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尿病盛行率10%!控制血糖從飲食、運動與情緒管理開始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12期
在台灣,大約每10位成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但許多人仍以為「那是老年人的病」,忽略了血糖正在悄悄改變身體的平衡。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提醒我們——糖與醣,正在重塑現代人的健康樣貌。
全球已有超過五億人受到糖尿病的影響,台灣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約10%左右,但最令人憂心的是,「早期無症狀」讓許多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頻尿、口渴、體重變化等,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其實可能就是身體在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在醫療進步的今天,糖尿病不再是絕對的命運,而是一場需要智慧與紀律的長期對話。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控制血糖更仰賴生活態度的轉變,從餐桌開始,選擇少糖、少油、多蔬果與全穀類的飲食;從每天的生活中擠出時間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就能讓血糖穩定、心情變好,也能睡得更穩。
更重要的是學會與自己的情緒相處。慢性病的管理,不只是對抗數字的起伏,更是一場心靈的修煉。許多糖友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他們從「被動控制」走向「主動照顧」,血糖穩定的不只是身體,還有生活的重心。
本期專題也特別聚焦「第一型糖尿病」——這是一種好發於兒童與青少年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體內的胰島β細胞遭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對這群年輕的戰士而言,血糖管理不只是醫療課題,更是一種成長的勇氣。
或許,我們都該重新認識「血糖」這兩個字,它不只是一個醫學名詞,而是身體健康表現,當你願意停下來關心自己的數字、自己的感受,也許就能在這場與血糖的拉鋸戰中,找回主導權。
期望透過本月專題,成為你重新認識身體、理解血糖的契機。因為每一次測量、每一次選擇,都是愛自己最實際的行動。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便當「炸排骨vs.炸雞腿」哪個胖?營養師解答 熱量差距嚇壞一票人
·「白飯vs麵條」哪個比較好?專家給答案了 搭配這2種食物血糖更穩定
其他人也在看
糖胖症全因性死亡風險增逾2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二五○萬人,每年仍以約二‧五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其中高達八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指出,糖胖症不僅會提升全因性死亡風險逾二倍,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增加近一‧八倍。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近年提出「心臟―腎臟―代謝(CKM)症候群」概念,強調糖胖症會導致血壓升高、使血管內壁受損,引發栓塞,造成心臟與腎臟負荷倍增,增加心臟病及慢性腎病風險。然而統計顯示,僅有不到三成患者執行體重管理,顯示提升疾病認知與行動力刻不容緩。為協助糖胖症患者獲得更全面的治療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二○二四年啟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號召全台一二二家醫療院所參與。計畫透過醫療團隊衛教、追蹤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 控糖減重還要顧器官
臺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0萬人,每年仍以約2.5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其中高達8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指出,糖胖症不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神像過爐後轎班擲出「立筊」! 將近3週屹立未倒
嘉義縣 / 綜合報導 嘉義水上新發寺裡面,有一口百年古井,上個月12日,來自新北廟宇的轎班帶神像來過爐,也替老堂主請古井內的「蓮花水」,一行人回程起轎前,擲出「立筊」,將近3個禮拜過後都還沒倒下,讓前來的信眾嘖嘖稱奇。廟宇裡面,這一處拉起紅線,信眾圍在旁邊看了許久,因為有人擲出「立筊」,並非過年期間,出現神奇一幕,讓來參拜40多年的信眾,嘖嘖稱奇,表示這是第一次看到「立筊」。上個月12日,新北三重的廟宇,帶神像回來嘉義水上鄉新發寺過爐,回程起轎前,擲筊出現「立筊」,這一放放了將近3個禮拜,仍屹立未倒,廟方也將它好好保護著,避免一個不小心被破壞,而當天來的轎班除了擲出「立筊」,在不知情下說出,要替老堂主請「蓮花水」,結果當下才知道,原來已經將近200年歷史的新發寺內,竟暗藏一口古井。這回他廟的進香行程,讓新發寺又驚又喜,將它視為「歡喜」寓意,也盼好兆頭能延續下去。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華銀落實公平待客 再獲金管會表揚
華南銀行繼一一三年度後,再度榮獲金管會公平待客評核前二十五%肯定,於十一月四日由主委彭金隆親自頒獎,華南銀行副董事長林知延代表受獎。此項榮譽不僅彰顯主管機關對華南銀行落實「以人為本、以客為尊」經營理念的高度認可,也象徵銀行在推動誠信經營、客戶權益保障及增進服務品質的卓越成果。華南銀行表示,歷來董事會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保護及公平待客原則,定期檢討各項精進計畫與關鍵作業流程,積極給予諸多優化建議,並由總經理親赴第一線營業單位實地訪查,透過傾聽客戶心聲及蒐集員工意見,即時探討優化窒礙難行環節,及確保相關措施落實執行,以謀求消費者最大利益及提升金融消費者保護。華南銀行長期響應政府政策,積極推動公平待客、普惠金融、淨零減碳、金融科技創新等重要議題。面對數位化浪潮加速席捲金融業,華南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糖尿病破250萬人你的心腎正慢慢被掐死 救器官健康實境秀還加碼減肥秀
你知道嗎?台灣現在光是糖尿病,就已經破250萬人了,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是糖尿病患者。而且每年增加2.5萬人。更驚人的是,8成是又胖又有糖,專業名字:糖胖症。裡頭可不只有血糖作祟,而是一整個「器官系統快累爆」的身體狀況。於是,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在2024年做了一件超務實的事:推全台122家院所一起「入坑」,進行「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獲得治療的883位患者,合計減掉了3708.6公斤、相當一頭大象的重量。
鏡報 ・ 1 天前
香港名人骨灰驚傳被盜勒索!武術名導劉家良靈位慘遭盜 柬埔寨詐團疑涉案
「洪拳一代宗師」劉家良的遺孀翁靜晶證實,劉家良的骨灰已在今年8月前被盜,並收到勒索贖金的要求!香港沙田寶福山骨灰遭竊案震驚全港,多位名人富豪的骨灰疑遭竊,此次事件至少有3個骨灰遭竊案。翁靜晶透露,歹徒還傳來骨灰照片勒索贖金,經追查發現案件可能涉及柬埔寨詐騙集團。香港民眾對此事件表示震驚,認為先人骨灰被取走對家屬是極大的創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烏腳病警訊!無機砷累積傷身 專家教你洗米、選米降風險
1950年代,國內西南部沿海地帶,爆發大規模的地方性周邊血管疾病,數千位居民長期飲用含有砷的井水,出現下肢烏青壞死的現象,就是所謂的「烏腳病」。近期食藥署邊境抽驗也發現,進口越南蚵無機砷超標。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指出,砷廣泛存在於水、食品、空氣及土壤中,砷可分為有機砷及無機砷,有機砷常存在海產中,並沒有毒性,而農業殺蟲劑及除草劑中,就含有無機砷,農作物可能從受汙染的土壤及地下水中吸收。 無機砷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第一級致癌物,砷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為10小時,會累積在內臟器官及頭、牙齒、頭髮,長期暴露會增加膀胱癌、肺癌及皮膚癌的風險,也會造成皮膚病變、神經病變、貧血、周邊血管病變、四肢壞死及腎功能異等併發症。 顏教授小提醒:要降低過度攝取砷的風險,建議購買米或其他穀類製品時,輪流選購不同品牌、不同產地或不同店家的產品,煮飯時要用自來水至少洗米3次,可以減少砷殘留。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活跳跳的蝦一定新鮮?牠們只是在死裡求生,選1種蝦子比較安心 ·吃魚怕重金屬下肚? 營養師揪「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測速照相是斂財?加拿大安大略省移除測速照相機 理由很乾脆:沒用
我們駕駛人上路,肯定對測速照相不陌生,如果超速被它抓到,就代表自己又損失了幾張白花花的鈔票。不過,加拿大安大略省近期卻通過立法,要在幾週時間內,撤掉全省的測速照相機,而且理由十分乾脆:測速照相無法讓駕駛人不超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雄擴大清除石綿瓦 今年加碼投入4500萬元清除1千噸
高雄市石綿瓦屋頂建物約3萬棟是全國第二,環保局今年將加碼投入4500萬元,擴大清除石綿瓦1千公噸,有民眾將石綿瓦裝袋丟入鳳山溪,環保局依廢清法開罰6萬元至1千萬元,鼓勵民眾清除石綿瓦,每噸可補助4.5萬元,但請勿隨意亂丟,製造環境髒亂。石綿早期因隔熱又防火被廣泛運用在建材上,但現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高鐵10月運量飆新高! 2027新世代列車上線前「高鐵將推優化措施」
台灣高鐵公司今天(4日)公布統計,今年10月共有中秋節、國慶日以及光復節三個連假疏運,一舉推升高鐵運量再創新高,10月旅運整體達735.2萬人次,超越2025年8月創下的紀錄。高鐵公司統計,今年10月日均運量為23.7萬人次,不僅較去年全年日均運量21.4萬人次成長約11%,更較今年1至9月日均運量
自由時報 ・ 1 天前蘋果中國區禁線下經銷商合作電商平台 以防打亂價格體系
在新一代iPhone於中國市場表現回溫之際,陸媒引述一名蘋果公司的線下經銷商報導,近日蘋果中國區再次向授權經銷商發通知,要求所有線下授權經銷商不得與任何電商平台合作,嚴禁在電商、社交、直播等線上平台進行產品展示、推廣或銷售。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糖尿病加肥胖增器官負擔 醫:全因性死亡風險升2倍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4日電)衛福部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逾250萬,每年更增加約2.5萬人,其中約8成還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醫師示警,「糖胖症」會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使全因性死亡風險較常人增2倍。
中央社 ・ 1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出國返台小心!台灣機場「1新制」防堵非洲豬瘟,違規最重罰百萬元
上月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為防堵疫情擴散並釐清病毒來源,農業部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而經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調查後,現已排除人、豬、車等感染源...
早安健康 ・ 1 天前
糖尿病學會「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 表揚優良院所 (圖)
為協助糖胖症患者獲得更全面的治療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24年啟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號召全台122家醫療院所參與,4日舉辦記者會表揚表現優良醫療院所。
中央社 ・ 1 天前

蘋果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即日起釋出「繁體中文」版本|12項新功能一次看
在 iOS 26.1、iPadOS 26.1、MacOS Tahoe 26.1 開放升級後,Apple Intelligence 即日起新增支援包含繁體中文在內的八種語言。Apple Intelligence 提供深度整合的 AI 功能,例如「即時翻譯」、視覺智慧、「書寫工具」、影像生成工具、「照片」中的「清除」功能等,功能橫跨 iPhone、iPad 和 Mac。
壹哥的科技生活 ・ 1 天前
明明沒多吃卻變胖?專家點名「這4種食物」會讓皮質醇失控 咖啡也中招
皮質醇通常是在你感到壓力時分泌。「delish」網站指出,雖然一定量的皮質醇是正常且必要的,但長期過多會導致體重增加、肌肉無力、高血糖與高血壓等問題。 可能升高皮質醇的食物 1、高糖加工食品.升高血糖並帶動皮質醇上升,也會增加體內發炎反應。.血糖與皮質醇密切相關,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皮質醇長期偏高。2、含咖啡因飲品.咖啡因可暫時升高皮質醇。.適量咖啡影響不大,但若長期攝取高咖啡因飲品,可能會無意中拉高皮質醇。 3、酒精.長期攝取會使皮質醇偏高,干擾情緒調節、加重壓力感。4、反式脂肪.存在於部分加工零食、油炸食品與烘焙品,會增加發炎並與焦慮、憂鬱風險有關。 降低皮質醇的方法?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充足睡眠:每天 7 小時以上。.放鬆與休息:深呼吸、放鬆活動、戶外時間。.減少新聞與社群媒體的過度接觸:避免長時間暴露於壓力來源。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小腹變大、半夜常醒?醫警告「皮質醇過高3大徵兆」 教你自我檢測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