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空姐猝逝風波:長榮航空再爆勞動剝削爭議,為何員工不敢請病假?
台灣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後短時間內住院不治,事件引發公眾對長榮排班、出缺勤制度問題的質疑。
大批空服員訴說自身經歷,因公司考勤規定而不敢請病假,或請假後面臨不能排班、影響考核與獎金等「懲罰」,內部管理方式形成了「讓空服員弱弱相殘的內循環結構」。
翻查紀錄,長榮經常違反相關勞動法律,但當局罰金太低,被指是助長該公司成為「違法慣犯」。長榮航空高層召開記者會鞠躬道歉,惟否認內部有「請假困難」情況,並稱相關制度屬「獎勵」而非懲罰。
有勞工政策專家對BBC中文分析,長榮是典型的台灣傳統家族企業,採用威權式管理,未能平等對待員工,因此多年來一次又一次捲入勞雇爭議。
發生什麼事?
台灣媒體報導,34歲孫姓空服員9月25日執行為期四天的米蘭航班,返程中身體不適,抵台後就醫,但病情急轉直下,10月10日晚間宣告不治。
報導指,孫姓空服員原就身體不適,曾向座艙長和其他組員反映,卻沒有得到積極的處理,甚至在極為虛弱、無法自行走回座位的情況下,繼續工作。而座艙長既無聯絡機上衛星醫療系統,也無通報 ,甚至在孫姓空服員要求叫救護車時表示需「自費」。
在輿論質疑下,該名座艙長於13日發出七點聲明,表示過程中都有關心該名組員,且孫姓空服員並沒有提出不繼續執勤的要求,否認是她造成該空服員喪命。
根據長榮航空企業內部員工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該名空服員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候群」(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是一種類風濕免疫疾病。
事件引起官方關注,桃園市勞檢處初步調查顯示,孫姓空服員無論是此趟飛行任務或是這半年的出勤工時,都符合勞動基準法的規定,但當局將會訪談同機組員,釐清是否有請假遭拒等情形。
台灣勞動部部長洪申翰表示,事件經過還在釐清中,而過去長榮航空違法的記錄「的確不少」。他強調,雇主拒絕勞工請病假,依法最高可罰150萬元新台幣,他提醒雇主,勞工生病了就不該硬撐上班,更不該被制度性鼓勵。
長榮航空17日召開記者會,總經理孫嘉明等高層鞠躬道歉,向家屬表達沉痛歉意,表示已啟動內部調查和各項檢討,並推出四大行動改善員工身心安全,包括服勤前和執勤期間執行強化自我健康評估、落實即時通報機制、加強管理職能、檢視考核評鑑作業。
「不敢請假」的內循環結構
案發後,長榮航空企業工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舉辦記者會,批判長榮航空的勞動制度。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監事會召集人李瀅表示,員工只是請一個病假,都可能獲得一重又一重的處罰:首先,考績會被扣分,第二,選班選假、調班等權利會被限制,第三,考績如果落在最後幾名,員工福利會被取消或被扣年終獎金,「還會獲得很可怕的班表,例如說長時間待命」。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聖凱則社群媒體發文指,不管桃園市政府、勞動部或法院,調查長榮航空的請假規定幾乎都是「查無不法」,因為調查重點都放在有沒有「拒絕請假」,然而該公司在工會這幾年的抗爭下,已很少直接拒絕請假。「但他們不是變得守法,而是不斷開發和演進一套,用選班和調班、考績加重扣分、員工機票、升遷等多層次綁架空服員的結構。」
他認為,由於請假規定非常複雜又可能引致懲罰,使員工產生恐懼,形成了一套「讓空服員弱弱相殘的內循環結構」,「從出缺勤被長榮航空監視,進化到空服員互相競爭、自我監視,我請假是不是就是我有錯,從而全面降低管理成本。」
在孫姓空服員死亡案件曝光後,大批空服員及其家屬在網上分享「不敢請假」的經驗。有人表示某次發高燒、上吐下瀉,雖然獲准請假,卻因此被扣年終獎金;也有人見組員不舒服讓她休息,事後因「服勤期間未遵守標準作業程序」遭懲戒。
另有人表示,流產後因再無假可請,公司不斷來電警告差假過多,在第七天不得不飛長班,回程血流不止,連夜用型衛生棉都無法應付,只能穿加大號尿布、面無血色繼續工作。
關切此案的桃園市議員黃瓊慧透過直播提到,事件曝光後收到上百則來自空服、地勤、航勤、華廚、免稅店員的訊息,反映超時工作或請假遭「懲罰」。她將向勞動部檢舉有關情況,並呼籲長榮航空高層正視基層聲音,開啟良性對話,否則類似憾事恐再發生。
長榮代表在記者會上否認有「請假困難」的情況,指目前組員線上人數有4500名,臨時請假的比例為平日100多人、假日200多人,公司排班每天都安排250至300名待命人力來因應,員工若要請假可透過系統申請或寫電郵,「公司第一時間都是直接核准的」。
被問及員工會否怕請假影響考績,長榮高層表示「績效的面向很多,出勤只是佔了一小部分」;因熱門時間考量請假名額有限,優先順序依照績效等,屬於「獎勵」機制而非「懲處」。該公司未有正面回應,這套制度是否導致空服員因為害怕影響後續幾個月的排班選擇,而不敢請假、抱病值勤。
罰金太低助長「違法慣犯」
長榮航空過去屢遭批評違反勞工權益。根據台灣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長榮航空自2023年以來,因違反《勞基法》「延長工作時間超過法令規定」遭到七次開罰,罰金共計新台幣295萬元(9.6萬美元)。
但與長榮航空高達2000多億元的全年營收相比,有關罰金被指過低。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前任秘書長林佳瑋表示,長榮這幾年屢遭罰款,今年甚至創下紀錄罰到288萬元新台幣,「可以看出長榮航空寧可被勞動局罰款,也不願好好改善職場環境」。
多名立委也批評罰金不痛不癢,勞動部長洪申翰回應稱,以長榮航的違法頻率來說,裁罰金屬實過低,會與桃園市勞檢處再討論,而針對長榮航空這類的「違法慣犯」,勞動部會考慮以資訊揭露等方式,讓企業遵守法律規定。
對此,長榮代表在記者會回應,國際航空業有其特性,惟相關單位不做實質認定,只以法規標準做認定開罰,他們已多次提出行政救濟,只是結果不符合期待。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對BBC中文分析,長榮是典型的台灣傳統家族企業,採用家父長制的管理制度,對勞工的照顧當成恩賜,而不是共享、平等或對話,如果員工罷工、不服從,管理層會視為對其威權的反抗,不惜代價打壓,「反正訴訟費是花股東的錢,不是自己的錢」。
他舉華航為例,華航是國營公司,雇主是政府,國營事業只要維持既有的管理制度,其餘就是交由機師等專業工作者來經營,也就會形成協商式的文化,「但長榮就是張榮發家族掌管,不是分散式資本,是集中式資本,所以有威權式管理」。
長榮集團由台灣商人張榮發於1968年創立,最先是成立長榮海運,1989年成立長榮航空(EVA Air),與泛國營的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並列為台灣兩大國際航空公司。根據2024年的資料,長榮航空全球員工總數超過1.1萬人。
長榮航空在國際上享有優良的飛安紀錄,在旅遊消費市場具有一定公信力,但該公司同時以紀律嚴明與階級管理聞名,要求員工服從和忠誠。1990年代有長榮航空員工嘗試籌組工會但遭資遣,直至2016年工會才成立,此後曾與長榮展開二十多次團體協商,但資方立場始終強硬。
2019年,工會在九成同意率的情況下,空服員發動罷工,要求改善過勞航班、提升薪資和打破威權管理,雙方最後簽下團體協約,換來的卻是長榮的報復:對工會幹部提起高達3,400萬元的民事求償,訴訟一打就是六年。直到今年4月,最高法院駁回長榮上訴,此事才劃下句點。
另一方面,空服員的「退避權」也曾引發爭議。2016年梅姬颱風來襲,幾乎所有航空公司都停飛,只有長榮堅持讓班機飛回台灣,事後,民航局對長榮開罰120萬元新台幣。然而,如果空服員爭取行使颱風天不出勤的退避權,仍會受到長榮的攻擊及打壓。
勞權專家張烽益表示,長榮航空是台灣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也是頗具規模的企業,但威權式企業文化已經脫離當代的潮流發展,無法永續發展下去,尤其這是涉公共安全的行業,更需要尊重員工,建立平等對話共享的關係。
他指出,航空業作為特許行業,是由交通部主管,但企業的勞動制度問題由勞動部監督。他建議統一分管部門,也許可以交給交通部以行政命令或行政機關指導的方式,改變長榮的勞動環境。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拒提供戰斧飛彈 烏克蘭人對白宮會談結果失望
(中央社基輔1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並表示他傾向於不出售長程戰斧飛彈給基輔,烏克蘭人今天對此決定表達失望。
中央社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下游居民短暫返家取物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昨晚示警,堰塞湖短期內可能滲流、潰決,但經每小時監測觀察到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下游仍未有明顯變化;立霧溪上游集水區目前觀測尚未開始下雨,被撤離的下游居民今天(19日)上午被允許短暫返家取物。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一週大事/長榮空服員過世、第60屆金鐘獎(2025.10.13-10.19)
《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長榮空服員過世、第60屆金鐘獎、北士科土地爭議、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太魯閣堰塞湖、立法院三讀通過普發現金。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躍然紙外!捷克立體童書展在台南 突破2D限制的童趣冒險
文化之都台南遇上極具想像力的捷克童書,會迸出什麼樣的童趣想像力?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與捷克中心台北主辦、國立台灣文學館合辦的《Beyond Paper Plane 躍然紙外:捷克跨界當代童書展》已在10月19日於台南開跑,讓觀眾體驗突破傳統想像、可觸摸可遊戲的童書,如何帶領大人小孩穿梭在充滿想像力的國度中。展覽將一路展至12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AI助攻 國銀8月外幣放款年增33%
AI帶動,國銀外幣放款8月衝高,根據央行統計至今年8月底,本國銀行外幣放款餘額達新台幣6,582億元,月增近39億元,年增率飆33.6%,並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國銀認為,外幣放款回溫,主要受惠於台灣進出口貿易穩健,且AI、HPC市場需求強勁,算力需求穩健提升,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資金需求。
工商時報 ・ 19 小時前
川普當面咆哮澤倫斯基,烏克蘭這下慘了!《金融時報》驚爆:川普對普京要求照單全收,強逼烏方「割讓頓巴斯全境」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9日晚間引用多位知情人士說法,揭露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7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時,不僅粗暴地拋開烏克蘭前線地圖,更直接轉達克里姆林宮的旨意,威脅澤倫斯基接受俄羅斯總統普京「割讓頓巴斯全境」的苛刻條件,否則烏克蘭將面臨被「摧毀」的命運。《金融時報》指出,澤倫斯基此次再赴華盛頓,主要是想說服川普提供......
風傳媒 ・ 10 小時前
老公「捐精」給弟媳 人妻發現後發16篇文飆罵…結果被告了
南投埔里一名60歲吳姓婦人,因為近年才發現老公20年前曾「捐精」,讓弟媳生下孩子,覺得自己被瞞了20多年,非常不滿,竟然打電話恐嚇小叔夫妻,還揚言要殺了他們的女兒,還在臉書社團發了一共16篇文,把小叔夫妻的名字都寫出來,並寫下「你自己無法生育,叫老婆跟自己親哥哥生小孩」等16篇發文。最後小叔夫妻受不了,提告吳姓婦人,法官判她有期徒刑4個月、拘役40天。
鏡報 ・ 13 小時前
MLB/季後賽罕見大低潮 大谷翔平靠「改變習慣」上演史詩級G4
洛杉磯道奇隊於國聯冠軍戰第4戰以5比1擊敗釀酒人,連兩年闖進世界大賽,而大谷翔平在這場封王之戰中展現前所未見的「完全體」。他以先發投手身份投出6局10次三振、無失分,並在打擊端擊出3支全壘打,其中第二發更直擊右外野看台屋頂,成為球場傳奇畫面;他也一掃陰霾,獲選為國聯冠軍賽MVP。
鏡報 ・ 12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議員吐露基層焦慮 曝一票人「氣到想退」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爆冷擊敗被視為組織動員代表的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就有議員爆料已有不少人對此結果「氣到想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影/小S問Lulu「陳漢典GG大嗎」? 不會參加兩人婚禮原因全說了!
[FTNN新聞網]影音中心/陳沛妤小S(徐熙娣)、派翠克以《小姐不熙娣》拿下第60屆節目類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慶功宴上小S透露在後台問Lulu「漢典的雞...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郝龍斌有藍縣市長力挺為何輸給鄭麗文?沈富雄揭關鍵原因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外界原先預期國民縣市長紛紛表態力挺下,郝龍斌在國民主席改選有明顯優勢,但最終卻讓鄭麗文異軍突起、成功翻盤。對此,前立委沈富雄也分析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MLB》道奇不想看到的數據 橫掃隊對G7勝隊全敗
多倫多藍鳥今天在主場擊敗西雅圖水手後,逼出一戰定生死的美聯冠軍賽第7戰,而國家聯盟洛杉磯道奇早早出線,以4勝0敗橫掃密爾瓦基釀酒人,好整以暇地隔山觀虎鬥。不過在這同時,有1個道奇不會想看到的歷史數據。
TSNA ・ 10 小時前
中職台灣大賽》中信兄弟錯失滿壘得分機會 總教練平野惠一:「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中華職棒36年台灣大賽,中信兄弟今天(19日)以1比2落敗,系列賽陷入0比2劣勢。對於此役失利,總教練平野惠一除了向球迷致歉外,談到第8局滿壘的大好得分機會未能轉化成分數時,他表示:「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
iPhone17掀最猛換機潮!台積電、鴻海、大立光通通賺翻天 網嗨喊:用投資蘋概股賺的錢再買新手機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蘋果再度引爆全球市場!最新的iPhone17系列甫開賣便掀起強烈換機熱潮,不僅全球果粉陷入搶購狂潮,連供應鏈都開始上演「追...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包括國民人自己在內,許多人都將新任的國民主席定位為「過渡主席」,任務是帶領國民撐過這兩年,於2027年中提名下任國民總統候選人(極可能是盧秀燕);如果一切順利,過渡主席甚至可能提早辭卸主席職務「大政奉還」,讓總統被提名人完成「政合一」帶領國民完成政輪替。只是,這說法忽略最大在野主席本身所具備的高度政治性,這項職務不僅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可以形塑自己的政治風格,也可以制定提名規則左右總統提名人選──此刻鄭麗文的出線就徹底打破這種所謂「過渡主席」的認知。
鏡報 ・ 17 小時前
大谷翔平商業奇蹟 美媒:道奇214億投資已回本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19日專電)道奇隊2年前以破紀錄的10年7億美元(約新台幣214億元)簽下日籍球星大谷翔平,投資效益在當時引發討論。不過僅22個月內,有美國記者分析,道奇隊投資已經回本。
中央社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