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榴槤、山藥都要少吃!大咖女歌手坦承得乳癌需治療 可以喝豆漿嗎?
英國大咖女歌手Jessie J(潔西·J)曾經在2018年來台開唱,喜歡與粉絲分享生活近況的她,日前透過IG影片公開自己罹患了乳癌,目前為早期乳癌(又稱原位癌),在6月的演出結束後,她將會停工休息專心治療。醫師表示,原位癌又稱零期乳癌,治癒率近乎百分百,也無需化療或電療,但未來要注意飲食,榴槤、山藥等食物也要少吃。
Jessie J坦承罹癌心情 樂觀面對治療
Jessie J在影片中提到,她被診斷出患有「早期乳癌」,坦言原先很猶豫要不要公開此事,但她說「我是一個習慣分享的人」,也希望可以誠實面對自身的健康狀況,希望分享之後能夠獲得外界的支持,「一方面我其實沒有好好談過這件事,因為我忙著工作,也沒有真正處理情緒,但我也知道,過去分享曾幫助我獲得很多來自別人的愛與故事。」
看更多: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她透露將在6/15參加倫敦舉辦的Capital Summertime Ball演出後,手術切除腫瘤,她樂觀表示,「好消息是我可以保住我的乳頭。我在參加完Summertime Ball之後會暫時消失,去做手術,然後帶著『巨乳』和新音樂回來」。她搞笑說想出一首混音新歌叫《Living my breast life》,她誠實表示這件事讓她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體悟,她需要一個擁抱。貼文一出,立刻引來大批粉絲與藝人好友留言打氣。
零期乳癌特點 不會轉移也無需化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吳曜充解釋,零期乳癌的意思就是癌細胞沒有擴散,還局限在乳腺管裡面,因此有幾個特點。第一,因為癌細胞在乳腺管裡面,所以不會轉移;第二,不需化療,因為化療是在治療遠端的病灶,如果腫瘤拿乾淨就可以了;第三,治療主要以開刀為主。
吳曜充進一步說明,這種原位乳癌病人因為不需要化療、標靶治療或電療,基本上不用去分是HER2或Ki67指數(預測腫瘤預後的指數),只會去進行荷爾蒙指數檢驗,也就是ERPR。
要檢驗ERPR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患者是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代表她即使是零期癌,但對荷爾蒙仍然很敏感,未來在切除腫瘤後應該還要再加做荷爾蒙治療,避免日後復發。但如果是荷爾蒙陰性,就不需要服用抗荷爾蒙藥物。
吳曜充說,零期乳癌的病人只要切除原位腫瘤,不需要廓清淋巴結,但因為患者曾經發生過零期乳癌,也就是屬於乳癌高危險群了,未來的追蹤就要依照乳癌高危險群的模式進行,主要還是針對原發部位,例如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定期做檢查。其他如抽血檢查,主要是看患者的肝腎功能,如果有服藥的話要特別注意,其他基本檢查大概半年一次就夠了。
零期乳癌 避免攝取動物性荷爾蒙及高濃度植物荷爾蒙
吳曜充表示,零期癌患者的飲食禁忌仍然和乳癌一樣,因為零期癌雖然還局限在乳腺管裡面,但細胞已經發生變異了。尤其是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病人,建議應該減少對於荷爾蒙的攝取和補充。即使有停經症候群,也不能服用荷爾蒙藥減少荷爾蒙低下的問題。
另外,吳曜充特別提醒患者要減少動物性荷爾蒙的補充,例如蜂王乳、蜂王漿等,盡量不要補充。至於植物性荷爾蒙雖然還有一些爭議,但基本上還是建議不要攝取「濃縮」、「高濃度」的植物性荷爾蒙產品。
看更多:75歲郭美珠驚傳乳癌復發!澄清是2年前畫面 醫:乳癌患對側乳癌增4至6倍
避免吃號稱能讓皮膚變好、好眠的補充品 帶殼海鮮也少吃
例如有些產品強調添加植物雌激素、植物性荷爾蒙的配方,號稱會讓皮膚變好、變年輕、比較好睡覺等,就要特別注意有沒有添加這些荷爾蒙成分,盡量避免食用。另外則是要減少一些環境荷爾蒙的接觸。
吳曜充說明,環境荷爾蒙存在於我們生活環境中,例如塑膠製品、塑膠袋等,建議盡可能做到環保,自備餐具,盡量不要讓食物放在塑膠袋裡面放太久。此外,還要盡量減少攝取一些有殼的海鮮類,因為有殼海鮮含有較多的環境荷爾蒙和重金屬,平常可以少量吃,但要盡量減少攝取。
榴槤、山藥含高植物荷爾蒙 建議少吃
吳曜充提到,像榴槤、山藥也是含有較高的植物荷爾蒙,也建議乳癌和零期乳癌患者要減少攝取。他說,很多乳癌患者最擔心的是:「可不可以喝豆漿、吃豆腐?」擔心豆類含有大豆異黃酮會影響病情,而這個議題也有很多人討論。
乳癌可以喝豆漿嗎?
吳曜充表示,其實這個要以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日本、台灣、中國和韓國是豆類食物攝取最多的地區,但這些民族的乳癌發生率在世界各國中屬於較低的,也就是說我們以豆類為主食的飲食模式並不會引發乳癌,所以豆腐、豆漿都是可以適量食用的。
這也是為什麼會建議乳癌患者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因為原型食物中即使含有植物雌激素,含量都是很低的,不像添加物會影響到全身的荷爾蒙。吳曜充強調,如果零期乳癌患者能夠遵守這些飲食原則,並且定期追蹤,也能安心生活。
看更多:沒症狀!看到海報「順便做一下」她檢出乳癌 當志工樂分享
◎ 圖片來源/翻攝自潔西JIG
◎ 諮詢專家/吳曜充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日本研究認證10大抗癌蔬果!地瓜、青菜花都入榜 癌細胞最怕第一名是它
科學證實香菇、高麗菜、奇亞籽這樣吃防大腸癌、乳癌!加1物癌細胞凋亡
超商就買得到的「3大防癌飲料」 醫:每天1杯大腸癌風險降20%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使用瘦瘦針」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減半 BMI高者效果更顯著
被醫界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不僅有助減重,還與大腸癌死亡率下降有關聯。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使用瘦瘦針的大腸癌患者,5年死亡率僅約15.5%,而未使用者則高達37.1%,差距超過一倍,此發現引發醫學界高度關注。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以為普通感冒!大叔發燒送醫「雙眼化膿」失明 醫示警:1個月已5例
綜合陸媒報導,55歲的陳叔(化名)來自茂名,身體一向良好,沒有慢性疾病,上月出現喉嚨痛、發燒,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燒藥,未及時就醫。豈料病情急轉直下,他開始氣促、意識模糊,後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於10月4日轉入深圳三院ICU,入院時已昏迷,完全依賴呼吸機...
CTWANT ・ 19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7 小時前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罹患癌症並非偶然,除了基因因素外,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決定風險。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提到,台灣每3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多數人都很懼怕癌症,不過其實只要避開癌細胞最喜歡的4種養分,分別是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有助於降低一半的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頭痛要小心了!4部位「出現症狀不能拖」:恐是腦中風、癌症前兆
身體出現疼痛時,很多人習慣忍一忍就過了,但要小心這些「看似小毛病」的痛,其實可能是癌症、腦中風等嚴重疾病的警訊!越南健康媒體《SOHA》就指出,如果你常在以下4個位置出現持續的疼痛,務必要提高警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男性發生率女性2倍 胃癌「一症狀」常被誤認消化不良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癌長期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發現常常為時以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提醒,這是因為胃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或消化不良,導致延誤診斷,民眾一旦出現食慾不振、上腹悶痛、體重減輕、黑便或吞嚥困難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國人因為胃癌喪命者共約2200人,位居十...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膽固醇太高別吃這種雞蛋!小心氧化膽固醇增加 血管發炎又變硬
膽固醇太高還可以每天吃雞蛋嗎?醫師表示,一天吃一顆雞蛋是沒問題的,但千萬不要用油煎或炸的方式,之前曾有研究發現,煎蛋裡面的「氧化膽固醇」會大幅上升,害血管發炎、變硬。 膽固醇太高可以吃雞蛋嗎?
健康2.0 ・ 7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1 天前
咖啡+茶「2:3 黃金比例」曝光! 研究揭驚人保健效果:降低45%死亡風險
早上一杯咖啡提神、下午一杯茶放鬆,這樣的習慣可能比想像中更健康。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掌握咖啡與茶的「黃金比例」與飲用方式,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與更低的死亡風險相關。
姊妹淘 ・ 5 小時前
瘦瘦筆爆紅/台灣胖子有多少? 真實數據嚇死人
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代謝危機。國健署統計顯示,全台20歲以上成人有高達50.3%、約988萬人過重或肥胖;更有超過8成糖尿病患者同時面臨體重問題,形成日益嚴重的「糖胖症」。健保署資料顯示,糖尿病每年醫療支出超過250億元,若加上減重用藥需求,在腸泌素類藥物崛起下,有關減重健康規模經濟將突破千億元。
鏡報 ・ 8 小時前

台灣陷糖胖症健康危機 「瘦瘦筆」腸泌素掀減肥風潮
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每年仍以2.5萬人的速率增加,成為台灣腎臟病與洗腎全球第一的元凶;更可怕的是,高達8成患者同時肥胖,形成致命「糖胖症」,死亡風險直接翻倍。由於此一疾病正快速年輕化、健保一年就要燒掉近千億,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代謝崩壞危機。
鏡報 ・ 8 小時前
賴清德幫你顧健康!擴大免費癌症篩檢 5大項目一次看
民進今(11/16)在臉書宣傳「DPP好政策」,表示「醫師總統幫你顧健康!」今年開始政府推動擴大免費癌症篩檢,並列出五大篩檢項目,呼籲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太報 ・ 19 小時前
醫師沒標小數點!佛州2歲童遭注射「10倍磷酸鉀」心臟驟停 搶救15天無效身亡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男童德馬庫斯‧佩奇(De'Markus Page)的母親多明尼克‧佩奇 (Dominique Page)透過律師提交的訴訟文件指出,德馬庫斯在2024年3月因為被懷疑患有自閉症及厭食症,在佛羅里達州奧卡拉復臨健康醫療中心(AdventHealth Ocala)救治。但由於被檢查出感染了病毒...
CTWANT ・ 1 天前
罹癌這樣做壽命不輸正常人!研究揭癌後求生指南 3關鍵行為遠離癌復發
研究表明,癌症得到治癒的患者,其預期壽命可以與普通人群相當;然而,即使癌症治癒,患者依然面臨復發的風險,甚至可能出現新的原發性癌症。癌症生存者的復發風險不僅與個人的易感性有關,還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
健康2.0 ・ 7 小時前
以為只是累?夜間盜汗、牙齦出血…當心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醫示警6症狀:60+熟齡族最常見血癌
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引起社會關注。急性白血病進展迅速,治療必須與時間賽跑;相較之下,另一種「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病程較緩慢,但仍是65歲以上長者最常見的血癌之一。特別是當病人帶有某些基因變異時,傳統化療常常力有未逮,這時候標靶藥物就成了關鍵選擇。
幸福熟齡 ・ 1 小時前
不只防皮蛇!研究:打帶狀皰疹疫苗者「失智」風險較低
帶狀皰疹不只會造成神經痛後遺症,讓人痛苦不堪,甚至與失智有關!一項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的大規模研究顯示,接種帶狀皰疹疫苗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未接種者低了20%。醫師建議,50歲以上、免疫力較弱者應主
健康2.0 ・ 7 小時前