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復健,可以重訓嗎?會引起淋巴水腫?醫教「5招」安全運動
乳癌手術後,許多患者常出現手臂疼痛、無力、腫脹或活動角度受限等情況,進而影響日常生活。透過適度運動,可幫助恢復肌力與關節活動度,減輕不適感。到底乳癌術後可以做重量訓練嗎?是否會增加淋巴水腫風險?《優活健康網》特邀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杏仁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謝安宜撰文說明,一起了解乳癌術後安全運動5招。
「醫生,我真的可以舉重嗎?聽說這樣會讓淋巴水腫更嚴重⋯⋯。」這句話,是許多乳癌術後病友心中的共同疑問,也是王太太曾有的恐懼。5年前,王太太確診乳癌並接受了淋巴結廓清手術,雖然治療成功,但她始終活在對淋巴水腫的擔憂中。身邊親友的耳語、網路上的過時資訊,讓她對任何形式的肌力訓練都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舉起哪怕一瓶水,都會讓手臂腫脹變形。
然而,經過復健科醫師診斷後的建議,在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引導下,王太太開始嘗試漸進式的肌力訓練。從輕巧的彈力帶、小型啞鈴開始,她慢慢地感受到手臂的力量恢復,原本僵硬的關節變得靈活。更重要的是,她的手臂非但沒有因此腫脹,反而因為肌肉的強化,循環變得更好,最後她也開始健身、回復以前喜歡做的瑜珈與舞蹈。
乳癌術後重訓可降淋巴水腫風險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重量訓練會對淋巴系統產生壓力,進而引發或惡化淋巴水腫。但近年來的多項醫學研究已證實,這個觀念是過時且不正確的。以下是乳癌術後循序漸進地進行重量訓練,對身體有益的相關研究佐證:
重量訓練不會增加淋巴水腫風險
《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一項針對乳癌患者的研究顯示,每週進行3次、長達3個月的重量訓練,並不會增加淋巴水腫的發生率。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適度的肌力訓練是安全的,無須因此感到焦慮。
肌力增加有助於預防淋巴水腫
另一篇《癌症支持性治療》(Supportive Care for Cancer Patient)研究則進一步指出,漸進式的阻力訓練不僅安全,還能有效預防淋巴水腫的發生。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中高強度阻力訓練的受試者,不僅肌力顯著提升,其體內的水分差異與淋巴水腫相關指標也明顯優於對照組。這證明了重量訓練能透過提升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循環,從根本上降低淋巴水腫的風險。
可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即使是已經患有淋巴水腫的乳癌倖存者,重量訓練同樣帶來正面效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曾發表一項研究,證實緩慢且循序漸進的舉重運動,對於肢體腫脹沒有顯著負面影響。相反地,參與者不僅淋巴水腫惡化的發生率降低、症狀減輕,肌力也提升。
乳癌術後適度運動5大益處
乳癌術後,適度的運動是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肺功能,重量訓練更是帶來多重益處:
增強肌力與體能:恢復因手術或治療流失的肌肉量,改善日常活動能力。
降低淋巴水腫風險:強健的肌肉能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減少淋巴液淤積的可能。
改善身體組成:增加肌肉量、減少脂肪,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降低復發風險。
提升骨密度:對抗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
改善心理健康:運動能釋放壓力、改善情緒,找回自信與掌控感。
乳癌術後適度重量訓練,可幫助恢復上肢活動力、減少淋巴水腫並提升體能,建議從輕量、低強度開始,逐步增加重量:
1. 啞鈴二頭彎舉(肱二頭肌)
建議時機:術後1~4週可開始,以極輕重量(0.5~1公斤)或彈力帶練習。
起始姿勢:
坐姿,前臂下方可墊枕頭支撐。
手持啞鈴,掌心朝上,手腕與啞鈴保持平行地板。
動作要領:
吸氣預備,吐氣時屈肘,將啞鈴往肩膀方向帶。
緩慢控制下放,回到起始位置。
感受上手臂肌肉出力。
每組10~12下,做1~2組,每週2~3次,間隔至少1天。
注意事項:避免聳肩,保持肩膀放鬆。
建議時機:術後1~4週可進行,使用極輕重量(約0.5~1公斤)或彈力帶練習。
起始姿勢:站姿,雙手各持輕啞鈴放於大腿兩側,拇指朝前。
動作要領:
微彎手肘,雙手慢慢往外側抬起至約胸線位置(避免高於肩膀),或在不會造成疼痛的範圍內進行。
感受肩膀上方肌肉出力。
緩慢控制下放,回到起始姿勢。
每組10~12下,做1~2組,每週2~3次,間隔至少1天。
注意事項:保持身體穩定與肩膀放鬆,避免聳肩或借力擺動。
建議時機:術後5~8週可進行,使用較輕重量或彈力帶練習。可小幅度增加重量,但仍以能保持動作品質、無痛完成約10下為原則。
起始姿勢:
雙手各持啞鈴於臉旁。
手肘略比肩膀向前,前臂垂直地板(手肘位於手腕正下方)。
拇指朝向自己。
動作要領:
吐氣時將啞鈴往上推,手肘打直到接近伸直但不鎖死。
吸氣時慢慢下放回臉旁位置。
感受肩膀上方肌肉出力。
每組8~12下,做2~3組,每週3次,間隔至少1天。
注意事項:若肩部活動度受限,可先在無痛範圍內練習,不必強行推至頭頂位置。
建議時機:術後5~8週可逐步進行,之後可延伸至使用健身房器材(機械式或自由重量)訓練。
起始姿勢:
坐在椅子或地面上,雙腳前伸。
將彈力帶固定於腳底,雙手握住兩端。
動作要領:
雙手向前伸直,保持背部穩定。
吐氣時將手往身體方向拉,手肘貼近軀幹,拉至胸口位置。
感受肩胛骨中間肌群收縮。
吸氣時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每組8~12下,做2~3組,每週3次,間隔至少1天。
注意事項:保持背部挺直,避免聳肩或駝背。胸口可感到輕微伸展,但動作應控制在無痛範圍內。
建議時機:術後5~8週可逐步進行,之後可延伸使用健身房器材(機械式或自由重量)訓練。
起始姿勢:
坐在瑜伽墊上,雙膝彎曲、腳踩地,雙手各持啞鈴放於膝蓋上。
以控制動作往後躺,將啞鈴帶至胸口位置。
內收肩胛骨,讓肩膀平貼地面。
雙手往外分開,前臂垂直地板,手肘位於手腕正下方。
動作要領:
吐氣時將啞鈴往上推至雙眼上方,手肘打直但不鎖死。
感受胸前肌群收縮出力。
吸氣時緩慢下放啞鈴,手肘輕觸地面,約位於乳頭水平位置。
每組8~12下,做2~3組,每週3次,間隔至少1天。
完成後,將啞鈴放於雙膝上,利用腹部力量坐起,再安全放回兩側。
注意事項:避免肩膀過度打開;地板限制了下放深度,可降低肩部壓力,動作更安全。
乳癌術後其他運動訓練及注意事項
下肢訓練如徒手深蹲、硬舉、分腿蹲與臀橋,術後皆可正常進行,並應納入每週的訓練計畫中。核心訓練方面,仰腹與躺姿抬腿可於術後持續練習;而需手撐地的動作,如平板支撐、鳥狗式,則應依傷口癒合與疼痛情形調整難度,或於術後5~8週再循序漸進地恢復訓練。
若手術患側手臂有淋巴水腫的風險,訓練前應先穿戴彈性袖套,並持續監測手臂腫脹情況。建議每4~12週測量臂圍或體積,或以症狀量表追蹤變化。每次運動前應觀察是否出現手臂疼痛、沉重、緊繃或皮膚變化等不適,一旦症狀加劇,應立即暫停訓練並就醫評估。
要特別注意的是,不需完全避免使用患側手臂,長期避免使用反而可能導致肌力與功能退化。研究指出,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受控的重量訓練,不僅能促進恢復,亦不會增加淋巴水腫惡化的風險。
(本專欄反映專家醫療見解,不代表《優活健康網》立場)(本文雙作者為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杏仁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乳癌可以喝豆漿、牛奶、滴雞精嗎?妳不知道的10個乳癌必知飲食原則
乳癌病人不能吃哪些水果?6大地雷食物少吃!乳癌飲食禁忌一文看懂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乳癌術後復健,可以重訓嗎?會引起淋巴水腫?醫教「5招」安全運動
其他人也在看

重建的不只乳房 還有信心!讓乳癌患者接納更好的自己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5歲林小姐,每次回診她總是略施脂粉地說:「就算自己是病人也要很美,不能邋遢」。如果不是知道她曾經罹患乳癌,經歷過乳房重建手術,她看起來就跟一般女生沒什麼不同。國泰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SDM引導員卓芳儀、醫學美容中心護理師劉璦瑋、及重建團隊陪伴著她走過這一路漫長的療程,看著她經歷過抉擇的徬徨、化療身心俱疲及重建復原,最後重拾信心回到職場,做著自己最喜愛的舞蹈老師工作,眉宇言談歡笑聲中,看到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著自信的新女性。 乳房重建會基於乳癌分期與共享決策 有兩種重建方式 乳癌一直是女性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乳房外科與整形外科在重建治療上會先根據乳癌患者的分期,在術前經由「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在尊重病人自身選擇意願之下,協助病人了解該如何做選擇。 首先,重建手術方式分為:(1)義乳植入,可分為立即性(一次性植入)及階段性(分兩次完成:第一次植入組織擴張器;第二次是三至四個月後更換永久性義乳);(2)自體組織皮瓣重建,較常選擇的部位為下腹部,不僅可以做腹部整形又可重建新的乳房,一舉兩得。階段性組織擴張器植入的病人,在身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百位韓星出席乳癌慈善晚宴!歌手高唱「胸部讓人血脈噴張」 他急發聲了
南韓時尚雜誌《W Korea》近日舉辦乳腺癌慈善晚宴,卻意外掀起輿論爭議。活動舉辦已20年,累積募得金額僅約11億韓元(折合約2300萬台幣),遭質疑「花錢開派對、募款成效卻極低」。不少藝人當晚在現場舉杯同歡、熱舞互動,畫面引發韓網熱議,痛批「打著公益旗號開派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乳癌防治月登場 粉紅光影秀點亮健康關懷
十月是全球乳癌防治月,為喚起大眾關注女性健康議題,一場以粉紅絲帶為主題的無人機光影秀在台北登場,結合科技與藝術,傳遞早期預防、守護健康的理念。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防境外滲透 內政部祭特殊查核防內賊、國安局預警建黑名單
近期民進內共諜案層出不窮,政府高層遭「狗仔」跟拍,面對境外勢力滲透,主責總統、副總統維安的國安局說,將強化情資統合、極...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乳癌連年居女性癌症首位 定期乳篩愛自己
自一一四年起,公費乳癌篩檢已擴大至四十歲至七十四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但目前仍有超過三成符合資格的女性從未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理事長黃淑芳表示,乳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且呈現年輕病友增加的趨勢;定期乳房篩檢不僅是健康責任,更是愛自己的行動。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林莉茹組長指出,政府推動乳癌防治多年,早期發現可有效提升治療成效與存活率。感謝TBCA長期扮演政府與民間之間的重要橋樑,也感謝縣市政府透過多元管道持續傳達篩檢資訊,讓篩檢資源更貼近社區婦女生活。今年擴大癌症篩檢,目前篩檢人數破百萬,達歷史新高。要特別提醒國人多運動、均衡飲食、定期篩檢。即使不幸罹癌也不要驚慌,用藥有政府支持,一起為防治努力。台北市政府副秘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上任後夢想家3連敗「沒壓力」 簡浩:這是過程|#鏡新聞
職籃TPBL桃園永豐雲豹,昨天(10/19)踢館夢想家,靠著洋將克羅馬,繳出大三元全能表現,終場104比83大勝,送給夢想家開季三連敗!賽後,夢想家新任總教練簡浩,坦言球隊目前在防守策略,以及默契上都還有待磨合,他強調自己沒壓力。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2 小時前「40–74是妳的事!」TBCA籲女性定期乳篩守護自己健康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aiwan Breast Cancer Alliance, TBCA)今日(19日)號召數百位乳癌病友家庭、志工與醫護夥伴,共同排出粉紅絲帶大型圖騰,象徵病友彼此支持與社會大眾的守護。他們也呼籲40歲到74歲的女性,一定要定期進行乳房攝影檢查,守護自己的健康與家庭幸福。 每年10月TBCA都會舉辦年度「雙色粉紅絲帶」宣導活動,象徵乳癌防治的雙重意涵—粉紅代表首次罹癌女性,紫色代表復發的病友,提醒女性關注自身健康。 國健署從今年開始擴大公費乳癌篩檢年齡,從45歲到69歲放寬到40歲到74歲的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TBCA也因此將今年的健康倡議口號訂為「40–74是妳的事!」呼籲符合年齡的女性要定期篩檢。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今年放寬年齡層後,篩檢人數目前已經破百萬,達歷史新高,但她希望可以持續增加。她說:『(原音)今年也跟大家報告,確實是歷史新高,以前記者問我們這是第一次嗎?我說,對,第一次。不只擴大,而且她的人數目前破百萬,現在才十月,所以目前篩檢人數還一直往上跑,我們希望只要符合這年齡的婦女朋友,只要沒做過都歡迎接受這樣篩檢。』 乳癌病友協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乳癌病患逾半屬HER2弱陽性
根據傳統乳癌分型,HER2強陽性病人約占總體乳癌的十五%、三陰性約占十%,而荷爾蒙陽性病人則超過七成。馬偕醫院乳房中心主任張源清說,三陰性和荷爾蒙陽性病人,約有四十至六十%患者的癌細胞可偵測到少量HER2表現,推估總體乳癌患者中,超過一半屬於HER2弱陽性,代表這些過去治療選擇有限的病人,如今也有了新的治療機會。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台灣乳癌病人的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十至二十年,好發於四十至五十歲的中壯年族群。這群人往往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的角色,一旦確診,對家庭與工作的衝擊尤其沉重。HER2是一種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就像「天線」一樣,接收訊號並促使細胞生長分裂。傳統標靶藥物治療主要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連鎖鐵板燒收「千元假鈔」 監視揪2男詭異行徑
高雄鳳山區一間連鎖鐵板燒店,日前結帳時發現收到「千元假鈔」,回放監視器,發現兩名男子行為可疑,其中一人,手中拿著鈔票,一下收進錢包,一下拿出來,不斷反覆確認,離開店家時還看似很心虛,讓店家懷疑對方就是...
華視 ・ 22 小時前中裕布局沙烏地阿拉伯傳捷報,愛滋新藥獲SFDA罕病藥物資格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中裕新藥(4147)與授權夥伴AcedrA今日共同宣布,沙烏地阿拉伯食品藥品管理局(SFDA)已授予Trogarzo(ibalizumab-uiyk)罕見疾病藥物資格,用於治療對多重抗藥性HIV-1感染且現行抗病毒療法失敗的重度治療經驗型成人患者。中裕表示,Trogarzo獲得罕見疾病藥物資格這項認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不僅展現中裕新藥與AcedrA團隊緊密的合作,更象徵雙方持續推動該區域創新治療發展的堅定承諾,同時鞏固AcedrA作為該地區Trogarzo授權上市許可持有人(MAH)的領導地位。中裕新藥執行長張金明表示,「我們很榮幸獲得SFDA的肯定,這項認可不僅彰顯Trogarzo能滿足沙烏地阿拉伯境內重大且罕見的醫療需求,也突顯中裕新藥持續致力於為多重抗藥性HIV-1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的承諾。我們將持續與AcedrA攜手,推動Trogarzo在MENA地區的推廣,讓更多患者受惠。」AcedrA執行長Dr. Hosni Sta表示,「此項認定不僅是法規上的成就,更是中東與北非(MENA)地區患者的人道里程碑。數以千計的愛滋病患者仍面臨取得現代治療的障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吳青峰用「激將法」助母親對抗乳癌 吳媽媽羨慕潘迎紫有錢保養
金曲歌王吳青峰今(19日)與母親一起現身新北大都會公園,以公益大使身分為乳癌防治發聲,他透露自己是以「激將法」讓媽媽更有動力抗癌,吳媽媽則鼓勵癌友,堅持下去就能放心去遊山玩水。潘迎紫昨出現在金鐘獎頒獎舞台讓很多觀眾驚豔,吳青峰爆料,媽媽也很羨慕潘迎紫有錢保養,吳媽媽則笑說自然就是美。「裙襬澎澎RUN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洗腎患者要補充「蛋白質」!醫揭5大飲食原則「每天補充●●克蛋白質」
洗腎也會流失營養?洗腎過程中,倘若蛋白質和熱量攝取不足,身體就會開始消耗體內肌肉蛋白。根據統計,約有一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會面臨「蛋白質熱量耗損」的問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等狀況。《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洗腎的注意事項以及營養補充。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長期住院只為「每天打一次點滴」?健保新制上路,9感染症可「門診點滴」治療:打完還能回公司上班
為紓解全台病床不足與偏鄉醫療資源不均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自8月起推動「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健保給付新制,開放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骨髓炎、脊椎感染、敗血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術後及醫療器材相關感染等9大感染症適用。只要患者病情穩定、能自理生活,就能透過「門診點滴」完成療程,不必長期住院,為高齡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幸福熟齡 ・ 20 小時前
青峰母親抗癌一度想放棄!他開嗆「妳要是不在了…」1招重燃鬥志
「蘇打綠」主唱吳青峰(青峰)母親曾罹患乳癌第三期,如今抗癌成功,母子倆今(19)日攜手出席美麗佳人「裙襬澎澎RUN」公益路跑活動。回憶起當年陪伴母親對抗病魔過程,青峰認為癌友經歷痛苦時,最需要的並非鼓勵而是動力,而母親最大興趣就是「把冰箱塞爆」,因此他當時也以激將法「妳要是不在了,我就再也吃不到妳做的菜了」,讓母親重燃鬥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類女性乳癌風險高 「早做這件事」比等待更重要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十月是全球「乳癌防治月」,滿街粉紅色的緞帶提醒女性關注乳房健康。醫師黃軒在臉書指出,乳癌早期通常不會痛,很多女性直到摸到硬塊或腋下腫大才驚覺異常,但此時往往已不是最初階段。研究顯示,腫瘤小於2公分時發現,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早期發現比任何治療都重要。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火象星座運勢】10/20 白羊座仔細協商、獅子座多元發展、射手座慎防摩擦
★白羊座:感情、合作運旺,有合資、合夥、投資的機會,需要仔細討論協商。 ★獅子座:手足和諧,溝通愉快。需要處理家庭、住所問題,容易有加班需求。 ★射手座:容易有合作機會,但要解決執行問題,適合溝通交流,集思廣益。
太報 ・ 1 天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4 小時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