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營收飆60倍 久大軸承插旗數位商務谷底翻身
(中央社記者陳姿伶桃園20日電)7年前,久大軸承遭逢生死存亡之秋,二代臨危受命提早接班,發展電商及數位行銷強攻外銷,如今外銷營收從300萬暴增至近2億,成功從谷底大翻身。
接班迎大考 轉攻電商跌撞起步
前身為機械五金商的久大軸承有限公司於1991年創立,早期為以國內訂單為主的代工業者,1996年註冊了ISK商標,2010年左右開始拓展外銷。然而,2018年,業務經理帶著整個業務團隊出走另起爐灶,讓公司陷入巨大危機,二代林嘉芳毅然決然從父親手中接任,扛起總經理一職。
「其實就傳統產業來說,業務出走這種事蠻頻繁的」,今年不到40歲的林嘉芳回顧這段動盪倒顯得氣定神閒。當時公司連一個業務員也不剩,1年後營收已掉了快一半,且還持續下滑。「公司就剩兩條路,要麼接班重來,或者可能就是倒閉。」
學生時期在加拿大攻讀行銷的林嘉芳,2008年進公司從外銷業務做起,深感傳統開發方式缺乏效益,像是大量廣發Email,「開發100家客戶,能做一個就很了不起」。
特別是軸承這樣的五金零件,林嘉芳說,「只要有輪子的東西都一定需要軸承」,包含自行車、機器手臂、電動工具、家電用品等,運用極廣,開發客戶更像是大海撈針。因此,久大在2009年左右便開始投入基礎網路行銷,「那時同行都還沒做,只花一點錢,我們的網路排行啪啪一下就往前了」。
公司正式創建電商團隊是在林嘉芳接班後,過去以內銷為主的久大,2018年開始在B2B電商平台阿里巴巴國際站發展外銷。發展電商需大量拍片、修片與上架,公司購買攝影器材、建立攝影棚,還投入大量廣告費,結果整整虧損了3年 。
電商團隊受質疑 高層親自下場帶隊
面對團隊不斷燒錢,林嘉芳說,她的父親還算支持,但公司內部異音不少。「一定的啦!因為你一個好好的傳統產業,去搞什麼電商部門,大部分的人看衰比較多。」這個被排擠的「邊緣小團體」成員之後陸續離職,直到第2年,最後一個成員向林嘉芳吐露「快撐不下去了」,她才意識到恐將全軍覆沒的嚴重性。
自此,林嘉芳親力親為,不僅自己上了非常多線上電商課程,也要求團隊完成且複習,之後訂定KPI。「若(目標)他們達不到,我就去研究怎麼做到,然後教他們」,直到兩年後才逐漸放手。
她後來體認到,中小企業人才資源相對薄弱,領導者一定得「跳下來」,才有辦法和團隊溝通,各部門也才會配合,「若是(老闆)完全不懂(電商),就花錢成立部門,我覺得95%會失敗 。」
阿里巴巴平台為久大帶來的業績不算多,但仍扎下電商基礎。林嘉芳說,特別是「賣家商圈」機制,提供賣家交流管道,在投入電商最初兩年,她密集拜訪優異賣家,當團隊遇上瓶頸,也從中請教有經驗者,彼此切磋,讓久大少走了不少冤枉路。
官網升級與AI助攻 數位行銷帶動營收飆升
加入阿里巴巴4年後,有感於詢價量無法突破,久大轉攻升級官網。林嘉芳強調,官網專業度能為客戶帶來信任感,包含詳列製程、專精面向等資訊,並不斷更新文章,以提升Google排序。
談到寫文章,林嘉芳說生成式AI的助益相當大,過去強制業務團隊每週產出5篇文章,「業務很痛苦啊!哪有這麼多新的東西可以寫」,如今透過AI產出基本內容,只需加工、審核,另如修圖、剪輯等也能藉由AI提高效率。
在技術方面,久大2024年申請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建構企業數位能力開發海外客戶」輔導案,除了資金挹注外,還搭配廠家及顧問協助導入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研擬Google廣告策略以及形象影片拍攝等等。
透過CRM,可以了解潛在客戶在官網上的數位足跡,作為改善官網的參考,並啟動自動化行銷流程,如自動寄發電子報、詢價表單的自動回覆與追蹤等;廣告方面,林嘉芳說,「Google廣告專案其實非常燒錢」,但經由不斷地修正關鍵字,每個月的詢價量至今仍持續增加。
林嘉芳說,目前久大的新客戶95%是由網路行銷吸引而來,詢價量1個月近百封,量大到需業務篩選後才能重點處理,外銷營收從7年前的新台幣300萬飆升至現今的近2億元。
久大軸承過去以代工為主,近5年開始積極推廣ISK品牌。林嘉芳說,未來將持續透過展覽及網路等管道爭取品牌曝光,也計畫建立KM(知識管理系統),「因為未來比的一定是誰的內容資料庫建立得最好,才有辦法讓AI提升到最大的利用率」。久大軸承正從傳統零件廠逐步轉型為以數位驅動升級的品牌企業,為AI世代的競爭提前布局,將商品推向全球市場。 (編輯:林孟汝)1141020
其他人也在看


歐盟擬與船旗國簽雙邊「登檢授權」,合圍俄影子船隊、削弱戰爭財源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歐盟正推動成員國支持一項聯合聲明,授權與各船旗國簽訂雙邊協議,預先取得「登船檢查」許可,鎖定俄羅斯影子船隊油輪進行稽查,目標在於切斷俄方藉油氣收入支撐戰事的資金流。歐洲對外行動署(EEAS)內部評估指出,影子船隊規模約介於600至1,400艘,歐盟已將逾400艘油輪及其運作實體列入制裁名單;新工具若落地,將把以往依賴港口國管制與航運保險約束的「間接管控」,擴大為與船旗國協同的「主動登檢」,提高執法靈活度與跨境可執行性。歐盟外長會議預計於週一(20日)討論對俄新一輪制裁,登檢授權若獲共識,將與既有價格上限、保險與再保險限制、航行資訊透明度要求等機制形成「多層網」。配合強化對AIS關閉、船舶多次易名與多層SPV藏匿等規避手法的取締,可望提高違規成本。市場人士表示,若影子船隊的可運力受限,黑海—地中海—亞非航線的油輪即期運價與保險費率可能再度走揚,對原油與成品油物流形成階段性擾動;同時,合規貿易商在接單與提單背靠背審核、原產地與最終目的地證明、船舶盡調(含歷史靠港與保險覆蓋)上將面臨更高合規門檻。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韓國Q3化妝品出口飆17.6%創高,底妝占比居冠,美國成第一大市場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韓國關稅廳最新統計顯示,今年首三季化妝品出口額年增15.4%,達85.2億美元,創同期歷來新高;單就第三季,出口額達30億美元,年增17.6%,連續9季正成長並改寫單季新高,對全球205個國家與地區的出口同創歷史高位。就產品結構觀察,底妝類占比最高達41.7%,穩居成長主引擎;防曬霜與抗皺精華棒等功能護膚合計占25.5%,彩妝類占15.4%,顯示功能性與持妝需求同步拉動,帶動品類分布更趨均衡。出口市場版圖方面,美國以19.7%占比居首,其次為中國18.5%、日本9.7%,北美與亞洲雙線推進。受惠於跨境電商與K-beauty品牌滲透,美國需求動能明顯放大,帶動高單價功能護膚與底妝同步放量。時間序列對比,韓國化妝品單季出口自去年第一季起一路改寫紀錄,2024年全年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至102億美元。隨第四季傳統旺季啟動,2025年全年出口額再創高峰的機率上升。產業觀察指出,韓國供應鏈在研發迭代與快速上新方面具優勢,加上品牌加速布局多渠道銷售與本地化行銷,支撐出貨與單價雙升。後續可留意功能性護膚比重提升、底妝長效持妝與清爽膚感等創新趨勢,持續擴大在主要市場的市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
川普證實即將會見習近平 稱美中「相處融洽」
在美國與中國貿易休戰即將到期、雙方將重返談判桌之際,川普總統表示,美國將與中國「相處融洽」。 川普 19 日在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及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一事,他表示,這項關稅從長遠來看是無法持續的,但它在一定時間內是可以實施和維持的。 川普進一步指出,
鉅亨網 ・ 16 小時前《國際政治》傳川普要求烏克蘭割讓土地 拒絕提供戰斧飛彈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據熟悉內情的知情人士透漏,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上週五會談中告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要求他將大片土地割讓給俄羅斯,並拒絕提供遠程的戰斧飛彈,並對基輔和莫斯科的安全保證問題保持沉默,這讓烏克蘭代表團感到失望。 在與澤倫斯基會談之後,川普公開呼籲雙方的前線停火,澤倫斯基也表示贊同。關於川普在會談期間提出割讓土地的建議,據消息人士透露,澤倫斯基稱不會主動提出該建議。 消息人士指出,川普是在會談結束之際,提出在現有邊界線達成協議的建議。 而這次的討論對澤倫斯基來說是失望的,因為他原本希望說服川普,能提供打擊俄羅斯境內的遠程戰斧飛彈。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在週日晚間對媒體表示,川普尚未決定是否提供戰斧飛彈。 最近幾週的跡象顯示,川普放棄了逼迫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協議,轉而支持全力烏克蘭,並且說,烏克蘭可能收復所有被俄羅斯佔領的領土。 但是上週五的會談顯示,川普可能再次推動雙方儘快達成協定,即使條件對烏克蘭來說是難以接受。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官員多次提議,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交換領土的建議。川普在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
外資續挺!OTC指數攻高亮眼 搏歐系外資眼球 櫃買線上論壇7大企業秀肌肉
台北股市今(20)日受惠於美股氣勢,加權指數盤中飆升突破 27,700 點,截至上午 10:00,櫃買指數亦表現亮眼,漲至 262.81 點,總成交值達 538.06 億元,顯示中小型股活潑熱絡,外資持續挹注動能。為提升海外機構投資人
鉅亨網 ・ 14 小時前全球銅需求未來十年走向「多極化驅動」,美印有望成新增量主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未來十年,全球銅需求正從「中國獨強」走向「多極化的驅動」。在中國需求增速放緩的同時,美國與印度有望成為新增量主力,一方面,AI數據中心擴張與電網升級帶來長期用銅需求;另一方面,在地製造與基建週期疊加,推動線纜、配電與變壓設備用銅走高。機構預估,至2031年中國在全球精煉銅消費中的占比將較2026年回落,對價格與供需的主導權逐步讓渡給其他地區。美國方面,老化電網更新與數據中心投建構成雙重拉力,帶動電力電纜、變壓器與建築用線需求回升;若本土化政策與貿易壁壘延續,將進一步刺激境內產能與投資。印度則以可再生能源與輸電通道大擴容為主線,為銅桿、銅排與工業電機注入增量,整體需求有望保持高增。亞洲(不含中國)亦受通訊、數據中心與電力基建帶動,呈區域性擴張。反觀,中國在過去十餘年已完成大規模電力與城鎮化投入,後續更多是「存量升級」與結構性需求(新能源車、充換電、太陽能/風電與配套儲能)。這意味著總量增速趨緩,但高階製造與綠電相關用銅仍具韌性;再生銅利用率提升與產業升級,將成為改善成本與供應彈性的關鍵。市場人士表示,中期銅市驅動因子更為「拼圖化」,美、印與亞洲多國的基建與數
財訊快報 ・ 14 小時前川普鬆手 關稅豁免大放水
美國總統川普近幾周已豁免數十項產品的對等關稅,並宣布其他國家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可再享有農產品與飛機零件等數百項商品免關稅待遇。顯示川普政府悄悄調整貿易政策,為最高法院關稅官司可能敗訴預作準備。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工商社論》從美中十月經貿衝突預視全球經貿典範轉移
繼稀土對上晶片的管制、互徵船舶徵收港口費後,美中在幾輪談判後進入十月風暴:美方在揚言將中止與中國的食用油及其他商品貿易往來,以作為中國暫停採購美國大豆反制的同時,亦表示若中方不放寬稀土管制,將不排除驅逐在美的全部中國留學生,甚或進一步祭出金融管制。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焦點股》金色三麥:掛牌首日股價大漲逾35%
金色三麥(7757)今天以承銷價101元上櫃掛牌交易,股價上漲35.15%,奔上136.5元,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表示,公司憑藉「餐+酒雙引擎」策略與多角化布局,持續展現成長動能,並透過多元通路合作、產能優勢與新品項拓展,奠定未來擴張基礎。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中國9月自美進口大豆歸零,7年來首見,巴西占逾85%,進口史上次高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中國官方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自美國進口大豆降至零,為自2018年11月以來首見;同一期間,自巴西到港1,096萬噸、年增29.9%,占當月進口85.2%;自阿根廷到港117萬噸、年增91.5%,占比9%。受南美供給充裕與中美貿易摩擦下關稅因素影響,買盤明顯轉向南美。單月合計進口1,287萬噸,為歷史次高。市場人士指出,今年美國舊作豆基本消化殆盡、秋收新作窗口被南美提前卡位,加上對美進口稅負抬升成本,致使9月對美採購歸零。展望後市,若中美未在近期達成農產品購買安排,明年2-4月或出現短期供應缺口風險,需觀察巴西新作節奏與阿根廷政策變動對出口的牽動。今年前9個月,中國自巴西進口6,370萬噸(年增2.4%)、自阿根廷290萬噸(年增31.8%)。儘管9月對美進口為零,但先前已簽的到港量仍使年內自美累計達1,680萬噸(年增15.5%),顯示採購結構仍具機動空間。外界關注中美經貿互動出現緩和訊號,美方近日放軟對中國加徵關稅表述,並釋出有望達成大豆採購共識的訊息;若後續就農產品形成實質性安排,將有助於緩解春季潛在缺口並平抑內外盤價差。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壓力在於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AI股領風騷,指數再創新高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股10/17道瓊上漲0.52%、S&P500上漲0.53%、Nasdaq上漲0.52%、費城半導體下跌0.32%。德國股市下跌1.82%、法國股市下跌0.18%。日本股市再創新高突破49000點,逐漸逼近50000點整數關卡,韓國股市同樣創高,盤中突破3800點,朝向4000點邁進,兩大市場目前都屬持穩於創高軌道上。中國上證指數彈升,近期在短期均線趨於糾結處震盪,香港恆生指數彈升,回到60日均線附近震盪。美元指數約98.5,新台幣約30.6,日圓約在151。台積電(2330)再次來歷史高點的1495元,加上電子權值股表現強勢,帶動加權指數開高走高後持穩,終場上漲386.26點、1.41%,收在27688.63點,成交量為4858.59億元,盤中創下27768.27點的歷史新高,日KD指標在高檔交叉向上,為整理至多頭型態,日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略增,均線維持多頭排列且發散,20日均線上升至26571點、60日均線24988點,20日均線可視為短線支撐。櫃檯指數隨加權指數開高後,維持橫盤走穩,終場上漲1.97點、0.75%,收在263.25點,成交量為1153.45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顧立雄:維持「戰備韌性」、「資安韌性」做努力
立法院會17日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因為預算已經通過,會維持「戰備韌性」和維護「資安韌性」來做努力。國防部在特別預算中「強化國土防衛能量」、「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等項目,原編列1129億7653萬4000元,經朝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台積電生態系赴美投資 葉俊顯:不擔心技術轉移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不只台積電赴美投資,還包含生態系,引發疑慮。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天表示,赴美投資應是考慮綜效,但他不擔心技術轉移,而且台積電成功原因不只是技術,還包含文化、政策、教育等因素。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告別「開口就尷尬」! 社群熱議六大口臭改善方式
觀察近一年網友針對「口臭改善方式」的討論,「確實刷牙」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基本功。網友們普遍認為,只要在睡前認真刷牙,就能大大減少隔天起床後的口臭問題。除了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網友們也建議搭配「漱口水」與「牙線」,以清潔到刷牙難以觸及的部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顯示民眾認同徹底清潔口腔是避免細菌滋生、改善口氣的第一步。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根除口臭隱藏來源除了日常清潔,許多人也強調「定期口腔健檢」的重要性。口臭常由附著在牙齒與牙齦周圍的牙菌斑引起,若未及時清除,會鈣化形成牙結石。有網友分享親身經驗:「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後,口臭問題真的改善很多」。牙醫也提醒,牙結石和深層菌斑是日常刷牙難以去除的,因此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安排一次洗牙,才能徹底清除口腔隱藏的臭味來源。多喝水、飲食清淡,從生活習慣著手改善在生活習慣上,「多喝水」與「飲食清淡」同樣是網友熱議的好方法:多喝水: 口乾舌燥容易讓口腔細菌滋生並產生異味,多喝水能幫助保持口腔濕潤,降低口臭機率。許多網友表示,改善口臭的第一步就是增加飲水量。飲食清淡: 減少攝取大蒜、洋蔥等含揮發性硫化物的食材,避免過油或重口味的餐點,能有效減少口氣異味,讓呼吸
台灣好新聞 ・ 18 小時前可成庫藏股再出手,將買回3.15萬張股票,今股價攻漲停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金屬機殼大廠可成(2474)實施今年第二次、歷來第八次的庫藏股買回計畫,將買回3.15萬張股票,佔股份5.05%,價格區間為125.5-277.5元。可成週一(20日)股價受此消息激勵攻上漲停板,來到196.5元價位,可望重回200元整數大關。該公司預估本次庫藏股買回金額上限為68億元,買回期間10月18日至12月17日。在大環境影響下,可成今年業績表現未如預期,前三季合併營收142.96億元,成長幅度收斂到6.3%,其中,第三季合併營收為48.55億元,季減4.5%,年減5.1%,季、年雙減。此外,該公司第二季因台幣升值產生高額匯損,單季轉盈為虧,每股虧損1.6元,上半年EPS收斂至2.91元,導致股價自200元以上起跌,近日最低來到177元,波段跌幅逾17%。由於出售泰州廠、退出iPhone供應鏈之後,可成手上現金充沛,因此近年該公司積極實施庫藏股消除股本,也提供轉型期間股價支撐力道,因此股價多能維持在200元以上。公司指出,第三季因應美國關稅提前拉貨效應而旺季不旺,惟因醫療領域貢獻,累計前三季業績仍年增逾6%,不過,該公司對於今年整體展望,原認為AI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
黑石集團總裁:華爾街低估了AI淘汰整個產業的潛力
MoneyDJ新聞 2025-10-20 13:05:14 賴宏昌 發佈英國金融時報10月18日報導,黑石集團(Blackstone Inc.)總裁Jonathan Gray表示,人工智慧(AI)產業本身固然可能會出現泡沫、但更重要的是許多既有產業可能會被AI大規模顛覆。他直言,AI現已顛覆商業模式並導致許多人失業,華爾街投資人低估了AI淘汰整個產業的潛力。 Gray指出,AI將會對法律、會計、交易和理賠處理等依循規則的產業帶來非常深遠的衝擊,黑石已將AI風險視為評估投資潛在下行風險的頭號因素。他提到,紐約市計程車牌照在數十年內增值將近500倍,但在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和Lyft顛覆市場後、牌照價值迅速蒸發80%。 BBC News 8月報導,由美國私人投資與財富管理公司黑石集團斥資100億英鎊興建的AI數據中心預計於2031年動工、工期超過三年。 Business Insider 9月報導,優步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表示,未來5-7年優步將因成長太快而需要更多人類駕駛和外送員,但10-15年後駕駛失業將成為問題。 聯準會(FED)理
Moneydj理財網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