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放領」恢復!彰化人百年「與天爭地」血淚史曝光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總統賴清德昨天宣佈將恢復「公地放領」政策,目前政府已準備就緒,彰化縣目前共有172人有資格申請,總面積為58公頃,全都集中在濁水溪北岸,位置相當集中。原來百年前,這裡是濁水溪氾濫的荒地,他們的祖先移入開墾,闢為良田,國民政府來台接收,曾經部分撥給榮民,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合法擁有這片土地。
彰化縣可合法申請公地放領共有58公頃,其中56公頃集中在濁水溪北岸,主要種植芭樂和稻米,它緊鄰濁水溪堤防,位於堤防外,因此不屬於河川地。
地主之一的鄭偉馨,現已70多歲,他說,因為濁水溪氾濫,沿岸都是沒有價值的土地,祖先100多年前就佔地開墾,其中又不乏從苗栗、桃園移民的客家人。百年前他阿公就在這塊土地耕作,祖先是「一鋤頭、一畚箕」,把原本的砂礫田翻成目前的良田,百年來還經歷過草嶺潭堰塞潰堤水災和八七水災,田地被沖走,村民就想辦法填補,只因「有土地才能生存」。
地主︰辛苦開墾百年 土地交給榮民
他說,他們把劣地變良田,國民政府來台,把祖先耕種的土地收歸國有,他們迄今每年繳租金給政府,「耕田有其田」、「公地放領」是阿公、阿爸生前的夢想,但這個夢想永難實現,反而隔壁的榮光村住大批撤退來台的榮民弟兄,大家都有「戰士授田證」,早年政府為照顧榮民,把「公地放領」的福利送給榮民弟兄,反觀他們據地開墾百年,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開墾的土地被政府交給榮民,心裡實在不平。
他說,「公地放領」實施,他以後不用再繳租金(每年1公頃約8000元)給政府,農地屬於自己的,就可搭建設施,耕作時心理更踏實,要感謝賴總統的德政。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台灣首見! 綠藤生技、歐萊德等14業者化粧品摻致癌「蘇丹紅」
照顧農民!賴清德宣布公地放領重啟 符合3條件者可申請
全猜錯!「三角形神秘標示」滿布彰化市路面 用途曝光
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專家示警:護唇產品風險最高
其他人也在看


耕者有其田!賴清德宣布重啟「公地放領」政策
為了落實土地正義,多位立委都有提案要求政府重啟「公地放領」政策,總統賴清德特地安排到彰化向農民宣布和說明,只要符合資格條件就能來申請,要讓「耕者有其田」。總統也提到,政府已經承諾會對勞保基金負最後的責
台視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影/俄軍祭出「黑科技」壓制?栗正傑:烏軍通訊癱瘓、戰線崩解
俄烏戰爭進入第4年,俄軍近期透過強化電子干擾,使烏軍前線通訊多次中斷,各地包圍戰陸續形成,退將栗正傑表示,烏克蘭缺乏有效「跳頻」反制技術,造成指揮鏈斷裂。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客變完美佈局 26坪四房超強機能
從預售屋客變階段參與規劃,透過精心格局調整,采舍空間設計全方位提升機能,並運用格柵線條造型,完美結合功能性與美學,既實用又深富精緻感,讓26坪簡約空間承載屋主一家五人未來美好的生活樣貌。
幸福空間 ・ 2 小時前
古代女子斷髮意味什麼?為啥不能輕易斷髮?難怪宮鬥劇會這樣演
在古代文化中,「古代女子斷髮意味什麼、為什麼不能輕易斷髮」始終是備受關注的敏感議題。因為在傳統觀念裡,頭髮不僅是外貌的一部分,更象徵身份、孝道與情感;一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讓剪髮這件小事,往往牽動整個家族的情緒與倫理。對現代人而言,髮型或許只是時尚選擇,但在古代,女子斷髮往往是一種極端行為,象徵著決裂、哀痛,或是人生再也回不去的轉折。(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北京禁日本農產攻勢連發 台日反而相互力挺 壽司、滷肉飯成友好應援小物 美國通過友台法案 共軍「影子海軍」意圖奪島 槍桿子+筆桿子削弱國際對台支持|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中國曾禁止台灣鳳梨、釋迦、石斑魚等多種農產品,如今又以同樣手法對付日本。然而農產品卻成為台日間的友誼象徵,兩國政壇人物分別秀出與友國物產的合照表達力挺。美國也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持放寬台美交流限制。 美國與台日合作越來越密切,也是在應對中國持續擴大的軍力投射。路透社甚至揭露中國以民用船組成「影子海軍」,疑似進行奪島登陸演練。外媒也分析,中國以軍演、影視宣傳與經貿打壓多管齊下,槍桿子搭配筆桿子,意在削弱日本等國對台灣的支持,試圖崩解印太安全同盟架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4 小時前鬼滅之刃奪韓國年度票房第一 韓媒評本土電影不振
(中央社首爾22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城篇」在韓國成為今年最多人看的電影作品,為首次有日本電影在韓國取得年度票房第一的紀錄。韓媒分析,背後也歸因於韓國電影不振。
中央社 ・ 1 小時前
一堆人都忽視!出現5症狀恐是「沉默殺手」找上門 早餐吃不下也要留意
直腸是大腸的最後一段,被認定為「沉默」的器官,直到癌症發展到晚期才會出現明顯異常,不過,其實避免大腸癌有方法,若在醒來後的第二天早晨,遇到一些奇怪症狀就務必留意了,它們是「警告信號」,千萬別忽視。
鏡報 ・ 22 小時前深夜兩咖黑箱「撞臉」!旅客誤拖行李釀烏龍 還好最後皆大歡喜
台中市劉姓女子前天旅遊返台,開箱時才驚覺拿錯行李箱,趕回客運終點站卻已不見人車只好報警求助,而真正行李箱主人天亮後也發現錯拿行李,透過客運公司與警方取得聯繫,原來這兩只行李箱乍看之下宛如「雙胞胎」,深夜中亦難辨小細節,幸好最終在警方見證下確認內容物皆無缺漏,讓這場黑箱烏龍順利落幕。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習近平狂出150本「國家寶典」!中國人不買單 打1折也乏人問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11月掌權以來,宣傳部門已將他的講話、指示、演講等文獻集結成冊,陸續出版了超過150本書,希望加強對員和民眾的思想控制。不過,近日有部落客爆料,習近平的著作在一些書店裡就算打出「低至1折起」的促銷牌子,依舊乏人問津。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架設2千個假投資網站騙157億元 「台版Jisoo」歐俞彤重判24年
假出金詐團「美樂公司」透過境外機房架設二千多個假投資網站,指派「出金手」誘騙被害人在特定帳戶匯款,8個月詐得157億元,...
聯合新聞網 ・ 18 小時前高爾夫》海島菁英賽,諾瓦克第二天躍居領先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 LO綜合報導】美巡秋季賽最後一役The RSM Classic(海島菁英賽),十一月二十一日在Sea Island Resort(海島渡假村)的
羅開Golf 頻道 ・ 2 小時前漫步在彩虹端!中捷烏日站天橋出現超夢幻「地景」驚豔路過民眾
漫步在彩虹端!台中捷運烏日站跨站天橋近日完成公共藝術,天橋兩側牆面以代表中捷綠線18個車站的主題色打造視覺廊道,多彩牆面公共藝術在陽光照射下,絢爛色彩投映在橋上地面形成「地上彩虹」,旅客行進其間有如「漫步在彩虹上」,超夢幻「地景」讓路過旅客驚喜加驚豔,新「移動美學」形成話題。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雪霸雪見遊憩區聯外道路司馬限林道部分路段 11/27-12/12施工封閉
不少遊客喜愛的雪霸國家公園轄下雪見遊憩區聯外道路司馬限林道,因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將進行瀝青路面刨鋪及排水改善工程,司馬限林道9.17至11.3公里段預計於27日至12月12日施工封閉,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6點施工,屆時將全面封閉道路,請遊客注意改道。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冬候鳥報到!挖子尾濕地最美季節登場 新北推免費生態導覽
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每到秋冬便成為候鳥南遷的重要中繼站。為讓民眾近距離認識遷徙鳥類與棲地,新北市農業局推出常態免費預約生態導覽,由志工帶領觀察冬候鳥與紅樹林景觀,體驗挖子尾獨有的河口濕地之美。此次建議在導覽日前2週預約,每梯次30人,沒有人數限制。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長期投入海岸地方創生 高科大副校長謝淑玲獲海洋教育推手獎
教育部海洋教育中心昨(21)日在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第6屆「海洋教育推手獎」頒獎典禮,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謝淑玲長期投入海岸地方創生實踐、創作漁村共榮等,獲得個人獎肯定。 謝淑玲現為高科大水產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專業研究除了水產食品、機能保健品之外,也長期投入海岸地方創生實踐。近年參與的跨校珊瑚研究計畫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教團盼校事會議回歸縣市 教長:學校處理較適當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2日電)教育部昨天預告校事會議相關修法,有教育團體建議回歸縣市處理。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說,因涉及教學專業,留在校園比較適當。他並說,希望透過匿名不受理,避免無的放矢的檢舉。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台東農民喊終於盼到「公地放領」土地正義 點出盲點憂看得到吃不到
備受農民期待的「公地放領」政策明年起開始推動!對於賴清德總統的德政,台東農民高喊遲來的土地正義,但盧姓農民也說,總統宣示中有一盲點,放領對象是自耕農,但有些已年邁的父母親將土地承租權過給兒女,兒女繳的是勞保,並沒有農保,身分是否為自耕農,有待放寬認定。也有農民質疑,他們早期是向退輔會、台糖甚至土地銀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好熱的「小雪」高溫恐近30度 沿海九縣市有強風特報
今(22)日是24節氣中的「小雪」,台灣天氣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上午對沿海九縣市發布黃色陸上強風警示,提醒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強風發生機率。儘管時序入冬但民間氣象專家表示,今天
中廣新聞網 ・ 3 小時前
美女詐團首腦歐俞彤海削157億 一審重判24年!出獄難再當「台版Jisoo」
全台最大「假出金詐欺集團」遭檢調破獲,號稱台版Jisoo的主謀歐俞彤已被依法起訴,檢警發動6波搜索,台北地院針對首波起訴的80人部分審結,21日進行宣判,歐俞彤遭判24年有期徒刑,可上訴。
鏡報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