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
馬英九前總統在228紀念碑前道歉,鄭麗文主席在馬場町九十度鞠躬,這些動作展現了追求台灣內部和解、兩岸和平的誠意。然而,和解與和平不代表必須以隱藏、淡化或扭曲自身史觀為代價。
蔣中正與國民領導八年抗戰,促成1945年台灣光復,使台灣居民重新在自己的土地上當家作主。對國民而言,1949年敗退來台是歷史悲劇,但對台灣而言卻是另一種歷史契機。民國政府來台,帶來的不僅是故宮重寶,也將五四精神與文化教育菁英一併移植到台灣。
自1950年代起,台灣推動和平土地改革、地方自治、經濟建設、文化復興與九年國教,奠定當代發展基礎。1971年前,中華民國政府仍為聯合國承認的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這一時期的台灣,從中國邊陲躍升為全中國的中心,成為400年台灣史上難得的高光時刻。這才是真實的台灣樣貌,也是國民、中華民國在台灣應堅守的史觀。
然而,自李登輝以降,民進為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歷史、否定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正面貢獻,形塑一套將國民描繪成「外來政權」、「不義政權」的逆轉史觀。透過「去中國化」教育、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政治操弄,成功顛覆了既有史觀。
事實上,228事件本質是「後殖民傷痕」,與日本殖民體制解體及適應光復後的政經秩序變動密切相關,卻被民進刻意描述成外省人壓迫台灣人的族群衝突,誣指為國民政權的大屠殺,並視蔣中正為元凶。民進更把1947年的228與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強行連結,企圖建構一個「國民長期殘暴統治台灣」的歷史敘事。
但歷史不是如此。1950年代的政治案件其核心並非「恐怖統治」,而是國共內戰的延續。當時台灣風雨飄搖,除了軍事對抗,雙方特工同時在彼此土地上活動。民進口中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其中絕大多數為特工;同時,大陸也處決了大量國民特工。這屬於內戰背景下的必然悲劇。
因此,「白色恐怖」並非恰當的描述,正確的定位應是「內戰傷痕」。正如大陸不會將其拘捕國民特工的作為視為恐怖統治,台灣也不應以情緒化的民進史觀詮釋這段歷史。
2013年大陸在北京西山為在台殉職的地下工作者建立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反觀台灣,迄今未見國民呼籲為在大陸犧牲的國民特工建碑紀念。更令人遺憾的是,國民高層在民進台獨史觀壓力下,竟也在「白色恐怖」名義下祭拜,形同承認自家過往是「不義統治」,等同自我否定,也向台獨史觀全面退讓。
台灣藍綠固然需要和解,但和解不該建立在民進偽造的228歷史之上;國共之間也需釋出善意,但不必以馬場町這種政治舞台或國民主席向「密使一號」吳石鞠躬的方式表現。228事件應還原為「後殖民傷痕」,白色恐怖則應正名為「內戰傷痕」。歷史真相越清晰,和解的可能性才越真實。真正的和解,應站在「共同歷史傷痕」前,一笑泯恩仇,而非接受被扭曲的歷史。
和平絕非口號,而是需要感性的情懷與理性的方法。面對歷史,兩岸應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台灣與大陸可以分別紀念自身特工的犧牲,也可以共同紀念因內戰而逝的所有生命。
在歷史的傷口前互相理解,在真相之上重新和解,這才是國民應走的正道,更是兩岸和平的起點。唯有如此,歷史方能被尊重,彼此方能跨越傷痕,兩岸和平才能在相互尊重與包容的道路上快步前行。(作者為孫文學校總校長)
其他人也在看

痰液如「呼吸道垃圾堆」 專家曝:充足水分是排痰關鍵
痰液如同呼吸道的「垃圾堆」,正常情況下會自然排出,但一旦堆積過多,可能阻塞呼吸道、引發感染,甚至導致呼吸困難。老年人、長期臥床患者及慢性肺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痰液堆積問題。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中國財政部擴內需、加碼專項與超長期國債,力挺打造強大本土市場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上週五表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是發揮中國經濟體量優勢的關鍵,也是「十五五」時期要推進的重點任務之一。未來財政政策將堅持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從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與加快統一大市場建設三個方向同時發力,推動供需動態平衡與經濟良性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消費端,藍佛安指出,財政將一方面眼於釋放當期消費潛力,統籌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工具,擴大商品與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增長點,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另一方面,重提升居民長期消費能力,透過稅收制度、社會保障與轉移支付等手段,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增強中低收入群體實際購買力,以消費回合內需基本盤。投資方面,財政部將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強調統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來源,優化政府投資方向,圍繞「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加大投入力度。藍佛安強調,要通過完善機制,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與關鍵領域建設,發揮政府投資撬動社會投資的放大效應,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活力。在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上,藍佛安提出,將完善有利於全國統一市場的財稅制度,通過規範稅收優惠與財政補貼政策、加強政府採
財訊快報 ・ 3 小時前

繪本大功能 培養幼兒利社會行為
慈大兒家系 與 慈濟六所大愛幼兒園合作,針對幼兒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將繪本融入慈濟人文,對孩子的利社會行為,也就是同理心、合作、慷慨與照顧等4項,都有正面影響,這項研究成果也透過在高雄跟台北的兩場研...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
台玻台豐公開賽 泰國球員艾克帕里特奪冠 (圖)
2025台玻台豐公開賽16日在彰化進行最終回合,泰國球員艾克帕里特(Ekpharit Wu,中文名吳泰賜)(圖)成功逆轉、拿下生涯首座亞巡賽冠軍盃。
中央社 ・ 13 小時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不孕主因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常見內分泌及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影響生育年齡女性,盛行率約為女性人口百分之六至十五。國泰醫院婦女醫學部醫師蔡亞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女性不孕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徵之一為排卵異常或沒有排卵,以致受孕機會大幅降低。此外,符合三項當中任二項,代表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蔡亞倫指出,根據鹿特丹診斷標準,只要符合以下三項當中任兩項,就可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第一,排卵異常,比如月經週期不規律、經常性無排卵或罕見排卵。第二,高雄激素表現,比如血中雄性激素(如睪固酮)濃度升高,或出現如多毛、痤瘡、雄性禿等臨床表徵。第三,多囊性卵巢影像,經由超音波發現卵巢中有多個小卵泡(通常超過十二個以上),排列像「珍珠項鍊」狀。蔡亞倫醫師進一步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確切成因尚未完全明 ...
台灣新生報 ・ 14 小時前
用音樂點燃台中夜晚 《玖壹壹南北貳路音樂節》首日逾5萬人次湧入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2025《玖壹壹南北貳路音樂節》由KKLIVE與混血兒娛樂主辦,台 […]
觀傳媒 ・ 13 小時前
工商社論》面對美國壓力,台灣產業如何自處?
台美關稅談判近尾聲,本月底前能否敲定協議頗受關注。但即使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台灣仍要擔心美國商務部進行的232條款調查,對台灣在全球居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徵收新關稅。
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港媒稱川習會後 限縮台灣選擇
香港《南華早報》一篇意見專欄指出,美陸貿易談判下,美國總統川普尋求快速達成協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爭取時間,雙方都希望維持市場穩定、維護自身權威,過去曾依賴軍事嚇阻的局面,如今已轉為相互算計。川習釜山會談未提台灣,雖降低了戰爭風險,卻同時限縮了台灣的選擇空間,美陸在台灣問題上的默契,可能會逐漸固化為慣例。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台灣的煙火外交秀
副總統蕭美琴近日在歐洲議會大樓所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會議中發表演說,民進與綠營媒體大肆宣傳,稱這是「台灣外交的歷史突破」,是「民主的勝利」。然而事實上,該演講並非歐洲議會的正式會議,而是由民間組織IPAC租借歐洲議會場地所主辦的周邊活動。出席的執政歐洲議員寥寥無幾,多數只是象徵性致意。這樣的場面,在正常國際外交中頂多算是「邊會發言」,但在台灣卻被包裝成登上歐洲舞台的「偉大時刻」,顯示出台灣外交的焦慮與自卑。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自民高層暗示 高市不會再說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7日在國會備詢時的涉台論述,引發陸日關係緊張。共同社16日報導,執政的自民代理政調會長田村憲久16日透露,高市已在反省她於詢答時未能充分解釋,田村並認為她今後應該不會再有此類發言。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藍白合啟動 兩主席本周會面
國民及民眾何時要談「藍白合」備受關注,民眾主席黃國昌16日表示,雙方務主管15日已會面,預計本周舉行會談。國民副主席李乾龍證實,主席鄭麗文本周將與黃國昌會面,但確切時間要等今(17)日的主管會議討論後,再與民眾溝通,才會定案,雙方會談全程公開、透明。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國軍離營潮下的台灣之盾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2021至2024年間國軍招募志願士兵5萬2674人,其中1萬2884人未服滿年限即退伍,比例達24.5%,賠償金近9億元,顯示提前離營問題嚴重。對照當今台灣的國防目標,據川習會前賴總統提及台灣要以「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的精神,抵抗威權主義的脅迫,強調自我防衛的能力,打造「台灣之盾」,並響應美國與以色列對「自由、人權與法治」的信念。此國防論述亦引發廣泛討論,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深思。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新北原民議員估+2 各積極布局
因人口數變化,新北市議員第十二選區(山地原住民)、第十三選區(平地原住民)預估將各增加1席,最終仍待選委會公告。兩選區現有4席,國民1席、民進1席、無籍2席,針對可能增加的席次,各早已提早布局、積極徵才。知情人士透露,針對可能增加的席次,藍綠兩都有意藉此擴張議會版圖,明年選舉勢必較以往更為激烈。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中華天使兒童村協會舉辦全國志工楷模頒獎 170位志工獲表揚 愛心傳遞溫暖社會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中華天使兒童村協會11月15日舉辦「全國志工楷模頒獎典禮」,全國各地志工齊聚一堂,表 […]
民眾日報 ・ 13 小時前
中海警船闖釣魚台 高市擬修非核原則1/解放軍17號起黃海軍演 官媒嗆「日恐淪戰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引起日本、中國兩國的爭端,解放軍計畫明天到19號,在黃海進行實彈射擊,解放軍報更在頭版刊登評論警告,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
鏡新聞 ・ 16 小時前
中國教育部也出手了 稱公民要謹慎赴日留學
中國教育部周日(16 日)發布留學預警,稱近段時間以來日本社會治安不靖,針對中國公民的違法犯罪案件多發,治安形勢和留學環境不佳,在日中國公民的安全風險上升。
鉅亨網 ・ 6 小時前
于北辰道歉「對不起,不會有下次」 原因與韓國瑜有關!
中國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立案調查,還發出通緝令,總統賴清德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聲援沈,但韓卻稱這是自己生病卻要別人吃藥。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看到韓國瑜的相關言行,覺得很後悔曾投票給韓,「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會想辦法讓高市早苗下台!」明居正曝一舉動惹怒中方:美日大機率達共識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表示,若中國對台動用武力攻擊,日本政府將可能認定為「存立危機事態」,授權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此舉引發國際熱議。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和高市早苗很大機率談過台灣問題,並達成共識。此事件毫無疑問會對中日關係留下陰影,且一定會想辦法從日本內部的政局拉高市下台。 明居正指出,當時高市早苗......
風傳媒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