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想喝酒取暖?營養師曝「恐怖真相」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今(25日)氣溫明顯變冷,受東北季風夾帶一波弱冷空氣南下影響,氣溫持續下滑,今晨各地最低氣溫落在16至18度之間。面對寒冷的天氣,有些人會選擇喝酒取暖,但要小心這招其實完全無效。營養師姚晴徽就曾提醒,喝酒會讓人有「身體變熱」的錯覺,但那只是體表血液上升所造成的暫時暖意,過沒多久體溫反而會下降得更快。
姚晴徽表示喝酒會讓人有身體變熱的錯覺。(圖/翻攝自臉書徽姑娘營養師)
姚晴徽曾在IG與臉書粉專上指出,喝酒根本不能保暖,甚至可能提高失溫風險,在低溫環境喝得太嗨,還可能因為脫衣、意識模糊或判斷力下降,而不知不覺把自己置於危險中。她解釋失溫(Hypothermia)指的是身體核心溫度跌到35℃以下,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酒精」和「低溫」正是失溫的兩大危險因子。她也細數酒後容易失溫的4大原因,包括皮膚血管擴張讓體熱迅速流失、流汗加速蒸發散熱、意識模糊降低對外界溫度的警覺、肌肉放鬆失去顫抖造熱能力。
喝酒會讓體溫上升後快速下降。(圖/翻攝自臉書徽姑娘營養師)
雖然台灣冬天不像高緯度國家那麼致命,但姚晴徽提醒,冬季飲酒仍要留意環境與攝取量,成人女性一天不超過1份酒精、男性不超過2份,且避免在戶外寒風中或進出溫差大的場所飲酒,更不要因為喝到臉紅手熱就急著脫衣服。她笑說「真的冷的話,待在家、吃點營養、抱抱身邊的人,比喝酒暖得多」。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原文出處:天冷喝酒暖身體竟是錯誤觀念?營養師曝「恐怖真相」:越喝越容易失溫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福島食品解禁!食藥署:取消雙證及逐批檢驗 日本5縣食品回歸常態管理
七旬翁便秘「一天一半時間待馬桶」 竟7公分大腸癌塞腸子
挺過豬瘟! 豬農協會北上闢謠 瘟疫非"人畜傳染"
其他人也在看

耳鼻喉科就診率暴增1.5倍!醫:3大原因造成
秋冬季節交替,氣溫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許多民眾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水、耳悶等困擾。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統計,每年10月至隔年2月,過敏性鼻炎與鼻腔相關問題就診率增加超過1.5倍,導致患者夜眠不安、工作效率下降。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減肥別再不吃飯!營養師籲「每天一碗白飯」穩定血糖 精緻澱粉才是敵人
高敏敏指出,白飯常遭到誤解,被貼上「澱粉等於肥胖」的標籤,但事實上,適量攝取白飯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減少飢餓感,也能提升飽足感、降低飯後進食欲望,同時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更是大腦獲取熱量的重要來源,有助於提升精神狀態。她建議民眾可透過「白飯搭配糙米或...
CTWANT ・ 20 小時前
吃完大餐肚子脹到爆?營養師親授「不脹氣菜單」讓你輕鬆解套
脹氣問題困擾許多人,營養師李婉萍指出,脹氣常因進食時聊天或吃太快而吞入大量空氣,或是食用豆製品、乳製品等易產氣食物所致。她建議,脹氣發生時可透過簡單的物理緩解方法,並分享了預防脹氣的飲食建議與一日不脹氣菜單。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牙痛引發敗血症險喪命 醫示警:高血壓、糖尿病最危險
一名59歲女性因輕忽牙痛,導致細菌感染擴散全身,引發敗血症並併發急性腎衰竭,幸經及時治療才撿回一命。腎臟科醫師提醒,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的腎功能本就較脆弱,若忽視牙痛等感染警訊,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高達三至五成。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最美檢察官」引社會關注!「性別不安」非穿著打扮 是生理與自我認同顯著不一致
2023年新北地檢署陳漢章檢察官公開跨性別身份,這位被稱為「最美檢察官」的司法官員與妻子雪兒共同出版回憶錄,分享他們在婚姻關係中的心路歷程。樂樂的故事引發社會關注,也讓更多人開始認識「性別不安」這個醫學名詞。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2023年的調查,超過3成跨性別者因為公共空間缺乏友善設施而選擇憋尿,顯示這個族群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真實困境。
NOW健康 ・ 10 小時前
保健品吃了無感?史丹佛專家:三餐這樣吃,粒線體自然幫你抗老
粒線體號稱是身體「細胞工廠」,許多研究指出只要好好保養粒線體,抗老長壽,甚至防失智都能有幫助。史丹佛醫學院教授蘿森指出,靠吃保養粒線體,絕對可以!還有黃金原則。她也特別推薦自己遵循的粒線體長壽飲食,卻認為市面上號稱有助粒線體活化的保健品有些言過其實。市面上聲稱活化粒線體的保健品,到底專家如何拆解?粒
遠見雜誌 ・ 20 小時前
冬天別靠喝酒保暖!營養師揭「2危險因子」:嚴重恐失溫致死
近日,受到冷空氣及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越來越冷,許多人會透過喝酒來暖身子。對此,營養師姚晴徽表示,喝酒不僅沒辦法保暖,還有可能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嚴重一點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正妹洗澡遭拍吸3.2萬人朝聖!一看竟是營養師高敏敏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有著最美營養師之稱的高敏敏,不僅有著豐富的健康知識,身材更是讓人看得超害羞,過去更是多次曬出比基尼照展現好身材,但近期的她已鮮少曬出清涼照。不過過,日前她卻無預警曬出一張在家洗澡的「淋浴片」過程中還不小心拍到鏡子反射後的真實曲線,讓人看得超害羞。
民視 ・ 6 小時前
《閃電霹靂車》AI真人版!搭主題曲帥到起雞皮疙瘩 粉絲暴動:拜託讓它上映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段由粉絲利用 AI 技術製作的經典動畫《閃電霹靂車》「偽真人版」幕後花絮影片。該影片並非單純的角色生成,而是模擬了電影拍攝的現場氛圍,彷彿真實存在的賽車手演員與工作人員,讓不少網友第一眼誤以為是真的正在拍攝真人版電影:「拜託讓它上映」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 單週就診近1.2萬人次
台灣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天(25日)公布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近1萬2,000人次,預估未來疫情仍將攀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家長注意嬰幼兒的健康狀況,若有重症前兆病徵應盡速就醫。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處腸病毒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1萬1,89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4%。檢出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上週未新增重症病例,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重症,包含9例死亡;在19例重症中,新生兒便占15例,其中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多,腸病毒疫情仍為近6年同期最高。 曾淑慧表示,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如家庭、校園、安親班、托嬰中心及室內兒童遊戲場等,她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持續教導學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流行期間避免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曾淑慧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症狀較不明顯且病程快速,若新生兒出現發燒、低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應迅速就醫,否則可能很快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此外,5歲以下嬰幼童也是腸病毒重症
中央廣播電台 ・ 12 小時前
藥祇27日登興櫃 參考價120元
新藥股添生力軍,藥祇生醫(7878)27日將以每股參考價120元登錄興櫃。董事長吳月禎表示,該公司瞄準近千億美元糖尿病市場,以創新的核心技術,運用分子對接與蛋白標靶平台研發小分子新藥,其中旗艦產品「PS1」為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標靶在蛋白雙硫異構酶(PDIA4)之新藥,已獲美、台核准進行一期臨床。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守護靈魂之窗!營養師激推這些蔬菜水果 不吃保健食品也能保養眼睛
守護靈魂之窗,不想吃保健食品的人,也可以透過日常生活飲食來護眼。由營養師經營的「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臉書粉專指出,部分蔬果富含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另外花青素、維生素A、維生素C等,也都對視力健康有幫助。 珊珊指出,地瓜葉、菠菜、山茼蒿、羽衣甘藍、紅蘿蔔等葉菜類中的葉黃素含量豐富,可幫助預
桃園電子報 ・ 12 小時前
吃藥後別喝酒!藥師揭迷思「間隔2小時也沒用」:嚴重恐休克
吃藥後應避免飲酒,但有民眾卻誤認為「錯開時間」就沒問題。對此,藥師洪正憲表示,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迷思,因為藥物進入體內後並不會馬上消失,可能停留數小時或數天,而酒精同樣需要經過肝臟分解,就算「錯開」服用,藥物和酒精依舊可能在體內碰頭,導致藥效失衡或副作用加劇,嚴重可能導致休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這年齡層淪詐欺最大受害群 遠傳AI「打詐智靈」平均每月擋12萬通詐騙電話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受害者年齡層更逐漸下探,投資詐騙更成為年輕族群的最大風險。 遠傳電信副總經理盧祖耀分享,台灣合法的投資管道相較境外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可操作的金額偏低,因此仍有年輕人寧願選擇高風險管道進行投資,一旦資金流入境外或假投資平台,往往難以追回,造成重大損失。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重建十字韌帶植入物怎麼選?醫師剖析來源與差異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運動風氣的興盛,十字韌帶損傷的狀況也日益常見,尤其籃球、排球與滑雪等運動的愛好者更是十字韌帶損傷的高風險族群。目前十字韌帶重建的手術已經十分成熟,然而應該如何選擇十字韌帶重建的植入物是許多患者在手術前都會碰到的難題。高雄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黃胤銘分享常見重建方式的優缺點。 十字韌帶重建有三種 自體移植排異反應低但恢復期長 黃胤銘醫師說明,一般而言,十字韌帶重建主要有自體移植(Autograft)、異體移植(Allograft)和人工韌帶(Synthetic graft)三種植入物來源可供選擇。自體移植是採用取自病患自身的組織,常見選項包含腿後肌腱、髕骨肌腱、股四頭肌腱、腓骨長肌腱等等。優點為使用的是患者自身的組織,身體接受度較高,自體組織的排異反應和感染機率較低,長期預後較佳且手術費用相對較低;缺點則是收取自體組織的部位可能出現疼痛與功能減損,手術需同時處理兩個部位,因此傷口數量較大,恢復期可能較長。 異體移植可能出現排斥反應 人工韌帶有合成材料問題 異體移植為採用別人捐贈的組織,經過消毒與去細胞等等程序後使用,常見選項包含腿後肌腱、髕骨肌腱、阿基里斯腱(
健康醫療網 ・ 12 小時前
陳家逵《好運來》演大體 失溫快窒息
民視八點檔《好運來》劇情昨晚(24日)迎來震撼高潮,由實力派演員陳家逵飾演的「蕭志偉」為拯救外甥逸凱(吳東諺飾演),慘遭大魔王設計壯烈犧牲,收視率也應聲衝高,昨晚播出最高一分鐘衝上3.38,超過 110 萬人同時觀看,可見觀眾對蕭志偉這個角色的不捨與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腎臟病高盛行 SOP標準化雙指標篩檢落實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5日電)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醫界與政府聯手推出首份可直接套用SOP,強調風險導向篩檢與標準化診斷流程,提醒診斷應以腎絲球量與尿白蛋白檢驗,雙管齊下,及早辨識高風險族群。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11月新增7例M痘 皆為青壯年男性、北中南都有病例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新增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我國...
華視 ・ 11 小時前
新莊區立德段公辦都更簽約 侯友宜盼未來成新莊地標
新北市財政局推動「新莊區立德段175地號周邊公私有土地公辦都更案」,今天與實施者馥華集團旗下的永大興營造工程公司舉辦簽約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財政局長陳榮貴與馥華集團副董事長陳光憲一同簽約,建商接續將整合140多位私地主,侯友宜盼如期進行,未來將此案打造成新莊地標。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