙 台北報導先前因"上海兄弟隊"引發爭議的中國職棒,近期還悄悄來台舉行球員測試會。爆出前職棒球星曹錦輝、林益全等人,都在第一份自由球員名單內。原民會副主委陳義信表示,目前已掌握相關資訊,知道球員需要尋求舞台,但中國職棒籌辦過程爭議不斷,甚至有棒球統戰的疑慮,呼籲三思而後行。
民視 ・ 20 小時前
如何讓學生成為AI塑造者而非使用者?牛津教授提3關鍵建議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 (18 日) 報導,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及教育系教授 Rebecca Eynon 警告,隨著 AI 改變教育現場,學校教 AI 的方式可能錯了。
鉅亨網 ・ 9 小時前
英國強化反制間諜活動 仍未將中國與俄並列加強管控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8日專電)英國情報機關今天對國會發布通知,示警中國「大規模」間諜活動;不過,主責安全事務的內政副大臣賈維斯在國會應詢表示,政府仍未決定將中國納入外國影響力登記計畫(FIRS)的「加強管控」等級。
中央社 ・ 8 小時前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倒數第9名 環境部批不合理、不具代表性
德國看守協會今日公布2026年版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CPI)顯示,台灣排名第59名,雖相較去年進步1名,卻是倒數第9名。環境部對此回應,CCPI 評比方法有爭議,評比結果不合理也不具代表性。事實上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下降,且已公布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今年碳費制度上路並依《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展各項工作。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