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寒冷?專家曝原因:反聖嬰訊號增強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近來天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連日呈現陰涼潮濕天氣,不少民眾待在家、雨天出門已經直呼「快要發霉了」,然而今天(30日)東北季風短暫減弱,明天(31日)又要開始變天,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指出又有東北季風南下,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雲量都會再次增多,並有局部短暫雨機會,一路影響到週末,早晚低溫落在19至21度之間。正式進入到秋冬季節,「林老師氣象站」也發文提醒,最新研究指出,今年「冷冬」機率提高,這個冬天恐怕會比往年還要寒冷。
今天短暫回溫後,明天又會是濕涼的天氣型態。(圖/翻攝自NCDR)
林得恩今天在「林老師氣象站」臉書社團發文指出,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NWS)氣象預報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今年10月最新研究指出,根據目前最新氣候預報模式模擬結果,自9月開始,發生反聖嬰的訊號續有增強的趨勢。尤其,在今年9至12月,反聖嬰發生的可能性已經衝到75至80%;且可持續到明年的2月(發生機率都在55%以上),隨後再逐步下降,最後恢復中性正常特徵。根據過去反聖嬰年的氣候特徵顯示,若發生在秋天時,颱風生成的位置較為偏西,尤其在秋颱與環境的東北季風相結合共伴下,影響台灣與南海地區的機率增加,局部地區豪雨致災風險高,今年的1020豪雨事件就是重要的案例。
反聖嬰訊號增強,今年「冷冬」機率提高。(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
從過去歷史事件來看,反聖嬰現象肇生時,當年台灣秋季的東北部及東部地區降雨會明顯增加,冬天到隔年春季的氣溫也會比氣候平均值來的低,發生的機率約在6成左右,簡單來說,「冷冬」機會也會增大。所謂冷冬指的是「某個地區或全國範圍內,整個冬季(通常指 12 月、1 月、2 月)的平均氣溫明顯低於歷史上的平均水準」,而「冷冬」和「暖冬」是氣象部門用來評定整個冬季氣候狀況的指標,判斷標準非常嚴格,不能單憑某幾天的寒流或大降溫來判斷。
原文出處:今年「冷冬」機率提高⋯恐比往年更寒冷!專家揭原因:反聖嬰訊號增強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濕到長香菇!專家示警下波東北季風「雨變強擴大」
陽光短暫露臉!林嘉愷:新一波東北季風「這天」報到
燕子口堰塞湖崩解!絕美「蒂芬妮藍湖」完全消失
其他人也在看

桃捷綠線北段5站動態測試 張善政:以工程進度回應謠言
桃園捷運綠線4日擴大測試範圍,從原先今年7月中旬的G13南竹中正北站至G14蘆竹中正北站2個高架車站區間,再延伸至G15b坑口站,北段5個高架車站區間展開動態測試,是捷運綠線列車首次長距離、高速運轉載人測試。市長張善政表示,捷運綠線的進度加速,目標逐步達成,力拚民國115年北段7站全線通車。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黃明志沒出境「人間蒸發」警方找不到人!打給爸爸「喊這9字」掛斷
娛樂中心/巫旻璇報導31歲「護理師女神」謝侑芯上月22日被發現陳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一間飯店浴缸內,原被視為心臟問題猝逝,案情近期急轉直下,馬國警方將案件從意外調整為謀殺方向偵辦。最新消息指出,黃明志交保後至今行蹤不明,其手機關機,截至當地時間下午1時50分,人仍未到案,目前已展開追查行動。
民視 ・ 11 小時前
立冬11/7吃什麼?立冬進補怎麼補?「立冬暖,冬天會很冷」是真的嗎?
今(2025)年立冬國曆落在11月7日,究竟立冬吃什麼?立冬進補怎麼補?立冬吃湯圓之外還有哪些習俗?「立冬暖,冬天會很冷」的說法又是真的嗎?Yahoo新聞編輯室馬上帶你了解!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4 年前
高溫假有望成真?預計年底送審 勞團呼籲同步研議「低溫假」
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頻傳,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於昨(3日)針對《氣象法》修正草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未來可依中央氣象署發布的「高溫特報」配套勞工高溫假或調整出勤規範。不過勞團認為,寒流衝擊不亞於熱浪,建議政府應同步研議「低溫假」制度,全面保障勞工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9 小時前
還沒下完!北台灣氣溫下殺至18度 氣象專家:「這幾區」恐出現大雨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華南雲雨帶東移持續影響,各地天氣持續濕冷。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今(3)日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道奇隊是「八國聯軍」!從日本到加勒比海 連霸世界大賽冠軍
體育中心/王人瑞報導洛杉磯道奇順利拿下世界大賽冠軍,成為繼2000年洋基之後,再度連霸的球隊。這支冠軍軍團其中一個特色,就是陣中球員來自全球至少八個不同國家,形成真正的「八國聯軍」。
FTV Sports ・ 1 天前
氣象法修正! 擬列入高溫假 勞團:也該有低溫假
財經中心/陳致帆、胡崇恩 台北報導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頻傳,"氣象法"修正草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修正草案預計11月正式預告,未來將把「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類別,未來可依氣象署發布的「高溫特報」配套勞工高溫假或調整出勤規範。不過勞團認為,寒流衝擊不亞於熱浪,建議政府應同步研議「低溫假」制度,保障勞工。近年來夏天到秋天,高溫天數越來越多,民眾拿著隨身電風扇、扇子猛搧,戶外工作者更是辛苦!如今立院決議,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讓勞工有機會放高溫假或調整出勤。不過,勞團建議政府應同步研議「低溫假」制度。立委(民) 許智傑:「高溫跟低溫假應該要有個標準,不是說高溫或低溫就放假」。立委(國) 林沛翔:「這個案子我覺得我們在團,還沒有開始討論,我們的低溫跟實質上,會導致人類的生命安全,受到危險的低溫,是不是一樣的狀況,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好好討論一下」。全台高溫日數比2023年多出近一倍,熱傷害人數更暴增近三倍。(圖/民視新聞)根據統計,台北市每年超過35度的天數高達70多天,玉山溫度也年年創新高。2024年全台高溫日數比2023年多出近一倍,熱傷害人數更暴增近三倍。行政院長 卓榮泰:「目前勞動部,已經有高溫工作的注意事項的指引,那就是在保障勞工的安全,包括醫學上對人類人體的影響,包括氣象學對氣候的適應等等,都要再做進一步的討論」。面對極端氣候越來越常見,「高溫、低溫假」是否該入法,也成了民眾關心話題。民眾:「不是上班族的話是沒有差,那上班族的話就是假越多越好」。民眾:「所以我覺得低溫假,比較不是這麼的需要,高溫假的確需要,可是我覺得高溫還是會找到源頭,源頭就是我們人類,對於環保的意識要加強」。修法後將進一步細化高溫警示和應變措施。(圖/民視新聞)氣象署長呂國臣表示,未來若修法通過,高溫假不一定是全天停班課,可能依高溫時段分段調整,讓戶外勞工和學校調整作息。目前高溫警示分為黃燈(36度)、橙燈(37度)和紅燈(38度),每3小時更新一次,修法後將進一步細化高溫警示和應變措施。原文出處:氣象法修正!擬列入「高溫假」 勞團:也該有低溫假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秋颱再+1…「這1天」鳳凰恐成形!專家曝對台影響天氣震盪太猛逼出「高溫假」!氣象法最新進度曝…勞團喊:低溫假+1鳳凰颱風生成在即!專家示警恐直撲台灣 強度上看強颱
民視財經網影音 ・ 8 小時前
熱帶性低氣壓「TD29」恐成中、強颱! 部分路徑非常偏近台灣東部
根據氣象署最新資料顯示,位在關島附近海面生成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恐有發展成颱的趨勢。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也提醒,TD29的低層環流正在增強,初步評估成颱機會高,且可能在中颱至強颱等級之間,更有路徑...
華視 ・ 19 小時前除濕機凌晨突自燃 他急撲滅嚇壞 台電示警「使用6禁忌」
秋冬天氣潮濕,不少民眾會長時間開除濕機防潮,但若使用不當恐釀火災,一名男子深夜發現除濕機運轉時冒出燒焦味,接著整台起火,所幸及時撲滅;對此台電提醒,除濕機使用時務必注意安全,並公布使用6大禁忌,包括勿整晚或無人時開機、避免放置於狹小空間或壁櫥內、與牆面保持距離、上方勿晾掛衣物、機身勿傾斜或橫放,以及定期清潔濾網與檢查機況,同時確認家中機型是否列入召回名單內。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準鳳凰威力挑戰強颱!「1原因」北轉機率增高 路徑曝光恐直撲台灣
原本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0W,於今(4)日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中央氣象署預估,可能在今明2天就會生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對此,氣象粉專表示,準鳳凰強度不排除可能達到強颱,且在周遭環境及另一波冷高壓影響下,北轉機率增高,極有可能直撲台灣東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90W恐生成鳳凰颱風 最快「這時間」成颱路徑曝光
粉專指出,90W擾動在目前觀測資料中持續發展中,預估未來幾天將因副熱帶高壓勢力逐漸減弱,導致其路徑採取典型的拋物線型前進方向。預期當擾動逐漸逼近台灣附近海域時,有可能轉向東北方,但由於轉向的時間與位置尚不明確,變數仍大,需持續觀察。粉專提醒,秋季期間的颱風特...
CTWANT ・ 21 小時前
東北季風接力「週日又有一波」!準鳳凰颱風路徑曝光 恐北轉撲台
今(4)日東北季風加上華南雲系影響,迎風面水氣偏多。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明日華南雲系逐漸離開,水氣有減少的趨勢,週四(6日)東北季風開始減弱,氣溫明顯回升。至於關島東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後續有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的可能,預估下週初期可能在菲東海面開始有北轉的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未來恐有雙颱!歐洲模式曝「成颱機率」估將往這移動
今年編號第25號輕度颱風海鷗今(3)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1.0度,東經129.7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示警,「這天開始」在菲律賓東方外海又會有另一個熱帶系統發展及移動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濕冷升級!北台連兩天有雨 颱風「鳳凰」蓄勢待發
今(4)日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加上華南雲系移入,全台水氣偏多,北部與東部地區再度迎來濕涼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持續,部分地區有較大雨勢出現;中部山區、花蓮及桃竹苗也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則以多雲為主。北部與宜花整天氣溫僅19至25度,白天偏涼;中南部與台東白天高溫可達31度,南北溫差明顯。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9 小時前
北台灣低溫18度雨紛紛 週四逐漸轉晴氣溫上升
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今日有季節轉變的感覺!受到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帶東移影響,環境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度增大,降雨機率也跟著增高,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較為持續,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而,大台北平地、桃竹苗、花東地區及中南部山區則仍有局...
CTWANT ・ 1 天前
今最低17.2°C雨區擴大!海鷗估變中颱 後面還有熱帶擾動
【高沛生/綜合報導】東北季風及華南雲系影響,今日(3日)水氣明顯偏多,北部與東北部再陷濕涼天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持續,並有局部較大雨勢機率,大台北平地下雨範圍廣且有短暫雨;桃竹苗、花蓮及中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山區及台東、恆春半島亦有零星降雨。氣象署觀測今晨最低溫出現在宜蘭縣三星鄉,僅17.2°C,清晨體感明顯涼意,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明天天氣受東北季風影響持續溼涼 北北基宜防較大雨勢
中央氣象署表示,明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可能出現較大雨勢;氣溫方面,北部、宜蘭地區整天約攝氏20至24度,中南部普遍低溫約21至24度、白天高溫27至30度。6日起東北季風將減弱,天氣逐漸回穩,氣象署也將持續觀察關島附近熱帶系統的發展及對台影響。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今北台灣溼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 颱風海鷗最新動態曝
氣象署表示,今天(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華南雲系移入,水氣偏多,北台灣溼涼,中南部日夜溫差較明顯,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周三(4日、5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周四(6日) 東北季風減弱,北部、東北部白天氣溫稍回升。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