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健康識能國際大會在台中 中山附醫以行動實踐「健康台灣」願景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山附醫)、中山醫學大學和亞洲健康識能學會(Asian Health Literacy Association, AHLA)及國內重要的健康識能學會團體與機構共同承辦的「第11屆亞洲健康識能國際大會」,於2025年11月24日至25日在台中中山附醫舉行,今(24)日活動正式開幕,為期兩天的會議吸引來自全球超過20個國家、逾3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政府代表齊聚一堂,進行近200場專題演講論壇與海報發表,共同探討「醫療照護、人工智慧與健康識能的融合」主題,現場交流氣氛熱烈,展現台灣在推動全民健康識能及國際醫療合作上的領導地位。
▲第11屆亞洲健康識能國際大會大合照。(圖/中山附醫提供)
本次大會集結美國、日本、德國、比利時、以色列、澳洲、印度、印尼、越南、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國專家代表,針對各國健康識能政策的進展與挑戰進行深入交流,並探討大會主題「人工智慧(AI)於健康促進與臨床照護中的創新應用」。會中多場主題演講與國際論壇,聚焦健康教育、醫療品質與AI醫療科技的結合,促進跨國經驗分享與合作,為亞洲地區健康識能的發展注入新動能。亞太識能總會Tuyen Duong會長表示,台灣的公共衛生、疾病防治、智慧醫療在國際間都很出色,非常高興第十一屆在台灣舉行,也感謝中山附醫的鼎力協助。
▲第11屆亞洲健康識能國際大會活動合照。(圖/中山附醫提供)
中山附醫蔡明哲總院長說明,健康識能是全民健康的根基,唯有提升民眾理解與運用健康資訊的能力,才能實現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長遠目標。中山附醫長年投入健康識能教育、臨床創新與社區健康推廣,此次主辦國際盛會,不僅展現台灣在醫療品質與研究能量的成果,也進一步安排特色參訪,展現台灣與與國際學術及政策機構的連結,推動「健康台灣」願景的具體實踐。
亞洲健康識能學會創會者、曾任世界健康識能學會副理事長的張武修教授指出,「健康識能可以協助民眾預防疾病、加速康復,並提升醫療專業人員的服務效能與滿意度。」本屆大會的成果正體現這項理念,讓台灣在全球健康識能推動中持續發光發熱。
中山附醫表示,大會明(25)日將持續進行多場專題演講與國際論壇,預期將為亞洲地區健康識能發展帶來更深遠的合作契機,並展現台灣在全球健康促進領域的關鍵角色。
其他人也在看

騎士慘摔滑行與車擦撞 居民憂水患後細沙導致地滑
宜蘭縣 / 綜合報導 宜蘭縣22日上午發生一起驚險車禍,一位機車騎士騎在車道上,沒想到突然摔車倒地,甚至連人帶車滑行,撞上準備左轉的黑色轎車,造成騎士手腳多處擦挫傷,雙方車輛也都受損。對此當地居民則表示,因為水災後路面上還殘留泥沙,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希望路面能再仔細清理。黑色休旅車,打方向燈左轉,對向機車騎士突然往左側偏移摔車倒地,機車撞向休旅車,騎士則往前滑行,幸好還能爬起身,從另一個角度看,擦撞前,騎士無預警自摔,連人帶車倒地滑行,巨大撞擊力道,導致機車車殼零件四散一地,騎士手腳上有多處擦挫傷,而休旅車右側車門凹陷。記者VS.民眾林小姐說:「很危險我看到那個車禍我也會怕,我騎機車的人也會怕,(差一點被對面的車輾到)對啊,真的可能還要叫人來再清(泥沙),(還有灰土粉)我在騎車就有感覺,(要滑倒的樣子?)好像快要滑倒的感覺。」車禍事故22日上午,發生在宜蘭蘇澳中山路蘇南路口,也在蘇澳分局對面,當地居民直言,11月受到水患影響,路面上還殘留泥沙,騎機車不小心就可能滑倒。實際回到事發現場,路面上乾乾的,看不出淤泥或明顯沙土,但附近住戶還是有疑慮,直言雖然水災後有清理過,但就怕難以細清,若下雨可能變濕滑,影響用路人。警備隊長陳裔欣說:「經檢測駕駛均無酒精反應,詳細肇事原因待後續釐清。」經檢測駕駛均無酒精反應,詳細肇事原因待後續釐清,面對居民人心惶惶,警方表示,最近車禍事故減少,推測清理災後大家有更謹慎,但為以防萬一,騎車上路還是得多加留意。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 小時前
第四胎發15萬元! 「這縣市」打破全國生育補助天花板
鼓勵年輕家長生育,連江縣長王忠銘宣布,明(115)年起,生育補助將由現行第一胎2萬元、第二胎5萬元、第三胎8萬元,分別調高至3萬元、6萬元、9萬元,另新增「第四胎15萬元」。 連江縣政府民政社會
中廣新聞網 ・ 2 小時前「南面而歌」跨域推廣台語歌 金曲歌王校園「唱乎囡仔聽」
匯集南方創作能量的音樂品牌「南面而歌」,深耕高雄十多年,今年首次跨域推出系列台語歌推廣活動,除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合作推出「南面而歌X高流系:SONG出台灣味」台語詞曲工作坊,並與學校合作,邀請金曲歌王蘇明淵與北嶺國小合唱團演出「唱乎囡仔聽」,明年並將與校方推出「明星導師台語歌營隊」,開啟台語流行音樂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長照3.0明年上路 卓榮泰:住機構年補助可望從12萬增至18萬元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附設后里綜合長照機構今天啟用!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啟用典禮,表示長照3.0明年就要上路,目前住機構一年補助12萬,明年中央政府總預如果通過,會增加至18萬元,希望后里綜合長照機構可以結合在地觀光及企業資源,讓這裡不是只長照的據點,是地方發展跟產業界合作的據點,並持續推動后里分院,如期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巴西前總統破壞電子腳鐐被捕 歸咎藥物引發幻覺
(中央社巴西利亞23日綜合外電報導)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涉嫌用電烙鐵破壞法院要求佩戴的電子腳鐐後被拘留。他今天向法官表示,是服藥後產生的偏執和幻覺,才導致他破壞電子腳鐐。
中央社 ・ 3 小時前
蔡依林演唱會搶票狀況多 網頁塞車要等「3萬分鐘」
天后蔡依林將在年底,登上台北大巨蛋連唱三天,其中一天還要陪歌迷們跨年,許多粉絲早就準備好要搶票,不過昨(23)日中午門票開賣,許多人不只遇到網頁大塞車,等待時間還超過3萬分鐘,更慘的是有人好不容易刷到...
華視 ・ 2 小時前非法藏有超過125支槍 西米谷男子被捕
一名范杜拉縣西米谷(Simi Valley)男子因家中私藏超過125支槍械(含多支攻擊型武器及其他非法槍枝)以及數以萬計...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43 分鐘前
〈焦點股〉光聖漲停登高一呼率眾上攻 矽光集體發光
今 (24) 日伴隨大盤反彈,矽光子 (CPO) 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包括光通訊廠光聖 (6442-TW) 在第 3 季財報亮眼激勵,加上投信連 20 買挹注下,今日開高走高,盤中亮燈漲停,攻上歷史新高 1,230 元,領波若威等族群上揚。
鉅亨網 ・ 1 小時前
近親禁婚放寬 醫示警風險:萬萬不可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法制局提出「近親禁婚規定之相關法制問題淺析」的研析報告,建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內。但醫師認為「萬萬不可」,過去在表兄弟姊妹結婚的問題上,就有許多「畸...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太香惹禍?25歲正妹騎車遭蜜蜂螫眼 眼皮刺痛釀蜂窩性組織炎
高雄25歲美女上班族1個月前騎車途中,突然覺得右眼刺痛,後續她摘下安全帽時,發現裡頭卡了2隻死掉的蜜蜂屍體,到醫院檢查發現有螫針卡在眼皮,右眼眶前蜂窩性組織炎,幸好及時治療、毒素沒有擴散,5天內已消腫復原。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指出,蜜蜂的螫針尖端有倒鉤,一旦刺進皮膚後容易卡住,連著毒囊都留在皮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台大女舍監案延燒 女博士生控校方涉包庇|#鏡新聞
日前發生的台大女舍監性騷擾案續燒,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近日判決認定,台大性平會在程序上確實有需要補正處,要求撤銷處分,不過校方不服再提上訴。今天(11/24)被害的女博士生也召開記者會,痛批台大死不認錯,是對她最大的傷害。
鏡新聞 ・ 42 分鐘前
走路能防失智!哈佛研究揭「最佳區間步數」:超過好處也遞減
走路不只是動腿,還會影響大腦健康。醫師黃軒表示,人走路時其實要搖醒大腦,最神奇的是不同步數,大腦的變化完全不同。研究發現,每天步行3,000~7,500步,是阻止大腦退化的黃金區間,而且規律步行最重要,比暴走更有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范冰冰抱走影后「張鈞甯低調發聲」!洩兩人10年私交
女星范冰冰16歲時演出《還珠格格》走紅,後來憑藉《觀音山》、《武媚娘傳奇》等影視奠定一線女演員的地位,也曾獲得金馬女配殊榮。不過,她7年因陰陽合約風波重創事業和聲譽,直到近年才捲土重來,22日她抱走金馬影后獎座,好友張鈞甯也低調發文「為你驕傲!」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一週兩波東北季風「氣溫蹺蹺板」! 今熱帶低壓形成「週三有雨」
中央氣象署今(24)天預告未來一週天氣,表示將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氣溫像蹺蹺板上下起伏,北部高溫降至20到22度左右,氣溫回升又可到25、26度,迎風面東北部、北部地區降雨增多;另外,菲律賓東方
台視新聞網 ・ 2 小時前
健康橋梁──等長收縮運動 降血壓又練肌力
心臟跟血管如同一對好搭檔但我們都把重點放在心上其實血管的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有健康的血管才能將血液跟養分輸送到全身各處來使用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台中慈濟醫院專長運動醫學的陳佳菁醫師教大家透過簡單運動讓血管...
大愛電視 ・ 2 小時前
台中妹夜店狂歡遭侵犯!舞台上餵酒「慘被拉下台」 內褲驗出DNA
(記者洪承恩/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男子在夜店被指控趁女子餵酒時,強行把人拉下舞台並伸手侵擾,法院根據監視器與採檢 […]
引新聞 ・ 23 小時前
最順利的一天!盧比歐會晤烏克蘭官員 和平計畫取得巨大進展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稱讚俄烏和平談判取得進展,烏克蘭正努力縮小分歧。盧比歐說,分歧點並非不可克服,但強調任何協議都需要俄羅斯批准。(戚海倫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稱讚今
中廣新聞網 ・ 8 小時前解阿茲海默有新希望! 新研究:1化合物可阻蛋白質互害
1項跨國合作研究發現,1種分子過程似乎在阿茲海默症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表示,此發現可能為開發更有效的療法開闢新途徑。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德國海德堡大學神經生物學家巴丁(Hilmar Badi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與中國山東大學的科學家進行合作。他們利用阿茲海默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