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獨處了!5大情緒超載紅燈
曾經沒來由地發怒?家裡東西沒歸位就大抓狂?孩子吵鬧聲,像魔音穿腦般擊潰你的理性?另一半翹二郎腿讓你更怒?生活裡隨處可見激化情緒的大小地雷,這些跡象都顯示:你的心累了。這時你需要獨處,以釋放壓力、恢復冷靜。
職業婦女身兼多重角色,從雇主或員工、母親到人妻,多數時間都奉獻給別人,有時難免忘記自己的存在。等到壓力攻頂,才知道自己的身心已經超載。美國藝術教育專家艾芭(Angie Ebba)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她的體會與觀察。如果有以下情況,表示你的內心正發出求救訊號。
症狀1:當身邊的事不再有趣
需要獨處的早期徵兆,就是周圍不再有事物吸引你的注意、或讓你覺得有趣。內心的小宇宙,最常出現的獨白可能是:好無聊!沒事做!眼前明明還有尚待執行的新工作,但妳就是提不起勁、一拖再拖。
此時就是心靈需要充電的時刻。單獨去趟圖書館、選家店喝杯咖啡,到平常想去卻老是沒空去的地點散個步,都能讓心和腦放空。好好沉澱自我之後,才能感應到環境裡的新刺激,重拾生活的樂趣。
症狀2:老是想著掃光所有的食物
許多人靠「吃」來紓壓,從外食到家裡的零食櫃,通通都想吃下肚。美其名是犒賞自己,但其實逃避壓力源,變相戕害自己的健康和身材。
在拿起洋芋片或巧克力前,先問問自己:我非吃不可?還是喝杯水、洗個澡、或是到陽台發個呆也行?如此練習幾次下來,你會更了解自己的情緒爆點何在;你需要的不是食物,而是放空的獨處。
症狀3:一點小事也抓狂
平常一心多用、運籌帷幄的你,以自信與冷靜面對各種狀況,但炒菜找不到鹽巴時,卻理智斷線大抓狂?
抓狂,代表你感覺無力駕馭生活裡的小事,這時該讓自己停下來、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可以反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1. 理性釐清現狀──搞砸這件事就是世界末日?
2. 問候自己──我有沒有吃好睡好?換個心情能不能恢復?
3. 尋求協助──不必羞於求助,外援總能舒緩並撫慰緊迫的情緒。
事情處理完畢後,記得一定要再給自己額外的冷靜與休息時間。
症狀4:對摯愛發怒
如果平常你是個溫和的人,卻對家人和伴侶無故發火,代表妳的身心出現狀況。為了避免情緒失控的災情蔓延,此時可以暫時隔離自己,例如到房間冷靜、聽點喜歡的音樂、玩個手機遊戲、抱抱貓貓狗狗、澆澆花草,想想發怒的真正原因。
事情過後,記得跟家人伴侶道個歉,並聊聊自己暴怒的理由,讓他們同理你的情緒。
症狀5:想躲起來,讓別人找不到
這並非捉迷藏遊戲,而是迫切需要單獨安靜的自處時間。可以試著獨自用餐或購物、甚至和伴侶家人商量,讓你單獨外出幾天,跟自己好好相處。這段時間宛如自我充電,照顧好自己之後,才能照顧好家人。
資料來源:Healthline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中市府擅闖清消 農業部促徹查
中央應變中心預計3日對台中非洲豬瘟案例場進行採檢,但2日卻發生「台中市府人員誤入案場清消」,導致採檢延後,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喊話台中市長盧秀燕,針對台中發生的狀況應詳細調查,而不是簡單說是誤會,將要求台中提出完整報告。台中市議會民進團痛批中市府離譜,中市府回應,將全面究責,並從重處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幼稚園叛逆離家、愛看武俠小說,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讓醫護在合理條件下安心成長
幼稚園時就耍叛逆離家出走,在醫師家族中成長的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人生第二次叛逆是選內科。然而,從診間到管理階層,余忠仁卻是以傾聽與合作,嘗試在體制與人性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早上06:30,在台大醫院的長廊上,就已經可以看到院長余忠仁高大的背影。 2025年是台大醫院創院130週年,也是台灣醫療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兒科與急重難罕的醫護人力短缺與過勞、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急診與加護病房壅塞,以及健保給付與財務壓力,每個問題都加重醫院經營困難度,凸顯醫療現場勞動條件惡化。 站在醫療困境的浪頭上,余忠仁在8月1日接任院長後,最常被問到,「壓力會不會很大?」他帶著淡淡的笑容回覆,「壓力一定有,但就像當醫師一樣,先了解問題,再來規劃處理。」 看起來溫和圓融、臉上總是帶著笑容的余忠仁,其實有他的堅持與浪漫,讓他不願被既有規則限制,也相信溝通能改變體制。余忠仁說,他心中刻著「虛己順物,星月同輝」8個字,隨時提醒自己:記取從小就仰望的醫者背影,莫忘初衷。 透過深度訪談,《康健》帶你深入了解台灣龍頭醫院現任掌舵者的內心世界。以下是專訪重點摘錄。 在醫生街長大,求學時代上過的2堂人生叛逆課 我從小在台南長大
康健雜誌 ・ 14 小時前
情緒浪潮來襲 用「衝浪法」與情緒共處、享受當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感受到強烈的情緒,並相信事情永遠不會好轉的時候,如果習慣壓抑情緒,不僅會讓壓力更大,實際上也會導致情緒變得更強烈,這個重置方法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平時習慣迴避令人難熬的情況,只因為擔心悲傷或恐懼這類的情緒會太難忍受,也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別急著批判情緒 試着在情緒衝浪板保持平衡 退後一步,觀察自己的情緒,不要試圖阻止它們或批判自己,並指出身體有哪些部位感受到這些情緒。 這時,想像自己在衝浪板或船上,並試著在海浪起伏時保持平衡。提醒自己,情緒就像海浪一樣,是來來去去的。練習與當下的事件共存,而不是預測未來可能會有什麼感受,或回憶起過去的感受。 看見情緒,不需逃避 「不作為」也能有幫助 理由很多人都知道,但人們並不擅長「情感預測」(affective forecasting),也就是預測未來的感受。這代表,擔心未來會有什麼感覺(例如「我永遠也不可能放下的!」)只會為已經扛著的情緒,再加上一個「絕望」而已。 學會跟著情緒「衝浪」,而不是批判它們,這能幫助看見,其實不需要逃避感受,甚至不需要採取行動。只要選擇和它們共存,這些情緒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越想抽離越緊繃 順
健康醫療網 ・ 12 小時前為家人找住所,也為自己找未來!長照費比薪水還高,3大解方減輕負擔
長照機構費用高昂,每月帳單常常超過一名勞工整月的薪資。本文整理每月開銷、政府補助、稅務優惠與商業保險,教你如何減輕長照財務壓力。 根據2022年老人狀況調查,在「不願入住長照機構」的原因當中,「無力負擔費用」在55~64歲的族群中排名第一,在65歲以上的族群中則排名第二。 然而,隨著高齡少子化社會來臨,加上「照顧不離職」的觀念逐漸被接受,住宿式長照機構逐漸成為家庭會考慮的照顧選項。2023年底,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進行的一項網路調查,印證了這項轉變。 調查結果顯示,有35%希望由家人自行照顧、33%選擇使用居家服務,另有31%傾向使用住宿式長照機構,顯示社會觀念已有明顯轉變,住宿式長照機構也成為重要的照顧方式。但入住長照機構到底1個月要花上多少錢?政府提供哪些補助?又該如何運用商業長照保險減輕財務壓力? 機構月費最高7萬,長照3.0後會更貴? 「我自己就是做這行的,我常常提醒別人,不要落入長照,因為這筆費用真的不小,」轄下擁有日照中心和住宿型長照機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執行長李梅英說。 李梅英與家中5個手足很早就知道,照顧父母的責任將共同承擔,於是從年輕時就設立「照顧專戶」,每月固定
康健雜誌 ・ 1 天前
國內逾千人普查肺阻塞!6成有心血管問題
[NOWnews今日新聞]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10大死因之一,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醒,肺阻塞病患除了原本肺部有惡化風險之外,在急性惡化發生期間及之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會顯著...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海鷗撲菲律賓 宿務震後迎考驗
海鷗颱風4號在菲律賓先後登陸4次,帶來的強風豪雨,重創中部地區。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在東薩馬省有2個小島、30%的房屋完全被摧毀,剩下的也大多受損,兩島7000多位居民、亟待外界援助。而在宿務市,2...
大愛電視 ・ 14 小時前
吃完午餐就昏昏欲睡? 專家推「211」原則助腦袋清醒
外食族或多或少有過早餐吃不多,中午飽餐一頓下午就昏昏欲睡的狀況,其實問題出在食物比例吃錯了。台中呼吸治療師公會長照顧問黃慧菁指出,午餐是重啟身體能量與代謝的開關,建議大家按照「211」原則吃飯,讓餐後腦袋變清醒、擺脫午後疲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0 小時前


王貞治獲頒日皇「文化勳章」 談道奇連霸讚:日本選手追上美國
這個月3號是日本的文化節,日皇德仁在皇居頒授文化勳章給8位傑出人士,前職棒巨星王貞治也獲頒勳章,是體壇榮獲這個殊榮的第4人。王貞治在記者會上提到,旅美選手大谷翔平、山本由伸及佐佐木朗希在世界大賽奪冠的
台視新聞網 ・ 18 小時前無咖啡因咖啡防癌?36年長期研究:降低3癌症風險
飲用去咖啡因咖啡對癌症風險的影響,一直是健康議題的討論焦點。一項歷時36年、追蹤美國12萬人的大型世代研究顯示,去咖啡因咖啡對整體癌症風險並無影響,但對特定癌症類型卻呈現出不同的關聯性,包括可能降低大
健康2.0 ・ 1 小時前
高麗菜心藏「驚人再生力」!日YTR實測曝2關鍵
國際中心/饒婉馨報導通常高麗菜的菜心都會直接被丟棄,但日本有一名網友Noringo知道「菜心泡水後能長出一片新葉子」,並且好奇是否能種出像外面超市賣的高麗菜。他因此開始進行實測,並把全部的過程拍攝下來,最後剪出一部影片並發到他的YouTube頻道上,觀看數高達1429萬,留言數量也有5千多則。他也在種植過程中,得出2個影響生長的重要因素。
民視 ・ 23 小時前
父母為學區遷戶籍注意 漏這細節恐多繳四倍房屋稅
為了搶進明星學校,許多家長會超前部署,提前遷戶口設籍,不過,這可能會影響到房屋稅!若戶籍全數遷出,將被認定為非自住,房屋稅率會提高到3.2%至4.8%,最高可相差四倍左右,家庭稅負將大幅上升,更可能影響未來出售房屋的財務規劃。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法作家獲頒法國龔固爾獎 書寫家族史小說受肯定
(中央社巴黎4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作家莫維尼耶(Laurent Mauvignier)今天以橫跨20世紀、講述祖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控通敵的家族史長篇小說,獲頒法國文學最高榮譽的龔固爾獎(Prix Goncourt)。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震撼對比曝光!太魯閣「燕子口」路面重現 岩壁留驚心水痕
太魯閣國家公園知名景點燕子口上個月因連日豪雨,溪水暴漲一度形成「堰塞湖」,湍急水流甚至淹上台8線部分路面。然而近日有民眾再訪現場拍下最新照片,可見原本被水覆蓋的公路已重現,峽谷岩壁上仍留有明顯水痕,見證先前堰塞湖的威力。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醫學前線1900
醫學新發現令人振奮.發表在醫學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有早期阿茲海默症跡象,如果每天走 5,000 步,可以延緩發作長達七年。一個一歲半的自閉症孩子,服用一款通常用來治療大腸癌的藥物,三天後,居然奇蹟似地開始牙牙學語。同一時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第一批「豬腎移植人體」的臨床實驗,科學家努力想要解決"全球器官短缺"的漫漫長路,隧道盡頭,出現亮光了!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11/7立冬到!適量食補養元氣 開運及禁忌辦法一次看
2025年「立冬」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兔、羊、豬,切勿暴飲暴食,否則容易腸胃受損而引發各種疾病。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多注意休養生息,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去解決各種難題。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立冬」...
CTWANT ・ 13 小時前
失智風險低80%!日專家公開「健腦食物4大天王」咖哩這時吃最強效
想活得健康長壽,光顧身體不夠,大腦也要動起來!最新研究顯示,只要吃對食物,失智風險可降高達80%。日本專家揭開護腦4大防線食物,不只抗失智,還能保心血管、抗氧化...
早安健康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