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榮醫院、台中榮總赴蒙古義診
▲義診團也與當地醫療機構交流,簽署多項合作協議。(記者方一成攝)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與台中榮總赴蒙古義診,嘉惠近百名患者,其中一名B姓患者,十年前就有腰痛,有時還會痛到臀部,雙腿發熱麻痺,十年來一直無法解決,員榮醫院萊源神經中心主任陳建華醫師診斷後,認定為腰椎退化壓迫神經,將接她來台手術。義診團也將安排罹患腦瘤、肝癌及脊椎損傷的患者來台治療。
員榮醫院今(七)日表示,義診團由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涂川洲醫師領隊,成員有員榮萊源神經中心主任、神經外科陳建華醫師、國際醫療部黎雨青醫師與台中榮總神經外科李崇新醫師等人,李崇新醫師專長在顱內動脈瘤手術、微創脊椎手術等。義診團也與當地醫療機構交流,簽署多項合作協議。目前員榮與蒙古國超過三十家醫院簽訂醫療合作備忘錄。
兩年前,員榮國際醫療平台赴蒙古義診時,一名在蒙古當地被診斷為肺部纖維化,僅剩三個月壽命的患者前來求助,義診團診斷出他罹患罕見疾病——肺蛋白沉積症,隨即安排他來台洗肺,治療前他原本走兩步就喘,治療後情況已大幅改善。此次義診團赴蒙古,他再次前來,診斷後將安排他再來台第二次洗肺。
一名M姓患者手肘與手指發麻,頸椎會痛,五月間才動過頸椎間盤手術,但情況並未改善,診斷後將來台手術。
蒙古民眾以放牧牛羊維生者不少,因此骨折、脊椎受傷情況很多,此次義診有不少這類患者就醫,將安排多位脊椎受損患者陸續來員榮醫院治療。
另名D姓患者在蒙古確診為肺腺癌,曾接受治療,但效果不佳,透過員榮在蒙古的合作醫院,先接受涂副院長視訊問診,九月初來台化療,效果顯著,上月底再到員榮準備接受第二次化療,但因患者肺部積水,先做肋膜清創,再做腫瘤切片,尋找適合的標靶用藥,員榮並提供家屬免費住宿,就近照顧。
員榮醫療體系自二0一六年起與三軍總醫院、台中榮總建置員榮國際醫療平台,秉持人道、醫療無國界的精神,赴蒙古義診。除疫情期間暫停外,幾乎年年前往,員榮醫療體系也因此榮獲「國際醫療典範獎」。
其他人也在看

秋颱「鳳凰」逼近 二河分署啟動防汛整備
中央氣象署預估「鳳凰」颱風最快將於8日增強為中度颱風,週日更可能達強颱等級。雖預期颱風北轉後強度將逐漸減弱,但仍可能以中颱下限或輕颱強度影響臺灣,不排除於下週一(10 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計下週二至週三期間風雨最為明顯。雖然依現有路徑研判對本轄區影響有限,但第二河川分署仍嚴陣以待,後續將持續關注颱風動態,適時採取應變作為。為因應颱風可能帶來的影響,水利署林元鵬署長7日下午召集各所屬機關召開防汛整備會議,針對颱風動態、風雨潛勢及轄區應變作為進行全面盤點。第二河川分署楊人傑分署長於會後隨即指示各單位即刻啟動防汛整備程序,加強堤防、抽水站、滯洪池及排水設施巡查,並針對水門廠商進行通訊再次測試,以確保災中聯繫暢通。分署同時督導防汛小組及志工團隊提前完成物資整備與通報演練,確保各項系統於災前維持最佳運作狀態。楊人傑分署長指出,防汛整備應從風險源頭著手,針對轄區內高風險河段及重點排水系統進行盤點與檢視,掌握潛勢地區可能的防汛弱點,並預先調度人力與機具,強化防汛物資整備與抽水設備測試,同時提醒轄內各縣市政府提前完成滯洪池排空作業,以確保豪雨來臨時能即時啟動應變、迅速投入搶險工作。目前分署已完成各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禁宰令解除!「這行業」正式重出江湖 大批豬販急排隊
7日開始開放豬隻屠宰、拍賣,在高雄鳳山肉品市場外,也有個特殊的行業,就是幫人磨刀的攤販,跟著禁宰令一起休了15天的無薪假,終於可以出來擺攤,磨刀攤販一早就很忙!許多豬販來拍賣豬順便磨刀,攤販說平常1天至少可以賺1千元,好久沒做生意,今日工作立刻爆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金融博覽會 土銀打造防詐與普惠金融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2025年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於今(114)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登場,土地銀行以「擴大綠色金融,共創永續未來」為參展主題核心,現場規劃「金融防詐、數位金融、樂齡理...
自立晚報 ・ 1 天前
健保補充保費惹怨卓榮泰7小時急喊停 許宇甄:政治投機、把小資族當羔羊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衛福部研議健保補充保費方案,考慮將「利息、股利、租金」等導入年結算制度,引發民眾反彈,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稱,已指示...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40歲女狂擦「萬能網紅神藥」全身冒紫紅斑紋 醫曝危險成分
根據陸媒《揚子晚報》報導,來自南京的美美10年前右小腿首次出現紅斑、瘙癢,反覆搔抓後逐漸擴散全身,她在網路上看到一款號稱「包治百病、純中藥製作」的藥膏,抱著嘗試心態購買使用。初期藥膏止癢效果明顯,不過一旦停藥症狀立即復發,甚至更嚴重,因此她為減緩不適,每天...
CTWANT ・ 3 小時前
「心梗猝死」三分之二有前兆!胸悶、氣喘、左肩酸麻…心臟權威李源德:危急時刻這樣自救,5件事善待心臟
心臟病長年位居國人死因前段班,被稱為「無聲殺手」。但世界級心臟權威、亞洲首例心臟移植成功主刀醫師──李源德教授指出,心肌梗塞並非完全無跡可循,三分之二猝死患者在倒下前都有警訊。只要及早察覺症狀、迅速就醫,就能保住生命、保住心臟功能。
幸福熟齡 ・ 5 小時前
這處短=壽命也短了!研究:增1.54倍心梗、54%糖尿病風險
同樣的年紀,有人看來衰老,有人看來凍齡。醫師黃軒表示,除了基因外,研究發現,這與體內一段微小卻致命的DNA結尾「端粒」密切相關,每次細胞分裂,它就被磨掉一點點,磨光時,細胞即死亡。有研究指出,端粒短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症、骨質疏鬆的機率都顯著升高,例如端粒短者冠心病的風險上升1.5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4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你一定喝過!權威研究揭「這無糖飲料」很危險:糖尿病風險狂增129%
健康風氣盛行,許多台灣人買手搖杯都選擇3分糖或無糖,或是買無糖汽水,喝起來比較沒負擔,但真的健康嗎?專家指出,其實很多號稱無糖的飲料都含有人工甜味劑,最新研究更表明,喝這種無糖飲料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暴增129%,讓網友嚇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即溶咖啡超傷眼! 研究:黃斑部病變暴增7倍
一項國際大型研究顯示,長期飲用價格較低的即溶咖啡可能與乾性黃斑部病變風險大幅上升有關,風險提高近七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提醒,黃斑部病變是銀髮族視力退化的重要原因,民眾選擇咖啡種類時應提高警覺。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64歲影后愛1運動:45分鐘就能增肌肉、心肺力!超多醫師都推薦
64歲香港女星毛舜筠外表凍齡,被許多人稱讚年輕不老。日前她上節目分享自己「防老祕訣」,認為生活習慣最重要,除了攝取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食物外,肌力運動更是關鍵。 毛舜筠養生祕訣 毛舜筠說,從以前就
健康2.0 ・ 14 小時前
90%女性肺癌沒抽菸!醫揭「這三大」隱形兇手躲不了 下場慘!
長久以來,肺癌被視為吸菸者的疾病。然而,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學統計卻顯示出令人震驚的轉變--女性肺癌患者中有九成從未抽菸。這群非吸菸女性患者多數是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甚至重視健康檢查的族群,卻在例行健檢或身體不適時發現罹患肺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名醫揭「健康食品陷阱」 政府管理缺位、廠商良心才是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台灣洗腎率居世界第一,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592億元,洗腎人口突破10萬人。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指出,市面上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保健食品多為行銷話術,過度依賴恐延誤治療並增加腎臟負擔。專家建議選擇有信譽品牌、逐批檢驗、確認成分與劑量,並以均衡飲食、運動與定期檢查為健康核心,避免保健食品成為慢性病惡化的推手。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 2023 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健保支出高達 592 億元,位居十大疾病醫療費用之首,全國洗腎人口更突破 10 萬人。這不僅是公共衛生的警訊,也反映出台灣飲食與健康意識背後的矛盾。前衛生署副署長、台大醫學系名醫李龍騰近日在節目直言:「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只有商業操作。」這番話點出了一個長年被忽視的事實——許多標榜「護腎」、「保肝」、「降三高」的產品,背後更多是行銷話術,而非實證醫學。過度依賴保健食品的風險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吃了保健食品,就能「抵銷」三餐外食、運動不足、飲水量低等生活習慣問題,甚至在慢性病早期忽略就醫檢查,錯過治療時機。更嚴重的是,部分來路不明、成分不明確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過量礦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0 小時前

居家常見4物是「沉默殺手」 醫師示警:務必遠離
美國長壽醫師凱迪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發布警示影片,指出多數人在家中與「沉默殺手」朝夕相處卻渾然不覺。從人體荷爾蒙濃度、睡眠品質及長期保健角度來看,香氛蠟燭、空氣清新劑、微波袋裝爆米花、夜燈等4種常見居家物品應立即遠離,以免危害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最近感冒人變多?喉嚨癢、咳不停、酸倦…醫曝「真正禍首」:6招防病毒入侵,做1事就「贏一半」
入秋氣溫明顯轉涼,許多人喉嚨癢、咳不停、整個人酸痛倦怠。劉博仁醫師在門診觀察指出,這些症狀正是呼吸道病毒活躍的徵兆。劉博仁提醒,秋冬是流感、COVID-19、腸病毒蠢蠢欲動的季節,特別是在人多密閉的空間,病毒傳播力最強。他提出6個保護自己的簡單方法,也呼籲符合資格的人可以考慮接種流感疫苗,給身體多一層保護。
幸福熟齡 ・ 1 天前又爆芬普尼雞蛋 毒物科醫師:大量誤食恐傷肝腎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市售雞蛋再爆農藥殘留芬普尼超標,食藥署提醒彰化縣等10縣市民眾停止使用問題雞蛋;毒物科醫師表示,大量誤食可能傷肝腎、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少量累積需數年天天食用才傷身。
中央社 ・ 2 小時前
走路vs跑步,哪個更延年益壽?醫師給出意外答案:關鍵在「時間與方式」
日常運動中最常見的走路與跑步,到底哪一種對心血管更好、更能延長壽命?不少人直覺認為「跑步強度高,效果一定比較好」,但研究結果顯示,兩者各有優勢,只要方式正確,都能帶來長壽效益。
姊妹淘 ・ 1 天前
乳癌連20年奪台灣女性癌症第一!醫:這1件事越早做越能保住乳房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乳癌已連續 20 年居台灣女性癌症首位,根據衛福部 113 年統計,乳癌為女性癌症死因第二名,去年有 3,050 人病逝,十年間增加逾四成。乳癌防治基金會調查顯示,近七成患者在確診時感到震驚恐懼,六成治療後仍害怕復發,凸顯身心支持的重要性。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陳彥嘉醫師強調,乳癌越早發現,手術範圍越小、治療負擔越輕、預後越好。 早期發現效果佳 3D乳房超音波提升準確度 隨著生活壓力與飲食西化,乳癌發生率逐年上升。陳彥嘉醫師指出,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家族史、基因突變、未生育、肥胖與荷爾蒙治療等。衛福部自 114 年起擴大補助 40 至 74 歲女性,每兩年可免費接受一次乳房 X 光攝影篩檢。陳彥嘉醫師提醒,自我乳房觸診是最基本的篩檢方式,若摸到硬塊應立即就醫。 他進一步指出,亞洲女性常見「緻密型乳房」使 X 光準確性受限,而藉由3D 乳房超音波,能完整掃描並建立立體影像,無痛、無輻射且快速,特別適合緻密乳房或隆乳女性。 整合照護系統 從診斷、手術到復健支持 乳癌治療是一場團隊戰。陳彥嘉醫師分享一名五十多歲患者,起初因恐懼不敢就醫,確診第一期乳癌後接受乳房保留手術
健康醫療網 ・ 9 小時前
百香果被封「甩油神器」 抗發炎降血壓...還能美白
百香果因其酸甜可口的風味被譽為「果汁之王」,不僅美味還富含營養。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百香果是高維生素C和高纖維的「甩油神器」,具有多項健康益處,但糖尿病患者及腎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食用量,以免影響健康。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每天喝牛奶還是缺鈣?骨科醫曝「4大補鈣關鍵」 很多人都做錯
「我每天都有喝牛奶,為什麼骨密度還是偏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指出,這句話,是在門診裡最常聽到的補鈣困惑之一。其實,鈣質攝取「量」重要,但「吸收率」才是關鍵,若補錯時間、吃錯東西、甚至搭配錯誤,辛苦補的鈣就這樣白白流掉,骨本一樣存不起來。 鈣這樣補才有效 4吃法強化鈣吸收 對此,陳鈺泓整理出補鈣4大關鍵+實用飲食建議,讓你吃得對、吸收得好,才能真正在日常中預防骨質疏鬆! 1、分次攝取,吸收才不打折腸道一次能吸收的鈣有限,建議將鈣質分早、中、晚三餐補充,不僅吸收率更高,也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實例建議:早餐豆漿+午餐海帶湯+晚餐芝麻醬拌青菜,就比一次喝兩杯牛奶更有效。.推薦豆製品類:吸收穩定、植物蛋白豐富.推薦食物:傳統豆腐、豆干、毛豆豆製品含鈣又富含蛋白質,是植物性飲食者補鈣的好選擇,建議與其他來源搭配更佳。 2、避開高草酸、高植酸食物高纖蔬菜(如菠菜)與未處理的穀豆類,含有草酸與植酸,容易與鈣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建議補鈣時段盡量避開燕麥片、糙米、菠菜沙拉等高植酸類食物,可以隔一餐再吃。.推薦魚乾海藻類:高鈣密度、小體積高效吸收.推薦食物:小魚乾、海帶、紫菜富含天然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