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換尿布有咔嗒怪聲?醫:恐是髖部問題 及早發現避免終生跛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現代人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能健健康康長大是家長最大的願望,但千萬不要忽略在幫寶貝換尿布時,髖關節處發出的小小「咔嗒」聲響,有可能是小寶貝的髖關節脫臼了。振興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鄭士豪提醒,如果能儘早發現及治療,就不必面臨到手術治療,甚至造成終生跛行的遺憾。
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 可能出現脫臼、跛行症狀
鄭士豪醫師表示,嬰兒剛出生時,髖關節異常往往不容易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大多在一歲後逐漸會出現脫臼、雙腿長短不一、跛行等症狀,即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為嬰兒或兒童的髖關節非因受傷、感染併發症、各種肌肉麻痺或其他神經病變引起的問題。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5,患者以女性居多,且有半數以上的患者為兩側性發生,約有二至三成的患者為單側發生,而左側髖關節比右側的發生率來得高。
脫臼不一定會發生 視情況以徒手復位或手術治療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因程度不同可能造成關節不穩定、半脫位、甚至完全脫臼;脫臼程度輕重不同,有些可以徒手復位,若是無法徒手復位者,則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幼兒的髖關節脫臼可分為輕微型與嚴重型,而輕微型在早期較難發現;若兩側髖關節皆脫臼,常要到成年後因行走疼痛或髖關節外展角度受限而就醫,這時才被診斷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對這類患者而言,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解決行走疼痛與跛行的有效方式。
早期診治成功率達九成 兩招幫助家長居家觀察有無異常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若延遲診斷,治療會更為困難且效果不佳,因此新生兒的髖關節篩檢格外重要。近二十年來,台灣多數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案例,已能透過早期診斷與帕氏吊帶治療(Pavlik Harness)而恢復正常,治療時間約三至六個月,成功率高達九成。
鄭士豪醫師建議家長居家可觀察:(一)寶寶雙腿屈膝外張時,兩腿外張角度是否不一;(二)檢查兩腳長度是否一致。
建議家長提高警覺與觀察 如有異常應及早就醫
雖然發展性髖關節不良的發生率不高,卻是嬰幼兒最常見髖部疾病。六個月大前確診的嬰兒,多可透過骨盆吊帶固定改善;若超過六個月才診斷,則可能需要施以石膏固定,甚至接受手術治療。因此仍建議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髖部異常,應及早就醫檢查。嬰兒出生後三至六個月內,可由專科醫師透過觸診檢查髖關節的穩定性及是否脫位。若發現疑似異常,通常會進一步安排髖部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
網傳嬰兒配方奶超甜「等於2大瓶可樂」 醫師、營養師解析奶粉糖分來源!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太陽花世代」牽手成家 婚禮大喊共同心願:盼台灣獨立
在上千名親友的見證下,南市東區議員李宗霖與伴侶陳嘉伶完成終身大事。這對因理念相惜、因行動相遇的「太陽花世代」新人,在婚禮上不只交換「相愛相守」的誓言,更大聲喊出共同心願—希望有一天「台灣獨立」。李宗霖與陳嘉伶都出身太陽花世代。2014年的街頭運動,改變了宗霖原本準備出國的計畫,也點燃他投入公共事務的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流感季老是中鏢、感冒好不了?中醫:不是病毒太兇,是你的「正氣」太弱
今年流感來得又快又猛,在同一個辦公室裡,有些人三不五時就感冒「中鏢」,有人卻能整季平安無事,這往往歸因於「免疫力不足」,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體內「正氣」不足。面對流感季節,民眾該如何補足正氣,築起防禦牆,預防病毒侵襲? 今年北半球的流感季明顯提前升溫,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陸續進入大流行,A型H3N2傳播快速,加上疫情後的「免疫負債」,多國病例明顯上升。台灣也不例外。根據疾管署監測,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持續攀升,顯示這波疫情的確不容輕忽。 60歲的李小姐感冒3天,初期症狀是流鼻水,鼻咽部微熱感,接著發燒、頭痛、咽喉腫脹疼痛、聲音沙啞、全身肌肉痠痛無力。她原以為休息、多喝水就能好,但症狀愈拖愈重,最後到醫院就診,評估為類流感。 打了疫苗還是得?關鍵在於「正氣」 「我才打過流感疫苗,怎麼還會得?」李小姐百思不解。馬偕醫院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李炎東解釋,問題不是疫苗失效,而是身體的「正氣」不足,擋不住外來的風寒與病毒。 然而,「正氣」究竟是什麼?李炎東說,中醫所指的正氣,是人體抗病能力、自我修復與防禦機能的總和,概念上接近西醫所說的免疫力。正氣由肺、脾、腎等臟腑共同維持:肺主氣、司呼吸
康健雜誌 ・ 7 小時前
最新/國1重大車禍!轎車翻覆「撞成廢鐵」 駕駛受困變形車廂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最新消息!今(25)晚8時許,中山高速公路南下140公里左右,在苗栗銅鑼南下閘道口,有一輛轎車不明原因自撞翻車,車輛也因此變形,並造成一名年約45歲的男子受困。消防隊獲報後,立即出動4車9人趕赴現場,破壞車體、將人救出;但男子被救出時,已經失去呼吸心跳,呈現昏迷狀態,被救護人員送往大千醫院急救。詳細的肇事原因,還有待國道警察進一步調查。
民視 ・ 5 小時前
公費新生兒篩檢明年下半年擴充!罕病 SMA 可望提早揪出
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嬰兒死於先天性異常的首位疾病,患者 1 歲前一定發病,且症狀出現後才治療預後不佳...
Heho健康網 ・ 1 小時前
中職/林泓育、涂壯勳共6人赴東京訓練 未來目標辦捕手訓練營
樂天桃猿捕手林泓育在去年前往東京綠川大陸訓練中心進行訓練,今年他將繼續前往東京訓練,此行不僅他一人,更帶上宋嘉翔、張閔勛2位學弟,以及台鋼雄鷹教練涂壯勳和2位捕手陳致嘉、陳世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中山醫大世界愛滋病日活動 羅一鈞:HIV感染數今年可望低於900例
為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大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衛福部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出席活動,並表示,今年台灣新增HIV感染人數,可望低於900例
中廣新聞網 ・ 3 小時前
思覺失調症也能有效控制!醫籲:要勇於求助與求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近來民眾在社區通報時常提到:「我家鄰居常在半夜大吼大叫,而且常懷疑別人在背後講他,有事沒事跑去狂敲別人家門,大家對他的行為都覺得很害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這類行為有可能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俗稱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精神科陳柏妤主任表示,若能在發病初期就介入治療,病情多半能獲得控制,日常生活也不受影響。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化腦部疾病 及早介入治療有助減少惡化 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4‰至1%,以臺北市114年10月244萬人口數推估,約有9,700~2,4000人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不僅病人痛苦、家屬負擔重、也造成社會經濟重大的影響。陳柏妤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需要持續醫療介入的慢性化腦部疾病,發病年齡通常於青年期(20~30歲之間),初期症狀可能有情緒起伏大、言談詞不達意、突發的強迫症狀、間歇的聽幻覺、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變得敏感多疑等,若能及時察覺並及早介入治療,將有助於降低病情惡化風險。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介入合作團隊 提供初次發病關懷服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8年即首創「身心失調發病早期介入
健康醫療網 ・ 5 小時前
M痘疫情持續!11月新增7例「皆本國青壯男性」 全台案例分布曝光
疾管署說明,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11月24日累計確診504例病例(469例本土及35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計確診52例(45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病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仍持續。另我國持續監測M痘病例之病毒型別,均為Clade IIb型,目前未有Clad...
CTWANT ・ 12 小時前
懸疑陸劇《梟起青壤》開播了!五大劇情看點、評價:迪麗熱巴、陳星旭雙強聯手獵捕怪物「地梟」|播放平台、集數一次看
【文/徐瑞安】懸疑陸劇《梟起青壤》由迪麗熱巴、陳星旭主演,改編自尾魚同名小說,於11月22日開播,迪麗熱巴化身美豔霸氣「瘋刀」聶九羅,追捕傳說中的古老人形怪物「地梟」,而陳星旭飾演的「炎拓」深陷地梟設下的陰謀,兩人將展開合作,帶領觀眾一起進入奇幻世界觀,攜手戰鬥同時,俊男美女CP組合,也將擦出強烈火花。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天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觀察/曹錦輝會是中國的統戰樣板嗎?
[FTNN新聞網]記者吳家豪/特稿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將在明年開打,近日傳出我國前職棒選手曹錦輝、林益全等人都在台灣球員選秀名單中,消息一出,包括民進...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台南軍卡失控暴衝!自撞護欄「擋風玻璃破、車頭全爛」 2士官受傷送醫
25日上午,台南市山上區台20線19.2公里處,一台載運裝備的軍用卡車,突然失控暴衝、自撞護欄與行道樹,整個車頭凹陷毀損,車上2名士官受傷,所幸經緊急送醫治療,已無生命危險。警方指出,疑似因駕駛恍神導致,但詳細肇事原因還要進一步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獨/32歲男「牙齒全壞光」醫揭原因!口腔問題恐爆4大癌症
一名32歲年輕男性牙痛就醫發現,幾乎全口牙齒都在搖動,經醫師詢問後才知,他一天最多可抽到四包菸,對此,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林宏達醫師指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以上,不僅影響口腔健康,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誰是庫克接班人?蘋果下任CEO 四大熱門人選浮出檯面
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本月年滿65歲,盡管他曾表示希望在公司待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蘋果對高管未設強制退休年齡,也沒...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9 小時前
嫁到賺到~天生自帶「旺妻運」的4生肖男!龍男最旺家運坐享清福,「這位」越老越帶財不愁吃穿
有人說「嫁對人,幸福一輩子」,在十二生肖中,就有幾位天生帶著旺妻氣場,不僅婚後事業運上升,連另一半都能跟著越來越順。這些男人不只是懂疼愛、願付出,更擁有穩定的氣場與福分,能讓家庭運勢節節高升。一起來看
女人我最大 ・ 18 小時前台電挖破輸水管 新北土城板橋部分地區暫停水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25日電)民進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表示,由於台電在板橋區四川路二段及高爾夫路口施工時,不慎挖斷自來水管導致板橋及土城部分地區停水,預估將停水到明天清晨5時30分。
中央社 ・ 3 小時前
每天都吃菜!50歲男血壓仍狂飆 醫揪「1習慣」害的
天氣一轉冷,火鍋店再度迎來人潮,不少民眾也把火鍋當成冬季進補首選。不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有慢性病史的人要得特別留意,並分享一則案例,一名50歲男性長期罹患高血壓,原本藥物控制穩定,最近血壓卻突然升到異常高點,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用火鍋燙菜」的習慣,看似清爽的蔬菜,其實吸進大量高鈉湯汁,讓血壓悄悄失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黃遠零台詞奪金片子男演員! 小薰憑《五花肉》擒奬
2025金片子大賽25日舉行頒獎典禮,最佳男演員獎由《Rungay》的黃遠拿下,他分享得獎感言:「其實我在前幾天也看了一下其他作品,每個入圍者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身為演員最近雖然沒有正在著手的作品,但依舊在認真的生活。」
Yahoo娛樂訊息 ・ 6 小時前
滑板世錦賽》台灣兩男三女組合亮相 盼衝擊名古屋亞運
隨著 2026 名古屋亞運腳步逼近,2025 年度最後一場世界街式滑板大賽——「2025 街式滑板世錦賽」本週於日本九州北九州市正式展開。台灣此次派出兩男、三女共五名選手出戰,將正面迎戰堀米雄斗、Nyjah Huston 等世界級頂尖滑手。
TSNA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