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北京將如何反制
在亞洲地緣政治的各個火藥庫中,中日關係似乎從未真正平靜。
就在2025年10月底,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APEC峰會會面,剛就任不久的的高市當時稱,雙方談到兩岸問題,東京表達「兩岸關係維持良好」是維護區域安定不可或缺的要素。
然而,僅兩週後,一場中日外交風暴便席捲而來。事情緣由高市於11月7日在日本國會答詢中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存立危機事態),並暗示在日本現行的「安全保障法制」下,日本或可判斷行使集體自衛權。
高市的發言不意外地觸動北京敏感神經,反應激烈。先是中國外交部次日強烈抗議,斥東京「粗暴干涉內政」。不久,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X平台(前Twitter)發帖評論高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時稱「只能毫不猶豫地斬掉那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被日本輿論認為直指高市,在日本引發軒然大波。
薛劍的帖文雖迅速刪除,卻已經點燃雙方外交火勢。日本外務省連夜召見中國大使,執政自民要求驅逐薛劍,美國駐日大使也加入戰局嚴詞批評薛劍「戰狼外交」。
而中國態度強硬,毫不退讓。中國外交部及大小官媒批判高市對台立場危險,並涉入他國內部事務,央視旗下公衆號「玉淵潭天」更批評這位日本首相「高市變成了『搞事』」、「毫無底線地滿嘴噴糞」,並稱「莫非她的腦袋被驢踢了?」中國國台辦也稱高市涉台言論「惡劣」。
最新消息是星期四,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稱對高市「涉華錯誤言行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又指其言論影響「極其惡劣」,並稱「誰敢干涉中國統一大業,中方必將予以迎頭痛擊」。
日本則不甘示弱,要求北京就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言行有所交代。執政自民通過決議,呼籲採取果斷回應,包括將薛劍列為不受歡迎人物,將其驅逐出日本。
風光上任的日本第一女首相高市政權在未滿一個月,與北京的外交迅速有了摩擦,而台灣意外成為這波外交戰的導火線。兩國外交風波是否來得過快?雙方是否反應過度,又或者針對台灣問題以及「親台抗中」出身的高市早苗,中日這樣的衝突毫不令人意外?
換言之,這起風波可能不僅是一場外交口水戰,更有可能是北京對東京強化對台關係甚至日美同盟的警告?
對此,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系的中國專家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教授向BBC中文分析稱,「這場風波不可避免」。她解釋說,原因之一是北京早已察覺高市與公開親台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關係密切,也注意到她過去在被中國政府視為『敏感日期』的時候去參拜靖國神社。
此外,在擔任首相之前,高市在今年4月訪台並會見台灣總統賴清德、立法院長韓國瑜及外交部長林佳龍,這些皆在北京眼中是延續其立場,而非戰略轉變。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AIU)中國研究部副教授陳宥樺也向BBC中文進一步剖析稱,過去十多年來,日本的台灣政策,從安倍時代開始至今,就是漸漸地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陳宥樺說:「相信嚇阻中國對台動武的力道必須要更強、更明確,才能做到以戰止戰。」
他又解釋,日本的安全政策、法制準備、與社會動員都看得見往這個方向走的軌跡。換言之,以往歷屆日本政府大多是「做了但不公開說」,「但高市可能會比較傾向『做了就公開說』,從這點來看,高市政府對中國與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本質上的改變而是作法的不同。」
不過,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松田康博教授則認為,此次高市涉台發言應是個意外,而非戰略考量。他向BBC中文解釋,日本國會上針對首相內閣的問答環節是鉅細靡遺且嚴格,高市面針對台灣議題回答,似乎有些段落並未照稿發言,似乎是掉入了對方設下的陷阱。
松田康博認爲,隔天高市首相應有自覺或受到提醒,雖然不撤回發言,但說明自己未來發言會更加謹慎。他因此認為此事應是個「意外」,而非故意挑釁北京,或是對台政策上有什麼變化。
曾經任職防衛省的松田教授舉例,麻生太郎在2021年7月擔任副首相時,也曾針對「台灣有事」的議題發言,但並非在國會,而是在一個私下場合。這些對高市來說都是借鑑。
「高市是個勤勉、學習力強的聰明政治人物,應該早已學到有關日本的安全問題的基本框架。但首相的地位不一樣,尤其針對台灣與朝鮮等問題時,都是極其敏感的議題,高市這次應是說得太快、說得太多了。」松田康博解釋。
無論如何,此事激起中日的民族主義浪潮,以及台灣「友日」輿論對高市的強力支持,顯示這場風波背後,隱藏著中日台三角關係的深層張力。
高市早苗說了什麼?
這場中日外交風波的導火線,可溯及高市早苗上任後的首場國會答詢。2025年11月7日,日本眾議院的安全保障委員會上,面對在野詰問日本安保問題,高市早苗毫不迴避地將台灣問題端上檯面。
當時高市早苗指出,如果「台灣有事」是除了認知作戰之外,伴隨中國使用武力的情況,例如海上封鎖,就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她強調仍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況。
分析稱,由於安倍晉三在2021年12月首次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的說法時業已卸下首相一職。所以高市早苗可說是首位在任內發表「台灣有事論」的日本首相。也因爲如此,北京對其上任不久就針對台灣議題發言之不滿及回應激烈或許並不令人意外。
有分析稱,高市的發言一來是回應國內保守派,也就是其主力支持者;更是在呼應美國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的「印太戰略」,意在強化日美台聯盟。
對此,金德芳教授向BBC中文解釋,隨著中國持續以釣魚島(日本稱其為尖閣諸島)周邊軍演挑動日本神經,針對台日關係現在每寸每寸的「切香腸式」(salami slicing)推進,自然反應會很強烈。
陳宥樺也表示,以往觀察歷屆日本政府涉台問題大多是「做了但不公開說」,但高市內閣可能會比較傾向「做了就公開說」。因此,他認為從高市政府對中國與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本質上的改變而是「作法的不同」。
中國為何反應激烈?
北京的反應激烈且迅速。在高市發言後,次日(11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怒斥高市「嚴重損害中日關係」,指其違背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一個中國原則,並暗示軍事干涉中國內政。林劍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插手,皆將付出代價。」
這一抗議僅是開端,當晚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X帖更將事件推向高潮。薛劍的貼文提到「斬首」字眼,配圖高市照片,雖未點名,但日本許多媒體一致解讀為「斬首高市」的威脅。該帖文迅速引爆輿論,獲數萬轉發。當晚,日本外務省發表聲明,稱此為「極其不當且具威脅性」,要求中國立即調查並道歉。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陳宥樺副教授在分析薛劍發言時對BBC中文稱,薛劍的貼文目的比較像是對習近平表示效忠,「在四中全會後一系列的軍方與全國政協委員紛紛落馬,官員必須透過『戰狼外交』的方式求自保」。 美國政治學者金德芳教授則表示,「斬首」首相的評論過火,卻意外為高市製造同情及支援,「我以為『戰狼外交』已成過去」。
英國《衛報》則報導,中國軍方近日增加東海巡航,似乎是對日本的示警。中國國台辦強硬表態標誌北京從外交抗議轉向歷史敘事攻勢,意在凝聚國內反日情緒,提醒東京勿輕舉妄動。有分析稱,這是北京一貫『以史為鏡、以戰促和』對日台的慣用策略,但高市早苗若強勢回應北京,北京是否會採取經濟如稀土出口限制,成為焦點。
不過,東大教授松田康博則表示,若北京對高市的發言有不滿,通常都是透過外交途徑去抗議處理,而非在網路上貼出過激言論。「薛劍的發言,應該是反射性的個人言論」。但松田教授預計,中國或許會在外交上批評日本「口頭上罵一罵」,透過官媒輿論等持續抨擊高市內閣,又或許長時間抵制首腦峰會,但可能不至於到經濟制裁等等,祭出什麼強烈手段或翻臉。
原因何在?松田教授對BBC中文說,因為中日關係背後還有美國因素,而北京需要穩住跟美國以外的雙邊關係,不至於讓情況失控。
脆弱的中日關係
無論如何,這場風波從言語交鋒演變為多層次衝突,暴露中日互信赤字。
陳宥樺教授預測,未來日中關係一定會比日美與日台關係更加緊張,原因在高市的「親美抗中」態度非常「外顯」,他認為可以從APEC會議上高市與習近平的互動上看得出來。陳教授又說,最近高市在國會關於日本在台海危機上的立場也是,甚至在公開抗中的戰略主軸上,她也願意和首爾修好,「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高市政府應該會試圖更團結印太地區的親美聯盟,包含台灣。此點,也正是川普政府一直所期待的。」
不過,就日本觀點來看,松田教授評析,高市是個幸運的政治人物,因為在剛上任幾天,就趕上重要的國際峰會,將該見的全球領袖都見了,也談上了話。因此,現在在相關外交政策上,「即使有失言也不用著急,花點時間來改善關係,可以等到一年後再舉行峰會即可。」
松田教授強調,當下高市的聲望正處於最高點,之後她要怎麼處理通脹,十分棘手,而這是日本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但高市與安倍晉三相同,都有30%的鐵粉可以依恃,這是只有10%鐵粉的石破茂難望其項背的優勢。因此高市暫時可以以高支持率作為後盾處理國政。」他表示。
無論如何,高市的短暫涉台發言便引發一連串的中日外交風波,中國再以強勢的「戰狼外交」風格回應,似乎象徵北京對高市內閣的不信任及不滿。新加坡《聯合早報》特派員評論稱,中日這一連串的外交過招,讓中日關係的脆弱本質立即曝光。
對此,金德芳教授告訴BBC中文稱,日本外務省試圖緩和,聲稱日本的中國政策未變,並盼區域穩定,而高市也承諾未來會更小心,但不撤回原話,「但我預測將有平靜期——然後又會有另一事件發生。」
中國外交部在週五(11月14日)凌晨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還在2:57分發出正式聲明稱,高市發言「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並「不思悔改」且「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嚴重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日本駐華大使館則在週五回應稱,金杉大使闡述了高市此番發言的宗旨和日本政府的立場,對中方的抗議予以反駁;並指出中國駐大阪總領事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極為不妥,提出強烈抗議,要求中方做出妥善應對。
中國指陳的政治基礎是如何被破壞,又是否會繼續毀損?東京要求北京妥善應對有可能成功嗎?持續的外交風波能否平息仍取決於中日雙方誰願意先伸出橄欖枝。
其他人也在看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如何讓中日關係緊張升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答詢中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引起中國當局強烈反彈,也讓兩國關係緊張升溫。
BBC NEWS 中文 ・ 3 小時前花蓮災後整備妥適 萬榮鄉、鳳林鎮3所國中小復課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7日電)花蓮萬榮鄉明利國小、鳳林鎮萬榮國中、長橋國小,因受颱風鳳凰侵襲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影響,縣府依據災情評估,宣布3校自11日起停班停課,經各方整備妥適後,今天復課。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日本愛子公主首度正式出訪 燦笑飛寮國紀念建交70週年
日皇德仁與雅子皇后的獨生女愛子內親王(愛子公主)今天(11/17)啟程飛往寮國,將在當地訪問六天,並拜會寮國國家主席等政要。這是愛子首度正式出國訪問。
太報 ・ 7 小時前
林立出席大專棒球聯賽開賽記者會 (圖)
中華職棒樂天桃猿隊今年奪下總冠軍,但率隊奪冠的總教練古久保健二卸任引起討論。隊長林立(中)17日出席大專棒球聯賽(UBL)開賽記者會受訪表示,球隊沒有要續約,是球隊的選擇,「目前我們只知道阿公(古久保健二)被換掉,換誰我也不知道」。
中央社 ・ 3 小時前
館長遭爆料反成最大贏家?3天直播抖內「金額超狂」
娛樂中心/張予柔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再陷風波,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特助小偉透過直播對他展開「毀滅式爆料」,指控館長涉職場性騷擾、財務問題及私生活混亂等,事件曝光立刻引發社會熱議。館長也在週末連開三場直播回應外界質疑,隨著熱度一路攀升,網紅四叉貓也在臉書貼出館長三日「抖內收入」統計,驚人的金額讓不少網友直呼「真的太會賺」。
民視 ・ 2 小時前
健力/巫翊俅102+公斤金牌完美收尾 台灣公開裝備世錦賽掃9金11銀10銅
台灣健力選手巫翊俅在羅馬尼亞克盧日那波卡參加「2025年世界公開裝備健力錦標賽」展現卓越實力,於當地時間11月16日完成賽事,奪得男子組120+公斤級硬舉項目金牌,賴清德總統在獲知喜訊後,於第一時間拍發賀電肯定選手優異的表現。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日本因應缺工潮 逐步放寬髮型與服裝限制
日本職場服裝與儀容規範正出現鬆動。面對愈發嚴重的人力短缺,企業紛紛放寬對髮色、指甲油、飾品及穿著的限制,從折扣零售業逐步擴散到藥妝、超市及部分大型企業。調查顯示,年輕求職者在兼職與正職市場上擁有更多話語權,也讓企業不得不調整過去嚴格的形象規範。
鏡新聞 ・ 4 小時前
高雄詭譎命案!男子致電女友兒稱「你媽死了」 載屍潛逃南下落網...車內查獲毒品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高雄市鳳山區今(17)日發生離奇命案!一名男子接到母親同居男友來電,被告知「你媽死了」,並透露自己有輕生念頭,稱目前...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嘉義癌末男「轟槍遭收押」疑因氰化物身亡 家屬疑2件事…檢警:未發現毒品
嘉義縣大林鎮一名57歲羅姓男子,因涉嫌在前天(11/15)晚間,於大林鎮某處民宅前開槍遭警方逮捕,檢察官複訊後被法院裁准羈押禁見。昨天(11/16)晚間9點左右在法院法警移交至地檢署的過程中,羅男竟突然身體不適、口吐白沫,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對此,醫院初步診斷「氰化物中毒」;家屬質疑,羈押怎麼可能會持有毒品,另外羅男已經癌末,甚至要包尿布,為何要堅持羈押?對此,檢警表示進行檢身時,未發現異狀。
太報 ・ 1 小時前
芬普尼毒蛋管制破功!4萬顆毒蛋外流台中 石崇良:擴大抽驗籠飼蛋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被檢出大批殘留農業芬普尼的「毒雞蛋」,食藥署原再三保證,畜牧場已採取全面管控,文雅畜牧場的每一顆蛋都須檢驗安全才會放行,沒想到言猶在耳,台中市竟發現仍有高達4萬顆毒雞蛋在移動管制期間被偷偷流出偷賣。衛福部長石崇良為補破網,終於宣布即起將針對跟文雅畜牧場一樣的籠飼雞蛋,即雞蛋上的溯源編號最後一碼為「C」者,進行擴大抽驗。石崇良今(17)日參加「......
風傳媒 ・ 6 小時前
中日原訂在廣島舉行友好親善活動 因「安全理由」取消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方相關人士今(17)日透露,大陸駐大阪總領事館,原定今天在日本廣島市要舉辦的中日友好親善活動,由於安全因素,臨時決定取消。 中方說明,之所以取消這次活動,是基於安全戒備上的理由
中廣新聞網 ・ 4 小時前
高市早苗「自衛隊介入」言論 中日今溝通! 中批 : 日本「3個沒想到」…..
[Newtalk新聞]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將於今( 17 )日起訪問中國,預計將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等人舉行會談。報導稱,在會談中,金井正彰將說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的涉台發言並未改變日方一貫立場,同時傳達「即便雙方存在立場分歧,也應避免影響人員交流」的立場。 高市早苗上台,讓中日關係出現了天崩開局。對此,中媒《牛彈琴》表示,這次事件,日本至少有 3 個沒想到。 首先,日本首相換得比較勤,但中日建交以來,不管是哪個首相,一開始都還比較注意謹言慎行,沒有一個像高市早苗這樣的直接表態,讓中國這樣憤怒,中日開局這樣糟糕。即便是高市的導師安倍晉三,也只是在下台後,才宣揚「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但高市毫無疑問更進了一步,直接暗示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右)與現任首相高市早苗。 圖 : 翻攝自牛彈琴 其次,日本國內對高市早苗的新言論,也有了不同的反應。日本的野田佳彥、鳩山由紀夫兩位前首相,都對高市提出嚴厲批評。同樣來自自民、剛離職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打破沉默指出:「歷屆政府在設想各種情形時,從未作過如此限定」;並且,這種說法也「
新頭殼 ・ 6 小時前
日本經濟慘兮兮!最近六季GDP首次負成長,高市早苗「台灣有事」風波恐雪上加霜
自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發言風波,被北京指控「干涉中國內政」、「軍國主義復辟」後,中國政府除了透過官媒與發言人連日譴責,更針對前往日本旅行、留學的中國公民發佈警告,使得中日關係急凍。對於中方「阻礙雙邊交流」之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17日表示「無法接受」。根據日本經濟學家的最新估計,中國的旅遊警告可能對日本造成約2.2兆日圓的損失。更糟糕的......
風傳媒 ・ 1 小時前
藍白主席11/19會面!鄭麗文領軍「最強陣容」曝光
國民及民眾將於19日談「藍白合」,引發外界關注。據悉,國民將由主席鄭麗文親自領軍,並派出祕書長李乾龍、副祕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團總召傅崐萁以及文傳會主委吳宗憲出席。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心梗救命速度升級!科技串聯到院前心電圖判讀 成功救回62人
為了搶救心跳的每一秒,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擴大推動「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去年起攜手屏東縣政府及縣內急救責任醫院,共同打造「零距離屏東救心網」,以科技串聯緊急救護與醫療團隊,爭取黃金90分鐘的救命時間,2年內搶救62名病患的生命。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川普政府掃蕩夏洛特非法移民 首日逮捕81人
(中央社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一名高階指揮官今天說,聯邦探員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Charlotte)逮捕至少81名非法移民。這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大規模驅逐移民行動急遽升高。
中央社 ・ 4 小時前
南投縣評比公廁 六星級加油站廁所奪整潔美觀特優
南投縣優質環境績優單位選拔今日下午揭曉頒獎,公廁品質愈來愈重視下,此次公廁還分整潔美觀、多元服務、公共設施等3組,屬中油六星級公廁的中油新豐站公廁,勇奪整潔美觀特優獎,另外國道3號南投服務區公廁、松柏嶺遊客中心公廁,則分獲多元服務組、公共設施組特優。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抵制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 大陸要求旅客暫勿赴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論」,嚴重激怒大陸,大陸方面陸續發出抵制行動,繼大陸外交部領事司,14日晚間突然發佈公告,稱日本近期治安不佳,提醒大陸旅客最近暫時不要前往日本;以及旅居日本的大陸僑民,要留
中廣新聞網 ・ 9 小時前《商情》期金續跌2.3%;期銅跌近1%;原油漲逾2%;BDI續升2.3%
時報-商情早報 1.Fed立場偏鷹,11/14紐約期金續跌2.3%。 2.LME:11/14期銅收10852.00美元/公噸,跌104.00美元。 3.NYMEX:11/14 12月輕質原油漲1.40美元,每桶為60.09美元。 4.11/14西德州原油上漲1.33美元,每桶為60.87美元。 5.11/14BDI運費指數為2125.00。 6.SICOM:11/14天然橡膠12月期貨RTSR20下跌1.00美分。 7.NYCE:11/14 12月棉花跌0.41美分,每磅為62.49美分。 8.CBOT:11/14 12月黃豆粉跌5.90美元,每公噸為322.50美元。 9.11/14TRJ-CRB為302.346。 10.11/14 SGX 62%鐵礦石報每公噸103.60美元,跌0.09美元。 商情綜述: 1.貴金期貨-Fed立場偏鷹,上周五紐約期金續跌2.3%;因美國聯準會(Fed)官員發言偏鷹,表示對放寬貨幣政策將採取謹慎立場,使得市場參與者對12月降息希望減弱。據CME集團的FedWatch工具顯示,12月降息1碼的預期由50%降至46%,令紐約期金收盤續跌2.3%;終場12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