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新生兒篩檢明年下半年擴充!罕病 SMA 可望提早揪出
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嬰兒死於先天性異常的首位疾病,患者 1 歲前一定發病,且症狀出現後才治療預後不佳,2 歲前死亡率高達 80%。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為健全新生兒篩檢服務,SMA 將於明年下半年正式納入公費項目;其餘 10 種罕病加選項目將再陸續評估,其中龐貝氏症是下一目標。
擔心保險受影響,11 項新生兒篩檢自費篩檢率<75%
目前公費新生兒篩檢已涵蓋 21 項疾病,篩檢率達 99.6%,但 SMA、龐貝氏症(POMPE)、法布瑞氏症(FAB)、高雪氏症(GD)、黏多醣症第一型與第二型、生物素酵素缺乏症(BD)、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LD)、芳香族 L-胺基酸脫羧基酵素缺乏症(AADC)、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嚴重復合型免疫缺乏症(SCID)等 11 項自費加選項目,近年篩檢率不到 75%,推估每年約有 1-2 位寶寶因此延誤就醫。
金管會 2012 年通過,0 歲以下新生兒只要投保前不知道新生兒篩檢結果,保險等待期 30 天內發現有公費項目異常,保單可直接生效。自費篩檢項目總費用雖不到 2,000 元,部分縣市甚至提供全額補助,但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自費篩檢項目排除在前述保險理賠規定之外,家長擔心保險受影響而延後或不篩檢,導致近年篩檢率不到 75%。
SMA 症狀前治療預後佳,每年嘉惠 13 萬新生兒
SMA 為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者因基因缺損,導致脊髓的運動神經元退化,造成肌肉無力及萎縮,影響運動、吞嚥功能,須靠呼吸器、鼻胃管維生。台大醫院基金醫學部主任簡穎秀曾表示,越早篩檢確診,就有機會及早接受治療,國際期刊顯示,無症狀前治療預後越好,也減少可能併發症。
為健全新生兒篩檢服務,沈靜芬表示,待衛教指引、篩檢後照護、六都篩檢經費落定,SMA 將於明年下半年正式納入公費新生兒篩檢;相關措施調整預計每年中央及六都需編列近 1 億元經費,較目前增加 7 千萬,每年預計嘉惠 12-13 萬新生兒。
公費新生兒篩檢下一箭瞄準龐貝氏症
至於其他 10 項罕病加選項目,國健署已委託醫藥品查驗中心進行醫療科技評估,但項目眾多,難在 1、2 年內完成,故將依據文獻、疾病流行病學資訊,優先評估大眾關心且台灣盛行率高的罕病,下一目標為有藥可治的龐貝氏症。
陳莉茵建議,國健署應加強具罕病家族史或曾生育罕病兒的父母遺傳諮詢,使其接受孕前、產前篩檢,知道可能的疾病風險,進而選擇生或不生,或是決定告知晚發型罕病患者的時機,如此才能完整發揮罕病防治功效。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其他人也在看

諾羅病毒急噴嘔吐物?醫揭「清理SOP」一次看
生活中心/王靖慈報導冬天除了寒冷,還有大家最害怕的「諾羅病毒」一同報到。日本食品衛生協會特別提醒,每年11月到隔年2月是諾羅病毒的「高峰期」,家中有小孩者尤其要當心。許多家長看到小孩突然「吐了整片」,第一反應是拿酒精狂擦,不過日本小兒科醫師也特別警告:「酒精根本殺不死諾羅病毒,還可能不小心把病毒越推越散!」
民視 ・ 21 小時前
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上周門急診近1.2萬人就醫 3歲以下幼兒最需注意
疾管署長羅一鈞25日表示,腸病毒疫情已於上周正式進入流行高峰期,每周急、門診就診人次維持在1萬1000人,預估高峰將延續至明年1月中、下旬,並可能於跨年前後達到最高峰。他提醒,近期主要流行病毒株已從容易引發新生兒重症的伊科11型,轉變為更易造成3歲以下幼兒重症的克沙...
CTWANT ・ 1 天前
SMA明年下半年納入新生兒篩檢 國健署估逾12萬新生兒受惠
對於新生兒爸媽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罹患罕病,卻錯過治療黃金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沈靜芬說,國健署預估明年下半年起可將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納入新生兒代謝異常篩檢,每年預計有12至13萬新生兒受惠,目前也持續討論是否納入其他罕病類別,且預計優先評估龐貝氏症。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腸病毒變了!門急診破1.2萬人 3歲以下幼兒成高危族群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疾管署署長羅一鈞表示,疫情已於上周正式進入流行高峰期,每周急、門診就診人次維持在1萬1000至1萬2000人,較往年明顯延後,預估將持續至明年1月中下旬,並可能於跨年前後達到最高點。他也提醒主要流行病毒株已從較易致新生兒重症的伊科11型,變成易致3歲以下幼兒重症的克沙奇病毒,提醒幼兒族群須提高警覺。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國健署推罕病照護8週年 SMA明年納入新生兒篩檢
生活中心/李世宸、張皓宇 台北報導國健署連續8年推動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目前全台有13家醫院共14個罕病照護服務團隊,透過多元服務模式照顧罕病患者,國健署也宣布明年下半年起,將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納入新生兒代謝異常篩檢項目,預計有13萬名新生兒受惠。
民視 ・ 1 天前整治德里嚴重空污 印度總理府推廣電動車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25日專電)印度德里國家首都區(NCR)的空氣品質不見改善,總理辦公室下令打擊造成污染的車輛,並指示官員擴大德里的電動車生態。
中央社 ・ 1 天前TeamT5雙產品獲獎 資安技術受肯定
TeamT5(杜浦數位安全)兩項自主研發產品「ThreatVision威脅情資平台」與「ThreatSonar Anti-Ransomware威脅鑑識分析與回應平台」,同時榮獲第34屆台灣精品獎,其創新技術與產品實力再次受到肯定。
工商時報 ・ 1 天前
中山醫大世界愛滋病日活動 羅一鈞:HIV感染數今年可望低於900例
為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大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衛福部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出席活動,並表示,今年台灣新增HIV感染人數,可望低於900例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腸病毒專攻1族群 羅一鈞:跨年將達最高峰
[NOWnews今日新聞]國內腸病毒仍處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長羅一鈞對此表示,腸病毒疫情已於上周正式進入流行高峰期,預估高峰將延續至明年1月中、下旬,並可能於跨年前後達到最高峰,提醒近期主要流...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強硬喊「中國是外國」!竟遭國民嗆「毀憲下台」 劉世芳回擊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黃彥翔報導根據《國籍法》規定,若要擔任民選公職,1年內須放棄除我國以外的他國國籍;然而,近期立院國民團擬提案修法,欲使中配不受法規限制,即不用放棄原國籍也可參政,引發輿論抨擊,形同「特權修法」幫中配解套。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5)日回應,若修法將某個國家或地區排除,才是標籤化處理。針對近期《國籍法》爭議,劉世芳昨(24)日表示,該法針對所有中華民國以外的外國人士,「若特別對於中配(修法)的話很奇怪,這是非常特權的條款」;且根據行政院2023年函示各部會,所謂中華民國之外的外國國籍,「當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不過國民卻批評此舉為「害讓台灣出事」,甚至指稱她應下台負責。對此,劉世芳重申,中國人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只要申請合法許可,在台灣不管是生活、福利、工作都受同樣保障。不過唯一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國籍法》第20條明訂必須對單一國家效忠,「針對中華民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是同樣規定處理,該法並無『化外』」;若特別將某個國家或地區修法排除,才像是標籤化處理。內政部長劉世芳。(圖/民視新聞)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指出,公職應以「中華民國為唯一效忠」,也包括中國籍在內;反觀桃園市長張善政指稱,內政部以《國籍法》討論中配參政權恐怕有疑慮,應站在人權角度,讓他們盡快獲得參政資格。劉世芳強調,擔任公職「只能對單一國家效忠」,不可能針對2個國家,無論盧秀燕、張善政的說法,內政部都會參考。 她進一步說道,《國籍法》修法是否產生「標籤化」,反而對未來中配參加任何公共活動,會有不同想像空間。原文出處:快新聞/強硬喊「中國是外國」!竟遭國民嗆「毀憲下台」 劉世芳回擊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稱回收國防手冊「有公主病」惹議 劉世芳強調:別視而不見日本政府回覆議員答詢 高市「台灣有事」答詢是日既有立場「未有改變」李柏毅憂衝擊高雄建設!對藍白「暴衝版」財劃法提覆議? 卓榮泰回應了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安眠藥成癮 將推升失智風險
台灣每年安眠藥處方數量持續攀升,且用藥族群已不再侷限於中老年人,越來越多年輕族群成為失眠患者。許多人從「偶爾吃」變成「天天吃」,卻不知道長期依賴傳統安眠藥物,可能導致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甚至提高跌倒、記憶力衰退與失智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東南亞尋歡「打炮團」爆HIV感染 篩檢後又1人中鏢
台灣愛滋病毒(HIV)感染人數持續攀升,醫界對年輕族群感染率上升感到憂心。日前一群由香港、台灣人組成的「打炮團」因成員確診HIV而集體求診,最終另有一人確認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1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每天都吃菜!50歲男血壓仍狂飆 醫揪「1習慣」害的
天氣一轉冷,火鍋店再度迎來人潮,不少民眾也把火鍋當成冬季進補首選。不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有慢性病史的人要得特別留意,並分享一則案例,一名50歲男性長期罹患高血壓,原本藥物控制穩定,最近血壓卻突然升到異常高點,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用火鍋燙菜」的習慣,看似清爽的蔬菜,其實吸進大量高鈉湯汁,讓血壓悄悄失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女星年初檢查正常年底卻變乳癌 自曝乳癌無法完全治好!醫揭2種乳癌長超快
在經典韓劇《順風婦產科》中飾演美月媽媽的58歲女星朴美善,今年2月無預警暫停活動,時隔半年才證實罹患乳癌。近日她在劉在錫節目中首度露面,坦言8次化療中,竟有4次併發肺炎,身心俱疲,更表示已做好「無法完
健康2.0 ・ 32 分鐘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6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